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吴淑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4):18-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I、FM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S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的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心理状况、躯体功能上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升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发病后第3天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出院时较入院时增加更为明显(P<0.01)。结论 早期介入良种训练,对脑梗死患提高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发病后第3天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BI均有提高,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出院时较入院时增加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干预后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干预后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6月~2008年7月首次发病在2d内的脑梗死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早期同时实施康复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功能独立性测评的比较,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但实验组在运动功能方面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认知分两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发障碍中足内翻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方面有一定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12周后,采用肢体痉挛状态量表(Ashworth)、运动功能状态积分量表(Fugl-Meye)对训练前后疗效进行测评。结果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3.3%。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康复训练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肌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实验组肌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MA和MBI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病程3个月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实验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式对改善患者肌力,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5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各50例,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治疗、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梗死灶体积、中风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指标改善情况。结果:针刺康复组总有效率98%,高于针刺组84%及康复组82%;在缩小梗死灶体积、降低中风评分和神经缺损程度积分方面,针刺康复组显著优于针刺组、康复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显著,可作为脑梗死偏瘫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康复训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对比。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晚期康复训练,使用简式Fu-gI-Meyer运动评分(Fu-gI-Meyer,FM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arthel,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型NO合成酶(endothelial NO synthase,eNOS)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肢FMA(26.84±7.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47±6.28)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FMA(21.69±6.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42±5.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66.58±10.4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11.85)μ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NOS水平(63.96±10.01)U/ml明显高于对照组(59.84±11.14)U/m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cy指标(15.17±2.1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9.24±2.32)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MESSS(14.72±4.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82±5.87)分;观察组治疗后BI(69.23±11.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4.38±10.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情况,改善患者NO、eNOS、Hcy指标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菁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5):442-443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其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早期进行系统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指数。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的发展使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抢救水平明显提高 ,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但致残率却较高 ,约 80 %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两年来 ,我们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997年 1 2月~ 1 999年 1 2月 ,我院收治脑梗死致偏瘫病人 56例 ,男 4 6例 ,女 1 0例 ;均经头部CT证实 ,均系首次住院 ,年龄 56~ 80岁 ,住院天数 2 3~ 30天 ,入院时一侧肢体肌力 0级~Ⅱ级。1 2 护理方法1 2 1 急性期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患病…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病房2005年1月-2006年9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抛币法分为2组,药物对照组(A组)、高压氧加康复训练组(B组),每组30例。疾病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于抗凝、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及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治疗.实验组采用早期(入院后3d内)系统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常规(一般在入院后3~5d开始)进行功能训练.分别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各进行患侧肢体肌力评定.结果 实验组患侧肢体肌力评定级别(或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患侧肢体肌力,对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交通医院收治21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早期康复组与期康复组各108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康复。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15—30d开始康复。两组均采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进行训练。采用改良巴式指数(MBI)、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进行康复评价。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FMA和MBI入选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30d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lt;0.01),早期康复组较晚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更大(P&;lt;0.01)。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康复。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及早期康复训练之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压氧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2组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均以神经内科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48 h后开始高压氧及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待病情稳定后第15天开始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进行疗效评分,运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偏瘫侧的肢体运动功能;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组FMA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高压氧及早期康复能够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恢复健康,对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