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社区中老年男性性功能调查报告:BPC-BPH研究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中老年男性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ED)、射精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15个社区1656名年龄≥50岁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记录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评分及男性性功能问卷(O'Leary 1995),应用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符合标准的调查对象共1644人.年龄50~93(64.5±9.8)岁.平均IIEF-5(9.4±8.6)分.以IIEF-5评分0~21诊断为ED,总ED患病率90.45%,性欲低下60.04%,射精障碍38.81%.各年龄组(10岁/组)间ED、性欲低下、射精障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各年龄组间不同程度E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趋势检验表明随年龄增加,ED、性欲低下、射精障碍患病率逐渐增加(Z=10.1,P<0.0001),与年龄呈正相关性.结论 随年龄增加ED、性欲低下、射精障碍的患病率逐渐增加.ED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平凉市中老年男性性功能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Han XF  Ren JL  Hu LM  Xu KX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8):722-725
目的:调查并评价平凉市部分中老年男性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ED)、射精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城区6个居委会和郊区20个行政村1 539例年龄≥50岁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记录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评分及男性性功能问卷(O'Leary 1995)评分,分析调查数据。以IIEF-5评分0~21分诊断为ED,性欲评分≤2分诊断为性欲低下,射精评分≤2分诊断为射精障碍。结果:符合标准的调查对象1 230例,年龄50~89(62.5±9.6)岁,分为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4组。IIEF-5评分0~25(9.4±8.6)分,性欲评分0~8(2.3±2.1)分,射精评分0~8(3.6±3.0)分。ED、性欲低下、射精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92.27%、57.96%、36.91%。各年龄组间(10岁/组)ED、性欲低下、射精障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间不同程度E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年龄增加ED、性欲低下、射精障碍的患病率逐渐增加,ED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50岁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截止到2008年6月1日北京地区15个社区常驻人口中1644例≥50岁男性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评分、男性性功能问卷( O'Leary 1995)、IPSS、体质量指数(body mas index,BMI)、前列腺体积,询问既往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等史,吸烟和饮酒情况.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性功能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组勃起功能障碍(ED)、性欲低下和射精障碍的总患病率分别为90.45%、60.04%、38.81%.50 ~59岁、60 ~ 69岁、70 ~ 79岁和≥80岁年龄组间ED、性欲低下和射精障碍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ED(β =0.12,P<0.05)、性欲低下(β=0.10,P<0.05)和射精障碍(β=0.08,P<0.05)相关,BMI与ED相关(β=0.07,P<0.05),高血压病、前列腺体积是性欲低下(β =0.37,0.08,P<0.05)和射精障碍(β=0.47,0.06,P<0.05)的危险因素;饮酒与射精障碍有关(β=-0.31,P<0.05). 结论 北京地区≥50岁男性ED、性欲低下患病率增加,射精障碍患病率降低,说明中老年男性可以有良好的射精功能,多种因素导致不能达到良好的勃起是影响性生活的主要原因.ED、性欲低下和射精障碍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年龄是三者共同的危险因素.BMI是ED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前列腺体积是性欲低下和射精障碍的危险因素;饮酒与射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4.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导致性交不满足[1].ED是男性最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据不完全统计,在男性人群中,ED发生率达15%.中成药生精胶囊有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功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有较多报道;而在治疗ED少有报道.笔者运用生精胶囊治疗ED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我们于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中以ED就诊的患者共50例,接受生精胶囊治疗.患者年龄23~63岁,平均(37.56±9.82)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2.21±1.35)年.病例入选标准:参照国际ED诊断原则,即男子在性刺激下,不能持续地达到或维持足够硬度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交,且病程在3个月以上[1],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IEF-5)≤2 1分,诊断为ED.排除病例标准:有先天性性器官发育不良,尿道狭窄或畸形,泌尿系感染、结核;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者; 内分泌测定结果异常者;彩色多普勒超声阴茎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夜间勃起测定结果异常者;脊柱损伤;配偶不能充分配合者.  相似文献   

5.
谈糖尿病与性功能障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男子性功能包括性欲(Libido)、阴茎勃起和射精.勃起功能障碍包含了性功能障碍中的大多数,在过去"阳萎"这一术语较为含糊,因为它是被用来泛指性功能障碍的各方面.1992年,美国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将(勃起功能障碍)ED正式用来描述同阴茎勃起相关的障碍问题.即指不能得到或维持一定长久的勃起而获得满意的性交.几十年Masters和Johnson将ED定义为,在超过25%的性交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时间的勃起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这个定义似乎更现实和更可取,因为男人可以偶尔出现以上这种障碍,并不属异常.  相似文献   

6.
心理暗示治疗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主要原因为性病恐惧所致,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并不很大[1].为了进一步完善此项研究,我科对1999年元月~2001年12月皮肤性病门诊确诊的60例ED患者进行了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以观察心理治疗在男性ED患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24~26日,第一届“勃起功能障碍(ED)全球视点:从科学进展到伴侣的解决方案”亚太地区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就男性的性健康问题、尤其是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最新科学数据及其对女性伴侣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ED患者及其伴侣与医生这3者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女性伴侣在患者寻求和坚持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慢性疾病对性健康的影响,睾酮在ED中的作用,特殊人群的性健康,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及如何获得成功的治疗反应,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尤其是伐地那非)治疗ED的显著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亚洲地区ED的治疗现状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04例符合原发性ED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接受性知识和性技巧指导;治疗组58例,同房前1 h口服西地那非50 mg,根据前期4次以上的疗效和耐受性,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比较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表5个简化问题(IIEF-5)评分,评估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无ED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均治疗3个月,停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再次评估疗效. 结果 治疗3个月末,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IIEF-5中位评分分别为5.2分和12.6分、4.2分和19.8分;无ED者分别为12例(26.1%)、56例(96.6%),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27.7%、97.2%;停药1个月无ED者分别为8例(17.4%)、56例(96.6%),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9.4%、97.1%;停药3个月无ED者分别为7例(15.2%)、55例(94.8%),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6.4%、96.4%.治疗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6例(27.6%),对照组5例(1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不良反应短暂、轻微,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到消失,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服药者. 结论 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勃起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疗效维持良好.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参数与性功能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性功能情况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参数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表(IIEF-5)和不同的射精功能情况,将BPH患者分为勃起功能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障碍4组和射精正常、射精量减少、射精痛或射精不适和早泄4组,分析各组间的下尿路症状(LUTS)、前列腺总体积(TPV)、最大尿流率(Qmax)间的情况,应用方差分析研究各参数间的差异,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BPH患者165例,年龄53~75岁.144例有勃起功能障碍(ED)(87.27%),140例有射精功能障碍(EjD)(84.85%).研究显示:年龄与性功能关系密切.TPV在IIEF-5评分正常组与重度E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SS评分在IIEF-5正常组与轻、中、重度E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SS评分在射精正常组与精液量减少、射精痛或射精不适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是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BPH患者中ED和EjD的发生率较高.ED的程度与LUTS的严重程度和TPV大小之间有相关性,而不同的射精障碍与LUTS的严重程度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步入老龄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要综述了两者关系及心血管疾病患者ED的治疗进展.一、E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一)ED和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子心血管疾病的诸多危险因素(老年、吸烟、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肥胖和少活动等)也是ED的危险因子.1.老年:目前普遍认为ED是一个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多个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E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患病率可从20岁的0.1%到80岁的75%.北京地区老年男性性生活平均终止年龄及E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显示,北京地区男性终止性生活(2年以上无性交)年龄为(68.4±5.2)岁,ED发病率为89.4%,其中轻度6.7%、中度18.6%、重度28.4%和无性生活率35.7%.在严重ED终止性生活的老年男性中,60~64岁组占26.8%,而70岁以上组则超过50%[1].  相似文献   

11.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疾病,研究显示在我国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较为常见[1].这不仅导致患者焦虑、自信心下降,而且对患者及其女性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产生巨大影响.1998年首个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的问世给ED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ED是可以成功治疗的,这一观点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他达拉非作为一个独特的长效口服PDE5抑制剂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其常规剂量(推荐剂量为每次20mg)效果肯定,但副作用也较明显[2],因而在一定时间内低剂量的他达拉非治疗此类疾病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为了解低剂量他达拉非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的疗效,我们对113例资料完整的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技术探讨动脉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中的作用.方法 23例糖尿病性ED患者和30例非糖尿病ED患者经阴茎海绵体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主要成分为PGE1)10 μg诱导勃起后,行CDFI检查双侧海绵体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内径(R).结果 PSV和R这两项指标在糖尿病性ED和非糖尿病ED患者中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DV和RI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性ED患者中的动脉性ED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性ED.结论 动脉供血不足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后CDFI对血管性ED检查是一种微创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此次大会在伦敦召开,为期4 d.与会者1 612人,由61个国家的人员参加.大会交流论文及讲座198篇,展示论文169篇.重点就勃起功能障碍(ED),早泄(PE),女性性功能障碍(FSD),阴茎异常勃起,Peyronie's Disease(PD)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诊断及治疗进展予以讨论,并且指出PE及FSD易为人们忽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纪要重点讨论ED、PE、FSD、PD、阴茎异常勃起、阴茎形态综合征(Penile Dysmorphophobic Syndromes, PDS)及性医学.  相似文献   

14.
Wang W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12):1146-1151
勃起功能障碍(ED)是受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性功能障碍疾病.生理上ED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的功能退化和性兴奋反射调节机制的紊乱紧密相关,而心理上性欲低下,焦虑和抑郁心理会直接导致ED的发生.心理因素在ED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各项对ED患者性心理进行评估的问卷为我们提供了评估心理因素对患者影响的工具.基...  相似文献   

15.
WHO指出 ,人类健康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的总体健康。现代健康新概念使性与生殖健康在总体健康中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最近一项涉及全球 2 8个国家和地区约 2 60 0 0份的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 80 %的男性和 60 %的女性认为性生活是他们整个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勃起功能障碍 (ED)是男子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 ,虽不致命 ,但使人生活质量下降。一直以来 ,ED是患者难以启齿 ,而事实上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上世纪末西地那非地问世是ED治疗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使许多患者敢于启齿去寻找医疗帮助 ,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治疗ED药物的开发 ,使ED…  相似文献   

16.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专家组对原有的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etion,ED)诊疗指南更新为.除对以往研究结果作了回顾总结外,并对关键问题和空白点作了前瞻性研究,主要包括前列腺癌根除术后的ED产生原因与治疗,长期服用PEDs抑制剂作用不佳的原因及对策,以及PED s抑制剂安全性等问题,现参考有关文献将其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益鑫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1):699-701
勃起功能障碍的定义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持续或反复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ED是根据患者主诉来诊断的一种疾患,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ED的病因很多,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和一些特殊检查,以期明确ED的病因是心因性还是器质性还是混合性ED,以及ED的程度(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选择对ED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ED的病因、程度、医师的经验、患者的愿望以及技术条件等,此外尚需考虑到传统、伦理、社会经济状况及患者和配偶的喜好、期望和心理状况,还要考虑到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不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ED)的独立因素,部分病人在TURP后甚至改善了ED,这很可能与TURP改善了患者的下尿路症状(LUTS)有关;TURP与患者的射精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对TURP与性功能障碍(SD)关系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 (ED)的临床价值。 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阴茎药物诱导勃起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将非血管性ED病人与明确诊断血管性ED病人的多普勒超声变化进行对比 ,寻找血管性ED的特征。 结果 :动脉性ED病人深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 (PSV)明显小于正常组 (P <0 .0 1) ;静脉性ED病人在阴茎完全勃起后背深静脉血流 (VV)仍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配合药物诱导阴茎勃起 ,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临床上筛选血管性ED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平凉市中老年男性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射精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城区6个居委会和郊区20个行政村1539名年龄≥50岁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记录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评分及男性性功能问卷(O'Leafy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