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胆道穿孔的临床特征、诊断、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小儿胆道穿孔的临床资料,评价诊治效果。结果 入院后24h内确诊率为90.91%,7例合并胰胆合流异常,7例合并胆总管囊肿,经引流术和Ⅱ期根治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胰胆合流异常是小儿胆道穿孔的重要病理基础,同时存在胰胆合流异常、胆总管扩张、感染的患儿可能更容易出现胆道穿孔。腹腔穿刺检查能显著提高自发性胆道穿孔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胰汇合部异常致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复发性胰腺炎患者46例,经术前检查明确胆胰汇合部异常,行胆总管横断+胆-肠吻合术治疗。结果:13例胆胰共同通道长度>1.0 cm,46例胆汁淀粉酶>血淀粉酶2倍以上,46例术前胆道压力平均值高于术后.手术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24例随访52个月无腹痛发作。结论:胆总管横断+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胆胰汇合部异常致复发性胰腺炎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特征及相关异常。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PBDU患者的MRCP表现,测量胆胰管共同管长度及胆胰管汇合角度,观察APBDU的合流形式及是否合并胆总管扩张、胆囊胆管结石与肿瘤、胰腺炎等疾病。结果本组9例APBDU患者的胰胆管合流形式包括:A型7例,B型1例,C型1例。胆胰共同管的长度范围介于15~29 mm,平均18 mm。胆胰管汇合的角度为35°~75°,平均52°。7例囊肿型APBDU表现为胆总管囊状扩张5例、梭形扩张2例,扩张的胆总管直径范围15~90 mm,平均40 mm;2例非囊肿型APBDU表现为梗阻性胆管扩张。本组APBDU伴随的相关疾病包括:胆囊胆管结石6例,胰腺炎2例,胆总管肿瘤2例。结论 MRCP能够明确诊断APBDU及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 ,系指胆总管部分呈囊状或梭状扩张 ,有时伴有肝内胆管扩张 ,也称为胆总管囊肿。1993年 4月至 2 0 0 3年 7月我院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 31例 ,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 31例中男 6例 ,女 2 5例 ,2 4d~ 4 7岁 ,平均 13岁。术前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19例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 12例。 17例行完全切除囊肿和胆肠Rous -en -Y吻合术 ,10例行囊肿部分切除及胆囊切除加胆肠Rous -en -Y吻合术 ,4例先行囊肿造瘘外引流术。 1月后再行二期囊肿切…  相似文献   

5.
急诊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诊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8- 0 1~ 2 0 0 3- 12急诊胆道手术后 17例胆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  17例胆道术后胆漏中 ,13例为胆总管缝合处胆漏 ,2例为T形管部分脱出胆总管 ,1例为胆总管与十二指肠汇合部胆漏合并肠漏 ,1例可能为胆囊切除后所致副肝管损伤。 16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1例经再手术治疗后死亡。结论 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轻柔的操作是预防急诊手术后胆漏的关键 ,通畅的腹腔引流、严密的观察、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急诊手术后胆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胆道先天发育畸形,以胰胆管合流异常为主要病因,常继发胆道感染,引起化脓性胆管炎及胆囊炎;严重者感染扩散成为败血症;晚期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癌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因吻合口存在张力、组织缺血坏死、局部炎症等原因可出现胆漏而影响此疾病的治愈率.为了提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愈率,我院对1993~2000年间11例术后出现胆漏病例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积极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治愈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胆总管囊肿为小儿外科少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的并发症为梗阻性黄疽、胆管炎,穿孔。小儿胆总管囊肿致胆囊穿孔却非常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女,1岁。以腹痛、腹胀2d于2007-07-08入院。查体:全腹膨隆,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压痛阳性,肌紧张阳性,肠呜音减弱,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性腹腔穿刺,于右下腹抽出约10m1稀薄胆汁。立即术前准备,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总管囊肿大小约5.0cm×5.0cm,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特点,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ERCP或MRCP显示胰胆管合流异常者仅6例,显示囊肿内或肝内胆管结石者17例。手术治疗60例,囊肿切除(包括囊肿部分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0例,1例先行外引流术,一般情况好转后二次行根治术。结果:本组治愈60例,并发症,急性胰腺炎2例,胰瘘2例,膈下脓肿2例,肺部感染4例。结论:对囊肿伴有严重感染者先行外引流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囊肿全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7例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中16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囊肿外引流术。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儿均随访2—12个月,未出现胆道感染、胰腺炎及肝功能异常。结论B超检查简单方便、无创伤,对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首选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W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4l例得到治愈,l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但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2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2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2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排除梗阻因素,通畅胆胰液的引流,降低胆胰管内压,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是临床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伴发胆道、肝脏及胰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7例CCC多普勒超声及CT表现,47例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CT扫描13例。结果 CCCⅠ型29例,Ⅱ型3例,Ⅳ型9例,Ⅴ型6例: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13例,胆囊结石16例,胆囊炎18例,后位胆囊4例,囊肿穿孔3例,肝肿大18例,胰腺肿大17例。结论 CCC并发胆道系统结石、感染及肝胰损害机率较高,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不应仅满足于CCC的诊断,还应注意其合并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囊肿次全切除内引流的临床价值和手术适应症。方法;分析我们11年施行胆总管囊肿次全切除内引流术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4例均治愈,疗效满意,无再手术者,无死亡,随访6个月-10年,无癌变,其中仅有3例发生过轻微胆管炎,经内科治疗获愈。结论:囊肿次全切除胆肠内引流术是治疗胆总管囊肿的一种有效术式,疗效满意,特别对胆总管囊肿后壁与周围(特别是门静脉)粘连紧密,囊肿壁纤维化剥离十分困难等部分病例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名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多发生于婴幼儿 ,西欧国家少见 ,而在亚洲其发病率相对较高 ,男女比率约为 1∶3。近年来由于胆道影像学的发展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检出率增加 ,手术方式经历了较大的革新 ,有了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分型、诊断技术及手术治疗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的病因有 :1.1 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期 ,原始胆管增殖为索状实体 ,以后空泡化再通 ,如某段胆管过度增殖 ,再过度空泡化而形成扩张[1] 。1.2 胆胰管合流异常在胆总管囊肿的病人中常可观察到胆胰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4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术前全部患者均行B超和MRCP检查。37例(97.4%)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36例同时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4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行胆总管T型管引流。手术时间1~4 h,平均1.5 h。住院时间3~12 d,平均5.5 d。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安全、微创、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运用(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对32例接受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胆胰疾病治疗水平。方法:患者男23例,女9例,中位年龄56岁。全部患者接受了治疗性CRCP,其中胆道引流16例、经内镜乳头肌切开15例(合并取石10例)、取蛔虫1例。重点讨论对胆道疾病的治疗。结果:全部胆总管结石清除。患者临床情况改善,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是有效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急性胆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21例.15例作胆囊切除胆总管引流术、6例行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全部入院后均被确定为糖尿病患者,经观察血糖、尿糖的变化与急性胆道感染(结石、化脓、坏死、穿孔、梗阻)有密切的辩证关系;糖耐量减少(IGT)的病人发生必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高于非糖尿病病人,尤其微小血管系统.由于糖尿病微小血管系统的病变易导致胆道系统血供的影响加之结石、炎症、肿胀压迫使原有的胆系病变进一步加重,从而又促进水盐电解质糖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23例胰胆返生疾病外科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胰胆返流性疾病手术治疗关键的一点是必须阻断胰胆相互逆流,与普通胆道手术不同,此类手术多需将胆部属这横断、胆总管囊肿切除,甚至同时行胆道、手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针对上述特点妥善做好围手术斯护理至关重要;术前注重心理护理、支持疗法及预防性用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熟悉胆道系统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对术后各种引流管放的部位。目的了解清楚,便于术后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假性胰腺囊肿并胆道梗阻的手术治疗方式与疗效。方法:结合文献对18例假性胰腺囊肿并胆道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例,治愈17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其中1例出现反复大量出血,导致肝、肾功能衰竭,手术后16d死亡。术后3例出现黄疸加深,肝脏功能损害,经保肝等治疗黄疸消退痊愈。术后感染发热2例,经抗炎治疗痊愈,无胰瘘、胆瘘发生。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囊肿合并胆道梗阻必须同时处理,囊肿仍以外科手术内引流为主,Roux-enY空肠囊肿吻合较理想,胆道梗阻选择俄狄氏括约肌切开或胆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1987年3月~2002年12月27例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后的效果,其中1例因并发腹膜炎先行外引流术,4周后再行囊肿空肠吻合术;3例直接行囊肿空肠吻合术;21例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囊肿切除间置空肠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内引流术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感染症状。囊肿根治术除2例外均未发生胆道感染。结论 外引流术仅作为急诊手术,待患者一般状况改善后再行第二次手术。囊肿根治术(即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或间置空肠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治疗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12年4月我院外科胆囊切除术中出现的33例四种类型的并发症的处置措施。结果 3例十二指肠穿孔一期修复;1例胆总管探查术后黄疸,二次手术重新放置T管,术后1年因反复胆道感染再次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其中6例胆管壁部分结扎坏死,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仅行T管放置,其中3例1年后再次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术中损伤胆总管行胆总管切开放置T管后用肝圆韧带修补缺损胆总管壁;13例术后漏胆,其中11例经腹腔引流管引出,1例开腹清除,1例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炎症水肿期胆囊切除游离时应谨慎。术后胆漏风险较高者应延长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胆管壁损伤范围较小者,用带蒂肝圆韧带修补缺损胆管壁简单有效。胆管壁损伤的修复方法很多,其中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