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通过对张锡纯治疗老年脾胃病验案的探析,认为降胃镇冲气逆、活血化瘀疗噎膈、药食用治泻痢是张氏治疗老年脾胃病的独到经验和物色值得临床上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2.
张锡纯是近代的著名中医学家,《医学衷中参西 录》是他毕生临床经验的总结[1],其议论医理独具慧 眼,能触类旁通,不泥旧说,发前人之未发。在辨证 论治、遣方用药上注重实践、讲究实效,对妇科疾病 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经验。张氏共创治疗妇产科疾病 的新方17首,涵盖了经、带、胎、产、杂领域的疾病,临 床治疗颇有效验,以下就其妇科学术思想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所导致的泄泻是临床上困扰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治疗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泄泻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在泄泻这一疾病的治疗上,张锡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泄泻的发生主要关乎脾肾两脏,脾肾二脏之虚损是久泻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又与阴血之损伤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方面其学术思想十分注重调补脾肾、养阴益阴,治疗以健脾益气祛湿、温阳补肾、养护阴液为主。临床善用山药、硫磺等补脾益阴、补肾助火之品。同时张锡纯遣方用药剂型多样,能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同时能根据症状的变化及时调整辨证及方药。深刻领悟张锡纯治泄泻的学术思想,可开拓糖尿病治泄的临床诊疗思路,改善糖尿病泄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马伟明主任中医师为浙江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载,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诊治,对脾胃病治疗尤有心得,临证强调"和法为先"的学术思想,浅议如下。1"和法为先"的内涵和法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方剂学中和解剂从属于"和法",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1])。邓中甲主编的《方剂学》将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张锡纯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相关文献的探究,总结张锡纯对于肿瘤的认识及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结果]张锡纯对噎膈、反胃、癥瘕等肿瘤相关疾病的症候有独特的认识,认为此类疾病以气虚、血瘀、瘤赘为主要病因,治疗上主张中西医结合,补破并用,特别强调顾护人体的正气和脾胃功能的强弱。处方用药以益气活血为主,创制参赭培气汤、理冲汤等专方,同时善用三棱、莪术、水蛭、鸡内金等专药。[结论]张锡纯治疗肿瘤主张中西医结合,特别强调人体正气的作用,善用益气活血治法,对于后世医家进行疾病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锡纯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是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学术上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重视实践,大胆创新;辨证灵活,中西并用。本文就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就学于数位名老中医,承前辈之验,结合个人久事临床所悟,对脾胃病的治疗有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天龙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 ,对嘈杂、胃食管返流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证方面的理法方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以降为和。就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脾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和核心.《黄帝内经》三阴三阳、阴阳开阖枢、标本中气等理论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恩师姜树民教授从医数十载,尤擅长诊治脾胃病,遣方用药独到,疗效显著.有幸侍诊左右,试用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理论解析老师的学术思想,并对其诊治脾胃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略有心得,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张锡纯先生治疗女子癥瘕经验丰富且独特,主要体现在病因上主张:女子癥瘕,血瘀、冷积;治疗上以“补破并用”为原则,用黄芪、党参等与三棱、莪术或牵牛组成益气活血,扶正祛邪之剂,以理冲汤(丸)为代表方,采取“久服”之策略,以达到“徐徐消之”之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正邪力量对比之不同,不失时机地加用水蛭“专药消之”,促进癥瘕的消退。  相似文献   

12.
张锡纯论小柴胡汤方证要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体会分析小柴胡汤方证要点,包括:小柴胡汤方解,去渣再煎的意义,应用加减,"但见一证便是"的认识,血室亦属膜原论。  相似文献   

13.
桂枝汤调升降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有"群方之祖"美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临床疗效确切,备受后世医家推崇.以新的视角,从整体观念出发,以气机升降出入理论为切入点,阐述桂枝汤治疗脾胃病的机制,提出调升降治脾胃病的新观点.对充实脾胃理论、拓宽胃肠疾病的诊疗思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脾胃病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衰,生化无源,产生虚证、寒证;邪实壅于中焦,正邪相争,则为实证、热证;正气已虚,然邪仍恋战,则发展为虚实夹杂证、寒热错杂证;脾为生痰之源,脾虚运化不力则致痰阻气逆证.仲景在治疗外感病过程中运用五法治疗脾胃病:温补脾胃、苦寒直折、寓清于补、攻补兼施、降逆化痰,有效提升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气机升降出入,成功截断病程,促进痊愈.《伤寒论》对脾胃病的治法,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唐喜玉教授对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认识深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见解和精准的辨证用药技巧.她认为,脾胃病有两大病因病机特点,一是多虚多寒,二是多心脾(胃)同病,因而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注重健脾温中,和胃安神等治法,用药遵《内经》、法李杲与叶天士,处处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6.
根据脾脑相关性从脾胃论治情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玮教授师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深受路老"治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之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影响.魏玮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脾在志为思,为情志之本,二者常相互为患.故从脾胃论治情志病,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防止病情演变的作用.从脾脑相关理论出发,探讨脾胃与情志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身心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名医陈士铎认为呆病的发生发展与心肾不交密切相关,亦关乎脾胃不足、痰蒙神窍的病机。其临床重辨证,善于运用脏腑五行生克理论辨别先后天、精血、水火等以论治呆病。治疗时善固护脾胃,化精生血,祛痰开窍以交通心肾,意在治病求本,使神志通明、思维活动如常;且用药不拘一方,服药有法,对现代呆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芳香类药是具有芳香气味中药的统称。芳香类药用于治疗脾胃病,具有开窍醒神、暖脾助阳、化湿去浊、行气活血、疏肝健脾等作用。陈宝贵教授在运用芳香类药治疗脾胃病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对其应用芳香类药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9.
张锡纯先生为近代中西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对近代中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生的弟子们继承并发扬了其学术思想。文章重点从5个方面概要介绍了先生的主要学术思想,分别为:1)药必亲尝,以辨真伪;博览善悟,以求新解。2)读经典,师古义;重实效,创新方。3)注重调养,主张食疗。4)创"大气"理论,并发扬其说。5)主张中西汇通。  相似文献   

20.
从王道坤教授的学术思想源流、临床诊疗思路、临证论治特点和用药特点4个方面探析了王道坤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