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痴呆作用,其中含皂苷成分中药治疗痴呆疗效可靠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抗痴呆的机制主要通过参与神经生化、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与血管机制等途径。对中药皂苷类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相关机制的有关文献加以分析综述,为含皂苷成分中药的进一步药理研究和痴呆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能力。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西药均仅为对症治疗,途径单一,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大。近年来,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探索与应用逐渐增多。多项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通过调控病理蛋白产生和聚集、氧化应激、神经炎症、铁死亡、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发生及传递、脑-肠轴等分子机制来发挥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该文归纳总结了近年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机制及发现有效中药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实践证明,人参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改善记忆和神经保护作用。雌激素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内源性雌激素是AD的保护因素,雌激素替代治疗对AD的预防和治疗有益,但由于其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因此,人参皂苷作为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中药,可以作用为雌激素的替代品,对于A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人参皂苷的雌激素样神经保护机制以及能否作为雌激素受体的有效配体发挥作用,拟通过人参皂苷对雌激素剥夺大鼠Aβ神经损伤的保护性研究衣人参皂苷与雌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为人参皂苷治疗AD提供科学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三七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范围较广。研究表明,三七皂苷作为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学习记忆和治疗AD方面的良好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节神经可塑性、调节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抗细胞凋亡、抗氧自由基损伤、抗炎症、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本文总结近年来三七皂苷治疗AD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三七皂苷作为AD的潜在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为深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三七总皂苷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6.
快速老化小鼠是一种在生命早期即出现身体各部位功能衰老现象的鼠系,且不同亚系的病理特征各异。不同亚系小鼠的病理表现多与人类衰老的病理学特征相似,因此常用于老年病相关实验的动物模型,如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等。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优势,在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疾病的基础研究选择SAM系小鼠作为研究模型,有助于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现将不同亚系的SAM小鼠特征及其在中医药治疗老年病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因素互为影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巨噬细胞泡沫化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一步。许多中药被证实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汇总了中药中抗巨噬细胞泡沫化的有效成分,从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方面综述了中药材中蒽醌类、多糖类、皂苷类、多酚类、生物碱类、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类、蛋白质类等有效成分抗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更多启示。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8.
中药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潇  王贵阳  侯宇东  姜艳艳  张薇  刘斌 《中草药》2021,52(5):1471-148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液再灌注,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然而在恢复血流供应时,常会使缺血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恶化,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多种机制参与其中,是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潜力。以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与靶点为切入点,对近10年来发现的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中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科学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医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慧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1):2449-2449
概述了中医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展,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的角度阐述了传统医学的各种干预作用,总结了发挥干预作用的中药复方及中药成分的主要种类,提出了中医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重作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Aβ)过度沉积、神经炎症反应、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目前临床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而传统中草药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AD作用成为研究热点。老鹳草作为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已有600余年的临床药用历史,其具备巨大的药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老鹳草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类型主要包括鞣质、黄酮、有机酸及挥发油等。研究表明,中药老鹳草中多种鞣质化学成分具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药理活性,其机制涉及抗Aβ、调节Tau蛋白、抗氧化、抗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等,其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从而有效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后,着重对中药老鹳草属中多种鞣质组分及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通过探讨中药老鹳草属植物中的鞣质组分及其作用机制,筛选出潜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组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侯燕  郭家奎 《吉林中医药》2011,31(8):753-754
阿尔茨海默病本身能够一定程度诱导内源性NSCs的活化,以实现机体功能的代偿恢复,同时也说明随着病程的延长及年龄的逐渐增长,内源性NSCs的激活逐渐减少。补肾填髓中药能促进神经元细胞能量代谢和利用,激活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元存活与再生。以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等组成的补肾复方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认知功能。中药具有整体调节和多环节综合治疗的优势,以神经干细胞为切入点,着眼于补肾中药对神经干细胞在脑内增值、分化的规律与机制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内源性神经保护通路和神经功能重建的干预调节机制,为中医药在该领域深层次的研究开辟全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从更深层次上阐明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人参活性成分,并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Disgent数据库查找人参成分的靶标蛋白,阿尔茨海默病的靶蛋白,运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并进行网络度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Reactome FI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预测出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具有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缺失和痴呆为临床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痴呆"的范畴。根据中医藏象学说,肾虚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基础,由肾虚导致的津液疏布障碍、血脉闭阻等出现的病理产物——"痰、瘀",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并相互交结、加重病情,以致病情迁延不愈。本文以"肾虚痰瘀"着眼,从药理研究、中医临床实践、数据挖掘等方面,浅谈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机演变,对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对中医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病理机制复杂。现临床用于治疗AD的西药多针对单一靶点,且副作用较大。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系统、多环节的治疗特点。中医通过辨证分型采用不同中药复方防治AD是研发防治AD新药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将中药治疗AD复方分为补肾填髓类、补血养心类、健脾益气类、疏肝解郁类、活血祛瘀类、化痰开窍类及清热解毒类。该文整理近年来治疗AD的相关中药复方,从临床研究、现代药理研究两方面系统阐述其防治AD的研究,为寻找AD防治药物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波  周明旺  吉星  李盛华  肖振  王玉  胡星荣  苏耀辉  徐斌  王雷 《中草药》2021,52(7):2117-2133
关节软骨退变在骨关节炎发病之初便出现,继而影响关节其他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关节软骨常被作为骨关节炎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机制研究的组织之一。关节软骨退变与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障碍相关,所以在预防软骨退变中保护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中药在骨关节炎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对中药有效成分能调节线粒体,进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机制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将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类、皂苷类等)调节线粒体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分子机制关系进行综述,为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的防治提出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多靶药物计算机虚拟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用现代化学信息学手段和中药化学数据库寻找中药中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靶药物。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包(版本2.5.5),对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中5个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酶的三维结构活性部位进行分析,通过配体对接(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分别以靶酶原配体的打分函数为阈值,筛选出中药化学数据库中6个具有多靶作用的化学成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述近年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在氧化应激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通过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研究脑能量代谢相关的ATP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明确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抗氧化治疗的显著作用,提出了今后治疗研究的多重方向。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记忆和认知功能的进行性下降。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对AD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确切病因仍然不清楚,目前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这引起了对新型治疗策略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对不良反应小、疗效好的神经保护药物的需求。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的是一类甾体或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认为在AD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研究表明,天然皂苷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包括减少淀粉样蛋白β肽的沉积、抑制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调节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反应及抑制细胞凋亡等。特别是,一些含有天然皂苷成分的中药制剂已经显示出在AD治疗中的潜在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天然植物提取后的皂苷类化合物在AD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这些研究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皂苷在AD治疗中的潜在机制,旨在为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并期待未来能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验,充分挖掘其在AD治疗中的潜力,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诗婷  孔伟华  温乐乐  金红婷  刘巨钊  崔琦 《中草药》2023,54(18):6128-6138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膝关节功能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KOA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弥补现代医学治疗KOA的不足。中药三萜类成分对KOA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合成胶原蛋白等延缓KOA的进程,具有多靶点协同性的特点。通过对中药三萜类成分防治KOA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开发临床治疗KOA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近20年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探讨其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发表的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0日,采用NoteExpress合并后去重,使用CiteSpace 5.7R5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676篇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中国老年学杂志》的发文量居首位,作者吴正治和胡海燕的发文量最多(11篇),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发文量较多,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临床研究、疗效观察或作用机制研究领域。结论:未来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将不断深入,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中药作用机制和用药规律将成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