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分级分区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分级分区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效率及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就诊等候时间、急救时间、专科医师访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分级分区急诊护理能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与急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急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良分级分区护理管理衔接绿色通道对突发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医院改良急诊分诊管理条例为分界点,将2019年6月~202年6月间,采用传统急诊分诊条例(常规分级分区管理)接收的44例突发性心绞痛患者纳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间,采用改良急诊分诊条例(改良分级分区护理管理衔接绿色通道)接收的62例突发性心绞痛患者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突发性心绞痛患者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病情均在接受治疗后得到好转,随访3个月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院后1个月死亡,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者;观察组医生接诊时间、相关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应急处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分诊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就诊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分级分区护理模式衔接绿色通道能有效筛查病情危及心绞痛者,提高急诊分诊效率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止血术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杞县中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8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内镜下止血术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持续使用7d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功能、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7%)高于对照组(76.74%)(P<0.05);观察组胃泌素、生长抑素以及胃动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总发生率(13.62%)和对照组(9.28%)无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止血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互动性健康教育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疾病认知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符合条件的UGH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互动性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度评分、遵医行为情况及入院当日、治疗1周及出院前的Glasgow Blatchford评分(GBS),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并比较两组再出血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1,2.521,4.517,4.802,4.494,2.831,4.256;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6.708,6.171,6.508,7.070,6.708;P0.05);治疗1周及出院前观察组GB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8,-4.194;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结论:互动性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UGH患者疾病认知度,改善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再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受手术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多模式镇痛护理.持续干预4 w后观察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夜间疼痛次数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夜间疼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程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总有效率有91.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皮质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质水平,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n=4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前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满意度,入院前及出院1 m后通过美国纽约心脏病病学(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life inventory-1274,GQOL-1274)比较心功能分级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1m时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更佳(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病情,该护理方法更得到了患者认可,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改良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带在股动脉穿刺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术11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采用纱布加弹力绷带及盐袋压迫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带进行止血,对两组操作情况、止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医护人员对止血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血方法操作时间、盐袋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迫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起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专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成功率及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9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专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情况、神经功能、日常生活功能以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和就诊至溶栓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值减少,正常生活功能评分(BI)分值增大,观察组NIHSS分值较对照组低,BI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专案能够提高ACI患者的溶栓成功率并改善抢救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急诊标准化流程护理联合自动体外除颤仪对心搏骤停(CA)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龙岩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CA患者,按照不同急救措施分为对照组(n=35例)与观察组(n=45例),对照组采用急诊标准化流程护理并行手动心肺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流程护理联合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左心房有效不应期(LAERP),同时记录房颤持续时间、房颤发作次数、抢救时间、急救成功率、住院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抢救成功后的后遗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房颤发作次数、抢救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ERP与急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急诊标准化流程护理联合自动体外除颤仪对CA患者进行急救,能明显缩短急救室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脏电生理指标,对改善救治结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证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证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手术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选择基于循证证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同时促进患者好转,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辅助生长抑素治疗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9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 例和观察组45 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再出血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 vs 8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1.4±0.5)d vs (2.6±0.7)d,P<0.05],而再出血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4% vs 1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降低[(5.46±0.93)ng/ L vs (8.37±1.08)ng/ L,(19.37±3.43)ng/ L vs (38.22±8.14)ng/ L],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15.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辅助生长抑素在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止血时间,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UGH)患者使用奥曲肽(Octreotide,Oct)联合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PZ)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UGH患者10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LPZ 30 mg静脉滴注Ti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Oct(首剂0.1 mg静脉推注,随后0.3 mg配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 mL静脉泵入),两组均治疗6 d.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7.36%(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胃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GH患者使用Oct联合LPZ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止血效果,无更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全面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消化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全面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护理效果好,可推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输液护理的更好方式。方法:将8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按常规依次输完每一组液体,生长抑素另建通路250ug静脉推注后,以250ug/h速度持续点滴4-6d。实验组分三期采用不同的输液方式:急性出血期用快速输液方式;血压稳定期用稳定的输液方式;药物维持期用慢速输液方式。生长抑素250ug静脉推注后,用微量输液泵以250ug/h持续泵入4-6d;观察24、48、72h有效止血率,出血复发率和肝腹水诱发率。结果:实验组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及肝腹水诱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的输液护理方式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IKAP)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GDM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体重增长情况、围产结局、生产并发症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增长体重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 8-10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KAP模式的护理能明显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改善围产结局与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在重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7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3例)以及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干预,两组均干预14d,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18.87%)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70%)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在重症患者中可较好地降低重症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住院期间人身安全,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快康复,该护理方法切实可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有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分得30例,观察组分得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内科护理干预,对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高达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我院整体护理水平,宜采用独具针对性的内科护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联合凝血酶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7-2021-05廊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萘洛尔联合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91%vs 74.55%,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明显(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non variceal upper gastro in testinal bleeding,ANVUGIB)临床特征、再出血因素.方法:回顾天津市天津医院2016年7月至2021年2月227例ANVUGIB患者1年随访资料,再出血为A组,未出血为B组,做再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26.87%),黑便(48.90%)、呕血合并黑便(21.59%),头晕乏力(36.12%).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46.70%),上消化道肿瘤(28.19%),急性上消化道黏膜病(14.10%).年龄≥75岁、重要脏器合并症、Rockall≥5分、Blatchford≥6分、Forrest Ia级、较高水平休克指数、较低水平血红蛋白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ANVUGIB,需重视高龄患者并结合上述评分和分级工具进行再出血预防,可适当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