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是原发性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关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理想血压的控制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一方面,血压持续性显著升高不仅能引起再出血,而且会增加脑血流量和颅内压;另一方面,在血肿周围有一局灶性缺血区,降低血压从理论上说会进一步加重缺血。但Meyer和Bauer认为有效的降  相似文献   

2.
杭久利  李洪英 《山东医药》2006,46(19):88-89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系指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的脑出血。内科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颅内压、脑水肿及控制血压,同时正确处理窒息、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心脏症状等并发症。现对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内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的危险性往往随患者血压上升和病程增长(包括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认为,单纯的血压升高或者单纯的脑血管病变都不足以引起血管破裂。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系指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过程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多数患者突然发病,起病急骤,常伴头痛、呕吐,这是因颅内压骤然升高所致。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危及生命。因此,内科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颅内压、防止脑水肿及控制血压。同时正确处理并发症:窒息、消…  相似文献   

4.
魏麟  李猛  王鹏 《山东医药》2010,50(2):107-108
脑出血(IC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性ICH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1调控血压 对ICH急性期的血压管理目前尚存争议。我国指南推荐血压≥200/110mmHg时,在降颅内压的同时可慎重平稳降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也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各种急性脑血管病的75%左右,急性期病死率为5%~15%[1].脑卒中后血压偏高或波动幅度较大也是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2].控制脑卒中后患者血压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以对比观察对血压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血压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被公认 ,长期、合理、有效的降血压治疗可明显减少首次脑卒中发病率。但是 ,对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的治疗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许多学者对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变化及其处理进行了广泛研究 ,认识开始趋于一致。1 急性脑卒中与血压变化1.1 急性脑卒中的脑血流变化 急性脑卒中时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 ,CBF)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脑功能恢复 ,而足够的CBF又取决于脑灌注压 (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CPP)和脑血管阻力 (cere…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大约20%~30%的世界人口有高血压病。目前在脑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已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进行血压调控[1~2],降低升高的血压已成为一致公认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系统评价纳入17个卒中的一级预防试验,包括47000例患者,发现收缩压下降10~12mmHg和舒张压下降5~6mmHg,卒中发生危险降低38%[1]。另一系统评价纳入7个卒中二级预防试验,包括15527例患者,发现应用降血压药物可以降低24%的卒中复发[2]。80%以上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压>140/90mmHg,其中1/4的患者血压>180mmHg[3]。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以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合并心、脑、肾损害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抗高血压药应用问题。合并脑血管病在合并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中,理想之用药应是在使血压有效降低的同时,不伴有心输出量和脑血  相似文献   

9.
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脑梗塞脑血流量,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飞  李燕君 《高血压杂志》1999,7(2):103-105
目的研究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CBF)和脑功能的影响。方法144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血压组和非降血压组,疗程14天,治疗前后133Xe吸入法测定CBF和进行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前CBF、EEG和BAEP异常率均相似,治疗后虽均有所改善,但降血压组CBF、EEG和BAEP改善率明显低于非降血压组(P<0.05~0.01)。结论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有利于维持脑血流量和脑功能。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血管病的降压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可控制在160/100 mmHg左右.脑卒中后降压治疗使目标血压<140/90 mmHg是安全的.利尿剂,ACEI、ARB类药物,CCB类药物及联合用药均可用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在所有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及致残率占首位 ,高血压对脑出血的发生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控制是否合适对病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对急性脑出血的血压变化及其合适的控制范围 ,尚无一致意见。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9月 ,我们对 1 1 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血压分层控制 ,以探讨不同的血压水平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 1 2例 ,男66例 ,女 46例 ,平均年龄 ( 5 9± 8.7)岁 ,均符合全国第 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并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问题,是临床上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之一。卒中急性期,是否应该降压,血压降低到何种程度比较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临床上大家对急性期的降压通常持谨慎的态度。对于急性期到底定义在多长时间之内,血压降低到多少比较合适,具体使用何种降压药物,各国指南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2007年美国卒中急性期治疗指南指出: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可降低其血压;合理的目标是在卒中发病后最初24h内降低约15%;对于大多数没有颅内压增高风险的轻到中度卒中患者,可在血管性事件发生后24h重新开始服用他们在卒中发病前服用的抗高血压药。同样澳大利亚及中国的卒中指南对于降压治疗开始的时机也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控制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包括 6个国外有关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控制的标准与方法 ,供临床处理时参考 ,具体如下 :1 NIH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 (第 6次报告 )临床证据证实 ,脑血管病伴随高血压时要给予降压治疗 ,但是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 ,最好不给予治疗除非血压特别高 ,应等到病情稳定后再处理。即使给予降压治疗 ,也要缓慢进行 ,避免造成直立性低曲压。当使用溶栓药物时 ,要仔细监测血压 ,当收缩压 >1 80mmHg ,舒张压 >1 0 5mmHg时 ,才考虑使用静脉制剂控制血压。2 美国心脏病学会 (AHA)卒中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 (1 994年 )脑…  相似文献   

14.
临界关闭压及其与脑血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流自动调节过程中 ,小动脉平滑肌的收缩或舒张 ,主要通过改变临界关闭压 (CCP)调整灌注压 ,从而维持脑血流量的恒定或相应地调整脑血流量。因此 ,通过测定脑血管CCP可以了解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的改变和脑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 ,指导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 ,测定CCP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抗高血压疗法能有效地预防复发,但老年患者过份降压可导致脑血流动力学功能不全。因而,高血压卒中患者行抗高血压疗法必须避免损害脑循环。据证明,慢性脑梗塞患者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长效、强力抑制剂依那普利(Enalapril)治疗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增加。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病人和方法 10例慢性脑梗塞,男7、女3例,年龄41~74(平均61)岁。口服依那普利5mg 每日1次,治疗5~13周(平均65日),治疗前后用 Xe 吸入法测定 rCBF。  相似文献   

16.
正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约有60%~75%的患者血压增高(140/90 mm Hg)~[1]。即使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卒中急性期血压也可能增高~[2]。长期以来,不主张在卒中急性期积极降压,机制在于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是机体维持脑灌注压的代偿反应,此时降低血压有可能导致脑灌注压不足,扩大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年龄对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经头颅CT确诊的25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又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诊断仪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记录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高血压老年组与高血压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双侧ACA、MCA、PCA的Vm均较非老年组减低(P〈0.05),而PI及RI较非老年组显著增高(P〈0.01);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组比较,两组Vm、PI及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后,血压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不明显,年龄是影响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临界关闭压及其与脑血流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血流自动调节过程中,小动脉平滑肌的收缩或舒张,主要通过改变临界关闭压(CCP)调整灌注压,从而维持脑血流量的恒定或相应的调整脑血流量。因此,通过测定脑血管CCP可以了解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的改变和脑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指导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测定CCP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长时间的心跳停止常继发脑功能衰竭。在动物模型中,心肺复苏成功后通过诱导高血压可改善脑血流量和神经功能恢复。但在人的心跳骤停中至今仅有少数报告支持该理论。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心跳骤停病人最初几分钟血压和随后2h血压是否影响神经功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脑梗死的血压管理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脑血循环的稳定是保证正常脑功能的重要基础,脑血流量由脑的有效灌注压和脑血管阻力决定,其改变同血压密切相关.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血压起着重要作用,在治疗中血压调控较大程度上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又可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病及复发.因此,血压与脑卒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缺血引致的脑梗死,血压管理更具有关键性意义.老年人由于机体尤其是脑的结构和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脑梗死后血压的管理更加复杂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