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开放性眼外伤不同时间点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以探讨Ⅱ期玻璃体手术的时机选择。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22-06/2023-02就诊于我院眼科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60例60眼,按Ⅰ期规范化急诊救治手术时间与Ⅱ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不同间隔时间分为治疗组A(间隔时间≤14 d,32例32眼)和治疗组B(间隔时间>14 d,28例28眼)。治疗组A中眼球破裂伤16眼(50%),穿通伤13眼(41%),贯通伤3眼(9%); 治疗组B中眼球破裂伤15眼(54%),穿通伤12眼(43%),贯通伤1眼(4%)。术后随访6 mo,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玻璃体切除手术前两组患者间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6 mo,治疗组A中10眼(31%)视力显著提高,21眼(66%)视力有效提高,1眼(3%)视力无改善; 治疗组B中,5眼(18%)视力显著提高,16眼(57%)视力有效提高,7眼(25%)视力无变化,两组比较有差异(U=322.5,P=0.032)。治疗组A中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依赖、玻璃体再积血、眼球萎缩与治疗组B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 治疗组A术后随访未见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显著低于治疗组B(P<0.05)。
结论:开放性眼外伤Ⅱ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Ⅰ期救治手术后2 wk内完成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4.
开放性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并脉络膜脱离的玻璃体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性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因严重开放性眼外伤缝合术后,在我院行眼球Ⅱ期手术的21例患者共21眼的详细临床资料,手术选择闭合式玻璃体切除加长效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结果:眼球摘除2眼,视网膜复位19眼(90%),其中6眼使用300mL/LC3F8气体充填,1例短期再次脱离,13眼使用硅油充填,取硅油后1眼出现脱离再次硅油充填。19眼全部随访,随访3~15mo,术后10眼(48%)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7眼最终复位,视力大于0.1者2眼(9%),眼压13.8~21.3mmHg,2例因低眼压再次出现脱离需硅油长期充填。结论:开放性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时,病情复杂,预后常不佳。及时合理的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可使伤眼获得较理想的解剖学复位,并可提高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5.
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切除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0年10月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的46例(47眼)严重眼外伤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3眼(70.2%),不变9眼(19.2%),下降5眼(10.6%),27眼(57.5%)术后和达到0.02以上,15眼(31.9%)视网膜解剖复位,5眼(10.6%)失败,结论:选择适当时机行玻璃体手术可使大多数严重眼外伤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在治疗复杂眼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5例复杂眼外伤的玻璃体切除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例眼内非磁性异物,摘出率100%。玻璃体积血12例,复杂视网膜脱离20例,复位率70%,化脓性眼内炎5例,炎症均控制。继发性青光眼3例,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55例中术后视力提高者45例(81%),视力不变或下降者10例(19%)。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复杂眼外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等治疗严重眼外伤82例,结果:术后视力提高60例,占73.2%,盲率由治疗前84.1%降至31.7%,其中27例视力提高到0.3以上,29例视力在0.05-0.3,35例眼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率达81.3%。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术后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治疗Ⅲ区开放性眼外伤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Ⅲ区开放性眼外伤36例(36只眼),记录致伤原因、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外伤眼特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36例Ⅲ区开放性眼外伤巩膜全层裂伤达角膜缘后(以最远距离为准)5 ~20 mm,平均(9.0±3.7)mm.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21只眼(59.3%).术前无光感的11只眼中术后无光感2只眼,光感3只眼,手动2只眼,眼内容摘除4只眼;术前视力光感的19只眼中术后光感3只眼,视力提高13只眼,眼内容摘除3只眼.视网膜脱离34只眼中视网膜复位26只眼,其中首次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复位16只眼;联合巩膜外加压术复位10只眼(包括联合视网膜前膜剥除术8只眼,同时联合2次玻璃体切除和部分视网膜切除只2眼).结论 Ⅲ区开放性眼外伤,经过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和相应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眼球,并且恢复一定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一期清创缝合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 前部成型术的手术疗效。方法:眼前节外伤患者17例行一期角巩膜清创缝合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处理。结果:本组7例一期处理,后节稳定,二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视力改善。9例经二期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复位术处理后,视网膜复位。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眼球萎缩。17例均保留了眼球,甚至不同程度提高视力。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一期前部玻璃体切除可以预防并发症,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脱残率。 相似文献
12.
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方法严重眼外伤35例(35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和眼内异物摘出术,联合角巩膜缝合、晶状体切除、眼内激光光凝、巩膜外冷凝以及C3F8或硅油填充术,并根据年龄、眼部外伤情况及术前炎症反应,行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或Ⅱ期植入术。随访3~6月。结果术中16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视网膜脱离22眼,其中19眼复位。术后视力提高22眼,视力不变10眼,视力下降3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治疗严重眼外伤,能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视力和眼球。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的效果。方法: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法治疗严重眼外伤15例(15眼),结果:术后随访6-12月最终视力在0.02最终视力在0.02以上者7例占46.7%,4例因复发网脱二次手术,3例复位。结论:严格掌握玻璃体手术在复杂眼外伤中的适应症及手术时机,正确操作 ,可使大多数伤眼获得解剖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穿孔性眼外伤的疗效。方法:对1994年至1999年5月间收治的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穿孔性眼外伤65例(6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改善30例占45%,视网膜复位率84%。结论:尽管累及眼后节的穿孔性外伤病变复杂,预后甚差,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时机及手术技巧,经过初期创伤缝合和二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多数眼能重建眼球并部分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时机与预后的关联.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12/2016-01期间经我院眼科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62例62眼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观察组患者于伤后2~4d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伤后1~2wk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眼部损伤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角膜裂伤、视网膜脱落、玻璃体积血以及晶状体破裂等眼部损伤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状况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早期对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帮助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严重眼外伤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15例眼球穿孔伤,其中5例眼内金属异物,3例眼球挫伤。晶状体摘出术3例,晶状体玻璃体切除、巩膜外冷凝、环扎12例,其中4例加视网膜复位、眼内填充术。结果 15例术后随访3~15月,平均9月,功能痊愈8例占53.5%,解剖痊愈6例占40%,未愈1例占6.5%。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有效手段、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对视力及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在眼外伤中的治疗作用,对170例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69例行晶体摘除或切除及前部玻璃体切割,101例施行玻璃体切除术。97例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8例行晶体切除+玻切+异物取出+环扎+冷凝术,24例行晶体玻璃体切除+气液交换+硅油填充术,8例行眼前、后段联合手术。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148例(871%),术后视力不变者或下降22例(129%)。术后最终视力≥005者133例(782%),≥05者71例(418%)。复杂病例视网膜复位率667%。结果表明玻璃体切除术对眼外伤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在不同时机行玻璃体手术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1-06/2013-06我院眼科收治的58例58眼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和常规时间Ⅱ期玻璃体手术治疗,整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30眼,于伤后3 d内行玻璃体手术;对照组28例28眼,于伤后1~2 wk内行玻璃体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眼部损伤、手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晶状体破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角膜裂伤等眼部损伤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时机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相关性,提示早期对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方法:选取2011-06/2013-06我院眼科收治的58例58眼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和常规时间Ⅱ期玻璃体手术治疗,整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30眼,于伤后3 d内行玻璃体手术;对照组28例28眼,于伤后1~2 wk内行玻璃体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眼部损伤、手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晶状体破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角膜裂伤等眼部损伤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时机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相关性,提示早期对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开放性眼外伤分区特点,评价不同外伤区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性分析178例(178只眼)开放性眼外伤受伤区域,统计分析各区域手术前后眼球保留程度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Ⅰ区、Ⅱ区、Ⅲ区的手术成功率分别是74.0%,60.9%,56.1%;眼球保留率分别是94.0%,89.1%,64.6%。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手术治疗后Ⅰ区预后最佳、Ⅱ区次之、Ⅲ区预后最差,但各区手术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眼外伤34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眼外伤34例(35眼)。结果:本组34例(35眼)中,术后视力提高者29例(30眼,86%),在0.05以上者18例(18眼,51%),4例复发视网膜脱离,3例再手术成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目前治疗严重眼外伤较为理想的方法,对恢复视功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