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上肢骨折外固定并发关节僵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上肢骨折外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综合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的功能锻炼评分、相关疾病知识认知评分、自我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7%、8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上肢骨折外固定患者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骨折后关节僵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对收治的122例四肢骨折后并发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护理及观察,科学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122例患者切口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血肿或感染,也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手术治疗与护理后本组患者的平均关节活动度为(110.28±25.42)°,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0.95±22.25)°.对本组122例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定发现,其中优84例,良23例,优良率达87.70%,与治疗前的59.84%相比治疗后优良率明显提高.治疗后本组122例患者中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坚持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及心理平衡的患者明显多于治疗前.结论 骨折治疗早期和护理过程中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使关节话动范围最大程度的恢复,能有效地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140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护理,科学指导功能锻炼,并观察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一例血肿形成,也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为(109.3±25.5)°,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1.8±23.4)°.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显著高于拆除外固定时的优良率.结论 在早期治疗、护理过程中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关节恢复最大活动范围的重要保证,能有效地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140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护理,科学指导功能锻炼,并观察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一例血肿形成,也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为(109.3±25.5)°,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1.8±23.4)°.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显著高于拆除外固定时的优良率.结论 在早期治疗、护理过程中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关节恢复最大活动范围的重要保证,能有效地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140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护理,科学指导功能锻炼,并观察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一例血肿形成,也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为(109.3±25.5)°,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1.8±23.4)°.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显著高于拆除外固定时的优良率.结论 在早期治疗、护理过程中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关节恢复最大活动范围的重要保证,能有效地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2例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3.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关节僵硬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关节僵硬临床上多见于肢体创伤严重、邻近关节或合并关节损伤、神经损伤的患者 ,尤其多见于多发性骨折的患者。早期由于疾病或治疗需要 ,如创伤及手术后疼痛 ,石膏或夹板超关节固定 ,牵引制动时间长 ,以及缺乏相关专业指导和患者错误的康复理念而错过了最佳的锻炼时期导致关节僵硬 ,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关节僵硬重在预防 ,一旦发现 ,早期积极康复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6 5个关节 ,伤 1 5~ 3个月 ,其中单关节 37例 ,双关节 9例 ,三关节 2例 ,四关节 1例。膝关节 2 7例 ,肘关节 16例 ,手指关节 19例 …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僵硬的术后功能锻炼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膝关节僵硬行膝关节松解术,术后利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进行功能锻炼,较传统的术后采用人工方法行功能锻炼有明显改善。通过对25例利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术后功能锻炼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其较传统方法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20 ̄40度,且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骨折后发生膝关节僵硬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及减少此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6例膝关节伸直型僵硬的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膝关节附近骨折后出现膝关节僵硬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护士对患骨折程度和内固定的强度缺少与医生沟通,导致对不同患及疾病不同时期康复锻炼的有效指导不够;患对骨折愈合方面知识的缺乏,认为骨折治疗重在手术,手术后对功能锻炼重视不够;患由于术后疼痛及担心切口裂开、出血等原因,对活动有恐惧感,主动配合不够;康复锻炼缺乏循序渐进;出院指导不够具体,出院后中断功能锻炼等。结论 加强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是防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骨折后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康复科对21例肘关节僵硬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踝关节僵直的手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 总结2002年8月-2007年10月我科使用改良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治疗踝关节僵直的术后护理,找出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踝关节平均保持在跖屈3°位置,较术前平均改善39°,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26°,比术前平均进步11°.无严重并发症,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随着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踝关节僵直的不断进展,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踝关节僵直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肤科住院患者的患病情况、构成比例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699例皮肤病住院患者资料,对其所属病种、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肤病住院患者男女之比为1.19:1,前8位依次是带状疱疹、荨麻疹、银屑病、药疹、湿疹、过敏性紫癜、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占患者总数的60.56%;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以皮肤科住院患者的构成比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发病以及难治性皮肤病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宋国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66-1267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10月共收治15例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骨折的患者,均为闭合骨折,其中9例小腿远端和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挫伤。从受伤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2~7d。术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细致的观察护理、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15例均获得骨折骨性愈合。平均带架时间4.5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没有影响,没有畸形,没有软组织感染和骨髓炎的发生。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腓骨远端1/3螺旋形和斜形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特别将手术的原理及自然重建的理念作为对患者护理观察中的重点以赢得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训练及体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入院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进行关节训练配合体位护理;对照组30例,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实验组75.43±4.71、对照组49.53±5.9(t=18.65,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74.83±1.683、56.67±2.354(t=34.38,P<0.05);病人满意度分别为9.62±1.38、8.69±1.48(t=32.51,P=0.00).结论 关节训练与体位护理能够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病人的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ognosis of joint training combining nursing position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n = 30) and control group ( n = 30) .Control group was applied conventional nursing.Experiment group was adopted joint training combining nursing position after patients vital signs stabilization.Results The Barthel index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ifferent with the experiment group of 75.43 4.71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49.53 5.9 (t =18.65, P<0.05) .And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index scores was 74.83 1.683, 56.67 2.354 (t =34.38, P<0.05) respectively of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a higher, satisfaction score in experiment group with 9.62 1.38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8.69 1.48 (t=32.51, P=0.00) .Conclusions The joint training combining nursing position could improve b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motor function and elevate the patients'daily activity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5.
赵慧雯 《天津护理》2009,17(2):63-64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需要,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6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结果: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有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心理需求不同。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应尽力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小儿全麻期间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期间体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50例全麻择期手术患儿,全麻期间采用提高室温,应用GAY-MAR变温毯等调节体温,观察中心温度和皮温各期的变化。结果:50例患儿皮温均低于鼻咽温度。插管后的前75min患儿的鼻咽温度低于插管时,有显著差异(P<0.05)。插管后前15min皮温较插管时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综合措施调节体温,能维持体温恒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InterTa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InterTan治疗,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制定并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住院天数19.58 d,平均住院费用50 523.86元。术后并发高血压4例,便秘3例,肺部感染1例,采取有效措施后疗效满意。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36例,良24例,优良率100%。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大,根据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制定并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患者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方法:运用美国护理专家罗依的适应模式,分析113例患者受到的主要刺激,根据护理目标,制订具体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找出适应性问题,做出适应性反应。结果:113例患者全部适应外固定支架的治疗,完成了护理目标。护理效果良好,早期即能下床活动,骨折愈合快,出院随访,无因该治疗方法出现并发症。结论:罗依的适应模式使患者配合护理,能不断识别环境中的新刺激,调整适应方式,做出适应性反应,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计52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平均年龄42.6岁,其中左小腿33例,右小腿19例;男31例,女21例。全部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对52例患者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7个月),其中2例保肢成功后因严重开放伤术后感染最终截肢,2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后期感染,5例发生骨不连,其他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32周,平均18.5周。结论外固定架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高能量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皮肤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120例用药依从性差的慢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用药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访谈,同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对策。结果:经研究发现120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主要与患者的文化程度低、缺乏疾病知识、用药疑虑或不良反应较大、经济承受能力较低、方案复杂导致忘记用药、用药不便、自觉药物不对症、药品说明书模糊或不理解、不信任医疗技术、医护人员态度差和信任偏方、秘方等因素有关。结论:经过护患关系的建立、加强疾病知识宣教等一系列护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皮肤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