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透析预防症状性低血压的观察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老年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及透析间期体重控制不佳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期间易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国外有文献报道.使用低温透析能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我院在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观察了低温透析预防症状性低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并对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共165例尿毒症患者.其中25例在透析期间易发生低血压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温度(37℃)和降低透析液温度(35.5℃)进行自身对照,共观察426例次,观察两种治疗方法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的情况及患者的症状主述。结果:透析间期体重控制不佳和老年心血管不稳定的尿毒症患者易发生症状性低血压.透析问期体重控制小于4%的患者和透析液低温能降低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在治疗期间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论:控制血透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和采用低温透析能改善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低温透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在透析间期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6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128次,原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因素等其他原因。所有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无1例死亡。结论血容量减少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最主要的原因,有效的护理干预,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指导是预防低血压发生,达到预定的透析目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为临床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实施有效护理,使透析顺利度过,提高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对我科透析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低血压透析后3.5~4 h 易发生。通过给予高渗糖推注、生理盐水滴注、调低温度、调高钠浓度,很快能恢复。结论:低血压在透析中发生率高,关键要针对个性化透析和护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个性化透析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低温透析对血透中血压及透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低温透析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尿素氮的清除、超滤量以及患者血透感觉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血透时易发生低血压的20名患者为一组,在透析期间及透后均保持稳定血压的20名患者为另一组,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分别进行8次低温(35.5℃)透析,8次常温(37℃)透析。观察尿素消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透析超滤体积(UF)、血压、脉搏、体温和低血压发生情况及患者自我感觉的表述。结果 在低血压组用低温透析能提高超滤量和透析期间及透后的平均动脉压,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而对稳定组则无影响。透析期间两组的脉率、尿素氮的清除、Kt/V相似。而两组中75%的患者感觉低温透析后精力更充沛。结论 低温透析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超滤,透析充分,且患者对低温透析感觉良好,是一种简单、有用、经济的透析方法,透析室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透析液温度,既不影响透析质量,又可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中改善低血压发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探讨在超滤量不变的条件下,分时段适当地调整超滤翠或结合可调钠低温血液透析(HD皿)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16例血液透析超滤量在体重5%~10%之间并在常规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分组对照,随机分为常规常温组和调整不同时段超滤率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组,观察两种模式下按分时段发生的低血压统计分析,以及观察两组低血压发生率、超滤耐受情况。结果低血压多发生在3、4小时时段,常规常温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调整超滤率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组。调整不同时段超滤率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超滤耐受更强。结论血液透析中超滤量过多是发生低血压的关键,在合理超滤量确定后,控制好不同时段的超滤量,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可以大大降低HD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3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23例透析患者中,4例采取提高透析液钠浓度;3例透析中禁食;1例患者改善了营养不良状况;2例患者透析当日停服降压药,透析中未再发生低血压。对于因超滤量过多过快引起的低血压通过改变超滤模式及增加透析次数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明显减少。1例老年患者透析中静脉点滴升压药,顺利完成透析治疗。结论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对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方法: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总共透析次数为530例次,记录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及每次比照干体重增加数字,观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超过3kg的患者低血压发生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发生例次、需要补充高渗溶液的例次、需终止血液透析的例次均高于体重增加不足3kg的患者。结论: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对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方法: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总共透析次数为530例次,记录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及每次比照干体重增加数字,观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超过3kg的患者低血压发生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发生例次、需要补充高渗溶液的例次、需终止血液透析的例次均高于体重增加不足3 kg的患者。结论: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透析中进食时间对糖尿病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5例维持透析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前2月未进行进食时间干预,后2个月进行进食时间干预,比较前后患者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未进行进食时间干预,患者发生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7.7%和18.3%;进行进食时间干预,患者发生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1%和10.7%,P〈0.01和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患者进行进食时间干预,有利于防止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指维持性血透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1mmHg=0.1333kPa)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反复发作的低血压可以造成透析超滤不足,透析不充分,严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因此积极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对20例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行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低温透析并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  祁真 《吉林医学》2009,30(12):1196-1197
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较多,当血容量迅速下降,血管扩张,心脏代偿功能不足以抵抗时,则出现低血压。目前应用可调钠透析先高钠再低钠,可改善细胞内水肿,维持人血管功能稳定,减少低血压、抽搐等透析并发症。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者,应用常规透析和可调钠透析两种方法进行观察,发现可调钠透析能明显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常在20%-40%左右。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个体差导,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甚至达到50%~70%。透析中一旦出现低血压,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甚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因此透析治疗中针对这类频发低血压的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行个性化护理,从而能有效控制透析中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保证了透析治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黎刚  易素兰  陈浩 《四川医学》2006,27(6):608-609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肾衰竭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低温透析组及常温透析组,动态监测患者体温、血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结果低温透析时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透析;而对溶质清除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温透析能减少患者低血压的发生,达到充分透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40%,复发性低血压指至少在50%以上的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复发性低血压患者40例采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联合低温透析,大大减少了透析中低血压及低血压症状的发生,使患者在透析中安全、舒适,透析效果满意,是预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美玲 《农垦医学》2001,23(3):210-211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根据于宗周主编的《现代血液净化疗法》一书报道,低血压可占透析患者的10~30%。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无力、冷感、感色苍白、出汗、头晕、眼前发黑、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加强护理,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至关重要。我院1999年1月~2000年6月共透析852人/次,发生低血压13人/次,仅占透析患者的1.5%。现将在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6年3月31日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2例患者2865例次血液透析中,患者出现低血压先兆时给予支持治疗,统计患者出现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538例次出现低血压先兆,其中440次例患者症状改善,98例次发生低血压。低血压发生率为3.42%。结论:在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早期表现时,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和处理,可有效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提高了透析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低钠序贯冷透析对透析中后期低血压患者血压调节作用。方法对于近期反复有透析中后期低血压发生的病人采用高-低钠序贯冷透析,随访1个月。结果高-低钠序贯冷透析较常规血透有效降低病人透析中后期低血压发生频率(P〈0.05),透析间期并未见明显的体重增长(P〉0.05)。结论高-低钠序贯冷透析可有效控制透析中后期低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9例168次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每例患者观察2个月,第1个月行常规透析治疗,第2个月行低温高钠透析治疗。结果低温高钠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采用低温高钠透析是降低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方法,改善低血压的症状,有利于透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与年龄,透析龄的关系,为低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2004年5月1日~2006年5月10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9例患者,统计透析中低血压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的次数,分析其发生特点。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透析相关的参数,包括年龄、透析龄。结果:透析龄〉5年的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于透析龄≤5年(P〈0.01);老年组(年龄1〉65岁)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年龄〈65岁)(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率发生与年龄,透析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钠曲线(SP)、超滤曲线(UP)、钠曲线和超滤曲线结合(SP+UP)与标准透析(SD)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 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行SD、SP、UP、SP+UP透析各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血压并记录低血压的发生例次。结果 SD、SP、UP、SP+UP发生低血压的例次分别为154次、84次、92次和22次。SP+UP模式发生症状性低血压例次显著少于SD、SP和UP模式(P〈0.05),而UP和SP模式低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P+UP对血容量有较好的维持作用,能显著降低老年尿毒症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