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期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经期热敏灸治疗,取穴大肠俞、次谬穴、三阴交、血海、关元、子宫穴、护宫穴,每日1次,连续7~10d;对照组33例采用经期抗生素治疗,用头孢曲松钠针剂2.0mg和替硝唑针剂0.8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续5~7d。2组均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临床治愈率67.50%,有效率95.00%;对照组33例,临床治愈27.27%,有效率69.70%。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敏灸可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寒湿凝滞胞宫的症状,其机理可能与热敏灸温通胞宫经络、调节免疫机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有关。经期热敏灸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且护理操作简单,可作为家庭护理,具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针灸组采用针刺合热敏灸治疗针刺疗法,取穴带脉、子宫、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次醪、三阴交、太冲;热敏灸取穴以关元、子宫、大肠俞、次醪、三阴交等穴区为主。针灸治疗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经期暂停),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予10%葡萄糖250mL加入头孢呋辛钠2g、替硝唑0.8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5~7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通过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炎症状积分指数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针灸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但针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和85.8%,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热敏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行,是对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有效补充,可在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压灸百会穴结合电针颈夹脊、风池穴治疗;对照组以单纯电针颈夹脊、风池穴治疗。2组均以5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结果:治愈率及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0.0%、53.4%,对照组分别为16.7%、43.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T、PGI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而治疗后ET的下降和PGI2上升所产生的变化可能是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腰背部透穴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腰背部透穴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口服更年安胶囊,每日6片,每日3次,4周为1疗程;针刺组采取腰背部透穴法,取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穴及督脉穴,每次30min,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表明针刺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采用悬钟透三阴交为主的针刺法,经治疗1个疗程后,比效2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脑梗死灶大小变化。结果:经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痊愈率88.5%,对照组57.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梗死病灶变化好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是降低中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眼穴贴药加艾灸对腰痛的疗效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97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50例以本院自拟中药组方碾碎调成膏在腰眼穴贴药加艾灸,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97例口服西药,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有效率分别为88.7%、10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5.7%、70.1%。结论:腰眼穴贴药加艾灸治疗较口服医药治疗效果更显著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7.
耳穴割治治疗痤疮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耳穴割治治疗痤疮50例,取双侧肺、肝、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耳背中上静脉,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d,3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并与针刺治疗40例对照,主穴:合谷、曲池、足三里,肝瘀气滞加太冲、阳陵泉,心脾两虚加神门、三阴交,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2组治愈率分别为70.0%,有效率分别为92.0%、75.0%,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耳穴可调节内分泌功能,割治可对病变部位长久刺激,耳穴割治是治疗痤疮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隔八珍饼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索穴位、药物和艾灸的综合功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隔八珍饼灸五脏背俞穴治疗组30例和清艾灸五脏背俞穴对照组30例。结果 经过3个疗程共计36次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隔八珍饼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本病疗效优于清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  相似文献   

9.
剪刺龈交穴治疗内痔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刺激龈交穴治疗内痔的疗效。方法:64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剪刺龈交穴治疗组30例,局部注射消痔灵对照组34例,分别于治疗1次后的第3、第7、第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6.7%,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率32.4%,总有效率亦为100.0%,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剪刺龈交穴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内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1例,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药;对照组39例,口服酮替芬片,每日3次,每次1mg,维生素C片,每日3次,每次0,2mg,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加悬灸百会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悬灸百会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悬灸百会是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对比传统艾灸法与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传统艾灸组,每组60例.热敏灸组在腰背部及下肢热敏化高发区寻找热敏穴,实施灸疗,每日1次;传统艾灸组温和灸夹脊穴、次醪、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疗程结束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经治1疗程后,热敏灸组愈显率为65.0%,优于传统艾灸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以上患者半年后随访,热敏灸组愈显率为62.3%、复发率为26.4%,传统艾灸组分别为34.2%、46.3%,热敏灸组疗效优于传统艾灸组且复发率低于传统艾灸组(均P<0.05).结论:热敏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其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张新普  薛丹  李敏  傅杰英 《针刺研究》2013,38(3):241-244
目的:观察悬灸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阴虚内热型痤疮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取风门、肺俞、膏肓俞、膈俞等穴悬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对照组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每周治疗3次,治疗12周后,对痤疮皮损和阴虚体质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皮损积分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积分下降得更明显(P<0.05)。结论:悬灸不仅可以较明显改善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皮损情况,也可以对患者阴虚体质状态进行较好的调整,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围刺为主配合悬灸与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围刺为主配合悬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止疱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痊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为主配合悬灸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条温和灸双侧肺俞、心俞穴,每穴灸治20 min,每日1次,共灸治4星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R、CO、LVEF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HR、CO、LVEF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HR、CO、LVEF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大椎、三阴交穴促进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艾灸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艾灸组采用穴位艾灸疗法加常规治疗,常规组采用系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的有效率及时间。结果两组创面愈合的总有效率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艾灸法对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缩短住院天数,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7.
杨淑荣  陈欢  谢强 《中国针灸》2008,28(2):114-116
目的:比较艾灸“热敏点”与西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艾灸组和西药组各60例。艾灸组采用在头面部、腹部及腰背部热敏化高发区寻找热敏点实施灸疗,每日1次;西药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0天。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5.0%,有效以上者3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为86.3%,西药组分别为63.3%、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热敏点”灸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理想疗法,复发率较低且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各60例。针灸组:针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艾条悬灸神阙、三阴交。药物组:口服克罗米芬50mg。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受孕率、基础体温、B超检查及排卵等评定。结果:针灸和口服克罗米芬都有较高的排卵效果,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灸促排卵的受孕率高于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的受孕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针灸法流产率低,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口服克罗米芬排卵,可达相同的排卵效果,但针灸治疗受孕率优于口服药物者,流产率低于口服药物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对围绝经期血脂紊乱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工作优选间隔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对照组采用隔姜灸。2组穴位均选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血海、三阴交,每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间接灸法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治疗组总体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Apo-B水平方面,隔药饼灸优于隔姜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型雀啄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型雀啄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雀啄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雀啄灸治疗膝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