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西某两所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认知及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2所高校717名女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4.20%女大学生有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96.51%知道性伴侣会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危险,92.82%知道同性恋行为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机会,但知道药物流产的最佳时间是孕期49d内的人数比例仅为46.03%;53%不反对婚前性行为;94.28%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方面的课程。结论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生殖健康认知较好但不深入,对性态度较开放,对性和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度高。学校应重视女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结合多种教育形式,进一步完善针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体系,引导其掌握全面、系统的生殖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19-122
目的对保山某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干预方式和教育内容的需求。方法对该校405例女大学生干预前后的生殖健康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干预效果及教育内容的需求。结果干预后女大学生对受孕基本条件、早期妊娠症状、早孕诊断方法、常用避孕方法、常见性病的传播途径、流产方式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在人流对女性身心影响、婚前医学检查、大学生未婚同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网络一夜情态度上,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途径上倾向于专业课程学习和上网,最想获得的生殖健康内容是安全性行为。结论生殖健康教育干预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高校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殖健康教育对在校女大学生性态度的影响。方法 课题组于2004年4月.2005年7月间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女大学生450名进行了生殖健康教育后,与同期的未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女大学生450名进行性态度比较调查与X^2检验分析。结果 (1)女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方面:生殖健康教育不会导致性开放,对大学期间恋爱和婚前性行为的认可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通过教育后,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有明显的提高,避孕方法知晓率与未接受教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3)女大学生在性知识需求方面:尚需增加两性交往礼仪和审美知识。结论 开展女大学生性生殖健康教育不会导致性开放,有利于女性的自我防护,同时,有必要增加两性交往礼仪和审美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邓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341-1342
目的探讨促进高校女大学生生殖系统健康的方法及措施。方法对我校2 816名女生进行妇科普查及问卷调查。结果生殖道感染率为19.97%,月经周期紊乱为54.71%,痛经占68.8%,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30.36%,有人工流产引产史占12.35%。结论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加强学生的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进一步保障女大学生生殖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终止意外妊娠途径选择与相关疾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未婚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的现象日趋增多,由于缺乏对婚前性行为后果严重性的认识,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比率呈上升趋势[1].同时由于缺乏对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她们意外妊娠后,在紧张、害怕、害羞等心理压力下,常常选择比较隐蔽的地方流产,无疑加大了术后并发症和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严重威胁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在倡导拒绝婚前性行为、自尊自爱教育的同时,对女大学生加强相关医学知识和正确选择终止意外妊娠的途径教育,最大限度地减轻她们的身心伤害,维护她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2002年3月~2006年6月18~24岁未婚女大学生因终止意外妊娠后到校医院门诊接受相关治疗时,由门诊专职医生登记的9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大学生终止意外妊娠途径选择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殖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农科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情况,为农科大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无记名的方式对378名农科在校1~3年级大学生进行了性观念与性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科大学生的性观念趋于成熟,存在婚前性行为现象,大多数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比较宽容.结论 普及性知识健康教育,引导农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正确处理性冲动,提高农科大学生的性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郭虹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4):451-452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生殖健康状态,为高校构建全面、系统的性与生殖健康服务体系及制定保健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近3年来诊治的236例女大学生妇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大学生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最高为月经失调(39.8%),其次为痛经(20.3%),妇科炎症为17.79%占第3位,闭经发病率最低。结论:月经失调、痛经、妇科炎症、闭经是困扰女大学生的主要妇科疾病,加强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生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殖健康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知、信、行水平及教育和服务需求情况。方法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自编KAP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某大学学生和部分教职管理人员。结果定量调查显示:学生具有一定的性生理知识,联合国艾滋病高级会议(UNGASS)指标5个题目的正答率在37.4%~81.8%之间;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恋爱持开放宽容的态度;22.6%的人表示有过性行为;29.8%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学习生殖健康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定性调查所获信息与定量调查结果相似。结论在大学开展生殖健康与预防AIDS健康教育既紧迫又有有利的基础,对大学生的生殖健康与预防AIDS教育应成为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在校一年级女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态度现状及需求,为在校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52名护理本科一年级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正确率较低的问题:避孕方法的正确率16.67%、人工流产的最佳时机9.42%、易孕期4.76%;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30.16%,表示贞操对现代女性不重要占13.49%。75.4%的大一女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需求比例较高的有健康性行为(77.78%)、性病防治知识(57.94%)、性心理卫生知识(55.95%),希望通过学校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61.50%)、网站宣传(50.40%)、发放科普书籍或视频材料(46.43%)等途径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结论护理专业大一女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有很大需求,建议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互联网及专家讲座等相结合的干预方式,对女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减少因知识缺乏带来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1月对唐山市三所大学2986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全面。不同属性女大学生知晓率比较,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医学专业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有9.38%的大学生已有过性行为。结论唐山市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较低,性态度较宽容,普遍对生殖健康知识有需求,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选修性与生殖健康课的学生和未选修的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了解教学效果,为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我校大学生780人,其中选修过性与生殖健康选修课的有368人(第1组),未选修的有412人(第2组).结果:上过选修课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认知水平、观念、态度等正确应答率均高于未选课的学生.结论:在大学开设性与生殖健康的相关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提高与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海大学生性相关行为状况,为有效促进该地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取1 807名大学生,匿名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曾发生过性行为率为14.9%,其中男生22.9%、女生7.4%,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期有过性行为的为7.2%,其中男生11.3%、女生3.5%,各年级之间、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性伴行为、被迫性行为、意外妊娠发生率分别为28.8%、14.2%、16.5%。安全套的使用率仅47.8%。结论青海省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与国内报告近似,存在多性伴行为、被迫性行为、意外妊娠等不安全因素,应开展正规、系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保定莲池区女大学生日常生殖保健现状、知识水平以及需求状况,并探讨解决生殖保健相关问题的合理性对策。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现场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以现况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利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并运用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27.35%的女大学生坚持平均每天清洗外阴,37.09%的女大学生因妇科疾病感到身体不适而选择拖延就诊。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阴道分泌物异常与妊娠或流产情况、外阴受伤史以及婚姻状况有关,66.32%的大学生知道13种避孕方法,知晓乙肝为性传播疾病仅占26.15%,76.41%的人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生殖保健相关资料。结论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存在生殖健康问题,在生殖保健方面仍有着很大缺陷,生殖保健知识掌握水平中等偏下,对于生殖保健技能和知识的获取尚存在较大需求。  相似文献   

14.
4770名女大学生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在武汉地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女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4 770名女大学生,85.64%的女大学生对性和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有一定了解,以艺术类专业(知晓率92.84%)、四年级学生(知晓率92.15%)、有性行为学生(知晓率96.99%)这几个特征的学生群体知晓率为高。在生殖生理知识上,对怀孕早期症状的知晓率最高(80.40%),而对每月经周期分期的知晓率最低(31.43%)。在避孕方法上,对避孕套和紧急避孕药的知晓率最高(知道用的人分别为:23.92%和12.31%,知道有这些方法的人分别为:66.40%和50.56%),总体上对避孕方法知道用的人均较少,大多只知道有这些方法。无论是生殖生理知识还是避孕知识,均以性行为较高的艺术类专业、高年级(四年级)学生及有性行为的学生知晓率为高,提示性行为可能是女大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一个动因。76.92%的学生认为未婚怀孕会造成心理伤害。女大学生获取性和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书刊杂志和朋友。88.53%学生希望在学校开展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教育。结论:女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性行为可能是女大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陈萍  陈俊杰  邓保国  张莉莉  张文钰 《重庆医学》2012,41(22):2278-2280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性行为安全意识及性别差异。方法随机整群抽样选取某医学院2009、2010级学生1 149名,匿名自填问卷完成调查。结果男、女学生获取艾滋病(AIDS)知识和性健康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纸杂志,最希望的途径是学校性健康教育和自学。34.12%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60.66%的学生介意未来配偶曾经的婚前性行为,并无性别差异。10.53%的学生已有过性行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安全性行为意识较差。结论男、女生在婚前性行为现状、对待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安全性行为意向等多个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With rapid modernization and economic expansion, and more exposure to media,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youth towards sex are becoming much more liberal.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adolescents and young people face the risk of premarital sex,…  相似文献   

17.
刘建胡  陆丰  边莉 《中外医疗》2011,30(27):93-94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构成及行为习惯,为制订新生口腔健康保健宣传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个班级,对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相关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对常见口腔健康问题认识正确率为59.26%,女生略高于男生.大学新生对所调查的口腔健康知识正向认识率不高.大学新生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较好,2次刷牙率达到91.39%,但是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和洁牙的比例较低.结论 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和性行为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性健康知识量表和性相关行为问卷测量安徽、四川两地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和性相关行为情况,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地大学生性健康知识较为匮乏,表现为女生明显低于男生;性相关行为活跃呈多样性趋势,男生显著活跃于女生、同性性接触、强迫性关系等表现。结论:中国大学生急需性健康知识教育,尤其需侧重女大学生性知识健康知识教育及男大学生性健康行为教育,同时应关注性和性别多样性、性别教育、性与法律和性与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