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病变并非随机出现在动脉血管的任何部位,多见于动脉分支开口处或者血管弯曲的部位。影响病变部位分布的因素中,血流动力学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左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窦,起始部为左主干(LM),向左行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分为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前降支为左主干的直接延续,血流经过左主干后,首先会对前降支及回旋支的开口及夹角区造成冲击,左主干的几何形状的不同会影响分支血管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引起夹角区及分支血管壁切应力的变化,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与进展。本文通过对左主干部位几何形状与血管狭窄关系的研究,探讨冠心病发生的解剖学因素,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多种原因所致的下肢主干血管损伤,病情危急,处理不当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何使血管再通和尽可能恢复患肢功能十分重要。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下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3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3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解剖观测骨间前血管腕背支。86.7%的腕背支在茎平线上方20.9±3.5mm处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口径均在1.0mm以下,并与桡动脉、静脉腕背支吻合,13.3%的腕背支主干径直下行。外侧支解剖位置较为恒定,长度、外径适宜,可作为首选血管束用于植入月骨以治疗血供障碍。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的肺动脉血管成像特点及其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s Peedplus四排螺旋CT行肺动脉血管成像,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③结果32倒临床拟诊PE患者中,MSCTA诊断26例,且经临床追踪复查或DSA造影证实。26例MSCTA均显示了肺动脉栓塞的的部位、类型和范围。其中左肺动脉主干栓塞8例,右肺动脉主干栓塞5例,左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分支27支,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分支25支。④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伤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我院介入科自 2 0 0 0年 7月~2 0 0 1年 7月 ,对 3 5例冠心病患者 ,45支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成功地实施了血管内支架置放术 ,效果理想 ,现就手术前后病变血管的造影变化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 5例患者 ,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在 42~45岁 ,所有病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证实为中、重度狭窄 ,左前降支主干狭窄 7支 ,前降支中段狭窄 8支 ,左回旋支中段狭窄 5支 ,右冠状动脉主干中段狭窄 2 4支 ,完全闭塞 1支。1.2 血管内支架置入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血管内超声观察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病变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对病变特征的影响,探讨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处理策略.方法 18例患者经定量冠脉造影确定需治疗的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观察不同介入治疗方式中主支和分支血管的血管内超声变化.结果 采用的冠脉介入治疗术式83.3%为Cr...  相似文献   

7.
婴儿腮腺内血管及面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儿腮腺内血管及面神经的解剖特点。方法:采用血管乳胶灌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的方法,观察11例(22侧)婴儿腮腺内血管及面神经的走行与分布。结果:面神经主干距皮肤浅,面神经分支纤细,面神经颊支与面横动脉在腮腺前缘处相邻。结论:在临床上行婴幼儿面神经解剖术时应从面神经主干开始,二腹肌后腹的乳突附丽处是寻找主干的明确标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DSA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并探讨其造影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3月至2001年6月期间的72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动脉造影资料。结果:门静脉主干发生癌栓22例,右支癌栓12例,左支癌栓10例,主干和右支受累者14例,主干和左支受累6例,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者8例。DSA表现有门静脉充盈缺损、线样征和门静脉海绵样变等。结论:动脉性门脉造影的DSA检查对显示和诊断门静脉癌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门静脉充盈缺损、线样征和门静脉海绵样变等DSA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徐佳宴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75-76,F0003
目的正确认识侧支血流,提高诊断小腿动脉慢性阻塞性病变的全面性。方法应用彩超观察小腿侧支动脉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的特点,并与主干动脉病变作关联性分析。结果下肢动脉慢性阻塞时,侧支血管的检出率为100%。不同病因侧支血流存在一定的差别。结论侧支血流的检查提高了超声对小腿动脉慢性阻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患者的首选血运重建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腔内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型支架的研发和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通畅率有一定的提高,靶血管再血管化率有所降低,成为冠心病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总结冠心病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血运重建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血管解剖为基础的额耳部皮瓣进行鼻缺损修复的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9例(18侧)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解剖发现,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和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即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根据上述解剖结果作了一些探索性研究,设计出几种类型修复鼻缺损的新皮瓣,改进了传统皮瓣,并将其应用于临床32例不同类型鼻缺损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病人门静脉主干癌栓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80 例由肝细胞癌引起的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病例提出主干癌栓的病例均有门静脉左支和或右支癌栓存在。其主要CT表现除门静脉主干及要支内为无增强的低密度外,还见主干旁和肝门区侧支血管形成,部分出现管壁环状增强和主干内新月状增强影。  相似文献   

13.
邱德赞  陈云瀛 《广东医学》1998,19(4):267-268
报告36例60条急性四肢主干血管钝性损伤,平均随访17个月,肢体全部存活,仅1例发生肢体缺血性肌挛缩,我们体会,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此类血管损伤是成功的关键,应争取在6-8小时内修复血管,恢复血循环。对于急性血管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对可疑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可立即作血和造影或手术探查,血管的修复应严格遵守显微称因管处理的原则,认真做好血管清创,根据清创后血管缺损长度采用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研究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辩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辩再造拇指、虎口扩大成型及修复1~4指皮肤缺损62例。结果皮辩全部成活,再造拇指外形好,且有良好的感觉功能.扩大的虎口能完成对掌功能;所修复手指皮肤外现正常,感觉、运动功能良好。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辩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损伤小,皮辩质地柔软,厚薄适中,具有感觉功能,适合于拇指再造、虎口成形及手指皮肤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病变诊断中的选择性应用。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左主干正常或近似正常,同时接受了IVUS检查左前降支(LAD)和(或)左回旋支(LCX)的患者,共2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有或伴有左主干严重病变患者的临床及CAG特征。左主干严重病变定义为最小管腔面积(MLA)≤6.0cm~2,非严重病变定义为MLA>6.0cm~2。结果IVUS发现左主干严重病变45例,非严重病变197例。左主干严重瘸变组更多见于合并前降支近段病变及主干钙化(P<0.05或0.01)患者。结论在CAG显示左主干近似正常的患者中,前降支近段病变及左主干钙化是选择IVUS检查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临床表现与冠脉血管病变的关系,判断其预后,方法: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行冠脉造影,结果:单支血管病变最多见(39.77%),单纯左主干病变少见(8.89%),无明显狭窄病人中,女性多见,平均年龄偏轻,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大部分为严重的单支血管病变(66.67%),静息型心绞痛三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占50%,恶化劳力型心绞痛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即Duke评分(DTS)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79例先后接受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分析,揭示Duke评分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厦的相关性。结果低危Duke评分组38例无〉75%狭窄,5例1支血管〉75%狭窄,7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2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中危Duke评分组18例无〉75%狭窄,11例1支血管〉75%狭窄,41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7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高危13uke评分组2例无〉75%狭窄,2例1支血管〉75%狭窄,19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27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Duk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呈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Duke评分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 )与冠状动脉病变(CAD)及外周血管病变(PAD)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检索自建库至2014年4月发表的所有关于ARAS与CAD及PAD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分析显示CAD中1支血管病变、2支血管病变、3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LMCA)及PAD与ARAS的OR(95% CI)分别为0.70(0.59~0.82)、1.28(1.10~1.48)、2.09(1.69~2.59)、1.82(1.40~2.36)、3.68(2.21~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中2支血管病变、3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及 PAD与 ARAS相关,而CAD中1支血管病变与ARAS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8例中6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随访1~13个月,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动脉,是修复腕部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急诊显微修复和洽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手术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及寻找有效解决影响肢体存活的因素。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43例45条血管,手术方法包括损伤血管的显露,血管吻合和自体静脉移植术。结果42例一期愈合,1例经筋膜室切开减压后恢复正常,远期肢体血运及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对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是应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是肢体血液循环重建肢体保存和功能恢复的保证。术后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并及早切开减压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坏死及功能不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