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月娥 《健康生活》2006,(12):48-49
有一个故事说有个人见到了上帝,上帝允诺他加快人生的进程,于是他很快长大,很快成家,很快建功立业有所成就,很快蜚声远近名动一方,但也很快的来到了人生的尽头,想反悔也已不可能。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观点就是要让孩子快速成才,拼命地给孩子加压力和灌输知识。快速培养的风气愈演愈烈,市面上也有许多如何让孩子快速成才的书籍出售,什么“神童方案”、“成才秘诀”比比皆是。受此影响,现代年轻的父母们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会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特长考了几级,英语水平如何等,但对孩子的行为道德方面好不好一般不太关心。我原来在幼儿…  相似文献   

2.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犯错。如果家长事后错误地逼孩子认错,很容易造成“错上加错"的状态,让本来一心向善的孩子突然不愿买账。然而家长却浑然不觉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已经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禾 《婚育与健康》2014,(11):42-42
有一次,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我这里咨询,孩子成绩很差,父母担心孩子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想让我跟孩子谈谈,让他有点紧迫感,努努力至少要能考上高中。  相似文献   

4.
1987年,71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大师,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为重要的东西?那位大师平静的说,是在幼儿园!看似平淡的一句回话,却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家长得从小培养孩子对健康事物的兴趣,以及一旦兴趣受挫时,孩子有效克服它的能力。树小易扶正。家长只有努力且有效的做到这一点,孩子才能走进热爱学习的“自由王国”,将兴趣与个人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大众医学》2009,(7):6-13
12~20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孩子身体快速成长发育的一个时期,孩子心理上需要适应各种变化和挑战;这也是孩子为将来有所成就打基础的时期,孩子经过这个时期会变为成年人。要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让孩子更健康、成功地长大,  相似文献   

6.
孩子不能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罩中,他需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成为独立的个体,需要学习从心理上"断乳",学习听从自己的选择包括人生和婚姻。父母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孩子去选择属于他的婚姻和人生,并祝福他。母子情深本是好事,然而面对进入孩子人生的那个另一半,做母亲的难免产生一种或担忧或不舍的感受。当这份不舍、担忧让孩子的生活、婚姻无法进入一个正常的人生阶段时,这份爱是否已成为一份沉重的压力?最近,58岁的退休干部庞  相似文献   

7.
甜甜蜜蜜的糖,几乎是所有小朋友都无法抗拒的味道,可是您知道吗,这甜蜜的背后却隐藏着健康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5年发布的《成人与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强烈推荐人们限制游离糖的摄入。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不久前,关于糖WHO又提出了一个建议:禁止生产商在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  相似文献   

8.
李军 《家庭育儿》2011,(12):52-53
小外孙热心给我搓澡 5岁的外孙女,是个“小大人”。  相似文献   

9.
宋金娥 《家庭医学》2013,(11):46-46
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学及家庭教育工作,发现很多家长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或请教专家,或进修学习,却发现收效甚微,原因是家长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父母自身的人格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我的观点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做了什么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两个人的生活中突然多了一个孩子,小家庭变成了大家庭。你、丈夫、你的父母、丈夫的父母,当然还有孩子,就好像有"7个人"睡在了你的床上!很多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复杂起来,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迎面而来……习惯的不同、个性的差异、观念的碰撞,所有问题被无限放大。每个人都不完美,于是争执、冷漠、破裂……婚姻像经历了一场浩劫,来不及排练。曾几何时,我们最怕将亲人放在一起做选择,这样的选择就好像那个"妈妈和妻子同时  相似文献   

11.
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有一本书,叫《窗边的小豆豆》。书中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不爱学习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巴学园"的小林校长真诚接纳了她,并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让小豆豆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找到了童年的快乐和成长的自信。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豆豆,他们调皮、爱闹、天真,有时还会讨厌学习,不安分,但正因为这样,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成了淘气、不听话的孩子,从而受到冷漠,甚至厌恶的待遇。其实他们并不是坏孩子,那是他们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也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追求事业成功,有的人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人追求精神满足,还有的人追求虚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点儿虚荣心,这是正常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渴望自己被人尊重,被人敬仰。但是,如果虚荣心太重,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林怡 《时尚育儿》2013,(5):132-133
如果父母总是追求完美,总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无疑会带给孩子压力,使其变得自卑,失去个性,缺乏探索精神,退缩封闭,带来诸多问题。相反,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并掌握"示弱"的智慧,则可能带来更多正能量,为孩子自我成长提供滋养。强势,未必能教育出强大的孩子完美心态,是导致家长强势的重要诱因。作为家长,我们期望孩子各方面发展良好,为他拥有美好幸福的未来打好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期望,加上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只生一个,孩子自然成为家庭的重心。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旨在让孩子变得更完美,更富有竞争力。这样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一大批强势型家长。  相似文献   

14.
很多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最喜欢问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今天听话吗”,赞扬别人家的孩子是说“你家孩子真听话”,批评自家孩子则是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在很多家长看来,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听话多好,多省心,一点也不会惹麻烦。  相似文献   

15.
我儿子13岁,学习很好,但生活中时常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公认为儿子渐渐大了,有些简单的家务活儿应该学着做,但他却给我们列了个价格清单:洗碗一次,价格10元;洗衣服,20块钱;扫地,30元……以前,我们认为他小,许多事情都没让他做,却养成了他懒散的习惯,早知道就该从小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可这"有偿家务",到底该不该让他做呢?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在“独二代”的家庭教育中,启蒙教育越来越早。涉猎的领域越来越宽。导致孩子的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天津市妇联和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近日对1054名未成年孩子家长的一份调查显示.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  相似文献   

17.
刘畅  姜静璐 《时尚育儿》2012,(9):140-141
"啃老"到底是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一说到"啃老",我们眼前立马浮现出一幅场景:游手好闲的小青年,老大不小了还寄生在父母身旁,不务正业混吃混喝。而在孩子0~3岁的早期教育关键时期,我们却恰恰要提倡"啃老",因为这正是孩子独立成长的秘诀。  相似文献   

18.
为儿子洗衣时,总能在其衣袋、裤兜里,发现一些小零碎儿、小破烂儿。问儿子还要不要,以明显带有马上就丢弃的口吻。儿子会立即紧张地大声说:“别扔,我要留着!”于是,儿子的抽屉里、收纳盒里、置物架里、还有床底下的小纸箱里。  相似文献   

19.
我的女儿考拉男.外形虽算不上漂亮.但乖巧可爱.十分善良。她的名字源于她刚出生时的睡姿。像个小考拉一样.憨憨的,很可爱。  相似文献   

20.
《健康生活》2008,(7):49-50
中国大多数家长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理想,就是把孩子教育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家长们不断地“设计”孩子的行为,规范他们的思维,不许他们有任何“出轨”的举动,尤其不许频繁地问“为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丧失了天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