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合并感染时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的变化,探讨其在疾病活动及继发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2007年8月01日~2008年01月31日,从湘雅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取SLE稳定期、活动期、活动期并发细菌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处理培养,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HMGB1的浓度,并用Western检测SLE患者血清HMGB1蛋白表达.采用SPSS1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单核细胞未加入LPS培养上清液以及加入LPS培养上清液,两种情况的统计结果均为:SLE稳定组HMGB1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活动组高于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感染组高于活动组(P<0.05).②单核细胞加入LPS前后培养的上清液中,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HMGB1的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组以及感染组HMGB1的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活动组(75%)与SLE活动合并肺部感染组(85%)的血清中通过Western方法可检测到HMGB1的表达,且SLE活动合并肺部感染组血清中HMGB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SLE活动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SLE活动患者单核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HMGB1浓度升高,且其升高与疾病的活动有关;继发感染时HMGB1浓度进一步升高;SLE活动并肺部感染能使患者血清中HMGB1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2.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HMGB1是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在血管生成、抗原呈递、细胞自噬等方面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HMGB1在结肠癌患者中高表达,血清HMGB1水平随疾病进展而明显增高,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呈高表达,Dukes D期门静脉中HMGB1水平高于Dukes C期。HMGB1在细胞内的表达部位与T淋巴细胞的浸润相关,后者可影响患者的5年生存率。因此,HMGB1可作为评估结肠癌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下生殖道感染与早产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艳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24-1525
目的:探讨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滴虫、念珠菌等病原生物引起的下生殖道感染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早产孕妇94例为试验组,同期住院足月分娩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均于产前取阴道分泌物行白带常规检查、细菌性阴道病检查,取宫颈分泌物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DNA及淋球菌检测。结果:试验组BV、念珠菌+BV+UU,念珠菌+BV病原菌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试验组念珠菌、UU、CT、滴虫病原菌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下生殖道感染是引起孕妇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对其中一些高致病性微生物针对性的治疗,可能对减少早产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降钙素原(PCT)的动态表达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入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60例,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3、5天、观察终点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HMGB1及PCT的表达,观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变化情况,记录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入院后第1、3、5天、观察终点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HMGB1及PCT表达均随着病程增加而逐步降低;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HMGB1和PCT均增加(P<0.05),APACHE Ⅱ评分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死亡组也明显增加(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PCT与感染性休克预后具有很强的相关性;HMGB1、PCT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HMGB1、P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感染性休克病情变化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和HMGB1含量;分别对6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内脂素和HMGB1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内脂素和HMGB1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血清内脂素和HMGB1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和HMGB1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尖锐湿疣患者患者HMGB1浓度与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内脂素和HMGB1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晖  梅小琴  焦顺  潘琴  刘荣 《河北医学》2023,(7):1094-1099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髓过氧化物(MPO)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血清PLGF、HMGB1及MPO水平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妊娠结局患者血清PLGF、HMGB1及MPO水平差异,以及PLGF、HMGB1及MPO诊断重度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LGF为(46.63±9.97)pg/mL,低于对照组(P<0.05),而HMGB1和MPO分别为(60.43±11.41)mmoL/L和(14.46±1.38)ng/L,高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LGF为(37.12±8.85)pg/mL,水平较低(P<0.05),而HMGB1和MPO分别为(72.78±9.83)mmoL/L和(16.09±1.40)ng/L,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有不良妊娠结局患者血清PLGF为(40.41±8.21)pg/mL,低于无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探讨早产与产妇发生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发生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足月分娩的产妇)和观察组(早产产妇),每组各100例产妇。为两组产妇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产妇发生BV、UU、CM的几率和总感染率(13.00%、14.00%、12.00%、39.00%))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产妇发生BV、UU、CM的几率和总感染率(24.00%、26.00%、22.00%、72.00%)。在观察组产妇感染的致病菌中,无乳链球菌占42.00%,大肠埃希氏菌占34.00%。结论:早产产妇发生细菌、真菌和支原体感染的几率高于足月产妇。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道感染能有效改善早产产妇及早产儿的预后,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进行孕期分泌物检测在早期发现和治疗生殖道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立文  杨妙珍 《海南医学》2007,18(11):98-98,64
早产是新生儿致病率和病死率最常见的原因[1].早产分为自然早产与医源性早产.自然早产包括自发性早产、胎膜早破早产及感染性早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KD患者122例(DKD组)为研究对象,根据尿蛋白-肌酐比值将研究对象分为微量蛋白尿组58例、大量蛋白尿组42例和肾功能损害组22例。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106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和尿蛋白-肌酐比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HMGB1和TNF-α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和左室收缩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DKD患者血清HMGB1和TNF-α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K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DKD组患者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和尿蛋白-肌酐比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②HMGB1、TNF-α、LVEDD和LVESD随DKD病情进展逐渐升高,而LVEF随病情进展逐渐下降。③DKD组患者血清HMGB1和TNF-α含量与LVEF均呈负相关,与LVEDD、LVESD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④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显示,HMGB1对DKD患者心功能影响最大,HMGB1每增加1 mmol/L,LVEF下降0.298%、LVEDD增加0.324 mm、LVESD增加0.318 mm。结论: HMGB1和TNF-α均随DKD病情进展上升,而HMGB1对DKD患者心功能影响最大。HMGB1可能在D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及早检测HMGB1有利于减少D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经不同浓度的HMGB1(10、100、1000、10000ng/ml)作用24h,或以10000ng/ml的HMGB1作用不同时间(6、12、24、48h)后,以连接素Ⅴ/放线菌素D双染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的HMGB1刺激24h,其中10000ng/ml组HMGB1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最强,为(39.84±5.98)%,与对照组(4.49±1.72)%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以10000ng/ml的HMGB1作用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其中24h组凋亡率发生最高,为(38.30±6.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MGB1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严重烧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变化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脓毒症及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25例烧伤总体表面积大于30%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组(脓毒症组14例、非脓毒症组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改良基质显色法鲎实验分别检测患者伤后1、3、5、7、14、21、28d血浆HMGB1及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严重烧伤患者伤后第1天血浆中HMGB1含量显著升高,其中伤后第7、21、28天脓毒症组HMGB1含量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患者存活组伤后第3、21天HMGB1含量显著低于非存活组(P<0.05,P<0.01),血浆中HMGB1含量与是否易并发脓毒症有关,但与烧伤总体表面积无相关性(P>0.05)。伤后第3、5、7、21天血浆HMGB1与内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参与严重烧伤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诱生与内毒素刺激密切相关,动态观察其水平有助于烧伤后病程监测及患者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1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组织损伤效应及其干预途径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严重感染所致脓毒症的重要晚期介质,参与了包括肺脏、肝脏、肠道在内的多器官损害过程。采用HMGB1中和抗体或特异性拮抗剂抑制其分泌(丙酮酸乙酯、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或下调其基因表达(正丁酸钠、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组织损伤效应,并可能为严重脓毒症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Wistar大鼠SAP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SAP组和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处理组(PDTC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变化。结果大鼠肝组织HMGB-1mRNA表达SAP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DTC组较SAP组显著减少(P<0.05)。SAP组HMGB-1蛋白在肝细胞和枯否细胞表达较强,而在对照组表达较弱,PDTC组HMGB-1蛋白表达较SAP组显著减弱。同时,SAP组大鼠血浆AST、AL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而PDTC组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AP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升高参与了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DTC可通过抑制肝组织HMGB-1表达进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吴鹏程  林欣 《医学综述》2012,18(9):1298-1300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个高迁移率族染色体蛋白质的家庭成员,它由215个氨基酸构成,在人和动物细胞核内普遍存在。HMGB-1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至细胞外成为重要炎性因子之一,诱导多种细胞的趋化作用,已被确定为一种新型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现就HMGB-1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予以综述,以期为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靶位。  相似文献   

17.
梁晋川  田野苹 《医学综述》2006,12(11):653-656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核蛋白的一种,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关,并参与了细胞的转录等生理活动。近年研究发现,它在细胞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炎性反应中,作为一种迟发型介质,通过细胞的主动和被动分泌,介导了炎症的发展过程。与以前认为起主要作用的速发型介质如TNF、IL-1等相比,HMGB1可能更加具有临床意义。此外,它还与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烫伤大鼠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变化规律,并观察血必净注射液(简称血必净)对烫伤大鼠肾脏HMGB1及急性肾损伤的可能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78只动物随机分为假伤组(n=18)、烫伤组(n=30)和血必净组(n=30),分别于伤后8、24、72h活杀取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组织HMGB1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HMGB1蛋白表达;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Cr)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假伤组比较,烫伤组肾组织HMGB1基因和蛋白表达于伤后8、24、72h显著增强(P<0.05,P<0.01),血清Cr水平于伤后24、72h显著增高(P<0.05,P<0.01)。给予血必净治疗后24、72h动物肾组织HMGB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抑制(P<0.05,P<0.01),血清Cr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烫伤组肾组织大量炎细胞浸润,其中以24h最重,血必净组24、72h病理形态改变则明显减轻。结论HMGB1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严重烫伤后肾脏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血必净治疗可显著下调肾组织HMGB1合成与释放,并减轻烫伤所致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9.
张敏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7):880-881
目的分析妊高症患者及新生儿脐血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8例妊高症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40例、轻度子痫前期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28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儿脐血血清VE-cadherin和HMGB1含量。结果VE-cad herin和HMGB1在妊高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及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均有表达,VE-cadherin在三组妊高症病患者血清中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5.83,8.41,9.04,P均〈0.05)。随着病情越严重,VE-cadherin水平越高,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8.56,P均〈0.05);HMGB1与VE-cadherin分布高度一致,并呈正相关(r=0.59,P〈0.01)。VE-cadherin和HMGB1在妊高症各组新生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cadherin和HMGB1的高表达,显示妊高症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是妊高症内皮损伤炎症标记物,为妊高症的治疗和预防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是一种非组核蛋白,正常情况下,作为细胞核染色质的组分之一,调节基因的重组、修复、转录等生命活动。坏死细胞或活化的免疫细胞可通过被动或主动形式,将细胞核内的HMGB1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的HMGB1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发挥促炎和组织修复双重作用。目前,HMGB1在多种感染/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它已成为炎症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