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合称足三阴。足太阴脾经主要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从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交于足厥阴肝经,沿大腿内  相似文献   

2.
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交是历代针灸医家常用的有效穴。其穴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故名曰“三阴交”。别名“承命”、“太阴”(《千金方》)。此穴主治病证颇广,与他穴配伍应用也多,是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妇科疾患的要穴。本文拟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自己二十年来  相似文献   

3.
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江西中医药》2008,39(5):53-53
三阴交位于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三阴交本属足太阴脾经输穴,它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因此,它不仅治疗脾经病证,也可以治疗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三阴交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阴交(San yinjiao) 归经 穴属足太阴脾经;交会穴之一,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定位 正坐或侧卧,在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刺法0.5-1寸,可灸;穴位注射;电针;皮下埋针。  相似文献   

5.
蠡沟、中都是足厥阴肝经在小腿内侧的两个经穴,对其位置,各书说法不甚一致,似有讨论之必要。兹就我在学习和临床中的体会,略述于下。当代编著的各种针灸书籍上对蠡沟、中都二穴的位置大别之有三种说法。1.二穴均定在胫骨内侧面后缘,内踝上5寸为蠡沟:内踝上7寸为中都。由于胫骨内侧面后缘肌肉丰厚,针刺深度定为直刺1~1.5寸。2.二穴在胫骨内侧面近后缘,内踝上5寸为蠡沟:内踝上7寸为中都。由于胫骨内侧面近后缘肌肉较厚,针刺深度定为直刺0.8寸左右。3.二穴均定在胫骨内侧面中部,内踝  相似文献   

6.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之精华、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肝经内连肺、脾、胃、肾、诸脏,上达目睛巅顶,情志饮食内伤,郁结于五脏六腑,郁久化火,循经上达清窍,发为头痛;痰浊瘀血,初滞于经,久病入络,非养血活血搜剔之品难以驱邪外达。  相似文献   

7.
浅议三阴交穴在妇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诸晓英 《中国针灸》1997,17(9):554-555
浅议三阴交穴在妇科中的应用诸晓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杭州310012)主题词穴,三阴交,中医妇产科疾病/针灸疗法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穴属足太阴脾经,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阴经...  相似文献   

8.
一、取穴:右侧地机。二、手法:用28号一寸半的毫针针刺,取地机穴时使针感下行至内踝后,留针10分钟,出针至皮下结缔组织,随即针柄向上,沿脾经的循行路线向下刺一寸左右,即用胶布固定。埋针24小时后,如尚未全止,  相似文献   

9.
<正> 蠡沟穴出于《灵枢·经脉》篇,其定位为“去内踝五寸”。后世的《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著作亦同,均未说清定位在内踝上五寸的具体部位。现代针灸文献对蠡沟穴的定位主要有三种说法:(1)定在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2)定在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近内侧缘。(3)定在内踝尖上5寸,胫骨后缘。以上说法,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较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穴属足太阴脾经,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阴经所主疾病,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因此就决定了三阴交为精血之穴,在临床上应用甚广。  相似文献   

11.
刘皎皎 《陕西中医》2013,34(5):612-613
<正>路波主任医师认为甲状腺肿大、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虽临床表现各异,但它们都有肝经气血瘀滞的发病机制。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足背、内踝、大腿内侧环绕阴器到达少腹,与胃经并行入属肝胆,上贯横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上行,与督脉会合于颠顶。子宫、乳腺、甲状腺均在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上。以上三病多见于女性,与其情志不畅、胎产损伤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按经络学理论,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肝经和脾经在内踝上八寸以下部位的分布是个例外:肝经在前,脾经在中。如何理解肝脾两经分布的这一例外现象? 《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附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  相似文献   

13.
足太阴脾经之脉,起於趾内侧爪甲根部,即足之内侧,上行第一蹠骨之内侧,达内踝之前,上行胫骨之内後缘(出厥阴之前),达膝关节之内面,出於大腿之内下端,上行内侧内央,经鼠蹊沟,出於下腹部(络中极、关元),属脾,络胃(下脘)上膈〈膈膜),由此上侧脇,经中府、挟咽、连舌本、散於舌下。其支别复别出於胃,上膈注於心中。隐白部位:在去趾内侧爪甲根部一分许处。取穴法:取於足之趾第二节之内侧,去爪角一分处。主治症:失神,下肢冷厥,月经过多、胃痉挛  相似文献   

14.
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理应循行至此相交。但教学中发现存在分歧。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三阴交的不同定位可能是造成足三阴经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主要原因。结合腧穴主治及经脉特点,内踝高点上八寸处可能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因此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并非绝对相交,明确这一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足三阴经的经脉循行及经络腧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阴交是历代针灸医家所常用的有效穴位 ,位于“内踝上三寸 ,胫骨内侧后缘” ,为足太阴脾经之穴 ,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 ,故谓之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经所主病证 ,应用甚广。笔者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特点 ,尝试运用三阴交及配穴 ,治疗产褥期疾病 ,收效显著。现选临床部分验案 ,整理阐发 ,就正于同道。1 三阴交配中极治尿潴留肾为先天之本 ,水火之脏 ,统摄一身之水 ,封藏精气(液 ) ,且司二便 ,膀胱与之相表里。若肾气充足 ,膀胱则能正常开合。产后尿潴留 ,为一时性排尿功能障碍。究其病机 ,乃产程延长 ,气血耗损较…  相似文献   

16.
针刺方法:于患者患侧眼下缘弧线的外1/4折点处按常规取球后穴,嘱患者闭眼上视,术者押手食指轻轻将眼球往上推,以不切挟手法进针,沿眼球与眶缘之间略向上刺1.5寸,小幅度捻转,以患者觉整个  相似文献   

17.
论跷脉与睡眠61004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李敏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阴跷脉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内踝上面,直上沿大腿内侧,经...  相似文献   

18.
浅析蠡沟穴     
蠡沟穴又名交仪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归属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络穴,起着沟通肝胆两经的作用。蠡沟是临床常用穴,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现对蠡沟穴命名、定位及功用主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关于命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相似文献   

19.
“经络”起源的探讨(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肝脏,足厥阴经脈,超于足大趾业毛的边缘,沿足背上至内踝前一寸处,再由踝上八寸,交叉到足太阴经之后,上膝弯内缘,沿股内侧,入阴毛中,环绕阴器,至少腹与胃经并行,入属肝脏,联络胆府,上过膈膜,散布胁肋,沿喉咙后面,过颚骨上窍,连于目系,出额部,与督脈会合于头顶中央;有一支脈,从目系下行颊里,还行唇内;又一支脈,从肝脏,过膈膜,注于肺中,这一支脈与手太阴肺经相(口缷)接。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绞痛从肝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乃定 《光明中医》2004,19(2):35-35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笔者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从实践中总结出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有密切相关 ,特提出供同道参考。肝与心两脏在经络上相互关系 :足厥明肝经起于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向上沿足内踝前缘上行 ,抵小腹 ,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 ,沿喉咙上行连目系 ;布胁肋 ,绕阴器 ,抵少腹。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 ,属心系 ,其分支从心系分出 ,从心系上挟咽、沿食道上行连目系。心经和肝经在咽喉及目系交汇以相互联系。又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交汇于胸中。因此 ,心与肝不仅在经络上相互衔接 ,而在五脏之间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