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并发症多,预后差作者报道了178例此类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康复措施,认为尽早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和补充足量钙,可提高手术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人类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其构筑及成分并无改变,仅有机成分(类骨质)及矿盐同时减少。骨质疏松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人们认识到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可能为年龄因素,代谢因素,钙摄入减少以及力学因素。骨质疏松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我们自1998年至2002年应用福善美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的进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仅是医生要面临的医学难题,而且也成为一社会问题。通过积极系统运用药物和非药物预防措施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从源头降低其发生率,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是老年期骨折的主要因素。为调查老年人骨折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健康保健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对292例60岁以上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期骨折的好发部位以髋骨为首,前臂次之,脊椎第三。女性骨折发生率是男性的2.4倍,70岁以上是老年女性骨折好发的年龄段,而男性好发年龄迟于女性,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峰值骨量一般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较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专家共识,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老年性疾病,是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点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骨密度和骨质量两方面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与髋部骨折相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强调骨密度(BMD)在骨折发生、诊治以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然而,骨量作为引起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应更加关注骨骼的质量,骨骼抗骨折能力的强度.骨强度的提出在骨质疏松的诊治和疗效评价中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治疗(第2节)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陆廷仁 《现代康复》2000,4(2):320-32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质密度的CT值范围。方法 通过定量CT测量286例60--80岁老年人2—4腰椎椎体。结果 随年龄增长骨密度定量CT值下降,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结论 骨质疏松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应有其不同的骨密度CT参考值。  相似文献   

9.
10.
骨质疏松与老龄骨折发生率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骨质疏松是老年期骨折的主要因素。为调查老年人骨折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健康保健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对292例60岁以上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期骨折的好发部位以髋骨为首,前臂次之,脊椎第三。女性骨折发生率是男性的2.4倍,70岁以上是老年女性骨折好发的年龄段,而男性好发年龄迟于女性,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峰值骨量一般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伴随社会发展,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性骨折也日益成为我国突出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国内尚缺乏全国范围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但各省市调查结果均提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群普遍存在,发生率约在10%左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及其相关骨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其花费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认识[1].骨质疏松性骨折特别是骨盆和脊柱骨折后继发的并发症及其制动、生活不能自理、焦虑和抑郁等使其死亡率增高.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医疗费用支出也相当惊人.国内各家医院报道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年平均费用均在百万元以上,且逐年大幅递增[2].  相似文献   

12.
丁卫华  刘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18-5919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治疗对促进老年性Colles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年龄50岁以上87例老年性Colles骨折患在骨折行手术复位或手法整复后,部分患不作抗骨质疏松治疗,部分患随机使用性激素或鲑鱼降钙素(密钙息)3个月,每月行X射线摄片检查,连续观察3个月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使用性激素或鲑鱼降钙素的病例在治疗的第2个月开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骨痂生长的时间明显提前、数量明显增加。结论: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合并Colles骨折,能促进骨痂提早形成,增加骨痂生成的数量,改善骨结构,提高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和抗骨折能力,增加骨折稳定性,减少外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4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骨折组,141例体检人员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骨密度测量.[结果]骨折组年龄高于对照组,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骨折组近12个月摔倒次数、有既往骨折史比例、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12个月摔倒次数(OR=2.046,P=0.015)、既往骨折史(OR=2.863,P=0.029)和骨质疏松症(OR=7.128,P=0.015)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骨质疏松、摔倒及既往骨折史人群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4.
老年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涉及范围最大的骨折。最常发生在T12~LI和T7~8。其中,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由于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随着对该病认识和研究的深入,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发展,骨折内固定设计的改进、材料和手术技术的改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也由单纯延长患者生命向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转变。文章就近几年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相关的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骨科治疗中的骨质疏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点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它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类。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通常引起髋部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日趋严重。赵燕玲等[1]1997年估计,我国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八千四百万,占总人口的6.6%,预计到2050年将成倍增加达两亿一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13.2%。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2],本文就骨科治疗中常见…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对骨折治疗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中肱骨近端、前臂、腕部骨折约占了这种骨折的 1/ 3。但股骨近端骨折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在医疗上的费用往往超过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这种骨折男女比例大约是 3.3∶1[1~ 3] 。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有如下特点 :①绝大多数为老年人 ,5 5岁以上 ,且以绝经后妇女为多。②好发部位为桡骨远端骨折 ,髋部的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部骨折和腰椎骨折 ,且可发生多处多次骨折。③外伤力常较轻微或骨折为自发性。④骨折愈合较慢 ,尤其是股骨颈骨折有不愈合的危险。⑤再次骨折几率大[1,4 ,5] 。1 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髋部骨折与老年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针对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并发症及综合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髋部骨折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髋骨折,骨质疏松”,并限定文献语言为中文。手工检索有关专著。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有关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并发症及综合预防的研究。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Mata分析类文章。未排除文章中资料是否应用了随机、对照和盲法。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86篇相关文献,含追溯法查找文献42篇,33篇符合纳入标准:5篇涉及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10篇涉及髋部骨折的发生机制,5篇涉及髋部骨折的并发症,13篇涉及髋部骨折的综合预防。 资料综合:髋部骨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骨强度的降低和跌倒。为减少髋部骨折的发生,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评价骨折的危险性;健康饮食、健康教育和活动,并针对跌倒的预防;最后,针对骨折危险性的评价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治疗。 结论:提高对骨质疏松症和髋部骨折的重视程度,研究有效的危险性预测方法,制定可靠的预测指标,加大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对于减少髋部骨折发生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骨密度、骨折史、年龄和性别、骨转换标志、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跌倒、糖皮质激素、吸烟与饮酒等方面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以筛检高危人群,预防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骨质疏松常并发髋部骨折,不但治疗困难,而且容易因长期制动而造成褥疮,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或废用综合征。导致终身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故防止骨折对骨质疏松病人至关重要,而对已发生骨折的骨质疏松病人康复护理则是预防及治疗废用综合征的重要措施,笔者通过对本院近两年收住的8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