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67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分为两组,A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B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两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 μg/次,1次/d,连用6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同时取诱导痰行细胞分析及测定白三烯B4(LTB4)的含量.结果 6周后,A、B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基线值分别升高(0.13±0.10)L、(0.04±0.05)L;FVC分别升高(0.16±0.24)L、(0.03±0.05)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治疗前后痰液嗜酸粒细胞数、LTB4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B组痰液中性粒细胞数、LTB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吸入噻托溴铵能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而对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的COPD患者气道炎症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炎症和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30例,均口服强的松0.5mg/(kg*d).治疗前后均测肺通气功能、诱导痰细胞学及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并据舒张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提高率将患者分为A组(FEV1提高率0~7%)和B组(FEV1提高率8%~14%).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嗜酸细胞、eotaxin、EC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EV1提高率与嗜酸细胞、eotaxin、ECP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7、0.647、0.586,P均<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气道嗜酸粒细胞聚集、趋化,从而减少eotaxin和ECP的分泌释放,减轻气道炎症,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脉冲振荡(IOS)法测定不同嗜酸粒细胞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阻抗的变化及与小气道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市肺科医院门诊就诊时处于COPD稳定期的患者, 根据筛选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值分为2组, A组为嗜酸粒细胞比率≥2%的患者, B组为嗜酸粒细胞比率<2%的患者。纳入106例COPD患者, 最后94例患者参与本研究, 男性患者比例为74%, 入组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测定常规肺功能指标、IOS指标, 随后开展小气道病变、呼吸阻抗等方面的分析。结果从入组人群看,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提升的患者比例50%, 从吸烟指数的角度看, B组高于A组(P<0.05), 2组在阻抗占预计值百分比(Z5%pred)、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5%pred)、周边气道阻力(R5-R20)及周边气道弹性阻力(X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Pearson研究结果表明, X5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3%pr...  相似文献   

4.
扎鲁司特治疗哮喘的疗效和气道炎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观察扎鲁司特是否影响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方法23例成人哮喘患者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商品名安可来)20mg,1d2次,连续治疗13wk。试验中记录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β受体兴备剂使用量、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百分比(FEV2FVC)及呼气峰流速(PEF)。试验前后分别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记录气道炎症细胞数量及比例,对治疗前后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值和FEV1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夜间憋醒次数、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均显著减少,PEF明显改善,治疗前后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值和FEV1治疗前后差值相关。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哮喘患者具有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抗炎作用,能减少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吸入糖皮质醇激素(ICS)+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预测指标。方法实验分两组,实验组COPD患者166例,对照组COPD患者73例,实验组所有COPD患者吸入50/500μg沙美特罗/氟替卡松(1吸,2次/d),对照组吸入安慰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IL-8、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和肺功能的检测。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FEV1改善的可能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吸入50/50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1吸,2次/d)治疗后FEV1改善值为(86±11)ml,而对照组FEV1改善值为(19±16)ml(t=6.205,P〈0.05)。我们对影响ICS+LABA改善FEV1值的可能因素,包括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炎性介质IL-8水平、反应气道炎症水平的FENO,基础肺功能FEV1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诱导痰中炎性介质IL-8水平、FENO基础水平和基础肺功能与FEV1改善无相关;而嗜酸粒细胞〉2.5%(χ^2=3.181,P〉0.05)及治疗后FeNO下降〉10bbp(χ^2=17.237,P〉0.05)与FEV1改善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itc分析显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2.5%和治疗后FeNO降低〉10ppb是影响ICS+LABA改善FEV1的重要因素。结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治疗后FENO下降的水平可成为ICS+LABA改善COPD患者FEV1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证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COPD患者是否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方法60例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予甲基强的松龙40 mg/d×0~3天后即停用)及常规治疗,共6个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性氧疗,抗感染,化痰,止咳,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30天测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统计6个月内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和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结果治疗组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有明显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98.21±36.35天)较对照组(63.54±25.62)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的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34.5%明显少于对照组48.6%。结论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患者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是临床COPD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气道高反应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择91例明确诊断为COPDⅢ级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治疗组46例(给予盐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_1占预计值%,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监测出院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血气分析各指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出院后生活质量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防止肺功能的快速下降,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2009年1 2月至2011年1月门诊就诊的4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15例)和非吸烟组(23例).所有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必要时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发放哮喘日记卡及峰流速仪.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哮喘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晨间及夜间最高呼气流速(PEF),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测定痰液中白介素8(IL-8)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除性别构成外,年龄、病程、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F=39.991,P<0.05)、FEV1%pred(F=56.075,P<0.05)、PEV1%pred(F=53.535,P<0.05),嗜酸粒细胞百分比(F=15.271,P<0.05)及eotaxin(F=24.172,P<0.05)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哮喘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非吸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吸烟组(P<0.05).结论 吸烟降低了哮喘患者对ICS治疗的反应性.对吸烟的哮喘患者,治疗可能需要特殊调整.  相似文献   

9.
舒利迭改善COPD合并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利迭对COPD合并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肺功能Ⅱ~Ⅲ组稳定期COPD合并尘肺病和COPD患者各28例,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FEV1、FVC、FEV1%和FEV1/FVC等指标,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COPD合并尘肺病组的FEV1%低于COPD组(P<0.05);两组FEV1/FV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和COPD合并尘肺患者的肺功能,但合并尘肺病使舒利迭对COPD患者的疗效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NF-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COPD稳定期患者26例,诱导痰检测痰上清液IL-8水平,分离巨噬细胞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NF-κBP65的活性表达,检测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8水平,所有患者均测定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FEV1/FVC)。结果COPD稳定期诱导痰上清液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巨噬细胞NF-κBP65胞核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痰IL-8与巨噬细胞NF-κB的激活呈正相关,而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外周血IL-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MDA显著高于对照组,SOD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胞因子IL-8和NF-κB在COPD缓解期诱导痰中有较高水平,提示IL-8在COPD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注重COPD稳定期的治疗(抗氧化及气道内吸入抗炎药)可能会延缓COPD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二丙酸氯地米松 (BDP)短疗程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抗炎疗效。方法  30例COPD患者分两组 (治疗组和安慰剂组 ) ,分别予BDP(10 0 0 μg·d-1)与安慰剂吸入治疗 6周 ,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血浆内皮素 (ET 1)的质量浓度 ,诱导痰细胞总数 ,中性粒细胞 (PMN)分类及ET 1质量浓度 ,并记录临床症状记分。选择正常对照组 14例予以上指标测定。结果 COPD组诱导痰细胞总数、PMN分类、ET 1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且均与FEV1占预计值 %呈显著负相关 (P均 <0 0 1)。 2 7例完成实验 ,治疗组 14例临床症状改善 (P <0 0 5 ) ,FEV1提高 (P <0 0 1) ,诱导痰中细胞总数、PMN分类均明显下降 (P均 <0 0 1)。血浆ET 1和诱导痰ET 1质量浓度均无明显改变 ;安慰剂组 (13例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气道炎性细胞在气道内活化聚集对COPD病理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短期BDP吸入治疗COPD患者可抑制呼吸道炎性细胞浸润 ,缓解临床症状 ,提高肺功能 ,但不影响血浆与诱导痰的ET 1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及其与气道炎性细胞和气道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45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45例健康体检者(C组),采用酶连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诱导痰中PTX3水平,并计算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和百分比,测定三组人群的肺功能。结果诱导痰中PTX3水平(A组>B组>C组)(P<0.05);A组诱导痰中PTX3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67,P<0.05),与肺功能(FEV1%pre)呈负相关(r=-0.78,P<0.05);B组诱导痰中PTX3水平与肺功能(FEV1%pre)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 PTX3作为固有免疫反应的体液因子参与COPD气道炎性过程,其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气道炎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及其与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治疗效果的关系,为 ACOS 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治的稳定期 ACOS 患者60例(ACOS 组),同期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无合并哮喘的稳定期 COPD 患者60例(单纯 COPD 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单纯 ICS 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动脉血气分析,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诱导痰中炎性细胞的分析。结果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 ACOS 组均显著高于单纯 COPD 组。ROC 曲线分析显示以2.5%为截点,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诊断 ACOS 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4.8%。ICS 治疗后的 FEV1值增幅 ACOS 组亦显著高于单纯 COPD 组。ACOS 组 ICS 治疗后的 FEV1值增幅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检测可以作为 ACOS 和 COPD 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且能较好的预测 ACOS 对 ICS 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葛建国  刘建坤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53-1355
目的了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与气道可逆性的关系。方法入选34例稳定期COPD门诊病人。测定其气道可逆性。检测痰液与血清中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者的IL-8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SCF、EC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稳定期COPD病人的气道可逆性与IL-8浓度有关,而与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76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吸入噻托溴铵药物组和不吸入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分别进行圣乔治生活质量问卷(SGRQ)、肺功能检查、6分钟步行距离(6 MWD)和诱导痰检测。结果 SGRQ评分中,药物组在治疗后4、8 w分别下降(7.8±0.5)分和(12.6±0.7)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EV1、FVC、FEV1/FV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药物组的IC在治疗4、8 w后上升明显,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6MWD中,药物组在治疗后4、8 w分别为(332.1±21.6)m和(365.3±23.5)m,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药物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在治疗4、8 w均下降,分别为(47.7±3.2)%和(42.3±2.8)%;而巨噬细胞比例相应地上升,分别为(48.3±3.7)%和(54.2±5.2)%,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IC、6 MWD、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SGRQ评分相关性好,优于FEV1%、FVC、FEV1/FVC。结论老年COPD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后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而常规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深吸气量IC改善和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明显,且与圣乔治问卷评分相关性高,不失为反映呼吸困难症状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受试者痰液进行炎症细胞计数与分类检查,并与肺功能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COPD组痰液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及百分比(Neu%)、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淋巴细胞计数(Lym)明显高于健康吸烟者(HS组)和健康不吸烟者(HNS组)(P<0.01);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高于HNS组(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Lym%)高于HS组(P<0.01)。HS组痰液细胞总数、Neu及Neu%、Eos及Eos%均明显高于HNS组(P<0.05~0.01)。在COPD组,痰液Neu%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r’s=-0.734、-0.735,P<0.01)。结论多种炎症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发生并导致气流阻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肺活血颗粒对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6年该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益肺活血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换生长因子(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肺功能及运动耐力中,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FEV1/肺活量(FVC)%、6 min行走距离(6MWT)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症状总积分均比对照组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益肺活血颗粒的使用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使患者体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改善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对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激素疗效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对36例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B组每日吸入必可酮500μg及按需吸入万托林,A组在B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0.15g,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试验及诱导痰细胞分数计数。结果B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四周后清晨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气道反应性及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均无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的清晨PEF、FEV1(%)及气道反应性改善(P〈0.01),并同时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降低(P〈0.01),且经相关分析显示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清晨PEF及FEV1(%)呈负相关(P〈0.01),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清晨PEF及FEV1(%)呈负相关,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罗红霉素能减少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并促进必可酮及万托林改善吸烟哮喘患者的清晨PEF、FEV1(%)、气道反应性。  相似文献   

19.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COPD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药与联合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COPD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16例),B组(17例),C组(17例),分别测定基础肺功能。A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B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C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加舒利迭。于第1,8,15天测吸药后1h的功能参数FEV1、FVC。结果用药后各组FEV1、FVC较基础值有明显差异(P<0.01),C组△FEV1,△FVC明显高于A、B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COPD患者有明显的气道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况九龙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3):1421-1423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与肺功能恶化的相关性.方法 取AECOP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诱导痰作细胞学计数和分类;测定肺功能,检测诱导痰上清液的肿瘤坏死因子á(tumor necrosis factor-á,TNF-á)、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等细胞因子.结果 AECOPD组的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ECOPD诱导痰上清液TNF-á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