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AS)白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新生血管数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喂养白兔造模,正常组和模型组用双蒸水灌胃,养心通脉片组用养心通脉液灌胃.1个月后,取出白兔主动脉,运用免疫组化法来观察VEGF和新生血管数.结果模型组和养心通脉片组主动脉斑块都可见棕黄色阳性表达,模型组表达较为强烈,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斑块都可见大于10 μm的颗粒,养心通脉片组颗粒较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心通脉片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后,通过影响VEGF和新生血管的表达来有效地逆转或消退AS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及其依赖性激酶(CDK)2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养心通脉片的干预作用。方法:参照“高脂饲养喂饲法”造模,设养心通脉片组和辛伐他汀片组、模型组(高脂饮食喂养)和健康对照组,分别用养心通脉片、辛伐他汀片稀释液及蒸馏水灌胃。30d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四组血管组织中Cyclin E和CDK2的表达强弱。结果:养心通脉片组Cyclin E和CDK2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0.05),而与健康对照组、辛伐他汀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辛伐他汀片组Cyclin E和CDK2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与Cyclin E和CDK2表达增加有关,养心通脉片能调节Cyclin E和CDK2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有效地逆转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脂水平及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通脉颗粒小刺量组、通脉颗粒大刺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予高脂饮食(含5%猪油、0.5%胆固醇)喂养12周复制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其中后两组同时予大小剂量通脉颗粒灌胃,观察各组动物实验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理形态改变(包括主动脉粥样斑块厚度、斑块覆盖面积和冠状动脉狭窄状况)。结果各模型组动物在实验结束时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上升,但通脉颗粒干预组上升幅度低于模型组,其中大剂量组上升幅度最小。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冠状动脉正常,其余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粥样斑块形成和冠状动脉狭窄,主动脉斑块厚度、斑块覆盖面积占整条主动脉面积的百分比蜞基狭窄冠状动脉百分比,大小剂量组均比模型组小,而大剂量组最小(P〈0.05)。结论通脉颗粒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这可能是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心氏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12周,复制AS模型。将AS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养心氏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另设雄性C57BL/6J小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养心氏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给药量分别相当于70 kg成人临床剂量的2倍、1倍、0.5倍及1倍。养心氏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养心氏片,剂量分别为1.40 g/(kg·d)、0.70 g/(kg·d)、0.35 g/(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剂量为2.57 mg/(kg·d)灌胃,共给药12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升主动脉病理学变化,Image J软件测定小鼠升主动脉斑块校正后斑块面积。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养心氏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升主动脉斑块校正后斑块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以养心氏片高剂量组小鼠升主动脉斑块校正后斑块面积最低,而养心氏片高剂量组小鼠升主动脉斑块校正后斑块面积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组织NF-κB、MCP-1、VCAM-1、IL-6、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药物干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NF-κB、MCP-1、VCAM-1、IL-6、TNF-α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养心氏片高剂量组相比,养心氏片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小鼠主动脉NF-κB、MCP-1、VCAM-1、IL-6、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而养心氏片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NF-κB、MCP-1、VCAM-1、IL-6、TNF-αmRNA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可抗动脉粥样硬化,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养心氏片给药组以养心氏片高剂量组抗AS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S小鼠升主动脉斑块校正后斑块面积及下调主动脉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组方的安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兔梗死边缘区心肌及主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的影响,探索益气活血通阳法对心肌梗死兔心脏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其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双模型,使用不同配比安心颗粒连续灌胃给药10周,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肌及主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结果安心颗粒中药干预组中,红参与水蛭比例10∶4组可显著增加缺血心肌区新生血管密度,10∶4中药组缺血心肌区CD_(34)阳性反应强度高于模型组(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药组主动脉壁区CD_(34)阳性反应强度未见升高。结论益气活血药物的合理配比可促进梗死边缘区血管新生,同时未见促进动脉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及斑块形态学的影响,以揭示辛伐他汀抑制炎症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灌胃进行干预,给药4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MGB-1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HMGB-1的基因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HMGB-1蛋白表达. 结果 (1)HMGB-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表达呈强阳性,辛伐他汀组HMGB-1表达较单纯动脉粥样硬化组减少.(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动脉粥样硬化组HMGB-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HMGB-1基因表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HMGB-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血清HMGB-1表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 结论 (1)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血管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强.(2)辛伐他汀能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斑块形成,降低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通过减轻炎症反应的途径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成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20只,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姜黄素200mg/(kg·d)灌胃,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以基础饲料喂养,共治疗1月。采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兔处死后取主动脉观察粥样斑块面积比;取主动脉弓做病理切片,进行光镜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壁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治疗组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治疗组斑块面积/主动脉面积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阳性细胞率、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姜黄素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壁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喂养的老年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方法选取高脂喂养的60周龄雄性aopE基因敲除小鼠30只,随机分为辛伐他汀高剂量组、辛伐他汀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每天予以辛伐他汀20mg/kg、辛伐他汀5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取主动脉窦部做病理检测。冷冻切片光镜下观察AS斑块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桥蛋白、α肌动蛋白的表达。vonkossa染色观察斑块钙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高、低剂量组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血清TC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斑块面积占管腔面积比、斑块内钙化染色面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血清TC和LDL-C水平,消退AS斑块的大小及其钙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高脂喂饲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中药怡脉颗粒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脂康组、怡脉颗粒组,每组8只,其中怡脉颗粒组和血脂康组边制模边给药,而前两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喂饲10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家兔斑块面积及MMP-9的舍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斑块面积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怡脉颗粒组和血脂康组MMP-9、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怡脉颗粒组MMP-9水平、斑块面积与血脂康组比较有所降低(P<0.01).结论 怡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可以减少斑块的面积,并能降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降低MMP-9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及主动脉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的影响 ,将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分为普伐他汀组 (每天 10mg/kg)、辛伐他汀组 (每天 5mg/kg)和阳性对照组 (等量生理盐水 ) ,从主动脉血管根部连续切片 ,常规HE染色 ,计算机图像扫描 ,分析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斑块占管腔面积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杂交方法测定主动脉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结果发现 ,除降胆固醇作用外 ,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皆延缓斑块形成 ,与对照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比 ,用药组小鼠的主动脉粥样斑块明显缩小 ;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还明显抑制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主动脉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的表达 ;其中 2药对 14和 2 4周龄小鼠主动脉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的抑制作用强于 34周龄小鼠。结果提示 ,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可延缓或缩小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抑制或下调主动脉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 ,其效果与降胆固醇作用不成比例 ,可能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活脉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活脉饮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范围、斑块内胶原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变化,并与单纯高脂组和辛伐他汀组比较。结果活脉饮高剂量组(每天12 g/kg)斑块范围较单纯高脂组明显减小(P<0.01),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脉饮低剂量组(每天6 g/kg)与单纯高脂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胶原含量活脉饮高、低剂量组均较单纯高脂组减少(P<0.01,P<0.05),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剂量组胶原含量较辛伐他汀组高(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活脉饮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较单纯高脂组明显增多(P<0.01),低剂量组与高脂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脉饮呈剂量依赖性抗兔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强基质属蛋白酶的表达、减少斑块内胶原的聚集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种药物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普罗布考、卡托普利和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消退作用。  方法 :55只兔饲养高胆固醇饲料 ,12周末将 40只兔随机分为自然消退组、辛伐他汀组、普罗布考组、卡托普利组和中药组 ,每组 8只 ;于实验开始、 12周末、 2 4周末测量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内中膜校正的声学密度值 (% )。对比超声测量的内中膜厚度与病理测值。  结果 :病理测量的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超声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4个药物治疗组内中膜厚度均显著低于自然消退组 (P均 <0 0 5) ,服药后内中膜厚度依次为辛伐他汀组 <普罗布考组 <中药组 <卡托普利组 <自然消退组。消退治疗后内中膜校正回声强度 (% )均显著增高 (P <0 0 5) ,依次为普罗布考组 >辛伐他汀组 >中药组或卡托普利组。  结论 :辛伐他汀、普罗布考、卡托普利和中药均有不同程度消退实验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其中以辛伐他汀效果最佳。高频超声技术可作为定性和定量随访动脉粥样硬化动态变化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评价辛伐他汀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并分析辛伐他汀对AS斑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平均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AS模型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在食物中加入高脂饲料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6周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壁结构及血流,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p),同时定量测定动脉壁声学密度值,与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相对照,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PCNA和bFGF在斑块中的表达。结果 16周末B、C组血清TC、TG、LDL-C较A组显著增高,C组较B组减低(P<0.05)。超声检查可见B组、C组腹主动脉AS改变,与病理形态学结果一致,IMT较A组显著增高,C组IMT为(0.51±0.11)mm较B组(0.68±0.13)mm减低(P<0.05),C组动脉内中膜声学密度值、内中膜校正回声强度值较B组减低[(32.73±2.46)dB比(42.33±1.84)dB]、(1.25±0.11)比(1.67±0.08)(P<0.05)。C组bFGF、PCNA表达较B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能够减少斑块中bFGF、PCNA表达。超声显像及声学密度定量检测能够准确评价动脉壁形态学及声学密度特征,为临床评估AS进展及消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四逆汤对高胆固醇喂饲所致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高胆固醇喂饲模型;将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汤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正常对照组)和高胆固醇饮食(其它2组)喂养,四逆汤组另加用四逆汤方药;实验结束后,观察血管病理变化、血和血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浆和血管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组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内膜斑块面积和厚度明显降低;血和血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血浆和血管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增加;血管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增强。研究结果提示,四逆汤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抗氧化损伤可能是四逆汤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增强亚硒酸钠消退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脂质体作为心血管药物载体包裹亚硒酸钠 (Na2 Se O3)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AS)。方法  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 AS对照组 ,硒 (Se)治疗组和含硒脂质体 (Se- L PS)治疗组 ;超声法制备出特定含硒脂质体 (Se- L PS)。通过测量不同时段血浆 Se含量的变化 ,了解脂质体的稳定性 ;通过测定不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推测脂质体的靶向性 ;病理学方法检查各对比组主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和厚度。结果  Se- L PS治疗组 ,注入药液后 1d,其血浆 Se含量仍处动态 (与用药 4 d后的相比 ,P<0 .0 5 ) ;其血液和心脏 GSH- PX活性上升明显高于 Se治疗组 (P<0 .0 5 ) ,而其肾 GSH- PX活性上升低于 Se治疗组 (P<0 .0 5 )。结论 直径 0 .5~ 0 .7μm的刚性脂质体具有一定靶向性 ,改变了 Se的分布去向 ,适合作心血管药物的载体 ,包封 Se后 ,消退 AS斑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病理学改变,评价该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随机取5只设为正常对照组.另35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兔模型(经腹主动脉使用兔气囊致动脉去上皮化损伤,并连续用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后,除在实验过程死亡或患病5只兔外,其余随机分4组,即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8只,继续高脂喂养1个月)、普食恢复组(7只,改用常规饲料喂养1个月)、氟伐他汀组[7只,给予氟伐他汀1mg/(kg·d)连续干预治疗1个月]和米诺环素组[8只,连续给予米诺环素3mg/(kg·d)治疗1个月].各组动物分别麻醉后处死并切取腹主动脉,按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以Masson染色法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细胞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原位杂交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动脉管壁组织经Masson染色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病理变化,模型组和普食恢复组均呈现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而米诺环素和氟伐他汀两治疗组病变明显减轻,尤以前者改善突出.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巨噬细胞含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9的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相一致,前三者间在各组动物中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01).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9的水平在米诺环素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普食恢复组(P<0.05),且在米诺环素组可见平滑肌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米诺环素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高脂血症兔外周血白细胞CD11a的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21只健康雄性中国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和普萘洛尔组,普萘洛尔组给予普萘洛尔(每天5mg/kg)灌胃。16周后取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CD11a表达的阳性率。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检测斑块面积与内膜面积百分比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巨噬细胞含量。结果普萘洛尔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正常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普萘洛尔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内膜面积比为59.1%±11.3%,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为56.3%±4.9%,外周血CD11a阳性的白细胞比率为61.9%±4.2%;模型组分别为78.3%±6.7%、70.6%±5.6%和74.3%±3.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萘洛尔可通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反应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