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士文  赵紫婷  程哲 《浙江医学》2014,(5):405-406,445
目的检测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正畸移动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受力1、15、30d处死,制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髓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正畸加力1d组、正畸加力15d组和正畸加力30d组牙髓组织中Hsp70表达量分别为402±003、28.13±0.23、10.02±0.08、5.23±0.42,正畸加力1d组大白鼠牙髓组织中Hsp70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畸加力15d组和正畸加力30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70参与了正畸牙移动,并且保护了牙髓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脂联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与牙周组织骨改建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双侧上颌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2组,加力第1天起在实验组正畸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局部注射脂联素,对照组注射1%磷酸缓冲液(PBS),每2天1次.两组大鼠加力后分别于第1,3,7,10,14天处死.测量牙移动距离,用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牙周组织中RANKL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第7,10,14天牙齿移动距离和RANKL阳性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联素抑制牙周组织RANKL的表达,参与了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骨改建,外源性脂联素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50g力近中移动7周龄Wistar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生长激素(GH)组和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rhGH[2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在加力第1,3,7,14天从两组中各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取上颌牙列的印模,灌注石膏模型,测量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的距离。将带磨牙的上颌骨脱钙,进行TRAP染色,观察上颌第一磨牙远腭根近中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结果:加力第7天和第14天,GH组牙齿移动明显比对照组快。GH组压力侧破骨细胞在加力第3天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在加力第7天和第14天则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rhGH可能加快正畸牙移动,缩短正畸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动牙刷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需要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患者.进行配对实验。患者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正器,以150g拉力将尖牙向远中移动。左侧(实验侧)每日使用电动牙刷刷洗左侧上颌牙列2次,每次10min。而右侧(正常侧)则不采用电动牙刷刷洗。观察28d,分别测定记录尖牙移动距离.牙周状况和牙体长度。结果实验第7、14、21及28天使用电动牙刷侧尖牙移动距离分别为0.470、0.923、1.128及1.375mm,正常侧为0.361、0.784、0.944、1.149mm,两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尖牙牙周状况和牙体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电动牙刷能够有效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对正畸移动牙齿牙周和牙体长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牙周病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及牙周炎大鼠骨形成特点。【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加力对照组(20只)、牙周炎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牙周炎rmbFGF实验组(20只)。实验组在大鼠右侧第一磨牙区注射rmbFGF溶液1.0ml,每隔2d1次,共3次。各组大鼠分别于牙齿移动1,7,14,21d后取材分别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张力侧成骨反应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张力侧牙槽骨区的bFGF表达强度明显降低,且阳性表达强度具有时间变化的特点,高峰期明显滞后;实验组大鼠张力侧bFGF表达强于牙周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bFGF可以促进牙周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鼠磨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移动情况。方法选择22只Wistar雌性大鼠,于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去骨形成牙槽骨缺损区,在缺损区填入经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左侧作对照侧。待术后12周在20只大鼠上颌双侧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于术后20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只大鼠修复侧与正常对照侧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槽骨缺损修复区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修复侧牙齿移动距离与正常对照侧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老年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对老年大鼠牙移动的影响。方法82只三月龄雌性未育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骨质疏松组和健康对照组(各42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0、1、3、5、7、10和14d加力组。测量不同加力时间段牙移动距离,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酶组织化学染色计数破骨细胞。结果骨质疏松组牙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都大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大鼠牙移动第一快速期比对照组长,且移动距离更大,停滞期比对照组短。破骨细胞数量和转化聚集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会加速老年大鼠牙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5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妊娠组、哺乳组、正畸加力未妊娠组、正畸加力妊娠组和正畸加力哺乳组,每组15只,并建立妊娠、哺乳大鼠模型。施加近中向正畸力于5组大鼠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在加力7 d,14 d,21 d后取胫骨近端检测骨密度,取静脉血检测骨钙素。结果正畸加力妊娠组和正畸加力哺乳组大鼠第7天,14天,21天胫骨近端骨密度均低于正畸加力未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妊娠组第7天,14天,21天胫骨近端骨密度分别与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哺乳组第7天,14天,21天胫骨近端骨密度分别与哺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妊娠组和正畸加力哺乳组大鼠第7天,14天,21天血清骨钙素均高于正畸加力未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妊娠组第7天,14天,21天血清骨钙素分别与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哺乳组第14天血清骨钙素高于哺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未妊娠大鼠,妊娠期大鼠和哺乳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胫骨骨密度降低,血清骨钙素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哺乳大鼠和妊娠大鼠正畸牙移动速率的变化,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其中雌性大鼠45只,6~8周龄分成未妊娠组、妊娠组、哺乳组,雌、雄鼠按2:1合笼饲养造妊娠、哺乳大鼠模型,每组按7、14、21d时间段正畸牙移动并检测同期骨密度、骨保护素。结果哺乳组胫骨骨密度低于妊娠组低于未妊娠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哺乳组骨保护素高于妊娠组高于未妊娠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哺乳组正畸牙移动速率大于妊娠组大于未妊娠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哺乳大鼠骨密度低于妊娠大鼠,低于未妊娠大鼠。②哺乳大鼠正畸牙移动速率在相同力时明显大于妊娠大鼠及未妊娠大鼠,且于21d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大鼠正畸牙移动速度及牙槽骨改建过程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6~8周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25只,采用左右对照实验,分为单纯加力组(左上颌,对照组)以及LIPUS+加力组(右上颌,实验组),2组各又下设LIPUS刺激后1、3、5、7、14 d5个时相点.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每只实验鼠右上颌加力后第2天行LIPUS刺激(频率1.5 MHz、强度30 mW/cm2、脉冲宽度200μs、重复频率1 kHz),每天1次,每次20 min,左上颌行不开功率的假刺激,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实验鼠,取上颌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及周围牙槽骨用于牙齿移动距离测量,脱钙后取第一磨牙及周围牙槽骨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实验组牙齿移动速度快于对照组,第5、7、14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COX-2、PGE2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在第7天达到高峰,实验组第5、7天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PUS能有效促进牙槽骨改建过程中COX-2、PGE2的表达,从而促进牙槽骨改建,对加快正畸牙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琳林  邹林洪  彭春  戴红卫  胡丹 《海南医学》2016,(21):3451-3454
目的:比较正畸治疗对不同年龄阶段大鼠牙根吸收的差异。方法选用48只SD大鼠,建立正畸牙根吸收模型,以24只12周龄大鼠为青春期组,24只24周龄大鼠为成年组,将每组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分组,又各分为4个实验小组(牙根吸收1 d、7 d、14 d和28 d组),每组6只;设置自身对照,对照组取对侧未加力侧,分别在安装正畸加力装置加力后1d、7d、14d和28d处死。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根吸收情况,分析牙根吸收率,测量牙移动距离。结果①第1天和第7天,青春期组和成年期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青春期组的牙移动距离大于成年期组(0.71±0.09) mm vs (0.39±0.23) mm;第28天,青春期组的牙移动距离大于成年期组(1.87±0.41) mm vs (1.06±0.1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1~28 d均未见明显牙移动距离。②第1天吸收点数及百分比青春期组、成年组、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青春期组吸收点比成年组少(5.17±0.75) vs (7.17±0.75);第14天,青春期组吸收点比成年组少(2.17±0.75) vs (4.0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期和成年期大鼠均可通过正畸治疗完成牙移动,年龄因素对正畸牙根吸收有一定影响,成年期大鼠的牙根吸收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川续断和丹参影响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药川续断和丹参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中药在改建过程中的异同。方法 选取72只8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川续断组、丹参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24只,川续断组每日灌服6g/kg川续断水煎剂,丹参组每日灌服6g/kg丹参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mL生理盐水,每隔7d加力1次。3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d分批次处死,每批次6只。剥离头颅骨,分别测量牙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的密度,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续断组、丹参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3组破骨细胞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平缓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牙槽骨密度呈现降低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降低缓慢(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服丹参和川续断水煎剂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快牙槽骨吸收及其修复重建,有利于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预防阻生牙拔除后干槽症发生的作用。方法我院口腔外科门诊200例阻生牙拔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拔牙创内填塞胶原蛋白海绵)和对照组(术后拔牙创内不使用任何药物及材料),每组各100名患者。结果实验组2例发生术后干槽症,对照组发生11例,发生率11%,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在预防阻生牙拔除后干槽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脾降脂散对肥胖高脂症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含量、肝体比值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将肥胖型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预防组、减肥茶组、高脂饲料组、基础饲料组,加正常对照组共6组。各组根据不同方法喂养4周后,测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取颈总动脉血备用;取肾周及睾周脂肪垫、肝脏分别称重,计算体脂含量和肝体比值。结果治疗组体重、lee`s指数明显降低,接近正常组(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体重及Lee`s指数明显低于其余4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预防组与减肥茶组无明显差异(P>0.05)。脂肪重量和体脂含量:治疗组低于其余5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预防组低于减肥茶组、高脂饲料组及普通饲料组(P<0.01),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湿重和肝体比值:治疗组和预防组接近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正常组的肝脏湿重低于其余4组,肝体比值低于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降脂散具有降低脂肪和减轻体重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芦荟减肥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甲亢大鼠模型,探讨在高骨状态下正畸牙移动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按1ml/100g体重每天蒸馏水灌胃为正常对照组,余40只用等量优甲乐灌注胃建甲亢大鼠模型,28d建模成功,随后分为甲亢0、7、14、21、28d组,每组10只检测T3、T4、TSH。结果所有甲亢大鼠的T3、T4、TsH在正畸牙齿移动以后均稍有升高,其中以7d组升高最为明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甲亢大鼠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有骨质疏松倾向,正畸牙移动治疗应使用轻力。②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甲亢大鼠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幅度小,提示短期正畸牙移动治疗对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eyond 冷光美白治疗前应用VivaSens脱敏剂对美白术后牙齿敏感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美白效果的影响,阐明其在冷光美白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牙齿冷光美白患者15例,共299颗患牙。以患者的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包括前牙及前磨牙)的牙列整体作为观察单位,随机确定每个患者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5例,共150颗患牙,其中上颌牙列8个,下颌牙列7个;对照组15例,共149颗患牙,其中上颌牙列7个,下颌牙列8个。实验组术前使用VivaSens脱敏剂,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术前、术后应用探针测试法和冷空气测试法测定并记录患者患牙的敏感度,记为0~10。术后发放调查问卷,询问术后24和48 h有无牙齿敏感症状。术前、术后应用Vita比色板进行比色并做色阶记录。结果:术后即刻,实验组101颗患牙(94.0%)和对照组全部患牙(100%)出现了牙本质敏感,牙本质敏感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实验组有22颗患牙(14.7%)、对照组有75颗患牙(50.3%)仍有牙本质敏感症状,牙本质敏感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实验组患牙牙本质敏感症状均消失,对照组仍有16颗患牙(10.7%)有牙本质敏感症状,牙本质敏感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各阶段牙本质敏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Vita比色板比色,术后与术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提高了约5个色阶,2组间美白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vaSens脱敏剂能有效降低冷光美白术后牙本质敏感发生率和敏感度,而且不影响冷光美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骨髓基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式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进领  杨晓华  李明  王廷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6):30-33,42,T0005
目的探讨MSCs不同的移植方法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9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移植组和腹腔移植组(每组再分为1、3、7、14、21d组),.在脊髓损伤后2d,经腹腔及静脉移植带绿色荧光的MSCs,,大鼠于移植后1、3、7、14、21d分批处死.连续冰冻切片观察细胞是否能够通过觑脑屏障并迁移到损伤部位,同时用体视学方法观察MSCs在脊髓损伤与非损伤部位的密度,用BBB评分法和爬网格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静脉移植后第1天,在损伤部位仅有少量的MSCs,而腹腔移植组未见MSCs。第3天有少量的MSCs.腹腔移植组与静脉移植相比7,14d有显著差异(P〈0.05).21d后两种移植方法在损伤部位的细胞无差异(P〉0.05).BBB评分,移植后7d无差异,14d后有明显差异(P〈0.05).脊髓损伤处的细胞密度明显多于非损伤部位(P〈0.05).结论MSCs经静脉和腹腔移植均能透过血脑屏障迁移到脊髓损伤部位并对脊髓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静脉移植优于腹腔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速度和耐力成绩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9~15岁汉族儿童和青少年119 462名,测量身高、体重,测量50 m、耐力跑成绩并调查睡眠时间。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并对50 m、耐力跑成绩及睡眠情况进行判定。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不同睡眠情况组间优秀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睡眠时间与速度和耐力成绩的相关性。 结果:9~15岁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4.67%, 其中,女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5.26%,高于男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4.09%,χ2=80.99,P<0.001);城市学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5.41%,高于农村学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93.93%,χ2=128.48,P<0.001)。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略高(χ250 m=10.10,P50 m<0.01; χ2耐力跑=21.76,P耐力跑<0.001)。控制性别、城乡、学段、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成绩优秀率较高(OR50 m=1.14,95%CI50 m =1.05~1.23,P50 m<0.01;OR耐力跑=1.21,95%CI耐力跑=1.11~1.31,P耐力跑<0.001)。分性别进行讨论,男生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较高(P<0.001),女生不同睡眠情况组50 m及耐力跑成绩优秀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睡眠不足组(P均<0.01),农村地区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较高(P<0.01), 50 m优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学段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同学段睡眠不足组(P小学耐力<0.001,其余P均<0.05)。BMI正常和超重组中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高于睡眠不足组(P<0.05)。各BMI组别睡眠充足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均高于同BMI组睡眠不足的儿童青少年(P营养不良<0.01,P正常<0.01,P超重<0.05,P肥胖<0.05)。将睡眠时间分层进行分析,睡眠时间<7 h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低于睡眠时间较长的其余各组(P均<0.01), 其中睡眠时间≥9 h组儿童青少年50 m优秀率最高(P<0.001); 睡眠时间≥9 h的儿童青少年耐力跑优秀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不同睡眠时间分层的儿童青少年50 m和耐力跑的优秀率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检出率有所上升,睡眠不足情况严峻;睡眠时间充足的儿童青少年速度和耐力成绩略好,应继续改善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提高学生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甲基苯丙胺 (methamphetamine, METH) 对大鼠海马5-羟色胺 (5-Hydroxytryptophan、5-HT) 、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 及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 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ETH 1 d组、METH 3 d组、METH 5 d组、METH 7 d组、每组6只.分别在每天9:00和21:00腹腔注射METH[15 mg/ (kg·次) ];每次腹腔注射METH后, 结合刻板行为观察, 对各组进行评分;建立1 d、3 d、5 d、7 d组METH急性中毒大鼠模型.于末次给药24 h后分离海马组织,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orbent assay, ELISA) 检测实验大鼠海马5-HT、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NF-κBp65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METH 1 d、3 d、5 d、7 d组大鼠海马5-HT含量均逐渐减少, 其中5 d组 (P<0.05) 和7 d组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 METH 1 d、3 d、5d、7 d组大鼠海马IL-6的表达含量逐渐升高, 且5 d组 (P<0.01) 、7 d组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表达含量亦逐渐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 7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METH可使大鼠海马5-HT含量下降、IL-6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