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国50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全人类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总结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历经近半个世纪纵横发展,所取得的划时代成就,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的诞生,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一大贡献。 1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举世瞩目 1.1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一是认真继承发掘中医药学;二是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医药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及时而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三是多学科、多层次地从临床到基础、…  相似文献   

2.
辨证施治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作为中医辨治施治的大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超前的理论水平。循证医学重视实验的评价,辨证施治和循证医学的完美结合,必将推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和精气神”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辨证施治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深厚复杂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使其在临床医疗中经历五千年而长盛不衰。中医理论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必将推动中医现代化向前发展。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相同的患者群体;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体,重视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定能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做出贡献,并能为临床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灿烂的古代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交相互映,折射出中医药的伟大,辨证施治集医学与药学于一体,诊疗互根;维持生命的和谐,中医大师可与一代大儒媲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置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医辨证论是古代精神文化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化身和健康的守护天使。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们把现代西医称为主流医学,是因为它在医疗市场上起着主导作用,为大部分医生和患者所应用和选择。把辅助与替代医学称为非主流医学,包括顺势疗法、草药疗法、针灸、按摩等十几种疗法,中医学则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但在我国中医学是属于主流医学的。由于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现代西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于是出现了主流与非主流医学融合的“整合医学”,如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4.
王新荣  吴彦莉 《中医药学刊》2006,24(6):1068-1069
从气一元论与原子论的角度分析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之处,中医学是在气一元论思想指导之下形成的。包含有机整体论观点和朴素系统论思想;西医学是在原子论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包含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中医学与西医学分别存在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要求两种医学的统一,将两种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保持其各自优点的前提下提高到现代系统论思想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论述了循证医学的背景、概念,指出了循证医学在针灸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提高针灸科研人员素质,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指导针灸医学研究;提出了建立针灸医学分析系统数据库,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统一针灸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吸取最佳证据,推动针灸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它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即为循证检验医学。循证检验医学主要实施策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求实验室或文献中有价值的证据,进行实验或方法学的评价,并应用于临床检验的实践;目的在于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检验结果以协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并对检验技术进行仔细推敲、评估。  相似文献   

7.
辜孔进 《中医药学刊》2005,23(2):259-260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医的教学中去,是新世纪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医教学中.如何体现循证医学的理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循证医学与辨证论治的关系;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最佳证据;尊重病人的价值观和意愿。  相似文献   

8.
王振瑞  李经纬 《北京中医》2007,26(6):323-329
中国医学史,不是“中国医学”的历史,而是医学在中国的历史。自古至今,以汉族人民为主体创造的中医学、少数民族创造的民族医学、传自西方而得到迅速发展的近现代医学、肇始于中国现代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及亘古未绝的中外医学交流等,各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共同构成了中国医学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跨入21世纪的中国医学是多元的,强调“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国家根本大法,维持着中国多元医学的和谐,不同医学体系的互补和交融,体现着中国医学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西医学和中医学,具有不同的本征,两者要取长补短,积极融合。本文作者指出,在新一轮的中西医融合潮流中,中医将扮演主角,并且构建现代信息医学体系是中西医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医学模式的演变史入手,对蒙医医学观与西医医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论述引经据典,以史为据,论征了在蒙医发展史中完整或不完整地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并蕴含有丰富的在心理社会医学观指导下形成和积累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及临床心理治疗经验。首次提出现代蒙医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这一模式基本符合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1.
姜树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3-1934
中医急诊医学是在历代医家不懈地努力下逐渐形成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学科,其有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历经二千余年,始终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应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就一定能在中医急症工作中有所作为,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急诊医学,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彝族医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彝医预防医学的起源,彝医预防医学的内容:天人相应顺应变化;注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注意饮食卫生,饮酒有度;避忌病邪,杜绝传染源;推算“衰年”、“禁日”预防疾病等。展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文献,对蒙古族医学(以下简称蒙医)中矿物药应用历史、分类、炮制、功效、剂型等进行梳理研究。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三大本草著作《认药白晶鉴》《识药学》《蒙药正典》中有诸多关于矿物药的记载。蒙医中矿物药传统分类采用三级分类法,即“大类”“类”“种”;现代分类主要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法和阳离子分类法。矿物药的炮制方法有259种,可归纳为火制、液体制、火液体合制、干制4类38型;功效多集中在破痞、燥协日乌素(黄水)、止腐、接骨、消食、祛巴达干等。《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等标准收载的成药(或制剂)共552首,含矿物药成分的有231首,其中应用最多的药材为石膏,其次为白矾、寒水石、光明盐、硇砂等;在剂型方面,散剂、丸剂较多,汤剂较少,极少使用外膏剂、洗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搽剂、酒剂、灰剂等。介绍了特色蒙药万年灰、赤铜灰、青金石。  相似文献   

14.
转化医学是将墓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三维宏观态势医学角度探析传统中医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启军 《吉林中医药》2008,28(6):391-393
人体生命的维度是,而且仅仅是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传统中医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宏观角度描述人体不同层面的生理运动态势和正邪斗争的病理生理态势,客观地表述了人体固有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故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中药学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界定中药的性能,即中药的功能被概括为纠正人体物质、能量、时空三维方面的某种病理偏态,中药的功能也是态势描述法.西医是线性微观形态医学,其内容也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现代中医可以吸收西医和其它科学的微观成果,超越发展宏微观并重的现代三维态势医学.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探讨进入新的历史纪元,中医药学要发展就应该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地借用现代先进科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引用全新的医学方法学-循证医学的工作原则,系统、科学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时代接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的生、老、病、死。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决定二者必然有相通、甚至有相同之处。中西医结合研究就是要找到中医、西医和其他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使两种医学体系共同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8.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精准医学计划在国内引起热议,精准医学为未来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带来现代医学的又一次革新浪潮。通过了解精准医学诞生的历程及基础,分析精准医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体系、治未病理念及中医体质学说等之间的联系,阐述具有两千多年时间跨度的中医学与精准医学之间的关系,以期探寻中医学在精准医学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医学在新浪潮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