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直肠后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2例无任何自觉症状,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脏器压迫症状,1例出现肛旁痿道。直肠后壁触及肿物是主要治疗特征。B超检查出3例,CT检查出5例.MRI检查出2例,均报告骶前盆腔占位性病变。经骶切口6例,单纯腹部切口3例,腹骶尾联合切口1例。完整切除肿瘤8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大出血1例。直肠损伤1例.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例。结果表明,直肠后肿瘤位置深.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合理的手术路径,手术方式及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PPRT)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总结诊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01—2018-01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女性PPR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腹部症状,妇科检查阳性率为82.7%,MRI检查阳性率最高(93.3%)。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分别为平滑肌瘤(21.3%)、脂肪肉瘤(26.9%)。恶性盆腔腹膜后肿瘤完全切除者3 a、5 a生存率为87.6%、54.3%,不完全切除者3 a、5 a生存率为42.1%、17.2%。对于肿瘤完全切除者,当肿瘤直径10 cm时,腹腔镜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及周围组织损伤率较开放手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P=0.036,t=-3.329、P=0.002,t=-3.212、P=0.002,χ~2=12.926、P=0.000)。当肿瘤直径≥10 cm时,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亦少于开放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31,t=-5.990、P=0.000)。结论对于PPRT,妇科检查及彩超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明确肿瘤的来源需依赖MRI、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直径10 cm的良性肿瘤及分化好、包膜完整、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周围组织浸润的恶性肿瘤,应首选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囊性肿块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B超、CT、MRI检查肾上腺囊肿20例。其中19例实施手术治疗,完整切除15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随访观察。结果:B超、CT和MRI术前诊断率分别为50.0%,66.7%和75.0%。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恢复正常。结论: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I方法,而确诊似需经病理检查证实 ;手术仍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肾错构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B超检查;25例行CT扫描;7例行MRI扫描;15例行IVP检查;2例行DSA检查。2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术前诊断明确且肿瘤直径远大于4cm,行肾切除术;7例因肾破裂出血而争诊手术切除病肾;2例肾破裂出血者病情稳定,于次日明确诊断后进行手术切除;1例术前不能完全明确诊断,术中快速切片确定为肾错构瘤后行肿瘤剜除术;另4例作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肾错构瘤,未发现有肿瘤恶变者。27例手术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结论:CT和MRI是肾错构瘤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肿瘤直径>4cm且逐渐增大伴明显症状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42例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检查手段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征,IRI/G〉0.3有39例。术前行B超和CT检查,分别发现16例(38%),32例(76%),术前B超联合CT检查发现34例(81%),术中B超联合扪诊发现40例(95%)。肿瘤位于胰头15例,胰体12例,胰尾15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瘤40例,胰岛细胞增生1例,恶性1例。单纯肿瘤切除25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6例;单纯胰体尾切除9例,1例联合左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术后胰漏5例,4例为肿瘤摘除者,1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定位诊断尤其重要,术中B超是发现肿瘤较好的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位置,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就国内外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合理的切除范围,下切缘,直肠全系膜切除,侧方清扫,保肛手术术式选择,术后随访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对肝转移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问题复习相关文献,以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根治性和可行性。综合要点如下:(1)根据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等决定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2)术前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及MRI可指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3)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但必须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4)超低位切除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主要术式。(5)在保肛手术的同时要治疗和预防肝转移。说明,在低位直肠癌中选择适应性病例实施保肛手术可这到根治目的,并具有良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多发FNH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FNH的发生率为7.26%。男16例,女19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6岁。2个病变的25例,3个的5例,4个的2例,5个的1例,6个的2例,共90个病变。B超检查35例,23例行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25例行MRI平扫和Gd-DTPA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诊断FNH9例,诊断不确定19例,误诊7例。全部病例行手术治疗,85个病变完整切除,病理诊断均为FNH。手术方式以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为主,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3例,时间6~93个月,平均33个月,均未见新生病变。结论多发FNH的发生率较低,螺旋CT和MRI是主要诊断手段,有症状、病变较大、靠近肝门或性质不明确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分析 3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的临床资料 :行IVP检查 36例 ,B超检查 35例 ,CT扫描 30例 ,MRI检查 11例 ,肾动脉造影 (DSA) 2例。手术治疗 32例 ,其中肾切除 2 0例 ,部分切除或瘤体剜除 6例 ,术前误诊断的 6例中 ,3例行肾根治切除术 ,3例因自发性肾破裂切除患肾。术中全部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诊断为RAML ,无一例恶变。术后随访 1~ 5年无复发。非手术治疗 4例随访观察。B超、IVP是RAML常用初步诊断方法 ,CT结合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能提高术前诊断率。对肿瘤直径 >3cm且逐渐增大或肿瘤直径 <3cm伴明显症状者 ,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并手术的2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胰岛素瘤21例(95.5%),恶性1例(4.5%);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4例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检测空腹血胰岛素15例,胰岛素释放指数均>0.3;术前B超,CT,MRI,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肿瘤检出情况分别为22.7%(5/22),54.5%(12/22),53.8%(7/13),100%(1/1),术中B超检出率为100%(10/10)。行肿瘤摘除术18例,胰体尾切除2例,胰体尾+脾切除2例。术后21例患者血糖恢复正常,1例术后仍有持续的低血糖症状,3个月后行二次手术探查发现位于胰腺钩突一肿瘤,切除后血糖恢复正常;l例术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发生胰瘘1例,经充分引流和抑制胰腺分泌治疗于3周后痊愈。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胰岛素释放指数>0.3是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术前CT和MRI等检查定位+手术探查、术中B超定位是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手术是治愈胰岛素瘤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手段和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1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行B超+MRI 16例,B超+CT 11例,B超+CT+MRI 4例; 诊断为肝血管瘤29例(93.6%),误诊肝癌2例(6.4%); 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果:全组均获完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平均量800 mL(400~2 000 mL),自体血回收平均600 mL(250~1 500 mL)。术中发生胆道损伤2例; 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8例,膈下积液6例,肺炎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B超+MRI是肝巨大血管瘤手术前最合适的检查,术前应仔细分析肝血管瘤影像学表现、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Intracerebral gangliogliom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Ganglioglioma in the temporal lobe was encountered in 0.6% of a series of 998 patients undergoing biopsy for intracranial tumors. It was more frequent in young adults and children. Seizures were the main symptom and had been presen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some patients. Clinical examination also reveal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focal signs,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but these symptoms were not always evident. Electroencephalography was not specific. Calcifications were visible 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in five cases. The cystic and well-circumscribed aspects of these tumors were apparent on CT scans; these features were confirmed at operation an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he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tumors were partially solid. Therefore, MRI seems to be a useful diagnostic method, particularly when a cystic tumor is revealed on CT, and is also valuable for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Surgical treatment for ganglioglioma is recommended, with total extirpation if possibl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现代影像学检查对胆胰管恶性阻塞性疾病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胆胰管恶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以及磁共振动态增强血管显影(MRA)检查,并与同期进行B超(B-us)、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44例患者中诊断为胰头部和壶腹周围癌者28例,胰体尾部癌5例,肝胆管癌11例,其定位准确率为82%,定性准确率为76%。B-us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分别为73%和685,ERCP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6%和84%。结论 MR/MRCP/MRA对胆胰管恶性阻塞性疾病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优于B超、CT和ERCP,对胰胆管肿瘤转移和周围组织浸润,尤其是对肿瘤血管浸润可明确显示,其影像学结果对病变程度估计及指导临床治疗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评估研究直肠癌术前分期方法。方法:对80例直肠癌病人使用术前腔内超声、CT、MRI检查肿瘤病变的深度和直肠指检及术后病理报告在评估病变深度的正确率。结果: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直肠癌浸润深度的正确诊断率为89.3%,对早期直肠癌的正确诊断率为83.3%。CT正确诊断率为86.4%,早期癌的正确诊断率为66.6%。MRI的正确诊断率为90%,早期癌的正确诊断率为83.3%。直肠指检的诊断正确率仅为52.5%。结论:直肠内超声可分辨直肠壁各层的细微结构,可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评估X、CT及MRI在脊柱包虫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例脊柱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点,探讨其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 1957年10月至2006年6月收治5721例包虫病中,脊柱包虫病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5-56 岁,平均28.3岁,病史0.5-12 年,平均3.2年.发病部位:颈椎3例,胸椎11例,腰椎5例,骶骨6例.从临床、流行病学、影象学及免疫学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25例脊柱包虫中有23例来自农牧区或有犬羊密切接触史(92%).25例均行X线检查,13例行CT检查,5例(38.46%)诊断包虫.19例行MR检查,17例(89.47%)诊断为包虫病,多房性是本病的特征之一,T1WI母囊信号高于子囊是其另一特征.15例行皮内casoni试验,阳性12例(80%),4例行包虫病八项免疫试验均为阳性.结论 脊柱包虫病X线和CT表现易误诊为结核、转移瘤、骨巨细胞瘤或骨囊肿等,MRI有助于脊柱包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清学检查对确诊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3例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资料。结果不典型脊柱结核具有某些结核的共有特征.X线片、CT、MRI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结论导致误诊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结核的认识不足及缺乏整体的观点,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FNH的临床病理、影像学检查、外科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19例FNH,影像学检查诊断率较低,其中彩超确诊率42.1%(8/19),CT 57.9%(11/19),MRI75.0%(12/16),手术切除病灶效果好,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目前CT和MRI是FNH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影像检查疑为FNH又暂不同意手术探查病人可考虑定位穿刺活组织检查,但对穿刺未能定性成功及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3例有腰痛,2例有肉眼血尿症状,4例体检发现。19例均行B超检查,16例行CT检查。1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肾脏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手术;4例随访观察。认为B超、肾动脉造影、CT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主要诊断方法,14例术前明确诊断。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临床症状及肿瘤的大小、部位,决定手术方式及处理,多数采用肾切除术,少数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及随访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精囊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对精囊囊肿的认识 ,以利于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方法 对 16例精囊囊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 16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血精最为多见 ,其次为膀胱刺激症状和会阴部不适或疼痛。行直肠指检、B超、CT及MRI等进行诊断。肿物大小为 3 8cm× 3 0cm×2 6cm~ 9 6cm× 5 2cm× 5 0cm ,16例均经病理证实。均行开放性手术治疗 ,其中行精囊切除术12例 ,精囊部分切除术 4例。 结果  16例均治愈出院。除外 1例患者术后出现附睾炎治愈外 ,均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随访 10例患者 (6例失访 ) 1个月至 2 2年 ,临床症状均消失 ,复查B超或CT均未见囊肿复发。 结论 对血精和难以解释的膀胱刺激症状或尿道生殖系的主诉要考虑患有本病可能 ;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为精囊囊肿诊断的主要手段。精囊切除术及精囊部分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附1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en G  Jiang C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3):784-786
目的 分析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要点。方法 报告10例无明颅外原发灶的黑色素瘤,并对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男性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类似脑肿瘤和脑出血,但病程短,其中2例患者伴有皮肤黑痣;病理均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前误诊8例(80%)。结论 要综合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颅外体征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术前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