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肌电图能反映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形态学变化,是研究神经肌肉系统必备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比观察颞肌、嚼肌剥离术前后肌电图改变,探讨咀嚼肌剥离后的功能变化。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2000-03/2002-09收治行嚼肌及颞肌剥离术患者22例。应用颌下切口,显露并剥离一侧嚼肌下颌骨附着,同时剥离附着喙突之颞肌。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双侧颞肌、嚼肌静止期与最大用力收缩时肌电图检查。结果:颞肌及嚼肌术前术后均未发现任何一块肌肉出现两处或两处以上纤颤电位。最大力收缩时,术后1个月肌电波单纯相及混合相较术前增多,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组肌电波幅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侧与非手术侧对比,术后1周组双侧肌电波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其他各组间双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肌电图表现来看肌肉剥离术不会引起肌肉的不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肌肉剥离术后嚼肌肌组织及其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军  胡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420-6421
目的:通过观察犬的嚼肌剥离术后的变化,探讨肌肉剥离术对嚼肌的影响。方法:杂种成年犬16只,行嚼肌剥离术,术后应用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作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嚼肌的酶组织化学变化。酶组织化学切片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对肌纤维个数、直径、透光度等参数进行计算,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肌纤维类型、个数、直径、透光度均值差异。结果:肌肉剥离术可使嚼肌产生暂时性损伤及废用性萎缩,表现为术后1个月组出现moth-eaten纤维,两型肌纤维直径减小,酶活性降低。但这种变化是暂时的,随着肌肉重新附着,肌功能恢复,术后3个月组肌纤维moth-eaten纤维消失,肌纤维直径及酶活性均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肌肉剥离术不会引起嚼肌肌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乙哌立松缓解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对脑血管疾病后肌张力增高的作用及其对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血管意外后早期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乙哌立松50mg,3次/d,总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在第2,4周时的Ashworth评分和Brunstrum分级。结果:Ashworth评分显示两组在服药前上下肢肌张力高低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42,P&;gt;0.05),治疗后2周,两组上下肢肌张力改变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0.42,P&;lt;0.01),4周后差异仍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X^2=22.49,P&;lt;0.01)。Brunstrum分级显示两组治疗前运动障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24,P&;gt;0.05),治疗后2周,治疗组运动障碍明显好转(X^2=21.87,P&;lt;0.01),治疗后4周,治疗组1级1例,2级3例,3级9例,4级10例,5级5例,6级2例;对照组1级1例,2级5例,3级13例。4级7例,5级4例,两组差异仍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X^2=22.50,P&;lt;0.01)。结论:乙哌立松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痉挛有改善作用,明显促进运动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作肌电图检查,分析胸锁乳突肌的病变特征与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儿童医院矫形外科2002-12/2003-12经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共22例,男14例,女8例;右14例,左8例。按年龄分为新生儿组,日龄20~50d,共8例,均可扪及患侧胸锁乳突肌包块。幼儿少年组14例,年龄2~14岁,痉挛型8例,肥厚型6例。行患侧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检测项目包括轻收缩及强收缩时运动单元电位的时限、波幅及相位。同时对健侧胸锁乳突肌进行相同检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新生儿组中轻收缩运动单元电位时限缩短(4.15&;#177;1.23)ms,波幅降低(0.28&;#177;0.11)mV,多相波增多(65&;#177;10)%,强收缩波幅明显降低(0.42&;#177;0.14)mV,各项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幼儿少年组中痉挛型轻收缩运动单元电位时限(4.53&;#177;1.28)ms、波幅(0.28&;#177;0.15)mV均降低,多相波增多(65&;#177;15)%,强收缩波幅明显降低(0.52&;#177;0.25)mV,且呈病理干扰相,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肥厚型轻收缩运动单元电位时限(5.52&;#177;0.33)ms,波幅(0.48&;#177;0.23)mV稍降低,强收缩波幅降低(0.92&;#177;0.2)mV也呈病理干扰相,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幼儿少年组痉挛型与肥厚型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患侧胸锁乳突肌存在肌源性病变,痉挛型胸锁乳突肌的病变较肥厚型重。依据肌电图检测结果推测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为胸锁乳突肌血循环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5.
正常翼外肌与翼外肌痉挛的肌电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正常翼外肌、翼外肌痉挛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正常翼外肌、翼外肌痉挛的肌电特征。方法:以35例单侧翼外肌痉挛成人患者为实验组,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ZEP-500型诱发电位仪(中科电器高技术公司)测试翼外肌上下头在最大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紧咬及张口1.0,2.5cm的肌电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翼外肌上、下头在ICP及开口运动中均有肌电活动;张口1.0cm时,翼外肌上头肌电变化较ICP时低,张口2.5cm时较张口1.0cm时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lt;0.05)。实验组ICP,翼外肌上、下头的肌电电位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为0.60,0.74,无显著性差异(P&;gt;0.05);张口2.5cm时,低于对照组,翼外肌上、下头的肌电电位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0.49,0.24,无显著性差异(P&;gt;0.05);张口1.0cm时,实验组肌电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翼外肌上、下头的肌电电位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2.15,2.31,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支持翼外肌上下头是协同肌肉,均表现为开口时收缩的观点;翼外肌痉挛时,张口1.0cm的电位明显高于正常翼外肌电位,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背景:应用颞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修复晚期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面瘫),存在肌力过强的缺点,将颞肌和表情肌的电生理力学指标比较研究,希望可以避免出现术后不对称表情的情况。目的:采用肌电图测定颞肌与表情肌的干扰型,为晚期面瘫施行颞肌筋膜瓣转移筛选功能指标。设计:开放性试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及临床解剖研究所。对象:于2000年军校学员中选拔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8例完成本试验。方法:依照肌电图原理,对表情肌及颞肌肌束的肌电图干扰型测定。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相应肌肉束干扰型的转折数、平均振幅和两者比值。结果:颞肌可以利用的三束肌束的肌力是相应表情肌肌束的1.5倍至4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颞肌可分三束替代表情肌修复晚期面瘫,肌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7.
钙离子导入治疗翼外肌痉挛的肌电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翼外肌痉挛钙离子导入治疗前后的肌电变化情况,探讨此评价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以35例单侧翼外肌痉挛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EP-500型诱发电位仪(中科电器高技术公司)测试在最大牙尖交错位(intereuspal position,ICP)紧咬及张口1.0,2.5cm时钙离子导入治疗前后的肌电变化。结果:ICP紧咬时,翼外肌上、下头治疗前后的肌电电位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为0.31和0.24,均P&;gt;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张口2.5cm时翼外肌上、下头治疗前后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为0.34和0.16,均P&;gt;0.05,无显著性差异;张口1.0cm时,翼外肌上、下头治疗前后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为2.00和2.32,均P&;lt;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钙离子导入治疗翼外肌痉挛能明显降低肌电电位,可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唐金树  刘郑生  赵斌  唐佩福  刘芙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48-4449,i001
目的:在肌肉水平神经再生动物模型中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局部应用对肌肉水平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切断9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前肢的尺神经。将失神经支配的尺侧腕屈肌与正常屈指深肌浅头在分别切除肌膜后沿肌肉全长缝合在一起,并在一侧局部应用HGF,对照侧不应用HGF。通过肌电图、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运动终板染色、肌球蛋白ATP酶染色进行电生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观察肌肉之间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应用HGF后(实验侧)诱发的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为(10.8&;#177;0.8)mV,明显高于对照侧(8.1&;#177;1.2)m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25,P&;lt;0.01),可观察到有运动神经末梢从正常的屈指深肌浅头向失神经支配的尺侧腕屈肌生长,并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建立新的终板联系。运动终板计数显示实验侧再生的运动终板数量多于对照侧。结论:HGF可以促进正常肌肉与失神经肌肉之间运动神经末梢的再生,加速再生的神经末梢与失神经肌肉建立新的终板联系。  相似文献   

9.
三甲痉瘫康颗粒对痉挛性脑性瘫痪大鼠肌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三甲痉瘫康颗粒对痉挛性脑性瘫痪大鼠肌张力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12在河南中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缺血性脑损伤的方法建立痉挛性脑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评定肌张力,药物连续灌胃5d,再分别评定肌张力。结果:三甲痉瘫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大鼠肌张力分级[治疗后(1.00&;#177;0.80)级,(1.40&;#177;0.90)级],与模型组[治疗后(2.10&;#177;0.70)级]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lt;0.05),与巴氯芬组[治疗后(1.30&;#177;0.70)级]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三甲痉瘫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大鼠瘫痪肢体活动幅度[治疗后(17.90&;#177;2.80)mm,(16.50&;#177;3.0)mm],与模型组[治疗后(13.50&;#177;2.70)mm]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lt;0.05),与巴氯芬组[治疗后(16.60&;#177;2.70)mm]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三甲痉瘫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痉挛性脑瘫大鼠的肌张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犬的嚼肌剥离术后的变化,探讨肌肉剥离术对嚼肌的影响。方法:杂种成年犬16只,行嚼肌剥离术,术后应用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作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嚼肌的酶组织化学变化。酶组织化学切片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对肌纤维个数、直径、透光度等参数进行计算,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肌纤维类型、个数、直径、透光度均值差异。结果:肌肉剥离术可使嚼肌产生暂时性损伤及废用性萎缩,表现为术后1个月组出现moth-eaten纤维,两型肌纤维直径减小,酶活性降低。但这种变化是暂时的,随着肌肉重新附着,肌功能恢复,术后个月组肌纤3维moth-eaten纤维消失,肌纤维直径及酶活性均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肌肉剥离术不会引起嚼肌肌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11.
背景应用颞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修复晚期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面瘫),存在肌力过强的缺点,将颞肌和表情肌的电生理力学指标比较研究,希望可以避免出现术后不对称表情的情况.目的采用肌电图测定颞肌与表情肌的干扰型,为晚期面瘫施行颞肌筋膜瓣转移筛选功能指标.设计开放性试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及临床解剖研究所.对象于2000年军校学员中选拔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8例完成本试验.方法依照肌电图原理,对表情肌及颞肌肌束的肌电图干扰型测定.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相应肌肉束干扰型的转折数、平均振幅和两者比值.结果颞肌可以利用的三束肌束的肌力是相应表情肌肌束的1.5倍至4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颞肌可分三束替代表情肌修复晚期面瘫,肌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部不同屈伸姿势侧卧位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探讨侧卧位睡姿时头颈部的良好摆放姿势。 方法表面肌电图观察30例青年志愿者左侧卧位下,颈部前屈、中立及后伸时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颈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采用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分析。 结果胸锁乳突肌前屈位与后伸位比较, IEMG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竖脊肌在颈后伸位与颈前屈位比较,IEMG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方肌上部在3种体位时IEM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3对肌肉在3种体位时M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侧卧位头颈部后伸时颈背部肌肉紧张度较小,提示侧卧位睡眠时头颈部较佳姿势为稍后伸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者电生理的演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70例GBS患者部分运动神经的诱发电位波幅(AMP),神经传导速度,F波以及部分感觉神经和肌电图进行了检测。结果:①5~8周肌电图出现纤颤电位或正尖波达高峰,重型患者5~8周、9~33周时大量纤颤电位分别为77.8%,66.7%,明显高于轻型组(P&;lt;0.01)和1周内组(P&;lt;0.01)。②运动神经总异常率于2~4周达高峰,5~33周重型患者中重度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减低率为77.8%.66.7%明显高于轻型组(P&;lt;0.01),2~33周重型患者F波消失率为70.0%,66.7%,66.7%明显高于轻型组(P&;lt;0.01)。③病程5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波幅与运动功能恢复等级呈正相关(r=0.521,P&;lt;0.001;r=0.631,P&;lt;0.001)。结论:①恢复期自发电位的有无、多少、持续时间有助于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判断。②5周后重型患者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中重度降低明显,提示重型患者多为轴索性损害。③5周后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是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④F波的消失有利于早期对疾病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探索一种无创的肌电检测方法,进行有关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实验。方法:设计了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实验系统,采用恒流电刺激器刺激腓总神经,记录小腿外侧肌肉的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结果:分别对6例正常受试者和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测试,发现电刺激引起肌肉疲劳过程中,正常受试者和重症肌无力患者诱发肌电信号的变化显著不同,首次刺激记录到的诱发肌电P1波的中角度(A1):对照组(6.45&;#177;2.57),重症肌无力组(1.79&;#177;0.72),持续刺激30s记录到的诱发肌电P1波的中幅度(A2);对照组(3.4l&;#177;1.77),重症肌无力组(0.29&;#177;0.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078,4.446,P&;lt;0.05)。结论:诱发肌电信号的检测分析对于研究肌肉的疲劳耐受性具有意义,该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牵引及普通牵引对颈棘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22例,采用SDS和普通牵引对受试者进行测试,不同测试间需相隔24h以上,测试时利用表面肌电图仪对受试者双侧颈棘旁肌肌电活动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进行记录,观察受试者在坐立位和平卧位时不同牵引阶段的表面肌电信号变化。 结果与左侧颈棘旁肌比较,右侧颈棘旁肌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普通牵引时,坐立位牵引中及牵引后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均低于牵引前(P<0.05),左侧颈棘旁肌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17.91±4.06)μV]及波幅峰值[(21.00±4.74)μV]高于坐立位牵引中的波幅均值[(12.91±2.89)μV]及波幅峰值[(16.45±4.19)μV](P<0.05),右侧颈棘旁肌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17.55±3.22)μV]及波幅峰值[(21.73±4.17)μV]亦高于坐立位牵引中的波幅均值[(14.00±2.86)μV]及波幅峰值[(16.09±3.13)μV](P<0.05)。SDS牵引下,与同侧颈棘旁肌坐立位牵引前比较,受试者平卧位牵引前、平卧位牵引中、平卧位牵引后及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卧位牵引中、平卧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均较同侧颈棘旁肌平卧位牵引前低(P<0.05),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较平卧位牵引前高(P<0.05)。与平卧位牵引中比较,同侧颈棘旁肌平卧位牵引后、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较高(P<0.05)。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较同侧颈棘旁肌平卧位牵引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DS牵引及普通牵引均能较好地放松颈部肌肉,但SDS的效果更为优异,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生理方法定位腰神经根主要支配肌群的可行性,为临床术中电生理定位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4/05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选择9只5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通过电生理的方法,依次电刺激L2~L5脊神经根部,分别记录双侧大鼠下肢主要肌肉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测量下肢四组肌肉(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峰值。结果:9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刺激腰神经根于下肢所记录的典型肌电波形以双相波和三相波为主。②刺激L2脊神经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最大波幅平均值均〈1mV,以在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最高(0.89&;#177;1.05)mV,显著高于其他3组肌肉(P〈0.05)。③刺激L3脊神经根,于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为(23.79&;#177;13.22)mV,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肌肉(P〈0.01)。④刺激L4脊神经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最大波幅乎均值均明显〉1mV,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股二头肌和腓肠肌[(15.88&;#177;12.28),(12.75&;#177;4.97),(7.11&;#177;3.60),(8.06&;#177;5.29)mV,P〈0.01]。⑤刺激L5脊神经根,于股二头肌、腓肠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为(23.92&;#177;15.05),(13.1&;#177;7.05)mV,显著高于其他各肌群(P〈0.01)。结论:电刺激不同脊神经根,在大鼠下肢不同肌肉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峰值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峰值,可基本确定所刺激的腰神经根节段。  相似文献   

17.
应用表面肌电图评定优秀竞走运动员20km训练中的肌疲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动态肌电分析方法对20km定量负荷竞走运动员疲劳过程中肌肉的功能状态变化做出评价,找出该运动员的定量负荷疲劳阈值。方法:北京田径队竞走运动员20km定量负荷竞走训练,取全程的表面肌电图信号用Megawin软件进行时、频域分析。对主要做功肌肉股外侧肌和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进行全程动态分析,计算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ey,MPF)和平均振幅(averagEL electromyography,AEMG)的变化。结果:竞走开始时肌肉放电节奏非常有规律,竞走结束前股外侧肌与胫骨前肌的肌电活动振幅较竞走开始时明显增高;竞走至15km时出现AEMG增高,MPF下降;频域指标MPF与竞走距离呈明显负相关(r=-0.758,P&;lt;0.001)。结论:sEMG的AEMG和MPF能反映运动员20km竞走的肌肉功能状况;定量负荷20km竞走运动过程中,该运动员在15km时开始出现肌肉的疲劳。  相似文献   

18.
钱开林  王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10-521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1,3,6个月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分的变化。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①偏瘫医疗体操。②神经肌肉促进技术。③肌电反馈治疗。④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⑤康复护理。⑥针灸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指导。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分别进行FCA评定。并将评定数据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FC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67.53&;#177;16.81)分,优于对照组(59.96&;#177;20.97)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648,P&;lt;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85.50&;#177;16.52)分,高于对照组(77.84&;#177;16.7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7048,P&;lt;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94.73&;#177;13.54)分,对照组(85.34&;#177;12.81)分,差异有显著性义(t=2.3195,P&;lt;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短期及长期功能恢复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界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何祥  冯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00-6901,i002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dar大鼠5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动物模型,造模成功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组各10只。应用透射电镜射像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电刺激对脑梗后突触形态及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患侧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25.84&;#177;3.49)nm]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57.13&;#177;10.29)nm]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314.36&;#177;24.92)nm]明显延长(P&;lt;0.01),突触界面曲率[(1.145&;#177;0.160)nm]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双侧电刺激组与患侧电刺激相比:突触间隙宽度[(21.91&;#177;3.72)nm]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70.15&;#177;11.82)nm]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329.79&;#177;20.44)nm]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突触界面曲率(1.252&;#177;0.166)明显变大(P&;lt;0.05);双侧电刺激与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变窄(P&;lt;0.01),突触后致密质显著增厚(P&;lt;0.01),活性区长度明显延长(P&;lt;0.01),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变大(P&;lt;0.01))。结论:电刺激能够促进突触重建,双侧电刺激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兔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影响,探讨促进咬肌再附着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4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术后1,2,3个月组)。每组6只。将实验用兔的双侧咬肌从下颌骨附着处剥离,下颌骨截骨后将咬肌复位,一侧定期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另一侧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1,2,3个月处死动物各6只,取实验侧和对照侧下颌骨骨块,大小1cm&;#215;0.5cm,连同其上附着咬肌-起取下进行拉伸试验,检测肌-骨再附着界面突然断裂时数据,即为咬肌再附着界面的最大断裂负荷。记录并分析术后1,2,3个月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实验兔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2,3个月实验侧肌-骨界面最大断裂负荷明显高于对照侧[实验侧:(0.58&;#177;0.13),(0.74&;#177;0.07),(1.28&;#177;0.21)kg;对照侧:(0.46&;#177;0.07),(0.62&;#177;0.11),(0.93&;#177;0.16)kg,P〈0.05]。②双侧咬肌-下颌骨再附着界面的附着强度随时问延长逐渐增强,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促进咬肌剥离后的再附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