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冰片海带粉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冰片海带粉湿敷,对照组用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效果的50%。结论:冰片海带粉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治疗效果优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   

2.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巧妮 《陕西中医》2010,31(2):191-192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发生药物外渗或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治疗组治疗静脉炎优于对照组。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  相似文献   

3.
外敷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1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春芝  南茹  池亚丽 《陕西中医》2008,29(5):548-549
目的:研究3种方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因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8例,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B组33例,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患处;C组49例,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患处。结果:3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4.8%、98.0%,C组与A、B组比较P<0.05。提示: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患处对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另外2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柏散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方法将118例输液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双柏散联合50%硫酸镁湿敷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每天3次,均连续治疗5 d。结果 2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双柏散联合硫酸镁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硫酸镁湿敷加喜疗妥外擦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敷加喜疗妥外擦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用硫酸镁外敷,治疗组在用硫酸镁外敷的基础上加用喜疗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喜疗妥能够明显缓解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护理缓解输液性静脉炎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输液性静脉炎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硫酸镁湿敷)、治疗组(中药外敷)各3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有效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护理缓解输液性静脉炎临床症状的效果明显,较单纯应用硫酸镁湿敷优势明显,能使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黄散局部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与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食用白醋调金黄散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每天2次观察两组局部炎症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金黄散加醋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50%的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京万红软膏局部涂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输液性静脉炎Ⅰ级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后用京万红软膏局部涂敷,对照组采用常规50%硫酸镁温热溶液湿敷,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组织红肿消散、疼痛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京万红软膏局部涂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症状改善快,疗效明显,有利于保证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黄散(大黄20g,黄柏20g,黄连20g)冷湿敷用于输液渗漏性静脉炎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输液引起的渗漏性静脉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使用三黄散的混合粉剂经冷水调成糊状后局部冷湿敷,对照组24例使用33%硫酸镁方纱湿敷。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黄散冷湿敷用于治疗输液渗漏性静脉炎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唐英兰 《四川中医》2007,25(8):98-98
目的:观察黄柏白芷煎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渗漏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黄柏白芷煎湿敷,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敷,6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柏白芷煎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海带联合硫酸镁湿敷预防化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4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输入化疗药物时用海带加25%硫酸镁局部湿敷至化疗结束后30min,对照组在静脉化疗结束后用25%硫酸镁局部湿敷30min。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带加硫酸镁局部湿敷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50%硫酸镁持续湿敷与恒温灸联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将34例长期静脉输液患者因使用静脉留置针所导致静脉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持续进行外敷治疗,试验组采用恒温灸联合马铃薯片外敷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灸联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姜海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3):137-138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治疗小儿应用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对64例应用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患儿按单双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食醋调金黄散外敷、25%硫酸镁湿敷患处,每日两次。结果:两种方法外敷治疗小儿静脉炎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食醋调金黄散外敷治疗小儿应用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有消炎、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疗效优于25%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对小儿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煎剂湿敷小儿静脉炎症局部;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静脉炎症局部。病人经治疗5天,观察静脉炎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敷可有效改善小儿静脉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戴淑艳  张清清  郑蓓蓓 《新中医》2021,53(7):139-141
目的:观察四黄粉局部贴敷治疗浅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行浅静脉留置针治疗且出现输液性静脉炎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给予四黄粉局部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2.00%、9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满意度分别是80.00%、9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6.00%、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粉局部贴敷治疗浅静脉留置针后输液性静脉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孕产妇满意度,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金黄散汤剂湿敷在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化疗性静脉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金黄散汤剂湿敷36例,对照25%硫酸镁湿敷36例,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局部治疗效果、治疗后化疗性静脉炎的分级情况、临床症状起效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8.9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20%);两组患者局部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7.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患者治疗后化疗性静脉炎分级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起效时间比较,实验组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相关结果显示,金黄散汤剂与25%硫酸镁相比,金黄散汤剂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优于25%硫酸镁。金黄散汤剂湿敷对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患者起到了一定作用,减轻了患者的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蒋斌  刘晓娜 《光明中医》2011,26(9):1906-1908
目的:对照观察马铃薯切片外敷与硫酸镁湿敷对治疗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差异。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0月将40例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结论: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用50%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用海带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浅静脉化疗引起静脉炎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海带外敷局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即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点96.96%,对照组总有效率占66.6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海带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安全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马铃薯切片贴敷治疗静脉输液所到致的局部肿胀或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静脉输液局部肿胀或静脉炎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马铃薯切片贴敷)和对照组(外湿敷50%硫酸镁)2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情况。结果:马铃薯切片贴敷组,输液所致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静脉输液所致局部肿胀和静脉炎中,外贴敷马铃薯切片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