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对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夏县武警专科学校医院赵秀珍(夏县044400)心肌梗塞病人的病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有关,而且与其特有的心理状态和环境有关。所以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关系到心肌梗塞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1给患者心理安抚和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改进型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心理焦虑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一般护理加改进型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心理焦虑症患者,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在对照组患者中,心理焦虑的有9例,术后出现了8例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心理护理在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助于坚强患者心理顾虑,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847例癌症患者CT扫描的心理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发现该类患者由于心理素质,人格特征,思想修养,个体对疾病的耐受性及对CT扫描目的认识等差异,将癌症患者心理分为怀疑否认心理,忧虑恐惧心理,悲观绝望心理,依赖消极心理,逆反抗拒心理等五类,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保证了CT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靖秀  马晓军 《西南军医》2008,10(2):155-156
目的为肾脏闭合性损伤适合保守治疗的病例寻求全面、严密、有效的观察及心理护理方案,从而早日使患者恢复健康。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全面、严密的观察病情,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避免病情延误并通过积极良好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本组病例,均及时了解病情进展,无病情延误发生,心理状态得到良好改善,病情恢复快。结论肾脏闭合性损伤适合保守治疗的病例,经过全面、严密、有效的病情观察以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21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论: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强与护士之间的信任度,促进手术正常进行,还能对术后患者促进早日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舒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97-2297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舒适与心理护理.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9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实施护理常理,试验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与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总结心理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按照制定的心理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临床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有明显优势,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和自我护理能力,使治疗结果更满意,而且使治疗过程满意度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王英  张琦  唐湘君 《西南军医》2011,13(2):355-356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脊髓损伤(SCI)的心理问题.方法 采用观察和会谈的方法评估.结果 通过分析,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走出心理阴影,无自杀自残等行为发生,出院后生活正常.结论 通过对不同节段SCI患者深入细致的心理状态分析,根据不同心理反应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21例患者进行术首、术后心理护理.结论: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强与护士之间的信任度,促进手术正常进行,还能对术后患者促进早日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在骨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我院收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使骨科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缩短,患者满意度增加,从而医患关系可以得到改善。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通过熟练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在专科护理的全过程中贯穿人性化护理,即促进了医患关系的改善,又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面部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总结对面部烧伤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186例伴有面部烧伤的病人采用心理调查、咨询分析,查找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并同时加强常规护理。结果: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身心恢复健康。结论: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全部准确的护理计划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保证面部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越来越引起医疗界的关注。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旨在对癌症患者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它能充分调动病人的能动作用,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具有重要的辅助医疗之效。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琼 《西南军医》2007,9(5):106-106
在烧伤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18例烧伤患者的心理观察和护理,及时有效地调整了病员不良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丽  许爽 《武警医学》2000,11(11):693-693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疾病和健康的定义都发生了变化,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不可低估。对癌症病人来说,做好心理护理就更加重要了。现就近2a我们对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1999年,我们科共收治年龄在12岁~86岁的各种癌症病人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实施保密性心理护理的25例,公开性心理护理的6例,保密与公开相结合心理护理的17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个月。2 心理护理体会21 保密性心理护理,对多数患者都比较适合 对于年迈体弱、中老年妇女、儿童和…  相似文献   

15.
近一年来,对门诊43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除治疗外,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患者信任,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在我院CT增强扫描3000例患者的观察发现,由于年龄、性别、心理素质、敏感性和耐受性的不同,对CT增强的认识有较大差异,其心理状态可出现自疑心理、恐惧心理、逆反心理、厌世心理、不信任心理等5类。因此,对不同心理反应患者,CT室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护理手段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及时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7.
兰玮  马银燕 《西南军医》2007,9(2):127-127
目的 分析当前青年军人癔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时间、发病原因和性格特点,研究心理护理对本病采取暗示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2例青年军人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暗示治疗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掌握青年军人癔症患者的病因及性格特点,巧妙运用积极暗示,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是治疗青年军人癔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作为一项人工替代式辅助呼吸的有效手段,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但给患者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由于不能言语,活动受限、及躯体疾病等因素,致使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致于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护理。自1996年至今,我科ICU收治了113例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发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和采取心理护理对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缓解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的心理问题。方法:对CT增强扫描患者运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检查前、中、后的语言心理护理,大多数CT增强扫描患者能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检查顺利进行,达到比较满意的检查结果。结论:医护人员运用正确的语言对CT增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我们对2002年-2005年住院的182例骨折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概括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