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地尔硫加比索洛尔小剂量合用与比索洛尔单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的中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136例,随机分为地尔硫加比索洛尔组(合用组)74例,应用地尔硫加比索洛尔治疗;比索洛尔组(单用组)62例,单用比索洛尔治疗。均治疗100周,比较运动试验结果、血流动力学资料和严重不良事件。结果:两组运动开始至终止时间、运动开始至出现第一次胸痛的间隔时间、最大运动耐量时ST段下移、最大运动耐量时心率与血压乘积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两组运动前卧位血压及心率、运动开始至ST段下移1mm时间及每天胸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常见严重不良事件为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脑梗死、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地尔硫加比索洛尔小剂量合用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疗效优于比索洛尔单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地尔硫(艹卓)加比索洛尔小剂量合用与比索洛尔单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的中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136例,随机分为地尔硫(艹卓)加比索洛尔组(合用组)74例,应用地尔硫(艹卓)加比索洛尔治疗;比索洛尔组(单用组)62例,单用比索洛尔治疗.均治疗100周,比较运动试验结果、血流动力学资料和严重不良事件.结果:两组运动开始至终止时间、运动开始至出现第一次胸痛的间隔时间、最大运动耐量时ST段下移、最大运动耐量时心率与血压乘积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两组运动前卧位血压及心率、运动开始至ST段下移1 mm时间及每天胸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常见严重不良事件为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脑梗死、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地尔硫(艹卓)加比索洛尔小剂量合用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疗效优于比索洛尔单用.  相似文献   

3.
高原地区腹腔镜手术中CO_2气腹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海拔(>3 000 m,PO2<75%)地区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循环功能影响,为高海拔地区安全施行腹腔镜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高原择期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气腹A组用硝酸甘油、硫酸镁、美托洛尔控制血压和心率;B组不予控制,观察气腹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B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氧耗指数(RPP)与麻醉前相比气腹5 m in时开始显著升高,并且持续到30,60 m in无统计学差异;A组气腹5、10 m in时DBP稍高,RPP气腹开始30 m in内显著升高;B组SBP、DBP、RPP在30m in内高于A组(P<0.05)。结论CO2气腹初期可引起循环功能的显著变化,气腹60 m in恢复到麻醉前水平,适当控制心率和血压可降低RPP,有利于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4.
美托洛尔(Metoprolol,即甲氧乙心安)是一种不具内源性拟交感性的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其β2受体阻滞较弱。我们用其治疗术中心动过速(>100次/min)、降低心肌做功与耗氧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各种手术病人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9.1±15.7岁,平均体重59.80±9.17kg。ASA~级。其中全麻41例,硬膜外麻醉8例,臂丛、颈丛神经阻滞4例、局麻3例。均用无创血压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心率一收缩压乘积(RPP)间接了解心脏做功与耗氧。排除麻醉无效、过浅,低血容量休克,缺氧,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对海勤人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海勤人员Ⅰ、Ⅱ期高血压病77例进行卡托普利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的评定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的评定,与普奈洛尔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海勤人员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经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压下降了18.2/13.6 mmHg(P〈0.01);自觉健康状况、情感积极性以及工作状况分值均明显增高(P〈0.01);心理忧伤分值明显降低(P〈0.01);性生活分值没有变化。普奈洛尔组治疗后血压下降了17.2/12.6 mmHg(P〈0.01);其余分值没有变化。结论:卡托普利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海勤人员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而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率压乘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 0 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平均年龄 6 5 7岁 ,男 12 5例 ,女 81例 ,测定其静息心率、血压、血脂及血糖 ,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合并左室肥厚者高于无左室肥厚者 (P <0 .0 5 )。合并高血糖及高胆固醇者 ,其静息心率显著高于血糖血脂正常者。结论 静息心率及率压乘积与高血压的发展、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喷雾气管导管在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喷雾气管导管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SL组)、喷雾气管导管组(S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记录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及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2 min(T4)、拔管后10 min(T5)的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心率(HR)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拔管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明显呛咳及拔管后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例数。结果三组患者SAP、DAP、HR及RPP在T1均明显低于T0(P<0.05),S组与C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较T0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SL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SL组拔管时呛咳、拔管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拔管后咽喉部异物感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各组间拔管后声音嘶哑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前经喷雾气管导管进行气道表面麻醉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控制心肌氧耗,气道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俞洋  黄慧俐  李霁峰  兰平起  李莉 《西南军医》2010,12(6):1042-1044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0例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吸氧、利尿、抗感染、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记录静息心率(RHR)、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舒张期内径(RV).结果 比索洛尔治疗组治疗后RHR、PASP、RV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COPD肺心病心力衰竭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聪武  潘伟忠 《人民军医》2007,50(3):137-138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加二甲双胍对肥胖高血压病病人的疗效。方法:肥胖高血压病58例为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不使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两组SBP和DBP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BP和DBP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BG、PBG、FINS和PINS均明显降低(P<0.05);ISI均升高(P<0.05),IR均下降(P<0.05),观察组ISI升高和IR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合用二甲双胍的疗效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全身系统动脉硬化的关联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收缩心功能正常组(A组LVEF≥50%)45例,心功能不全组(B组LVEF<50%)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量左室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左室壁相对厚度及心肌耗氧参数。测量静息状态下左侧肱动脉压。计算有效动脉弹性(Ea)=左室收缩末压/每搏输出量,其中左室收缩末压=0.9×肱动脉收缩压。1周后随机选取15例行Ea重复试验。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筛选Ea的独立关联指标。结果糖尿病B组患者较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心肌氧耗参数心率血压二重乘积增高(P<0.01)。糖尿病A组的左室收缩末压和RPP与糖尿病B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相对厚度和Ea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血分数在糖尿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糖尿病A组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以Ea为应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心率血压二次乘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室壁相对厚度和射血分数,其标准回归系数(及回归系数)分别为0.13(0.11)、-0.17(-0.89)、-0.29(-0.19)、0.24(4.78)和0.48(0.06)。Ea重复性测量组内比较具有高的一致性(r=0.96,P<0.001),平均差异(0.022±0.175)mmHg/ml。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心功能、心肌耗氧参数和生化指标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崔涛  薛振恂  程晓兵  居云 《人民军医》2004,47(11):630-631
目的 :分析牙科焦虑症 (DA)对心血管病病人局麻下拔牙的五个时段心肌氧耗量 (MOC)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 (DAS)对 132例心血管病病人拔牙前DA进行调查 ,计算DAS得分 ,以评价其焦虑水平 ;对拔牙全过程进行心电监护 ,并计算局麻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 ,及牙拔除术中、术后各时段的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 (RPP) ,以分析各阶段的MOC的变化 ;对DAS得分与RPP(即MOC)值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AS得分与各时段RP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 0 1) ,DA与局麻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牙拔除术中、术后MOC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336、0 35 8、0 4 0 0、0 35 7、0 36 4。结论 :对心血管病病人拔牙时须采取措施预防焦虑症 ,以确保拔牙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心脏增大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4例经胸部X线,心脏彩超等证实有心脏增大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85.3%,与对照组(分别为20.0%与65.0%)相比,差异显著(P<0.05)和非常显著(P<0.01)。治疗后心脏结构观察组显效率为23.5%,总有效率为41.2%,与对照组(分别为10.0%与20.0%)相比,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有效纠正心衰、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发生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13.
比索洛尔 (默克公司生产 )是一种新型强效选择性 β1受体阻断剂 ,无膜稳定性作用及内在拟交感活性。通过对心脏 β1受体的阻断作用 ,可使心率减慢 ,减弱心肌收缩力 ,减少心肌耗氧量。我院内科 1a来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8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选择心绞痛反复发作 ,心电图有缺血性ST -T改变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 38例 ,一般治疗组 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经均衡性检验(P >0 0 5 ) ,差异无显著意义。所选病例排除慢性阻塞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在拉贝洛尔对治疗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随机挑选符合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标准的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拉贝洛尔治疗患者,将两组的血压变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数据显示卡托普利与拉贝洛尔组的患者病症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卡托普利组的患者在血压变异方面显著高于拉贝洛尔组的患者,此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够明显的改善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通过提高血压变异而降低患者的死亡人数,此种效果明显优于拉贝洛尔,是一种有效的放心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 -立位作用下心电图ST T改变与心肌氧耗的关系。方法 68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 ,对照组 2 1只 ,负压 -立位组 47只 ,根据家兔在负压 -立位过程中的ST T变化 ,将负压 -立位组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测量的指标有 :心率、血压、左室内压及室内压变化速率峰值、室内压差×心率等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 ,负压 -立位作用下血压、左室峰压、室内压变化速率峰值、室内压差与心率乘积出现了明显下降 ,阳性组的左室峰压、室内压变化速率峰值、室内压差与心率乘积在 - 30mmHg 2min和4min时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阴性组 ,而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动脉血压在负压初期无明显差别。结论负压-立位作用下ST T改变不仅与动脉血压明显下降有关 ,还与心肌氧耗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观察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口服安慰药2周后坐位舒张压仍在95~110 mmHg,分别随机给予卡维地洛(卡组)和比索洛尔(比组)口服治疗,每组30例,疗程为24周.如降压效果未达标,则每2周递增剂量至卡组12.5~50 mg;比组2.5~10 mg.观察诊室坐位血压及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生化等指标.结果 (1)两组在治疗2周时诊室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6~8周末下降最明显,并维持至24周;(2)24周末卡组诊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降低幅度为19.7/11.4 mmHg,比组SBP/DBP降低16.6/9.1 mmHg,各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降低,比组较卡组心率下降明显;(3)卡组和比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总显效率分别为70.0%和5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类型β受体阻滞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疗效,卡维地洛降压幅度更大.两药依从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多巴胺、地高辛、ACE I、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对21例难治性心衰(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12例)采用多巴胺静滴,地高辛、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口服,呋塞米静注5~7 d,观察心功能、心脏每搏排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 I)、心肌耗氧量变化情况。结果显效12例(57.1%),有效7例(33.3%),无效2例(9.6%);EF,SV,C I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心肌耗氧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多巴胺、地高辛、ACE I、呋塞米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佳、安全。  相似文献   

18.
柳青  李慧芳  刘丽凤  董瓅瑾 《武警医学》2012,23(8):671-673,677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和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实验组应用硝酸甘油和盐酸地尔硫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48 h对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血压、心肌耗氧指标、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无并发症,无死亡,并且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心率及心肌耗氧指标(率压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PR间期和QT间期稍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缓解心绞痛,并能显著降低心肌氧耗,提供更佳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对术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术中降压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20例,术中根据血压需要静注地尔硫卓10 mg,记录给药后1、3、5、10、30、60 m in血压、心率,并观察心电图ST-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给药后血压下降平稳,收缩压、舒张压、RPP(心率收缩压乘积)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有65%的病人心电图ST段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地尔硫卓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术中降压,起效快,作用显著,降压幅度适当,安全性高,且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34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并同期与2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服用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无显著性,临床症状改善率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73.53%,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70.00%,心电图改善率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55.88%,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为55.00%。治疗期间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无不良影响,副作用轻微。研究结果显示:富马酸比索洛尔可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与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比较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