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光镜进行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血尿肾源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对血尿中红细胞形态进行鉴别分型及计数,对照血尿判断标准归类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结果在血尿肾源性诊断上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82.7%,且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结论普通光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对血尿来源的定位诊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且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更易于在基层医院检验科普及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性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相差显微镜对血尿中红细胞进行计数及形态分型;应用CK-500尿液分析仪对尿中蛋白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尿中红细胞在肾小球肾炎组与非肾小球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非肾小球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诊断肾小球肾炎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价值。方法回顾102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畸形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UC=0.953)表明尿畸形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尿畸形红细胞大于或等于70%为该实验室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最佳诊断点(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92.3%)。结论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血尿的来源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泌尿系统疾病严重的信号,国外统计,普通人群中血尿发病率为1%,女性比较多,其中肾脏疾病60%,尿路感染病变22%,恶性肿瘤13%,其他疾病5%。血尿根据尿红细胞形态改变又将血尿分肾小球源性血尿,即称多形性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即称均一型血尿;混合性血尿三种。因此通过红细胞形态改变可以作为血尿定位检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做尿沉渣镜检时不但要注意红细胞的数量,还必须注意红细胞质的改变即红细胞的大小、形态的变化。尿中红细胞的数量反映损伤的程度,而红细胞的形态反映血细胞的来源。1诊断标准1.1均…  相似文献   

5.
尿中红细胞大小及形态改变在鉴别肾小球性(GN)血尿和非肾小球性(NG)血尿中具有重要价值。作者采用尿分析仪对34例血尿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大小测定及形态观察,并对尿液化学成份、时间、溶血、利尿剂等因素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1.尿红细胞大小和形态,GN 血尿以小红细胞为主,mcv 小于正常,NG 血尿以正常红细胞为主,mcv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肾小球源性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诊断率。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对比在不同离心机转数情况下对红细胞变形率的影响,总结各种形态红细胞对诊断的特异性。结果:72例诊断结果分析,对肾小球源性血尿敏感率96%。芽胞样红细胞对诊断敏感率89%。结论:特定转数下离心可提高混合性血尿的分辨率。芽胞样红细胞对诊断有相当特异性,符合根据临床表现推测肾脏病理类型规律并迅速区分内外科血尿。  相似文献   

7.
泌尿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血尿,以其红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两类。红细胞形态学观察,可提供出血部位的重要线索,以鉴别或确诊某些肾脏疾病[1]。我们通过对尿红细胞形态的显微镜检查,与肾穿刺后临床病理分型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尿中红细胞MCV值大小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中红细胞的大小及形态的改变,在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中,具有较高价值。近年来。国内外虽有采用相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测定尿中红细胞电泳时间,以鉴别血尿来源的报道,但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而难以推广应用。本文参考文献的方法,采用PS—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及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检查在判定血尿来源定位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血尿的标本作为考察对象,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并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分析肾小球性血尿组(glomerular hematuria,GH)和非肾小球血尿组(non glomerular hematuria,NGH)尿红细胞形态及尿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差异。结果肾小球性血尿(GH)组尿MCV值(63.71±6.03)fl明显低于非肾小球性血尿(NGH)组MCV值(92.37±12.11)fl(P0.05)且尿MCV不高于72.0fl,变形红细胞80%呈多形型。结论尿中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特征分析可作为血尿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判断血尿的来源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下血尿中红细胞形态改变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肾小球性疾病血尿215例;非肾小球性血尿233例;正常对照组210例,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与临床肾活检诊断血尿进行比较,评价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判定血尿来源的可靠性。结果215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非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6.3%,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3.7%,233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6.1%,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3.9%。相差显微镜法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6.1%。结论在相差显微镜下检测红细胞形态操作简便,结果与临床符合率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对鉴别血尿来源和定位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血尿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分析肾脏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 ,鉴别肾小球血尿或非肾小球血尿。结果 :5 0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变形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90 % (45 / 5 0 ) ,混合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10 % (5 / 5 0 ) ;5 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96 % (48/ 5 0 ) ,混合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4 % (2 / 5 0 )。结论 :普通光镜下检测红细胞形态操作简便 ,对鉴别血尿来源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光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对血尿中红细胞进行计数及形态分型;应用Midtron JuionⅡ尿干化学分析仪对尿酸碱度、蛋白、隐血试验进行分析.对照肾小球性血尿判断标准区分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结果 肾小球肾炎组光镜下尿中红细胞数及畸形率比非肾小球疾病组显著升高.尿畸形红细胞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91.9%,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结论 光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血尿来源的定位诊断具有指导作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无需特殊仪器设备,适于基层医院普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方法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红细胞的形态并计算畸形率。结果 应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结论 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路疾患的尿液红细胞畸形率,可判断尿中红细胞来源,是鉴别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普通光学显微镜、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分别应用以上2种方法检测98例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并与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敏感性92.7%,特异性88.0%;普通光学显微镜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敏感性85.4%,特异性84.0%,2种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对鉴别血尿来源均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尿诊断,困难较多。除血尿外无其他发现者诊断更加困难,特发性血尿病人肾活检的报告,有22%的成人和44%小儿检验结果未见异常。以1979年应用位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可见来自肾小球的血尿是变形的红细胞,而来自非肾小球的血尿,红细胞形态正常均再辅以其它检查帮助鉴别。多数人肯定了本法的诊断价值,但也有持否定态度者,对其诊断价值看法不一。作者使用自动血细胞计数器,来求出尿中红细胞的容积分布曲线,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尿中红细胞的变形程度,并已实用化。关于鉴别肾小球性疾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方法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红细胞的形态并计算畸形率。结果应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结论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路疾患的尿液红细胞畸形率,可判断尿中红细胞来源,是鉴别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17.
尿路感染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在尿路感染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镜检法观察66例尿路感染伴有血尿患者的尿标本。结果 有24例尿红细胞形态呈多形型和混合型异常改变。结论 尿路感染时尿红细胞的形态改变对鉴别肾小球性、非肾小球性出血无帮助。  相似文献   

18.
曾俐敏  祁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14-2415
目的:通过尿红细胞形态观察来判断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对临床诊断有实际意义。方法:取20 ml尿离心后,留0.2 ml沉淀,用4×40倍镜观察。结果: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和混合性血尿。结论:血尿性质的辨别首先是要判断是肾源性的还是非肾源性的。肾源性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一般形态可超过两种以上和见到棘形细胞。非肾源性红细胞变化较少形态不超过两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尿红细胞形态、MCV及血红细胞MCV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观察尿毒症组、肾小球肾炎血尿组和非肾小球血尿组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并计算畸形率,再用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及外周血红细胞MCV。结果:尿毒症组尿红细胞畸形率、MCV及血MCV/尿MCV与肾小球肾炎血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肾小球血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尿红细胞形态、MCV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接近,临床医生诊断和观察病情变化时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新鲜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血尿来源鉴别,近10年来广泛采用位相显微镜或普通光学显微镜加染色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做筛选检查.前者因位相显微镜价格不菲基层单位难以购置,此项检查应用受限;后者受观察者主管影响大,误差发生率高.有报道观察畸形红细胞中一种独特的结构(G1),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有高度的特异性及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一组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并与临床及肾活检结果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