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 ”     
从《黄帝内经·素问》中" "字入手,考证""在中医古典文献中的具体应用,认为《素问》之" ",《灵枢》之"悗"、《针灸甲乙经》之"闷"三字可通也。" "、"鞔"、"悗"、"免心"等4字是乃"声训"而俱读"免声","懑"、"闷"亦读"莫困切"而"满"则为"懑"字之借用。最后,总结出" "、"鞔"、"悗"、"免心""懑"、"闷"、"满"形虽有七,而其义则一也,为" "字的古今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 ,胸膈满闷 ,触之无形 ,按之不痛、望无胀大 ,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 ,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 ,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 ,升降失和而成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 :“脾不能行气于肺胃 ,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 ,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 ,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以就正于同道。1 饮食停滞型症见 :胃脘痞满…  相似文献   

3.
痞,其病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痞”、“痞满”、“痞塞”。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备化之纪……其病痞。”《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故又称心下痞。乃无形之气结于心下,自觉胃脘部有痞闷不舒之感,可见于多种证候之中。对于痞满证治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证候的特征都有了简要的记载。由于其病因繁异,  相似文献   

4.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休,晚号樱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著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读素问钞》、《难经本义》等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四经发挥》为针灸学著作,《诊家枢要》则是脉诊专著。《读素问钞》是分类整理、择要类编《素问》之作,开节要类编《素问》之先河。《难经本义》则考证《难经》条文出处,详加点校,求其本义,使《难经》医理彰显于世,成为注释《难经》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对《读素问钞》和《难经本义》两书的分析探讨,论述了滑寿对《内经》、《难经》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武淑媛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608-1609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望无胀大,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而成,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6.
心肌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疾病。从本病的临床症状上看,类似祖国医学中的:“心痛、心痹、心水、怔忡”疾病范畴,如《灵枢》记载:“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又有:”心大……易伤于邪……满于肺中,悗而养忘……《素问》:“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病久而不去……复感于邪,内舍  相似文献   

7.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休,晚号樱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等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读素问钞》是分类整理、择要类编《素问》之作,开节要类编《素问》之先河。《难经本义》则考证《难经》条文出处,详加点校,求其本义,使《难经》医理彰显于世,成为注释《难经》的典范之作。《十四经发挥》为针灸学著作,书中强调了任、督二脉的地位,提出任、督二脉应与十二正经并列,而称十四经。循经考订穴位657穴,首倡循经取穴法,对于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诊家枢要》则是滑寿的脉诊专著,详述30种脉象,又把30种脉象主病与六部定位结合起来诊断疾病。滑氏之脉学对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影响甚深。滑寿临床方面无专著传世,然从《名医类案》收录滑氏的47则医案中亦能窥其端倪。滑氏辨证详而精审,精于脉诊,对妇科疾病更为善长,临床治疾,活人无数,有神医之称。  相似文献   

8.
古籍难读,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使用通借字处甚多。《内经》亦不例外。不明通借,遇此必扞格难通或错解其义。清人王念孙说:“诂训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王引之《经义述闻.叙》引。按:王氏此所谓“声同声近”,指读音相同相近,“声”指读音,而非声纽。)可见,破借字以求本字的工作,对于深入研究。《内经》来说,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调气来达到整体的补虚泻实的目的.因此《内经》补泻不是方法而是治则.《内经》上本无"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补泻"原本是单一的治则,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由于临证治疗需要具体的行针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言之"术式",便在《内经》中寻得《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待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泻"和"呼尽内针,"《灵枢·官能》泻为"摇大其孔",补为"推其皮盖其外门."  相似文献   

10.
<正>痞满痞指阻塞不开,满指闷而不舒,两者常同时出现,故合称"痞满"。痞满是病人感到胸脘部位闷塞胀满的自觉症状,按之柔软,既无肿物,也无疼痛,外观且没有胀急之形。根据痞满感觉的部位划分,可有胸痞、心下痞之别。胸痞俗称"胸闷",是胸部堵塞,呼吸不畅的感觉。胸痞与胸痛的区别是,胸痞闷而不痛,胸痛则闷而且痛;但与胀满也有区别,胀满是内胀而外  相似文献   

11.
方以智的《通雅》已广泛运用"考古"、"审音"的方法研究古音.考古包括考析古书异文、历代反切、声训、方言、韵脚字、金石古文异体、谐声字等,审音包括审辨辅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元音的舌位前后高低与唇形圆展等.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当一字有两读或三读时,容易读错。质量较好的古籍会对最通常读音以外的读音加以注明,这叫"破读"或"读破"。破读的字,大多数是声调的差异。在文献传播实践过程中,人们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破读号,即用一个圆圈或圆点,附在字的四角上。平声在左下角加圈点,上声在左上角加圈点,去声在右上角加圈点,入声在右下角加圈点。加圈或加点于破读字特定部位的标识方法,可以分别称为破读字的圈发之法或点发之法。为古籍文本加破读号的现象,虽然存在年代较为悠久,但因其标志并不十分明显,容易使人们所忽略或误解,以至于产生对破读号本身的不理解,进而发生对原文理解的歧义。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吴迁抄出的《金匮要略方》是小字本《金匮要略》的唯一存世传本,其文献价值非常重大。文章对该抄本中存在的破读字的圈发之法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草经考注》继承了中国清代乾嘉学者"因声求义"的考据学方法。运用急言缓言说对《神农本草经》127例药名进行分析,由此探讨药物命名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书中急言、缓言训释材料的梳理和考证,认识《本草经考注》作者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对其得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内经》出发,参考小学著作,结合《内经》同时期文献,对"津"字的含义进行了考释,通过重文概念的引入,解释了"津"字两种含义差别很大的原因,并以此为据,对"津"字在《内经》中的含义进行了论述,从而与"液"的概念深一步区别。  相似文献   

15.
《难经集注》作为现存最早的《难经》注本,具有珍贵的文献学价值,书中综合运用了多种传统训诂方法,尤以声训运用引人注目,其突破文字形体,从声音的线索来探求语源,训释字义,有别于《难经》其它注本。本文就此书中的声训进行简要探析,以便于更好地学习和研究《难经》。  相似文献   

16.
"脉"字是有较多异体书写的汉字,从形音义角度对中医"脉"字进行考察会看出"脉"字的字形嬗变规律;"脉"字在医学用语中的演变及自南北朝以来发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脉"字是有较多异体书写的汉字,从形音义角度对中医"脉"字进行考察会看出"脉"字的字形嬗变规律";脉"字在医学用语中的演变及自南北朝以来发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Alzheimer型痴呆的失写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Alzheimer型痴呆(DAT)的失写情况及其语言行为学特点,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轻中度DAT患者6例,通过汉语失写检查法(CAB)计算失写指数(AgQ),分析失写性质。结果6例患者AgQ明显高于常模;损害程度由重到轻为主动书写、看图书写、听写、自动书写、抄写;失写性质全部表现为失语性失写,均有明显有构字障碍,字词错写中以字音替代为主,仅2例能写出语句,均见语法错误。结论DAT的构字障碍是由于按一定顺序和数量提取笔划的程序记忆损所致,而字词错写和语法错误则很可能语义记忆的缺陷有关,主要是长程记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汉字字形及语音工作记忆的损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u YL  Chen HB  Li SH  Cai XJ  Su W  Wang XD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7):438-441
目的 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汉语视觉语言工作记忆损害特点.方法 仿制并修订了Smith工作记忆检查软件,对确诊的早期PD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汉字字形和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检查.结果 PD组(20例)字形性语言工作记忆检查的成绩(91.8%±1.9%)与对照组(25例)成绩(正确率91.3%±1.4%)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4,P=0.823).PD组(25例)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检查的成绩(正确率89.3%±6.3%)明显低于对照组(25例)成绩(正确率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07).根据声调和音节两个要素将测试汉字细分为同音同调、同音不同调、同调不同音、音调都不同4种情况,分别统计汉字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的正确率,结果表明仅在同音不同调的情况下PD组的成绩(80.2%±2.5%)明显低于对照组成绩(86.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左侧肢体起病的患者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的成绩低于对照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肢体起病PD患者正确率为88.0%±6.5%,对照组正确率为94.1%±5.1%,t=3.197,P=0.003).结论 早期PD患者存在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的损害,声调对于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受损起着重要的作用;字形性语言工作记忆相对保留.推测字形和语音性语言工作记忆加工应用不同的神经环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