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型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2007年收治的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45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4周,平均10.2天,手术治疗3例.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EPIIO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避免早期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伍贵祥  高龙 《吉林医学》2014,(17):3747-3748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年来诊治的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基本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治疗时间长达60 d,系处理不当所致,患者家属坚持再次手术;其余约经治疗7~20 d,平均约16 d基本恢复肠功能。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明确后,保守治疗预后好,绝大多数患者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保守治疗14例,平均治愈时间21d,手术治疗2例,1例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不发生肠绞窄,宜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肖凌晖 《当代医学》2012,(34):91-9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9例患者均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结合腹部X线平片与CT检查,一般诊断不难.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先行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3例,其中2例为早期未能认识误行手术,1例为症状缓解后并发腹膜炎而手术,其余9例均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4.7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肠梗阻的一个常见类型,在未能认识时易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给予治疗.常发生于术后4~7天内,肛门排便排气后进食而发生.临床上以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为明显,腹痛和呕吐相对较轻,生命体征稳定,保守治疗可缓解.  相似文献   

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35例于术后5~7d发生,3例于8~14d发生。38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和激素等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均具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较少发生肠绞窄,主要原因为炎症粘连,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SBO)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10月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38例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充电解质、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愈,1例保守三天后症状不缓解中转手术,术中见小肠广泛粘连,松解粘连时多处肠管破裂而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保守治疗5天厉中转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出现肠瘘,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质早期炎性肠梗阻如诊断明确,应保守治疗.如过早手术,容易如现肠瘘,短肠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 结果 23例患者痊愈出院,一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必手术.  相似文献   

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劲松 《当代医学》2011,17(6):77-7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8年收治的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42h~13d,经严格系统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6.2d。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准确掌握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系统化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惟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胜  孔凡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266-226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必手术。  相似文献   

11.
周朝晖   《中国医学工程》2009,(2):107-108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21d,3例经保守治疗28d无效而手术,其中1例治愈,1例术后并发肠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1例并发腹腔脓肿,经腹腔引流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5d以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疗效差,宜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选择分析我院腹部手术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89例病人经过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炎、足三里封闭法等治疗.结果:8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2天,5例中转手术,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总结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近10年来1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首次住院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3周左右。其中1例患者16个月后因机械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其余患者未再进行手术治疗,无复发者。结论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不同于其他类型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因腹部手术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②合理的治疗源于正确的诊断,最棘手的问题是要与粘连性肠梗阻的区别。③EPII的非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手术治疗,风险大、效果差、有严重的并发症。④EPII的预防在于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在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的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乌司他丁在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15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过。结果:15例病人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肠外营养(TPN)、应用乌司他丁及激素等,症状于住院后7—22d(平均15.8a)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以生长抑素加激素疗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令人满意,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禁食、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时间长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引起少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患者出现淤胆症状.文中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cystostomy,PTC)在术后EPII并发淤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腹部手术后EPII并发淤胆患者运用PTC的治疗效果.患者均行B超或腹部CT检查,常规进行禁食、胃肠减压、灌肠、TPN、生长抑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运用PTC行胆汁外引流.结果 15例患者均非手术治愈,无穿刺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32.5±5.7)d,TPN支持时间平均为(26.6±10.5)d,穿刺后至肛门排气为1~4d,平均时间为(2.3±0.9)d.11例患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穿刺后GPT、GOT、γ-GT、AK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较快恢复正常,淤胆症状消失.6例患者出现低热、右上腹不适症状,穿刺后体温恢复正常,右上腹不适症状缓解.结论 PTC运用安全有效,虽不能根本改变术后EPII的病理过程,但能明显改善术后患者因禁食而长期应用TPN导致的淤胆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胆汁流,促进肠蠕动,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邢喆  赵莹  朱佳  孙婷  高娜  向国卿  刘欣 《吉林医学》2012,33(7):1374-1375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入院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鼻肠管组,n=20)、鼻胃管(鼻胃管组,n=20)减压治疗,分别观察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腹围减少(15.5±5.2)cm较鼻胃管组(5.8±3.4)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36.5±258.8)ml/d较鼻胃管组(658±315.2)ml/d明显增多,排气排便时间(4.8±3.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0.7±8.3)均较鼻胃管组排气排便时间(8.2±4.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5.8±10.6)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保守治疗中较鼻胃管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申阳  谢建峰  周长虹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98-299,30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1例均行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6d,无1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黏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18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全胃肠外营养结合中药等保守治疗治愈;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无效后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4天,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术后5-28天,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01~2013-06收治的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治愈出院,肠梗阻解除时间3~7d,平均4.5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见于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生长抑素能明显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时间,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