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调查分析.方法:采集病人肛拭8份、熟食砧板涂抹物2份,熟食菜刀涂抹物2份,操作台面涂抹物1份,熟食冰箱内壁涂抹物1份,剩菜3份,共17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8份肛拭中,检出3份副溶血性弧菌,其中1份肛拭同时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和河弧菌;1份熟食菜刀涂抹物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份剩菜中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奇异变形杆菌和溶藻弧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为致病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调查分析。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采集食物中毒患者肛拭8份、酒店厨师肛拭5份、剩余食物18份、砧板涂抹物1份、刀具涂抹物1份、呕吐物2份、餐具拭样4份等,共44份样品,按照GB/T4789—2003、WS/T-1996、GBl4934—94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患者肛拭8份、厨师肛拭1份、剩余食物1份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同时又在1份患者肛拭和1份剩余食物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说明本次食物中毒除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外,也可能有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污染。  相似文献   

3.
汤晨 《现代预防医学》2014,(12):2162-2163
目的通过对一起饭店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流行因素及病原学。方法采集饭店剩余食品样品3份和主家打包的剩余食品样品2份、5名患者和4名厨师共9份肛拭子样品、凉菜间砧板和冰箱拭子各1份进行实验室细菌学检测。结果 12名患者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恶心为主;在凉菜间砧板拭子和5名患者的肛拭子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在椒盐基围虾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适宜温度下生长繁殖,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可疑病原菌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按照GB/T4789-2003[1]、GB17012-1997[2]、《卫生防疫细菌检验》[3],对剩余食物9份、冷冻食品3份、涂抹样品3份及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27份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27份患者肛拭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5份(占92.6%),9份剩余食物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份(占11.1%),3份涂抹样品检出1份副溶血性弧菌(占33.3%)。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致病菌检测,证实本次食物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方法根据国标GB14938《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1]及GB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2]对就餐单位留样食品(9份)、中毒患者留取的粪便标本(6份),患者肛拭标本(3份)共18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结果从2份留样食品、6份粪便样品,3份肛拭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1起166人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所采集样品参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等标准进行检验。结果从3份厨工肛拭样品、1份厨具擦拭棉签样品和2份病人肛拭样品中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从3份病人肛拭样品、3份厨具擦拭棉签样品和5份留餐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经现场调查、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确定,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采集食物中毒学生的肛拭子5份、剩余食物2份共7份标本按照GB/T4789-2003~[1]、WS/T9-1996~[2]、GB17012-1997~[3]进行检测。[结果]5份肛拭子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4份肛拭子既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又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奇异变形杆菌、新港(纽波特)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2份剩余食物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某企业食堂暴发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探讨大型企业在预防此类事件的措施和对策。[方法]对食物中毒者展开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食堂留样及加工食品的用具、餐具及半成品猪肉和患者肛拭物进行检测。[结果]该起食物中毒罹患率4.7%(69/1 480),部分肛拭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阳性,餐具(饭盆)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半成品猪肉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认为食物和餐具受污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中毒场所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个案调查及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留样饭菜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溶藻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 ;中毒人员的大便肛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气单孢菌和溶藻弧菌。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是一起因食品加式经营环境受到广泛性严重污染而引起的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多种致病菌同时污染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力度的同时 ,应制定一套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预案 ,以防止和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一起混合性细菌食物中毒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及实验室检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T4789—2003进行。结果:患者22人,其中6人肛拭检出副溶血弧菌及4人肛拭检出变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7.3%和18.2%。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似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与变形杆菌混合性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找简阳市某酒店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因子和可疑污染环节,提出有效的控制建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和致病因子。结果搜索到病例74例,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3名病例肛拭样、留样食品私房熏鱼和凉拌猪耳朵共5件样品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阳性,凉拌猪耳朵、荷兰豆拌豆干、口口脆共3件样品细菌培养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调查发现酒店未配备食品加工器具消毒设施、食品盛装容器洗消不规范和热菜间存在盛装容器生熟交叉污染的问题。结论本次事件为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污染途径为生熟交叉污染,建议餐饮机构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提升食品加工质量控制能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采集食物中毒职工的肛拭子24份,剩余食物3份及砧板,刀涂抹物各3份等样品参照GB/T4789-2003,WS/T.9-1996,GB17012-1997进行检测。结果:24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弧菌14份占58.33%,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3份占54.17%,其中同时检出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7份占29.13%,3份剩余食物和1份检出副溶血弧菌占33.3%,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快速诊断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血清群,采取芯片扫描和血清学分群进行研究。方法:取食物中毒患者肛拭、污染环境涂抹样、食品等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分离到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芯片扫描诊断。结果:330份样品,分离到62株(18.79%)副溶血性弧菌,其中:肛拭样品250份,阳性59份(23.60%),涂抹样品52份,阳性3份(5.77%)。血清分型表明,3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为01型;3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为03型。菌株进行芯片扫描能显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反应。结论:实验研究表明,16起由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主要血清型为01型和03型。病原体悬液用芯片扫描能特异性地获得确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食源性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对8份可疑食品和2份腹泻物、肛拭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在2份可疑食品和病人腹泻物里检出生物学性状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判定本次食物中毒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一起因交叉污染所致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共有720人就餐,出现食物中毒共24人,罹患率为3.33%(24/720),对44份可疑食物样品和24份肛拭样本检测发现,其中检出河流弧菌阳性2例,检出率为8.33%,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12例,检出率为50.00%。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疾病潜伏期、流行病学特点及现场卫生状况,确定此次食物中毒病原体为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原因是食用了被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食物污染是食堂晚餐食品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所致。结论此次暴发事件是食用被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引起。河流弧菌作为本地区首次被检出的一种致病弧菌,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对公司47名患者和62名无症状的职工开展对照研究,同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起食物中毒事件与7月11日曾到食堂就餐存在流行病学的关联(χ2=8.349,P0.01,OR=9.038,OR 95%可信区间的下限为1.134),发病与公司食堂提供的凉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7,P0.001,OR=12.286,OR 95%可信区间的下限为3.378),患者粪便(肛拭)标本20份中14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份检出变形杆菌(2份均为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同时阳性)。结论该起事件高度怀疑是一起由于食堂的食品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同时存在着变形杆菌合并污染后致病的可能,中毒的可疑食品,以凉粉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4月 12日 ,本县发生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就餐的 130人中 45人发生食物中毒 ,罹患率为34 6 %。经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证实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潜伏期 2~ 2 7h ,平均潜伏期为 15h ,多数病人首先表现为剧烈腹痛、腹泻、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多为黄水样便 ,经补液 ,消炎抗菌等治疗后 ,全部病人在 1~ 3天后相继康复出院 ,愈后良好。病原检查 采集剩余食物及患者肛拭 ,餐用具共 30份样品经检测 ,其中 3份剩余食物 ,6份大便肛拭 ,3份餐用具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调查表明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1起旅游团胃肠炎暴发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或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病例分布,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各种食物暴露比值比(OR);采集病例标本、食品加工环节样品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流行曲线提示点源暴露模式。病例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伴恶心、呕吐、发热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水煮猪肚螺是危险食物(OR=9.9,95%,CI=1.7~109)。病例潜伏期11.5 h~18.5 h(平均15 h)。8份病例肛拭子、食品加工场所的1份砧板、1份刀具及2份餐具,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结论这是1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可疑致病因子为副溶血性弧菌,危险食物为5月24日晚餐水煮猪肚螺(一种海产贝类)。建议加工此类海产贝类时,严格做到用具生熟分开,消毒彻底;同时做到食前充分加热,烧煮熟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一起集体进餐后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因的查找。方法采集病人的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用具容器的涂抹样共26份样本,按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方法《GB/T4789-2003》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WS/T9-1996方法,并参考《卫生防疫细菌检验》进行检测。结果26份样品中有15份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21份样本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其中有15份样品同时检出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杆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事件,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人的临床症状,确认是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参照GB/T4789.7-2003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并进行抗体水平测定。[结果]在3份中毒患者肛拭及1份蛏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如何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是当前卫生检疫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