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以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9月门诊处方1853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29.38%(5444/18530)。不合格处方244张占1.32%。结论需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按科室分层等比抽取每月每个星期一处方100人次,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点评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所查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计算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结果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抽查门诊处方5696张,合格处方5321张,合格率为93.42%,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98%,注射剂使用率为14.57%,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44.14%,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79.94元。结论处方书写基本合格,但仍存在用药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应加大对《处方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力度和门诊处方检查力度,使处方书写进一步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普通处方,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促进门诊医师正确书写门诊处方和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师临床参与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抽查2013年1月至12月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各项指标及内容、《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用药须知》的规定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和点评。结果有48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处方书写不规范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比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医师需加强学习《处方管理办法》,通过处方点评,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徐晓红 《淮海医药》2013,31(1):63-64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标准,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处方点评,规范了医师处方行为,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存在较多不合理的情况,需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处方点评制度,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抽查我院门诊处方,以加强处方审核及规范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12月5451张门诊处方,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统计。结果处方合格率为87.84%。其中不规范处方占9.1%,不适宜处方占6.66%,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62.96%。结论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医师应重视处方管理学习,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师要加强处方审核,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取门诊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处方和医嘱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不合理处方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结论处方点评是临床药师直接调查分析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处方质量,促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抽取我院专家组干预前(2010年7-12月)和专家组干预后(2011年7~12月)的门诊处方各12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等为依据,对处方的基本指标、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规处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处方点评专家组对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床合理用药有持续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处方管理、加强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机构,对处方实施监测,采取干预措施。因此,我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对门诊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评价项目的点评、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我院2011年1~6月在门诊处方抽样点评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作一汇总分析,以期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推进门诊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门诊处方分析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提高医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抽取医院2013年门诊处方12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提供的《处方点评工作表》要求逐项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医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当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保证麻醉药品的正常医疗需要,促进麻醉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北京某三级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共收集门诊麻醉药品处方2093张,其中不合理处方70张,占麻醉药品处方总数的3.34%。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处方内容缺项(61.4%)、处方用量不规范(10.O%)及用法及用量不适宜(10.0%)等。结论:该医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总体质量较高,仍应进一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水平,确保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门诊处方180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采取回顾性点评、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均较高,不合理用药现象突出;基本药物使用率则完全符合规定,完全执行了国家基本药物相关政策。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存有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强干预,规范处方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门诊儿科处方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现阶段我院门诊儿科处方合理性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12月的5 400张门诊儿科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对各类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点评。结果我院儿科不合理处方比例为9.29%,不规范处方比例为4.74%,用药不适宜处方比例为4.44%,超常处方比例为0.11%。结论我院儿科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医护人员及药学人员应共同努力,以达到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1年3月26~29日四天的1500张门诊调剂室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滥用抗菌药物现象严重,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情况,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第1李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1364张,以《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处方点评实施规范(试行)》为标准,从书写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角度,判断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1199张,其中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处方分别为1168张(占97.41%)、31张(占2.59%),前者主要表现为医师无指征延长用药疗程、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等,后者主要表现为用法与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等。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比例仍较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药师审方制度,改善合理用药监督反馈管理环节,进一步提高门诊抗茵药物处方合理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院门诊处方的基本情况,评价处方点评制度改进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层等比例抽取某院门诊西药、中成药处方共141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并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从2.47分别降至1.83、1.78、1.97,不合理处方比例从49.52%降至25.29%(P〈0.008)。结论处方点评制度的改进显著改善了处方质量,但不合理处方率仍较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析门诊处方的质量情况,为医院制订合理用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3月份门诊处方9722张,依照《医院处方质量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方法对所查处方进行评析。结果:86张不合格,占抽查处方总数的0.8%。结论:本院门诊处方仍需加强管理,因此应规范医生处方书写并加强合理用药监督,才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钟悦华 《中国医药》2013,8(8):1175-1176
目的 分析社区医院全科门诊处方常见问题,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医院全科门诊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处方各400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西药不合理处方率为18.8% (75/400),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为13.3% (53/400),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率为12.5% (50/400).其中西药书写不规范处方占94.7%(71/75),中成药书写不规范处方占60.4% (32/53),中药饮片书写不规范处方占68.0%(34/50).西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5.3%(4/75),中成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39.6%(21/53),中药饮片用药不适宜处方占32.0%(16/50).无超常处方.结论 全科门诊处方存在较多问题.门诊医生需要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某医院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规范情况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婧  李芳 《中国药师》2010,13(1):122-124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8年3、4月和2009年3、4月每月各一周(周末除外)的门诊药房处方共16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该院制定的《处方评价制度》和有关文献等对处方完整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008年3、4月所抽处方中不规范的占49.59%,用药不当的占8.88%,2009年3、4月不规范处方下降为11.09%,用药不当下降到4.90%。结论:通过采取多种处方点评干预措施,提高处方合格率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门诊不合格处方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不合格处方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28 500张(每周随机抽取6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新编药物学》、药品说明书及文献资料,查出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4.32%,不合格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占3.41%,用药不合理处方占2.27%。结论针对以上情况,医院应持续开展处方点评,采取多方面的、科学的干预措施,以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20.
张建红 《天津药学》2012,24(1):31-32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和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对2011年1—12月抽取的4 800张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共查出不合理处方382张,不合格率为7.96%,其中不规范处方占2.40%,用药不适宜处方占4.10%,超常处方占1.46%。结论:本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