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不断减少为特征,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的疾病[1].临床上表现为骨量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及脊柱压缩性骨折等.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病因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4].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险峰 《新医学》2007,38(1):8-11
1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3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骨质疏松症和废用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再分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当骨形成速率缓慢下降后和骨量减少至一定程度后,才会表现出如疼痛、身材缩短、脊椎变形、骨折等症状和体征,只有少数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迅速或亚急性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2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以骨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由于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强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骨矿密度和骨质量.影响骨质量的因素包括骨微结构、骨转化、损伤积累(如微骨折)和骨的矿化状况等.骨强度的降低使骨在遭受外力时易发生骨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的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问题.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在当前常见疾病中位居第7位,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而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2].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华章  王海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0):1474-147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按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最大危害是可引起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髋部骨折后1年内,患者死亡率达10%~20%,一半的髋部骨折幸存者需要帮助才能步行,25%的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护理.目前国内外对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可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是中老年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我国2018年公布的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女性的患病率达51.6%,男性的患病率达10.7%。众所周知,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密度虽然可以诊断骨质疏松,但不能及时反映受试者正在发生的骨代谢情况:骨转换指标虽然不能诊断骨质疏松,但它可以及时反映受试个体正在发生的骨转换速率.目的:概述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症的骨折危险性,从理论上分析,骨折术后愈合与否的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bone tunrnover,biochemical marker,osteopor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1);以骨转换,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密度,骨质疏松,骨折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9-01/2009-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与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研究紧密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631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1篇文献进行分析.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预测骨质疏松症的骨折危险性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长期制动后的骨代谢机制、骨生化标志物种类、骨密度测量、多细胞基本单位和OPG-RANKL-RANK系统在骨重建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运用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症和长期制动后的骨折危险性,从理论上分析骨折术后愈合与否的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照分析55例成人胫腓骨骨折骨不连的非医源性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近几年在解放军第201医院诊治的成人胫腓骨骨折骨不连患者55例,后者接受了“成人胫腓骨骨折骨不连非医源性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与同期就诊的正常愈合成人胫腓骨骨折患者(106例,对照组)比较各种非医源性因素指标.结果 成人胫腓骨骨折骨不连的平均年龄、吸烟例数、糖尿病例数、骨质疏松症例数和心理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 年龄较大、吸烟、合并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负性情绪评分高的成人胫腓骨患者较容易发生骨不连.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年化现象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骨骼变形、骨折及呼吸功能下降,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有明确病因引起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病。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OP),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后发生的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一般多发生在绝经后10年左右,年龄在55~65岁。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骨折,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骨折风险的预测需要开发高精确度和高精确度的低成本诊断技术,以帮助低经济体的老年人口。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骨折风险评估的影像技术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肝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国良 《新医学》2007,38(1):13-14
1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它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研究发现,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及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后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骨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症.现就肝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鲍惠红 《护理研究》2008,22(5):444-445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日趋严重地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即单位体积骨量减少,矿盐和骨基质均减少,但二者的比例正常)和骨微细结构破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1].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晓光  阎东 《新医学》2007,38(1):11-13
1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为特征.由于骨的脆性增加,患者易发生骨折,脊柱、髋关节和前臂为骨折的好发部位.目前该病是全球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较大的疾病之一,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根据WHO的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双能X线吸收测定方法测量骨矿密度,尤其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应用较广.但包含X线平片、CT和磁共振在内的影像学检查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讨论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主要诊断方法及其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特点,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干预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引起骨痛、畸形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2种,常见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症状是骨痛、易骨折、生长停止或身高下降.在我国6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约为1.3亿人,男性在55岁以上,女性在绝经后易发生老年性骨质疏松,女性发病率是男性发病率的4倍.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节、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本文回顾分析25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饮食干预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的现状调查分析和健康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1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病,迄今为止,骨质疏松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因而关注骨健康、防治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密钙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是一种全身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低下和骨微细结构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将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对7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  相似文献   

20.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正逐年增加~([2])。OP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ory asteoporosis,POP)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好发于髋部、椎体及腕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可以看作是机体衰老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