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情况及其多重耐药特点。方法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分离不重复7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其产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比较产酶株与非产酶株抗药活性。结果2004-2006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痰标本分离率较高。感染者分布于临床各个科室,并患有各种严重基础疾病,并使用过抗菌药物。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复方新喏明、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5%、82.8%、74.7%、70.7%;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耐药率超过50%。产金属β-内酰胺酶株与非产金属β-内酰胺酶株比较,产酶株对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复方新喏明、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坦敏感,建议临床医生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整合子I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分离临床7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PCR检测整合酶I、整合子I、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的敏感率较高。7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为15个基因型,14株整合酶阳性,9株整合子I阳性,2株ISCR1和ISCRI携带的耐药基因阳性。结论 整合子I和ISCRI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携带率低,ERIC-PCR可用于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洋葱假单胞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它各种抗生素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8株洋葱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比较10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洋葱假单胞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安曲南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97%耐药,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单用相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所提高,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则无显著性变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复方新诺明的体外抗菌活性低于喹诺酮类。结论洋葱假单胞菌感染治疗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严重感染可选用B一内酰胺I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与喹诺酮类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4.
董燕  史煜波  朱敏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0):712-713
目的 探讨该院近4年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从住院患者的痰、血、尿和脓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近4年共分离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25株(2002年14株、2003年23株、2004年34株、2005年54株),其中痰标本中分离出82株(65.6%),血标本中31株(24.8%),尿标本中5株、脓和胸水标本中各3株,咽拭子1株.主要分布在ICU(57.6%)、呼吸科(12.0%)、心内科(9.6%)和胸外科(8.0%)等.17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较敏感,耐药率均未超过26%.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在临床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对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而不宜选用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近年来杭州邵逸夫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为治疗及制定预防控制其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对2010-2014年间杭州邵逸夫医院从临床分离的2 26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ESBLs的分离率、产ESBLs与非产ESBLs菌的药敏结果差异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一直很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年来总体变化较小,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上升明显,但后3年趋于稳定;同时几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酶抑制剂合剂的耐药率增长明显。2010-2014年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且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5年间呈普遍增长的趋势,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其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对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146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 ,再使用PCR方法 进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46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共46株(31.5%),IMP基因阳性38株(82.6%),VIM基因阳性8株(17.4%).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的114株,占78.1%.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SHV、OXA、PER、GES、CTX.M和质粒型AmpC酶DHA、MIR及FOX基因的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目前儿科临床分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酶及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是其耐药的主要原因,并且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现象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和分析南京地区7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结果:7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8.0%,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61.3%和64.0%,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PCR扩增后有43株菌检测到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且均对头孢吡肟等抗生素耐药,3株为GES型,2株为VEB型,未检出CARB、DHA和PER基因.结论: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以TEM型为主,其对β-内酰胺类的高耐药率与TEM型基因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特征,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我院2007~2011年分离自临床住院患者的6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五年来,我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离株占临床细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51.67%分离自ICU患者,且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主要引起免疫低下患者呼吸道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生素存在天然耐药,但美洛配能、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和头孢他啶对其仍有较好抗菌作用(R<30%),可作为临床抗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经验用药使用.结论 高度重视临床耐药菌株监测,加强医院医疗器械和一线医护人员生物安全和手消毒,尤其ICU病房更应高度重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患者的隔离和治疗,避免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收集昆明地区4家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25株,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其进行基因检测,靶基因为TEM、SHV、OXA、PER、VEB、GES、CTX-M-1共7种ESBLs基因,对检测的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对照GenBank确定基因类型.结果 125株PA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率,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昆明地区4家医院PA中ESBLs基因检出率均在90%以上,7种主要的ESBLs基因型(PER、VEB、GES、TEM、SHV、OXA、CTX-M)均有检出,其中TEM型检出率占76%.结论 昆明地区PA中ESBLs基因检出率高,基因型分布较广,TEM是其中流行的主要基因型,各医院应规范临床用药,并加强联合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VITEK 2 Compact高级专家系统判定2011年1~9月分离的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检测2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1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耐药表型有9种,连续分离的2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表型有4种,主要表型均为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酶(不渗透性),分别占47%和48%。检出阳性的8种耐药基因包括bla OXA-10、bla DHA、bla SHV、blaCARB、bla GIM、bla GES、bla TEM,阳性率分别为4%、4%、20%、12%、8%、8%、16%,另bla oprD2基因缺失率为60%,未检出bla IMP、bla VIM、bla PER、bla VEB和bla SPM。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与携带bla OXA-10、bla DHA、bla SHV、bla CARB、bla GIM、bla GES、bla TEM基因以及膜孔蛋白基因oprD2基因缺失有关,这也是本地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生物室分离出的头孢他啶耐药(MIC≥16)的铜绿假单胞菌111株,分析其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特点和多重耐药情况,采用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ESBLs的菌株,并对表型试验阳性菌株进行相关耐药基因的多重PCR检测。结果 111株头孢他啶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生素的不敏感率如下:哌拉西林9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8%、头孢吡肟81.1%、氨曲南91.9%、美罗培南72.7%、亚胺培南72.9%、庆大霉素55.9%、妥布霉素41.4%、阿米卡星31.5%、环丙沙星73.0%、左旋氧氟沙星66.7%;ESBLs表型确证试验阳性菌株共23株,阳性率为20.7%;用多重PCR对23株表型试验阳性菌株进行检测,发现20株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阳性,其中19株为PER型,5株为TEM型,4株同时携带PER型和TEM型耐药基因。结论头孢他啶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率高,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率则稍低,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其ESBLs基因可表现为不同的耐药基因型,不同的ESBLs基因型可出现在同一株细菌中;本院铜绿假单胞菌ESBLs基因以PER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株的发生率、基因类型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提出建议.[方法]常规分离临床标本,经API系统鉴定.按照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实验进行ESBLs检测.采用PCR方法对细菌进行耐药基因扩增.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所有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84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30株,占35.71%.30株表型确证实验ESBLs阳性菌中,23株菌有至少一组引物扩增呈阳性.基因型构成以CTX-M型为主.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对含酶抑制剂的复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6.67%;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83.33%,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6.67%.[结论]本实验ESBLs产生株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其对含酶抑制剂的复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对敏感,对头孢他啶耐药率比头孢噻肟相对低,亚胺培南是最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4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最低抑菌浓度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川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6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公司生产的Bio-Merieux 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非发酵菌鉴定卡(NFC卡)进行菌株鉴定,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21种抗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敏感、中介、耐药的判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SLI)2006年公布的标准.结果 4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定、头孢他啶/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6.8%、53.4%、49.3%、48.8%和41.1%,对多粘菌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0.6%-100%.结论 川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存在普遍耐药现象,必须加强该菌耐药性的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仅对奎诺酮类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小于30%,其耐药率相当高。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多重耐药且耐药率高,临床应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AB)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表达和传播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对我院血液标本分离的17株AB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测定,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7株AB菌有10株为泛耐药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等也有较高耐药率,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最高。17株中TEM阳性13株,OXA-23群阳性10株,ADC阳性12株,其余基因均阴性。13株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10株TEM OXA-23群 ADC 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结论我院AB菌不仅具有多重耐药性,而且TEM、OX-A-23群及ADC等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高。OXA-23群基因的获得和传播与β-内酰胺类药物的滥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许锦霞 《中外医疗》2008,27(35):13-14
目的 了解18种抗菌药物对2005年以来血液病房感染常见的三种非发酵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对临床分离到的上述三种非发酵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WHONET5.3进行分析.结果 三种非发酵菌3年来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情况,且随使用年代延长而耐药率递增.讨论临床细菌室应该加强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同时米诺环素可作为怀疑三种常见的非发酵菌感染的首选药物进行尝试性治疗,以争取治疗时间,具体治疗应结合药敏结果 .  相似文献   

17.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用K-B法测定118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它们对14种抗菌药物有程度不同的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监测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亚胺培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作为ESBLs菌感染的选用药物,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量及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2012-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主要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年间临床选择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头霉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2013年较2012年DDDs变化显著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帕珠沙星、磷霉素等.与2012年比较,2013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美唑、磷霉素耐药率均呈现上升(P<0.05~P<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美唑和磷霉素耐药率均超过80%,均呈现上升(P<0.05和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细菌耐药性有一定相关性,DDDs升高,细菌耐药性明显升高;DDDs下降,部分细菌耐药性有所降低.医院应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抗菌药物的用量,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学创新》2015,(30):105-108
目的:对产β-ESBLs大肠艾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本院2014年1-12月6931份临床送检标本,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5系统。结果:6931份标本中分离出阳性标本2724份。在2724份阳性标本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309株,肺炎克雷伯菌147株;其中产β-ESBLs阳性大肠艾希氏菌234株,分离率75.73%,产β-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71株,分离率48.30%。234株产β-ESBLs阳性大肠艾希氏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艾希氏菌有20株,占8.75%;71例产β-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10例,占14.08%。两种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及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2014年本院产β-ESBLs大肠艾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病原菌分离率较高,出现较高耐药率和多重耐药现象,必须加强对β-ESBLs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药敏试验结果,促使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产β-ESBLs细菌在院内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临床分离菌株的菌株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K-B)对697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9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96%,革兰阳性菌占9.0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在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5%和11.8%.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常见的肠杆菌科菌株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而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活性次之.结论细菌耐药仍是本院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可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