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的急诊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经血管造影复查所有患者瘤蒂夹闭均理想且动脉瘤消失,治疗效果为恢复良好37例,轻残4例,重残3例,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9%,且主要为脑积水及短暂性脑缺血,其中脑积水经过V-P分流术治疗后均缓解,短暂性脑缺血自行好转。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行急诊手术治疗可对再次破裂出血予以有效预防,同时可对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予以彻底清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急诊早期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次选取的颅内动脉瘤60例,恢复良好48例,占80.0%;轻残6例,占10.0%;重残3例,占5.0%;死亡3例,占5.0%。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显示,动脉瘤完全消失,瘤蒂夹闭理想,脑积水2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处理好转。结论急诊早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防范再次破裂出血,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为预后改善创造了条件,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夹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的33例诊断明确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总结颅内动脉瘤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死亡3例(9%),重残3例(9%),轻残7例(21%),恢复良好20例(61%),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结论对诊断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早手术干预,能减少再出血,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急诊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行急诊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79例患者恢复良好,8例患者轻残,6例患者重残,5例患者死亡。结论给予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预防再次破裂出血现象发生,且可及时将患者颅内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清除,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3-25
目的:探讨高分级颅内动脉瘤早期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Hunt-Hess分级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急诊行头颅CTA检查,5例进一步行DSA检查,均在24 h内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检查共发现颅内动脉瘤55个,其中前交通动脉19个,后交通动脉12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4个,眼动脉段动脉瘤4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个,大脑后动脉动脉瘤1个。47例患者中多发动脉瘤8例。术后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手术结果,1分2例,2分18例,3分5例,4分13例,5分5例,另有4例死亡。结论: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病情凶险,预后差,早期急诊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再出血,缓解颅内压增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89%,高于对照组的88.89%;实验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56%,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完全夹闭率、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术后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发生脑梗死率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避免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现象的发生,降低脑血管痉挛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颅内血肿并脑疝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通过绿色通道急诊手术治疗的15例动脉瘤破裂致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入院至急诊手术平均时间为65 min。15例患者术前均行头CT检查后直接行CTA检查。成功实施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后3个月随访时行GOS评分,8例生活自理,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结论绿色通道能够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脑内血肿患者早期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王中  周岱 《江苏医药》2004,30(5):348-350
目的 探讨Hunt’s 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急诊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应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Hunt’s Ⅳ~Ⅴ级动脉瘤性SAH病人临床资料,观察急诊手术的效果及合并颅内血肿、临床症状改善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急诊手术的良好预后率为52%,入院后48h内有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急诊手术的良好预后率为43%,无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急诊手术及保守治疗的效果都很差。结论 对合并明显颅内血肿及入院后48h内有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入院后无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手术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血管内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复发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7月收治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手术方案;对照组(41例):应用开颅夹闭术方案展开治疗;观察组(41例):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方案展开治疗;对比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良好率(92.68%)高于对照组(73.17%)明显,手术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4.63%)明显(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血管内栓塞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手术疗效提升、术后复发减少,效果显著,最终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改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41.42±27.64) min,术中出血量(71.64±20.32) ml,住院时间(30.24土8.40)d,并发症发生22例(20.37%).术后预后良好70例(64.81%),预后差25例(23.15%),植物生存8例(7.41%),死亡5例(4.63%),巨型和大型动脉瘤其夹闭程度明显比小型和一般动脉瘤差.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早期行开颅夹闭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沈斌  施海彬 《江苏医药》2007,33(12):1228-1230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瘤破裂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介入性微弹簧圈栓塞术,对1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进行急诊治疗(3天内),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技术栓塞.结果 16例患者的16枚动脉瘤全部成功栓塞,其中完全致密闭塞10枚、接近完全闭塞与大部分闭塞各3枚.1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继续栓塞后达到了基本致密填塞,14例基本康复,1例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例死亡.结论 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急诊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安全、有效的,积极、及时的栓塞治疗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破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Ⅲ)组52例和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Ⅳ~Ⅴ)组21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72h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发现复发病例2例,行二期栓塞治疗术1例。术后低分级动脉瘤组的预后优良率(90.38%)明显高于高分级动脉瘤组(42.86%),P<0.05。结论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颅内高压,疗效确切。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BAVM)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BAVM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完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4例BAVM完全消失,6例BAVM消失>90%,3例BAVM消失80%~90%,1例BAVM消失<80%,占6.25%.所有患者术后颅内未再次出血,无相关并发症.14例随访患者均无死亡,13例临床症状好转,3例术后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明显.7例患者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5例BAVM及动脉瘤未显影,2例BAVM有较少残留.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39例患者为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即为对照组),37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规范化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即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3%vs23.1%),实验组患者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2%vs79.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细节配合与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51例,病情按照Hunt-Hess分级,先行CT平扫及三维CT血管成像,再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急诊手术处理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结果行头3DCTA及DSA检查,共检出动脉瘤55个,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6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0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4个。动脉瘤手术夹闭51个,包裹治疗4个。随访4~36个月,转归良好者42例,中度残疾7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结论对Hunt-Hess分级Ⅰ~Ⅳ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徽弹簧圈(GDC)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86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 100%栓塞72例,95%栓塞10例,90%栓塞4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所有患者均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采取GDC治疗及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7.
胡佳炜 《家庭医药》2016,(7):202-202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预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对象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治疗的病人60例,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患者颅内产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结果:在本次入组的61例研究对象中,治疗效果良好,致残情况不明显的患者有41例(66.67%),有10例(16.67%)患者为中度残疾,7例(11.67%)患者为重度残疾,另有3例(5.00%)患者死亡。结论:对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很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于颅内动脉瘤行颅内确定性外科治疗,是当今获得公认的有效疗法。1980年3月~1983年9月,我们对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直接手术,9例术后未再出血,恢复满意;1例发生迟发性脑供血不足而致残;另1例因载瘤动脉破裂出血术后呈植物状态。现将治疗的初步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4~55岁。首发症状或体征:单侧动眼神经麻痹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9例。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大脑后动脉起始前)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5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24 h)26例、次早期组(24~72 h)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61.54%(16/26),次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82.14%(23/28),两组比较,P <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次早期(24~72 h)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的预后优于超早期(<24 h),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待患者的出血减少后再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发病时间均<3 d)患者,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分析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相关指标、预后情况,不同动脉瘤大小和位置患者夹闭程度。结果 10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41.40±27.6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1.62±20.21)ml,平均住院时间为(30.23±8.30)d;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100例患者中, 66例(66.00%)患者预后良好, 34例(34.00%)患者预后差。预后差患者中包括:轻度残疾13例(13.00%)、中度致残7例(7.00%)、重度致残5例(5.00%)、植物生存6例(6.00%)、死亡3例(3.00%)。巨型及大型动脉瘤患者的夹闭程度比小型及一般动脉瘤患者差;不同动脉瘤位置患者的夹闭程度差异不大。结论 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将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安全性良好,患者无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