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李梅  牛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820-1820,1827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使用疗效。方法:对50例(82眼)青光眼患者施行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即在普通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于巩膜瓣下放置浓度为0.3mg/ml的MMC 3min,再于巩膜瓣的两侧分别缝合两针可调整缝线,可调缝线拆除的时间根据术后前房的深浅、眼压、滤过泡情况予以拆除。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前房全部形成,仅1只眼眼压于术后第3天>21mmHg(1mmHg=0.133kPa),给予按摩眼球,并于术后第4天拆除1根可调缝线,术后1周拆除第2根可调缝线,出院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应用于原发性青光眼中,有利于术后长期滤过作用,提高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王芳 《广东医学》2011,32(11):1455-1456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已确诊的原发性开角型及闭角型青光眼18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02例(110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84例(92眼)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术,给予观察组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4%,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袁钊华 《吉林医学》2014,(23):5179-5180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而且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CPACG)致盲率较高.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弊端越来越凸显,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CPACG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垣县中医医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58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对患者的滤过泡、眼压以及前房深度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随访1 a。结果术后1周以及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12±2.35)mm Hg、(14.50±2.54)mm Hg,与术前用药后的眼压(36.48±5.64)mm Hg相比明显降低(P<0.05);手术成功率为91.4%。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6例(116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58眼).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率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5.86%,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5%,74.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眼浅前房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0%,3.4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0%和15.52%(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用于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视力,提高视野改善率,降低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68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方法(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以及分析。结果经过一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比对照组的患者要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粱切除术对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50只眼)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眼压低和浅前房等并发症有所减少,临床效果较好。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较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黄燕然 《当代医学》2013,(21):82-83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23眼)。对照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5例,视力提高17例,视力下降1例,视力提高率73.91%;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7例,视力提高12例,视力下降4例,视力提高率52.17%。观察组手术前眼压为(28.12±3.12)mmHg,手术后眼压为(15.32±2.12)mmHg;对照组手术前眼压为(27.98±3.87)mmHg,手术后眼压为(18.31±2.46)mmHg。手术后观察组出现浅前房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对照组出现浅前房2例,脉络膜脱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04%。观察组视野改善21例,视野改善率为91.30%;对照组视野改善18例,视野改善率为78.26%。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视力、眼压恢复、视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36例41眼晚期青光眼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和术中并发症.结果 33眼(81%)达到1级麻醉效果,5眼(12%)达到2级麻醉效果,共有38眼(93%)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3眼(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生物羊膜应用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4例52只眼,随机分为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羊膜移植组术式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可调整缝线)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羊膜移植,对照组只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合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56眼,用2%毛果芸香碱眼液治疗后眼压可降低至正常范围内,一周后行复合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3个月时的前房及房角情况、视力﹑眼压﹑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52例56眼中38眼视力提高,14眼视力不变,4眼视力下降;术后3月时平均眼压(14.76±3.42)mmHg,与术前眼压(54.65±9.88)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2,P<0.001),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术眼术后一周前房明显较术前加深,术后3月时UBM复查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8,P>0.5);房角情况:术前48眼房角全部粘连闭合,8眼房角闭合3/4周,术毕时间接房角镜下检查56眼前房角均360°开放,术后3月房角复查17眼房角粘闭>1/2周,34眼房角粘闭≤1/2周,5眼房角开放.结论复合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并进行分析。术前3天常规点眼,术前用高渗剂降低眼压。常规行球后,先行睫状体冷冻,再行显微小梁切除术加丝裂霉素。结果随访6~18个月,手术后眼压控制在1.33~1.99 kPa(10~15 mm Hg)之间5眼占11.1%,眼压控制在2.13~3.33 kPa(15~25 mm Hg)之间31眼占68.9%,眼压控制在3.46~4.0 kPa(26~30 mm Hg)之间6眼占13.33%,眼压高于5.32 kPa(40 mm Hg)3眼占6.67%。结论应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背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来说,小梁切除术是主流手术方式,而对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仅可以控制眼压,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本文旨在对两种手术方式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本文为病例对照系列研究。共纳入31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4名患者单行小梁切除术。对于术后的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对比。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时眼压低于21mmHg. 结果:术后共随访10个月,青白联合及单纯小梁切除组在降眼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0.597.94 vs. 24.8514.39 mmHg, P=0.614),完全成功率分别为88.2% 及 71.4%, (P=0.37),滤过泡形成比例分别为64.7% [11/17] vs. 92.9% [13/14](P=0.094),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分别为41.2% [7/17] vs. 57.1% [8/14],(P=0.38)。两组患者中绝大多数术后停用降眼压药物;单纯行小梁切除组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包括前房形成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 结论:虽然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有几例因白内障及并发症的存在需进一步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小梁切除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相当。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梁切除术;白内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应用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婴儿先天性青光眼6例(11眼)。结果 术后7d,11眼眼压均降至正常。术后随访观察平均20个月。10眼眼压控制正常,手术成功率90.9%.术中常见并发症为小量前房出血,一般在术后1~5d内完全吸收,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 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青光眼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三联手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1例(71眼),其中40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45.77±19.39)mmHg (1mmHg=0.133kPa),术后(出院前)平均眼压(12.34±5.41)mmHg;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范围0.02~1.0,其中≥0.6者27眼;术后房角完全开放31眼;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9±0.2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6±0.39)mm。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 are the main treatment for 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 (PCG).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viscocanalostomy and mitomycin C (MMC)-trabecu...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54例(61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1、3、7、14、90d分别观察比较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及滤过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d1例出现浅前房,对照组发生浅前房7例(24.1%),术后3~7d发生浅前房5例(17.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08±0.32)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29只眼(90.6%)。对照组术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28±0.51)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20只眼(69.0%)。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占92%,对照组占6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术不仅能通过调控缝线来控制滤过量,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梁切开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婴幼儿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由外Schlemm管断端插入小梁切开器切开Schlemm管内壁及小梁网,范围120°,并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患者症状消失,角膜横径及杯/盘比无扩大,眼压随访6个月后控制良好,控制在<2.8kPa。结论小梁切开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婴幼儿性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