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界限清楚,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至棕黄色.镜下瘤细胞排列呈微囊及腺样结构,可见色素沉着,肿瘤间质内可见钙化灶.免疫组化:瘤细胞CAM2.5、AE1/AE3、CK7、EMA、E-cadherin和CD117(+),S-100、HMB45和vimentin(-).结论 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相对良性的生物学行为,远处转移很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复习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4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脏肿物摘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1N0M0 3例,pT2N0M0 1例,pT4N0M0 1例.病理分级:G1 2例,G2 1倒,G3 2例.随访1~13个月,5例均无瘤存活.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典型病理表现,辅以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复习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4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脏肿物摘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1N0M03例,pT2N0M0 1例,pT4N0M0 1例。病理分级:G12例,G2 1例,G3 2例。随访1~13个月,5例均无瘤存活。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典型病理表现,辅以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RCC)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9月至2010年3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3例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并进行讨论。结果 33例患者首发症状均无明显特异性,均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肾区实质性占位病变,均为一侧肾脏单发肿块;所有患者均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未联合运用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性治疗手段;术后标本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均证实为CRCC;在获得随访的29例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中,5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另外4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剜出术,随访2年,均无瘤存活。结论 CRC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典型病理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5例肿瘤组织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观察,其中3例进行电镜研究。结果2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周围细胞较大,胞质呈空泡网状,中央细胞较小,胞质红染,细胞分布不均,中央密,外周疏,常可见双核细胞;免疫组化AEI/AE3和CK7(+),vimentin(-);电镜可见瘤细胞内有多少不等的胞质微囊泡。25例中3例伴肉瘤样癌成分。22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学特征明确,临床预后好,伴肉瘤样癌成分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观察肾嫌我细胞的病理特点并与其它肾上皮性肿瘤鉴别。方法 在光镜观察基础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8及Vimentin,并行Hale胶体铁染色及电镜检查来观察7例肾嫌色细胞癌。并对7例病人进行了随访。结果 嫌色细胞癌由两种细胞类型组成,即典型型及嗜酸型。这些细胞的特点是CK8阳性,Vimentin阴性,Hale胶体铁阳性,是下见大量胞浆内的单层膜构成的小空泡。随访3~126个月(平均70个月  相似文献   

7.
肾嫌色细胞癌的超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超声特点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8例肾嫌色细胞癌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超声检查。结果7例表现为肾中部实质不均匀低或等回声肿块,其中2例肿块外周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1例表现为肾盂内低回声肿块并伴环状钙化。结论虽然肾嫌色细胞癌确诊靠病理,超声仍有助于它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8.
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为肾癌中的一种少见病理亚型,最近的研究表明,它的发病率在3.6%~10.4%不等.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1,平均发病年龄54岁.近几年,随着病理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肾嫌色细胞癌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笔者报告1999年至2005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诊治的肾嫌色细胞癌3例,结合文献复习,就肾嫌色细胞癌的一般特点、遗传学及病理特点、相关诊断和预后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肾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肾嫌色细胞癌作为其中的一种少见病理亚型,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病理诊断水平的普遍提高,嫌色细胞癌逐渐得到重视,但国内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本文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及专著,对嫌色细胞癌的遗传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的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的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 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 mm,平均44 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 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可获得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瘤的鉴别诊断要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文献复习及诊治分析。结果 2例均于术前误诊为良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提示嗜酸细胞瘤,术后病理为肾嫌色细胞癌。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鉴别诊断基于生长方式、细胞学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4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4例3例完全无症状,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白,可有出血坏死。镜检2例肿瘤组织呈梁索状,器官样排列,1例排列类似于梁索状,1例呈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免疫组化CAM5.2、CK、NSE、Syn、CgA呈阳性表达。结论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的组织学特点,根据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异型性分为高、中、低分化,免疫组化有助于与纵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安民  王啸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35-337,i0004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SCCC进行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小而圆,胞质少,核染色质深染,核仁不明显,分裂象活跃,可见坏死,肿瘤细胞呈片状浸润。其中2例合并鳞癌或腺癌。免疫组化示3例均表达至少2种神经内分泌标志(NSE、CHG_A、Syn)。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三者相结合。2例患者2年内均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对诊断SCCC有一定帮助。SCCC侵袭性强,早期即发生转移,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5.
鼻腔原发性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鼻腔透明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鼻腔透明细胞癌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鼻塞并出现间断排血性鼻分泌物。镜下瘤组织主要由多边形上皮样瘤细胞组成,排列成巢状,由富含薄壁毛细血管的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大小不一,核小,居中或偏向一侧,核分裂罕见,胞质丰富透亮,呈空泡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显示keratin、S-100阳性,HMB-45、vimentin、actin、CGA、Syn、和α-SMA阴性;纤维组织vimentin阳性。结论:鼻腔原发透明细胞癌是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6.
脾原发性血管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原发性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主要从临床表现、大体检查、光镜和免疫组化方面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在44~60岁,平均52岁。肿瘤最大者20cm×18cm×8cm,最小者5cm×3cm×3cm。免疫组化瘤细胞F8、CD34、CD31和vimentin均(+)。结论脾血管肉瘤罕见,临床缺乏特异性,病理形态多样,诊断困难,免疫组化特异性标记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Merkel细胞癌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肤Merkel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对2例Merkel细胞癌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瘤细胞圆形,卵圆形,胞质少呈裸核状,核分裂象多;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巢索状排列。免疫组化标记CK、NF、NSE和Syn(+)。1例切除后复发。结论:Merkel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病理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局部扩大切除加放有控制复发的作用,有转移的患者可考虑化疗,远期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