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深爱不说话     
叶开 《婚育与健康》2011,(10):10-11
我一直认为,母亲是不爱父亲的。 母亲生得美,年轻时会西河大鼓,那时有好多男人迷恋母亲,父亲是其中一个。父亲是个书生,姥爷喜欢有文化的人,所以,硬要母亲嫁给父亲。母亲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母亲嫌父亲木讷,只会写几首酸诗,依她那时的条件,她可以嫁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奶奶     
《长寿》1994,(9)
奶奶是个性格怪僻的人。她不喜欢我,也不喜欢我的几个姐姐,可能皆因是丫头的缘故,索性牵连上母亲都不被奶奶所喜欢。 听母亲说,奶奶的身世也挺苦的:从小给别人当童养媳,后来嫁了爷爷。偏爷爷又去世得早,她便一人拉扯大了我父亲和我二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即使是一个让孩子痛恨的"很烂"的父亲或母亲,当孩子长大后,也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继承了那个坏榜样的人格。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在重蹈父母的覆辙?又如何让自己走出并终止这个无奈的循环?像父亲一样出轨了李丹的父亲在她中学时出轨,那时她的母亲天天以泪洗面,还不敢大声质问丈夫。李丹一面憎恨责备父亲,一面劝母亲离婚,可母亲还是忍气吞声地维持着婚姻,父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琵琶     
母亲来自于书香门第,长得秀巧端庄,并弹有一手好琵琶。我并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嫁给父亲,可能是那个时代注定了的结局。据说,母亲进门那天哭得很凶,死活不肯圆房,我想只怕是那一哭,就注定了她为人妇的艰辛多桀。 日子一直过得艰辛,父亲的家境证实了他“贫农”的身份。父亲忠厚得近于迂讷,整日沉默,只叼着烟斗,满嘴胡茬子和满身汗臭味。我想母亲的婚后生活一定不怎么幸福,这从她的琵琶声中可以听出——虽然那时我并不怎么懂琵琶。  相似文献   

5.
4年前,母亲去世了。那时,我刚出嫁3个月。伤心之中,我安慰着自己,她已经完成了对我的爱,将我托付于人,便安睡去了。而父亲,却陷入了巨大的孤独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情绪低落。我每次回家探亲离别时,他送我出院子后那孤独的转身,真是令人心碎。  相似文献   

6.
5岁以前,小凡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她从来没有见过父母,外婆也从来不提。5岁那年,父亲出现了,但不见母亲。父亲接她回家了。她总是在想,母亲会是什么样子呢?只是,父  相似文献   

7.
艾米 《家庭保健》2012,(17):80-80
我母亲是个非常坚强的人,14岁时一个人徒步去了新疆,后来成为医生,我一直特别敬重她。我的父亲去世前,他们之间的情感是完美的,父亲的离去让母亲的失落感和孤独感非常强烈。为了转移抑郁的情绪,她需要用大量的时间跟我说话,可那时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没有办法满足她,母亲就常常对我抱怨,当时我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8.
父亲每天一杯茶是多年的习惯了,怎样对喝茶感兴趣的,里面有一小段典故。父亲第一次登母亲家的门,母亲为父亲泡了一杯茶,父亲由于紧张,咕咚咕咚几口便喝下了,那时还不明白茶应该是慢慢的品,喝完随口说了句:是龙井吧!其实父亲在这之前从不喝茶,只凉开水解渴,  相似文献   

9.
杨秀梅 《健康天地》2010,4(3):63-63
<正>父亲每天一杯茶是多年的习惯了,怎样对喝茶感兴趣的,里面有一小段典故。父亲第一次登母亲家的门,母亲为父亲泡了一杯茶,父亲由于紧张,咕咚咕咚几口便喝下了,那时还不明白茶应该是慢慢的品,喝完随口说了句:"是龙井吧!"其实父亲在这之前从不喝茶,只凉开水解渴,  相似文献   

10.
大凡明星,有一夜成名的,有一步一个脚印的。黄奕似乎介于两者之间,她演过小角色,但不久就演上了主角,接着便一发而不可收,《上错花轿嫁对郎》、《卧虎藏龙》、《锵锵儿女到江湖》,一直到近来颇为人瞩目的《还珠格格》之《天上人间》。个性爽直的黄奕自认自己把握了许多好机会。当“小燕子”降临到她头上时,黄奕的心态很平和,她说她和赵薇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自然也会演出两个不同的“小燕子”。 认识黄奕,你会发现这只“新小燕子”的起飞有许多传奇色彩。 “小燕子”传奇一:童年不快乐 “老实说,我的童年过得很不快乐”。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在上海的黄奕,父亲在西安做老师,母亲是编剧,经常在北京工作,只好把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拐杖     
前不久,年近七十岁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去省城医院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我们弟兄和妯娌几个商量着要轮流伺候母亲,但是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他能够照顾好母亲。母亲住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父亲尽心地替母亲擦脸,喂母亲吃饭。为了让母亲尽快恢复,父亲特意为母亲买了一把黑色的拐杖。大概是想让母亲有个好心情吧,父亲把一根根红红的毛线搓成红绳,然后在绳子上缀一些精巧雅致的小铃铛。那时,包括母亲在内我们都非常不理解父亲这种孩子气十足的举动。一开始,这孩子气十足的拐杖并没发挥作用,因为身体虚弱的原因,母亲无法拄着拐杖行走。母亲…  相似文献   

12.
露天电影院     
父亲放映过很多很多电影,他播映了无数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他主导着那些夜晚里的欢喜和哀愁。曾经有一个女孩,在这时美丽而沉静,她就是我的母亲。母亲在世的时候,有时候会半开玩笑地说,当时她嫁给父亲,纯粹是因为她爱看电影。因为在那个年代,能经常看电影是很幸福很奢侈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3.
夕阳情更浓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家里便整日弥漫着硝烟。父亲的暴跳如雷时常让憨厚的母亲一声不吭地躲到角落里默默流泪。母亲的忍让纵容了父亲的专横,而她始终也没有提出离婚二字。那时,父亲在镇上一家烟酒批发公司做财务工作,耿直的父亲因不肯听任老板在帐目上做点“游戏”而被“炒了鱿鱼”。失了业的父亲闷闷地坐在破旧的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他那发了霉的老汗烟。其实,母亲能理解笼罩在父亲心头的愁云。三哥的婚事因我们家那似乎风一吹便会坍塌的破瓦房而变得遥遥无期。从不愿开口求人的父亲第一次厚着脸央求在北京发达了的本村人找个事做。终…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今年71岁,3年前曾因脑梗塞右下肢遗留有轻微的活动障碍,但自己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都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几兄弟的工作比较忙,我母亲年纪也大了,为了照顾父亲的生活,我们特意请了一个保姆。大约半年前,原来的保姆因为家里有事不做了,又换了一个新的。我母亲觉得新换的保姆比原来那个“好得多”,说她很勤快,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由她一个人包了,买菜、做饭、洗洗涮涮、打扫卫生啊什么的,都不需要两位老人动手,就连父亲外出活动,也都由她扶着,身体有个不舒服,保姆会立即陪着到医院去看病。  相似文献   

15.
牵挂     
菲菲 《长寿》2005,(10):51-51
总觉得,母亲并不爱父亲。印象中,母亲性子躁,对父亲贼凶。父亲稍有不是,母亲会吼叫暴跳,将父亲训得灰头灰脸。即使在我们儿女的面前,母亲也从不给父亲任何颜面。哪怕是他们已结婚33年的今天,母亲面对父亲时,很少见到她摆出一副热脸。二姨偷偷告诉我,母亲年轻时曾喜欢过一个当兵的。我又得知,母亲与父亲的结合,完全是外婆采取“铁血政策”后出现的结果。去年,父亲患重病,姐姐从纽约打电话来,一定要父亲前往美国治病,说美国的医疗技术好。犹豫再三,父亲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父亲去的那天,母亲一直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兮兮地盯着电视。我奇怪,…  相似文献   

16.
我长大了     
父亲老了,母亲瘦了,而我长大了。 长大了,开始涉足社会,开始面对人生。我发现自己是在翻一本书,书中的故事那么曲折,那么深奥,让我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我眷恋黄发垂髫的年代。那时,我可以吮着手指伏在父亲肩上磨他教我下棋;那时,我可以象个小大人儿似的收拾屋子,任性地噘着嘴嗔怪母亲东西放得不  相似文献   

17.
◆典型案例 怡红最近遭遇了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她的父亲不久前病逝了.在怡红看来,父亲做事很有主见,而母亲则是那种生性比较懦弱的人.父亲从小就对怡红非常好,从小到大都一直护送她上学,她要什么他都百依百顺.父亲的去世,伤心之余让怡红觉得非常不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一位女儿的自述 “我的母亲曾经是一名聪明、开朗、独立、健康的知识女性,父亲去世后,她接管了一个小型贸易公司。退休后,母亲一个人住,她有自己的朋友圈,还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和一些志愿者活动,生活很充实。然而,到了68岁左右,母亲忽然变得不太出门,也不出去看望她的朋友,每天只是在家看电视或看书读报。  相似文献   

19.
母亲患了严重的脊柱骨质疏松,行动不便,走路时不敢大意。总是很小心地一点点往前挪,稍有不慎,如果脚下路不平蹴一下脚,她就会疼得喘不上气。而如果不走路,老躺在床上。她就会头痛。脑子也糊涂。长此以往,行动将会更加困难,很不利于她的健康。 看着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身体如此之差。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我平时上班很忙,工作之余还要写材料、辅导孩子学习、洗衣做饭等等,几乎顾不上母亲。父亲很早就离开我们了,是母亲一个人把我抚养长大,假如我仍然这样生活,怕是对母亲永远照顾不上,那后果就可想而知。我知道我的责任。我应该放弃我的工作,给母亲做饭,搀着母亲下楼散步,就像我小时候她带着我那样,我不能让母亲有任何的闪失。于是,我很果断地辞职了。虽然家庭经济变得很紧张,但只要能过得去,我就应该义无反顾地照顾母亲。  相似文献   

20.
她15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车祸。家里塌了半个天,她的心却完全塌了。从小她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个沉闷的夏天,她封闭了自己,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她看着母亲依然衣着光鲜地上班下班,和别人谈笑自如,心就像被针尖一点点地刺了个遍。她不明白,难道父亲的离去,对母亲,竟然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