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为之卫”理论认为,脾胃助生卫气,卫气御外防护,形成人体屏障,即脾行卫之功.脾不足是痹证发生的根本原因,感受风寒湿邪是外因,痰、瘀既是直接病因也是病理产物.由于卫气的生成需经过饮入胃一胃腐熟一脾运化一小肠泌别一大肠传化五个步骤,故大肠功能完整亦是脾行使卫外防御机能的基础.西医研究证实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是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主要以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内毒素等关键物质通过代谢或非代谢途径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而肠道微生态与脾胃在生理功能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脾胃纳运水谷精微与肠道菌群的消化吸收功能、“脾胃为之卫”与肠道菌群的免疫功能、脾属土治中央与肠道菌群的“内稳态”,在病理学上脾胃功能受损亦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可见肠道微生态与脾胃学说有许多契合之处。中医药以脾胃学说为基础理论的治疗方法对T2DM及肠道菌群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肠道菌群、脾胃学说、T2DM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认识,文中拟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从脾胃论治T2DM,探讨中医药治疗T2DM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黏膜免疫是其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及新方向。“脾为之卫”经历代医家完善、继承及发展,成为中医学独特的理论,是对脾主运化、脾主升清所发挥的保卫机体、抗病祛邪功能的高度概括,亦是现代医学黏膜免疫功能的体现,可作为连接IgA肾病与黏膜免疫的桥梁。若脾虚致脾失之卫,则表现为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肠道菌群失调、肠道代谢失常,细菌等有害物质可刺激机体炎症反应,参与IgA1的产生及其半乳糖基化异常,导致IgA肾病。由此观之,“脾失之卫”与IgA肾病的黏膜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的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畸形为主要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尪痹”,属于“痹证”范畴.中医学对于痹证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经验.《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藏经》提到:“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痹证者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功能障碍,不外乎外邪侵袭,风、寒、湿、痰阻遏阳气的通行,甚或外邪内侵脉络致瘀阻成痹,经络无法得到阳气温煦,则不通则痛.通阳法,顾名思义畅通阳气,即宣通被外邪所遏阻的阳气.在痹证的治疗中,以通阳之法使经脉气血流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常见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炎性肠道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且易复发,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学多认为脾虚是UC的根本病机,脾虚失运,升降失司,易成泄泻。因此,以脾为本,从脾论治是治疗UC的关键。现代研究发现,运用从脾论治理念治疗UC时,可通过维持肠道菌群稳态、调节线粒体代谢及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平衡,影响UC的发生发展。探讨从脾论治在UC中的作用,依据从脾论治UC的相关机制,将健脾作为从脾论治UC的核心,配合燥湿、疏肝和温肾等治法,以期为有效治疗UC提供新的诊疗角度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基于辨证观、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学治疗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优势,分期诊疗模式就是中医学特色之一。该文基于痹证中虚邪“皮-肌-脉-筋-骨-脏腑”的传变规律,遵循“皮腠-筋脉-骨髓-脏腑”的疾病发展过程,对不同发病时期骨性关节炎诊疗模式进行总结。通过探析中医学骨性关节炎分期诊断和阶梯治疗的临床模式,可为进一步丰富中医的病机学说与提高临床辨治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是一组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肠道与肾脏之间关系密切并且互相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构成“肠-肾轴”。中医学认为,脾肾相关,脾病及肾,肾病及脾,终致脾肾两虚。“肠-肾轴”理论可为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临床上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运动、提高肠道免疫力等以肠道为切入点的治疗措施,以及中医学从脾治肾法和中药灌肠疗法,均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脾为脏腑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损伤,影响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肺、胃、肾功能失调,发为消渴。消渴日久耗伤脾气,影响气血运行,气虚痰凝,痰凝气滞,气滞血瘀,从而脏腑失润,脉络痹阻,变证由此而生。由此可见,消渴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以气阴两虚贯穿始终,以内热、痰湿、血瘀为标,且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因此,消渴的防治应从脾着手,健运脾胃,消渴乃治。  相似文献   

9.
肠道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共生微生物群在人体的主要寄居场所,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屏障的破坏和功能的紊乱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肠道屏障,维护肠道功能和菌群稳态,对人体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学的"治未病"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旨在从保护肠道健康,防止肠道疾病发生的角度探讨肠道健康与中医的"治未病"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中医脾胃理论探讨从脾论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机理。分析认为,脾主运化升清、脾为之卫的生理特性与肠道的消化吸收、免疫调控的功能相契合;健运脾胃可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恢复;健脾益气类中药及复方制剂可显著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调整菌群失衡状态,在恢复肠道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故肠道微生态、脾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三者关系密切,从脾论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现代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可归属中医学“郁证”范畴。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在常规通用的从肝论治之外,亦不可忽视从脾胃论治抑郁症的思路。脾胃主受纳运化,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抑郁症病机与脾胃虚弱、脾胃湿困所致的脾失健运,以及与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气血失调密切相关。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脏腑失养;水液代谢异常,聚湿凝痰;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气滞血瘀,浊邪上扰,虚、痰、瘀、滞相兼,发为抑郁。从脾胃论治抑郁症需以健脾化痰、疏肝理气为要,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枢机重建,情志条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脾虚浊凝”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辨治思路。[方法]通过中医古籍理论溯源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古今医家对于NAFLD“脾虚浊凝”病机观的认识,提炼NAFLD特色辨治思路及现代生物学机制。[结果] NAFLD大多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胁痛”范畴,根据“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病机应责之于肝脾受损、脾失运化,导致痰浊瘀毒皆从中生,阻于肝络故而发病,“脾虚浊凝”贯穿NAFLD病程始终,临床上运用健脾化痰、健脾降浊、健脾祛瘀等特色治法效果卓然。NAFLD治疗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涵盖调整肠道稳态、延缓肝脏纤维化、改善脂类代谢、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方面。[结论]通过深入挖掘从“脾虚浊凝”理论辨治NAFLD临证特色和现代生物学机制,可为今后中医药治疗NAFLD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与患者的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社交回避及高死亡率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肠-脑轴应运而生。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了脾肾二脏象影响肠腑生理功能,现代研究也发现脾肾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立足于微生物-肠-脑轴,结合中医经典“脾肾互赞”理论阐述脾肾脏象与肠道菌群及卒中后抑郁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从脾肾论治卒中后抑郁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实现“脑病肠治”。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病病位在心,但与脾胃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等产生的作用可能是中医学"脾"生理病理功能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一。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显示,针灸既能调节肠道菌群,也能调控脾胃功能。因此,该文拟从肠道菌群与"脾胃学说"的相关性入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西医认识,探讨针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痹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少阳为枢",关系胆及三焦。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脾胃气机通畅,三焦流畅,枢机通利,升降自如,气血功能正常。气机阻滞为"少阳主骨"致痹病机关键,气血功能失调为"少阳主骨"致痹病理基础。"少阳主骨"包括硬骨、软骨、关节、肌腱、关节囊、骨髓、脑髓、脊髓、骨膜、脑膜、椎间盘、半月板及经脉之"支"类等。临床实践证明,可以应用"少阳主骨"理论治疗痹证。  相似文献   

16.
从肾论治话痹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多种疾病,痹证的发生除有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因外,往往有阳气先虚,卫外功能降低之内因,卫外失固,病邪方能乘虚而入,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则肿痛以作。故治疗痹证宜“从肾论治”,以治其本。  相似文献   

17.
痹证是以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针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古代医家拟定了疏风散寒、燥湿清热等治疗总则。“治行痹者,散风为主……治痛痹者,散寒为主……治着痹者,利湿为主”[1]。然痹者闭也,经络闭塞,气血凝滞,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故痛是痹...  相似文献   

18.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麻、胀痛、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素问·痹论篇》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阐明了痹证是由于身体虚弱、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侵犯人体,伏于筋骨,经脉闭阻,气血瘀滞,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一类疾病,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痹证46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肥胖病作为威胁大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造成机体能量代谢紊乱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晰。目前,对单纯性肥胖病病因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相关分子机制、遗传因素及基因分析方面。而位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体,其代谢途径的紊乱会影响宿主的肥胖和代谢,肠道菌群与单纯性肥胖病相关性的发现为研究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新靶点提供思路,如脾失运化是导致肥胖的关键病因之一。未来,可从肠道菌群的角度研究脾失运化的机制,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来促进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减轻肥胖。  相似文献   

20.
严海艺  郭瑞  郭朋 《中国医药导报》2022,(28):124-127+131
中医学认为“土壅木郁”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病机。结合中医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极有可能是“土壅”(脾失健运)的重要生物学基础,胆汁酸代谢失衡则可能是“木郁”(肝失疏泄)的微观表现。西医视角下“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导致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与中医视角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土壅木郁”为主要病机相契合。本文基于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互作的角度初步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土壅木郁”病机的生物学内涵,以期为研究“土壅木郁”的病机实质及推进中医药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