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适当的提防是自我保护,但如果因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就不敢再付出感情,即使是友爱之心,也当作一种负担,那就把防人之心用得太过了。  相似文献   

2.
金旺 《心理与健康》2006,(11):23-24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除了警惕性不高以外,还有一些心理因素需要自知。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没必要“不和陌生人说话”,但是需要存一些戒心,尤其是警戒自己的心理“漏洞”。  相似文献   

3.
《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从现代医学来看,这里的“心”相当于脑。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在心的统领之下,各脏腑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但人有喜、怒、哀、乐、思、恐、惊七情,这是正常的情绪变化,一般是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如果遭遇突然的或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就会引起心神的过度活动,这就叫“心劳”。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如果能做到“不贪得、不患失、不动情、不计较…  相似文献   

4.
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是道家的人生信条,源于老子《道德经》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话:"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是指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为害己害人害社会之举。为而不争,是指做事要尽力而为,且在名利面前持平常心态,不与人攀比,不妒贤嫉能。  相似文献   

5.
人与人之间 有缘而聚 无缘而散聚时尽其在我散时尽其在人 既有相逢 又有相别 喜怒哀乐 生离死别 这就是人生有恩便无怨 有爱便无恨 得与失 获得与付出求心之所安  相似文献   

6.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超凡脱俗的圣人?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位圣人,圣人就是常人中能够安顿身心的人。佛家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宽容能够使人的心胸宽阔坦荡,而仇恨会使人永远陷于愤怒和狂暴的阴影里。如果一个人不能彻底改变常常仇视他人的弊病,就好像是戴着枷锁和脚镣攀登山峰,不仅不会取得成功,还会有掉入万丈深渊之虞。耶稣的话"爱你的敌人"这种境界,我们也许很难达到,但是,莎士比亚所说的"仇恨的怒火,将烧伤你自己"却是我们完全可以领会的。  相似文献   

7.
<正>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相似文献   

8.
《医学心理指导》2008,(8):59-59
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相似文献   

9.
"手表效应"。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也就是说,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于是他也就无法确定精确的时间。这就是"手表效应"的原义。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就是爱俏。从人们的心理习惯讲,每个人是按照生命不同阶段来看待美的。老年人也像年轻人一样爱美,甚至更要美化自己。时下有一些离退休的老年人,尤其是有的单位效益不好的老年人,她们从装束上、心理上或多或少产生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老感觉,对美好追求丧失了信心。另外,社会上有的人也确实把老年人注重着装打扮讥笑为"老来俏"。然而,从心理角度讲,"老来俏"有益于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悲欢离合,人的情绪也有起伏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都能适应和调节、控制自己的情感,欣喜而不疯狂,伤心而不绝望。然而,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又得不到及时诊治,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  相似文献   

12.
《校园心理》2008,6(3):24-24
<正>巧用异地无卡续存为了吸收存款,部分银行对某些银行卡品种的异地存款免收手续费,比如工行的牡丹信用卡等,灵活利用好这一政策可以达到免费汇款的目的。如果有个人汇款、生意往来等资金转移需求,你可以和收款人都办一张这种异地存款免费的银行卡,使用频率不高也可以借用亲戚朋友的,你往对方汇款的时候,凭对方的卡号可以在当地同系统银行办理异地无卡续存业务,资金可以即时到账;如果对方给你汇款,对方也可以采用这一办法。这种"汇款"方式无论汇多少次、汇多大金额都是免费的,对那些经常给亲属汇款或生意资金往来频繁的人来说最适合不过。  相似文献   

13.
正有道德操守的人必得其寿,这已被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确认。孔子所说的"德"和"仁"均指"道德",也就是几千年来人们常说的"积德长寿"。所以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和养生家都把道德修养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喻为"养生之根"。中外历代医学家也都将养"德"作为养生益寿的首务,认定为高层次的养生。这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因为养德能使人诚信、善良、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和乐善好施。诚信的人襟怀坦荡,心胸开阔,这样就能保持  相似文献   

14.
化解愤怒与敌意的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麟 《心理与健康》2007,(12):31-31
几个世纪来,不少贤哲都劝诫世人要养成仁爱之心。现代,这一古老的道德教诲已从医学界得到了支持。一系列科学证据表明:有仁爱之心的人寿命更长、生活更为愉快。在20世纪70年代,两位权威的心脏病学家迈耶?弗里德曼和雷?罗森曼谈道:缺乏耐心、做事不留余地、  相似文献   

15.
<正>"病家求医,寄以生死",治病救人,肩负千钧。"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也,所以,"妙手仁心"一直是对医学工作者最高的评价。关爱生命也始终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医学人文也终将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必修课。医生这个职业是最美好、最崇高的事业。无论医学科技如何进步,人道、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在网络上,一句"天啊!这是什么宝藏!"似乎成为了网友们的口头禅。这句话一般用于表达对偶像的欣赏和崇拜。形容偶像身上有很多"隐藏技能"慢慢被大家发现。其实,不妨试着将镜头转向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宝藏,都有自己的优势与才华,也都等待被挖掘。心理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些"宝藏",性格优势一直是积极心  相似文献   

17.
看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的年轻军事家周瑜,具有大将的英才。他年仅34岁就率领东吴军队,一举消灭了数十万曹兵,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然而,周瑜有大将的才能却无大将的风度,对才能胜过自己的诸葛亮耿耿于怀。他多次设计暗害诸葛亮,但事与愿违,害人不成反害自己。在  相似文献   

18.
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早上本应该整装待发去公司的时候,却懒懒地不肯起床;工作时情绪低落,无端地发脾气,也不愿意和周围同事交流沟通;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等等。如果这种感受只是偶尔出现,应该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当你越来越频繁地发现自己对工作没有了激情和热忱,你可能染上了一种叫"职场倦怠"的"情绪病毒"。这种"病毒"的来势虽然不是很凶猛,但是它会像白蚁一样,慢慢吞噬掉你的自信心,让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所以,身处职场的人对它的破坏力不可小视。面对职业倦怠,你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19.
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早上本应该整装待发去公司的时候,却懒懒地不肯起床;工作时情绪低落,无端地发脾气,也不愿意和周围同事交流沟通;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等等。如果这种感受只是偶尔出现,应该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当你越来越频繁地发现自己对工作没有了激情和热忱,你可能染上了一种叫"职场倦怠"的"情绪病毒"。这种"病毒"的来势虽然不是很凶猛,但是它会像白蚁一样,慢慢吞噬掉你的自信心,让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所以,身处职场的人对它的破坏力不可小视。面对职业倦怠,你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20.
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早上本应该整装待发去公司的时候,却懒懒地不肯起床;工作时情绪低落,无端地发脾气,也不愿意和周围同事交流沟通;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等等。如果这种感受只是偶尔出现,应该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当你越来越频繁地发现自己对工作没有了激情和热忱,你可能染上了一种叫"职场倦怠"的"情绪病毒"。这种"病毒"的来势虽然不是很凶猛,但是它会像白蚁一样,慢慢吞噬掉你的自信心,让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所以,身处职场的人对它的破坏力不可小视。面对职业倦怠,你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