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陈晔  王晓辉  孙芳卿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65-3866
<正>肠杆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肠道的正常菌群,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肠外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如泌尿道、呼吸道和伤口感染及败血症等。联合我院及肿瘤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Ampc酶的表型筛选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表型筛选和三维试验对14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4株阴沟肠杆菌表型筛选结果显示,高产AmpC酶的菌株共35株,占24.31%(35/144);表型筛选与三维试验相比总符合率为89.58%(129/144)。结论表型筛选法检测AmpC酶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易于在临床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4-2008年我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临床感染特点.[方法]采用K-B法进行了16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及其酶抑制试验进行了AmpC酶及其ESBL的检测.[结果]阴沟杆菌在我院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63.1%;科室分布以脑外科(50.6%)为主,骨科(20.0%)次之.2004-2008年的药敏结果显示,以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左氧沙星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耐药率在逐年上升.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对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也在逐年升高,2008年均超50%.ESBL从2004年的17.8%(7/41)上升至2006年的26.1%,AmpC酶由2004年的20.0%上升至2008年的32.3%,逐年上升.[结论]为控制耐药菌株的扩散和流行,应加强细菌的检测,重视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唐萍  顾翠红 《吉林医学》2014,(15):137-138
目的:探究产AmpC酶和ESBLs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择感染患者150例分离阴沟肠杆菌150株(同患者均提取单菌株),采取改良式三维试验方法和K-B方法,分析AmpC酶及ESBLs的检测的临床分布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阴沟肠杆菌产ESBLs的检出41株(27.33%),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检出16株(10.67%),AmpC酶及ESBLs同时不产的检出77株(51.33%),AmpC酶及ESBLs同时产检出16株(10.67%);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耐药率为0%~6.3%。结论:临床需要合理应用相关抗菌药物,并要重视阴沟肠杆菌耐性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154株临床分离无重复阴沟肠杆菌,通过改良三维实验检测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运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154株菌中,18.83%的菌株单产ESBLs,22.73%的菌株单产AmpC酶,5.19%的菌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53.25%的菌株AmpC酶和ESBLs均不产生。产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其耐药性有所不同。结论:本地区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流行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产AmpC酶菌株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高度耐药,对头孢吡肟敏感,而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均不同程度耐药,而对各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产Ampc酶及ES-BLs酶的细菌的耐药性不完全相同,产酶类型不同需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AmpC酶和金属酶在阴沟肠杆菌中的表达状况及这两种酶对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维试验,EDTA-亚胺培南纸片法测定AmpC酶和金属酶,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20株阴沟肠杆菌中,AmpC酶和金属酶检出率分别为32.5%(39/120)和5%(6/120)。AmpC酶阳性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耐药率高于AmpC酶阴性菌株,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酶阳性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明显高于阴性菌株,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pC酶和金属酶在阴沟肠杆菌中流行分别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抗生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DHA-1型AmpC酶及其基因类型.方法:利用3-氨基苯酚硼酸对AmpC酶的抑制作用检测阴沟肠杆菌的AmpC酶,通过接合实验分析质粒携带ampC基因的转移,用多重PCR及DNA测序技术测定AmpC酶基因,将序列测定结果用EMBO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头孢西丁和头孢噻肟不敏感的59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AmpC酶阳性53株,接合实验成功3株,进一步用PCR及DNA测序技术测出此3株阴沟肠杆菌及其接合子细菌的质粒ampC基因类型为DHA-1型.结论:从我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检测到AmpC酶,并成功获得3株接合子细菌,从接合子细菌的质粒中检测到DHA-1型ampC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现状及高产AmpC酶的表达对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探讨昆明地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AmpC酶基因的关系.方法运用K—B法(纸片扩散)分析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五种纸片表型筛选试验、氟氯西林双抑制剂扩散协同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的表型表达;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构基因ampC和调节基因ampD,对部分耐药菌株行DNA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徽省临床分离的104株黏质沙雷菌中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用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依据CLSI 2010年推荐的标准进行判读结果。结果 104株黏质沙雷菌在呼吸道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达59.6%;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病科等;头孢西丁纸片筛选法阳性率为39.4%,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的有8株,阳性率为7.7%。产AmpC酶菌株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及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产AmpC酶黏质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产酶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氟喹喏酮类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ampD ampR调节基因与阴沟肠杆菌AmpC酶表达的关系 ,对 58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表型筛选法初筛 ,PCR法扩增AmpC酶的调节基因ampD和ampR ,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表型筛选结果显示 :去阻遏高产突变株为 50株 ,高度诱导产酶株为 3株。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显示 ,4 9株携带ampD基因 ,51株携带ampR基因。对其中 15株细菌的ampD基因和amp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 ,发现 3株高度诱导型中 2株ampD基因存在 95位氨基酸的突变位点 ,而ampR基因未发现突变位点 ;12株去阻遏高产型中 ,8株ampD基因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 ,5株ampR基因存在可疑的突变位点。结果提示 :ampD蛋白羧基端的氨基酸缺失或替代可能与AmpC酶的去阻遏表达有关 ,ampR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影响AmpC酶的去阻遏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检出的55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ESBLs)检测,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产ESBLs的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法。结果 55株阴沟肠杆菌在临床的分布以痰液为主,占49.0%,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美平)和亚胺培南(泰能)无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为7.27%,对头胞噻肟、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唑啉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为80.0%、100%和100%。ESBLs阳性株耐药率在头胞噻肟、头孢吡肟、头胞他啶(复达欣)、庆大霉素和头孢西丁比ESBLs阴性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阴沟肠杆菌,特别是ESBLs阳性株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郝少丽  丁晓旭 《河北医学》2003,9(9):811-812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对 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 32系统鉴定细菌 ;ESBLs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ESBLs菌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 (P <0 .0 1) ,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 ,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 ,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对二药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应重视阴沟肠杆菌的ESBLs检测和药敏试验 ,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便于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129株阴沟肠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痰占63.75%、尿液占11.63%和其他分泌物。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耿秀蓉  施春晓 《四川医学》2010,31(9):1351-1354
目的分析与探讨2005~2008年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方法采用VITEK-32型和VITEK-2 Compact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152株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同时对2008年由ICU(重症监护病房)及非ICU病区分离出的54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52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脓液、血液、尿液等;阴沟肠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该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91.7%~100.0%;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80.9%~100.0%,其中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在34.6%~54.2%;2008年该菌对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和91.7%,而非ICU(46株)和ICU(8株)病区中,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3.5%,87.0%,同时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为8.0%~9.7%,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率高,呈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严格消毒灭菌,遏制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33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aph(3′)Ⅵ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3株阴沟肠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和厄它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唑啉全部耐药,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63.6%、81.8%。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aac(6′)-Ⅰ87.8%(29/33)、ant(3″)-Ⅰ63.6%(21/33)、aac(3-)II 54.5%(18/33)、ant(2″)-Ⅰ45.4%(15/33)及aph(3′)-Ⅵ24.2%(8/33)。aac(3)-Ⅰ、aac(3)-Ⅲ、aac(3-)IV、aac(6′-)II未检出。携带1种或1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32株(97%)。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16.
符健  施理  林峰  贾杰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41-1142
目的分析和探讨2007~2009年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方法 2007~2009年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159株阴沟肠杆菌,VITEK-32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菌种并药敏试验,对阴沟肠杆菌的分布状况及药敏结果行分析。结果 159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痰液及伤口分泌物;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80%),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低度耐药。结论阴沟肠杆菌的临床检出率和耐药率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并测定其产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分析189例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用美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IMS6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测定其产ESBLs情况。结果:189例中年龄>60岁者78%,67%有基础病,应用抗菌素者52%,机体免疫力低下者31%。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无特异性。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检出产ESBLs株1株。结论: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有基础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丁胺卡那或环丙沙星可作为治疗阴沟肠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首选药物,阴沟肠杆菌可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故应慎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7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及产AmpC酶与耐药的关系分析。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鉴定27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并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结果32株细菌产AmpC酶(占11.7%),其中阴沟肠杆菌13株(占30.2%)、产气肠杆菌2株(占22.2%)、不动杆菌6株(占21.4%)。274株菌对IPM、AK、CIP、FEP、CN、SXT、CAZ、ATM、CRO、PIP的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89.4%、78.8%、69.3%、55.5%、45.9%、39.1%、36.9%、31.4%、30.3%、18.2%。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严重,检测AmpC酶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