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目的:比较巩膜暴露法、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30例138眼,分为三组:A组(45例,48眼):采用巩膜暴露法行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42例,45眼):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43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术后随访12mo。结果:三组复发率分别为27.1%,8.9%,4.4%。A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肉芽肿形成:A组3眼,B组2眼,C组未见。C组泪阜的形态及位置明显优于A组及B组。结论: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能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减轻炎症反应,预防肉芽肿的形成,有助于恢复泪阜的正常形态及位置,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较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对152例(18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后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 术后复发10只眼,复发率5.49%,其中3只眼为复发性翼状胬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A组25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治疗,B组10例采用自体球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根据角膜创面恢复、结膜伤口愈合、胬肉有无复发进行观察。结果:A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第3~7d恢复,结膜充血10~15d消退,3例复发;B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第2d恢复,结膜充血7~10d消退,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自体球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都能降低胬肉复发率,二者相比较,自体球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优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组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6.7%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中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相对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疗效更明确。  相似文献   

5.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寻找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方法:68例(73眼)非复发性、复发性翼状胬肉及化学烧伤后的假性胬肉,分别进行胬肉切除加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对非复发性胬肉,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复发性胬肉、化学烧伤后的假性胬肉,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结膜瓣组,BUT恢复快。结论:对复发性胬肉及化学烧伤后的假性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优于结膜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77例(92眼)翼状胬肉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随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87眼(94.57%)临床治愈、复发5眼,复发率:5.43%。结论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较好手术方法,术中规范细致操作是保证术后低复发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25例(133眼)患者随机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63例(67眼)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纯球结膜瓣移植62例(66眼)治疗翼状胬肉,随访8-12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有4眼复发,复发率5.97%,单纯球结膜瓣移植组有5眼复发,复发率7.5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均能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相差不明显,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术后相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恢复快,异物感轻.  相似文献   

8.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方法:把66例8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4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32例37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胬肉复发的定义:血管纤维组织重新侵入角膜。结果:术后随访12~24mo。治疗组治愈率98%,复发率2%;对照组治愈率84%,复发率16%。两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高,复发率低于带蒂结膜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4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术;对照组(41例41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1,3 mo行泪膜破裂时间( BUT)、泪液分泌试验( S玉t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 FL)、复发率,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P〈0.05),但在术后1mo及3mo的BUT,S玉t试验,FL方面并无优越性(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鋆  齐伟 《实用防盲技术》2013,(2):63-65,F0002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加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6例259眼翼状胬肉患者做翼状胬肉切除,0.2mg/mlMMC棉条湿敷翼状胬肉根部2分钟,生理水冲洗后,取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复发率为0.77%,显效率为3.44%,治愈率为95.7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加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对93例97眼翼状胬肉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mo,3眼复发(3%),1眼并发炎性息肉(1%),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具有术后复发率低且不影响白内障、青光眼手术切口选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秦光勇  刘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2012-2013
目的:观察胬肉上结膜反向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2009-01/2012-01本院确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26例26眼,均为经历一次手术,手术方法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复发1a以上病例。本次研究中,切除胬肉组织时,将其上结膜充分游离后切下保存,羊膜覆盖胬肉切除后裸露巩膜面,再将保留的胬肉上的结膜植片反向覆盖羊膜上缝合。术后1,2wk; 1mo及3mo观察结膜植片愈合情况、羊膜溶解吸收时间、角膜创面修复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及胬肉复发率。术后随访12mo。

结果:结膜植片愈合时间6.03±2.76d,羊膜溶解吸收时间14.26±3.64d,角膜创面修复时间5.42±1.58d。术后3mo,胬肉切除后裸露巩膜面新生结膜及结膜植片愈合良好,无明显胬肉术后并发症。术后1a,再度复发2例,复发率8%,治愈率92%。

结论: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因传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已经创伤部分角膜缘及眼表结膜瘢痕,单纯结膜移植,或单纯羊膜移植,术后胬肉复发率偏高,本方法取胬肉上结膜反向移植,避免大面积创伤眼表,取材容易,而且良好控制术后翼状胬肉复发问题,不失为一种解决复发性翼状胬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法,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加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251例1326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剖切分离球结膜与病变组织,切除胬肉并做广泛的变性球筋膜切除,在结膜下放置0.2 mg/ml的MMC棉片,彻底冲洗后将同侧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后随访12~72月,平均27.5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反应轻,移植片存活,37只眼复发,复发率为2.79%。结论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加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方法。方法667例(718眼)翼状胬肉,采用上述三种术式治疗,术后随访5~20个月观察胬肉复发情况。结果单纯胬肉切除术组62例(62眼),6眼胬肉复发,复发率为9.68%。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430例(462眼),3眼复发,复发率0.65%。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组175例(194眼),2眼复发,复发率1.03%。单纯切除组与其他两组复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与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其复发率与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相比无明显优势。两者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胬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术后药物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760例980眼。选取亚复发期的162例162眼进行观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滴1g/L丝裂霉素C+诺氟沙星滴眼液1~3mo;B组交替滴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1~3mo。结果:A组痊愈67眼(81.7%),亚复发12眼(14.6%),复发3眼(3.7%)。B组痊愈35眼(43.8%),亚复发29眼(36.3%),复发16眼(20.0%)。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无排斥反应、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术后给予滴眼液后续治疗尤为重要,更能有效地抑制和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放大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10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手术放大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mo,6眼复发,复发率为5.8%。结论:手术放大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能有效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是目前医疗条件下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改进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降低复发率的效果。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60例(78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广泛切除变性的眼球筋膜囊组织联合自体舌形球结膜瓣转位修复方法,以最小的手术损伤,尽可能修复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的屏障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2眼复发(2.56%),视力明显提高。结论作者设计的改进显微手术切除联合舌形球结膜瓣转位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28例146只眼行胬肉切除,将同侧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中联合应用0.2mg/mlMMC治疗.结果 术后反应轻,移植片存活,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4.1%.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恢复角膜缘屏障,降低了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畅  任红  吕国钧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618-161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52眼翼状胬肉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3mo以上,1眼复发(2%),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2~3d。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