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医家对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认识经历了较长一段变革,至《灵枢经·经脉》才基本完善了该经的循行及主病.而早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载有手厥阴心包经的相关内容.经研读其所载臂太阴脉与臂少阴脉的主治所见,此二脉均主治心之病变与臂厥症,而未涉及肺的主证.限于当时医学水平,对于十一脉的名称和描述有所欠缺.通过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孔穴的沿革与完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方向的沿革与完善和手厥阴心包经主治病证的沿革与完善3个层面的阐述与分析,认为至《灵枢经》成书,针灸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延至《难经》等著作问世,其核心内容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2.
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主病区别《内经》中已有论述,笔者在学习经络医学过程中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心脏解剖结构、经络联系、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疗效观察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主病区别提出了新的认识。通过经络诊察对经络的异常进行详细探查,可以对心脏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行清晰的辨析,对于心脏病的针灸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心包经在手臂阴面中间的那一条线上,敲小臂时有酸痛感,敲大臂有电击感。从现代解剖学来说,心包经在人体循行的路线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所以刺激心包经可以治疗沿经皮肤的感觉异常等病症,另外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很好的疗效。本经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1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穴位名如下: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相关古代文献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古代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主治疾病谱。方法:以《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华大典·医学分典》及《中华医典》中引用的先秦至清末相关古代医籍为检索范围,对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等五个腧穴的单穴主治病证条文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条文1 976条,中冲穴主治条文287条,涉及34种病证,频次最高的是神经系统及精神病证;劳宫穴主治条文478条,涉及42种病证,频次最高的是消化系统病证;大陵穴主治条文365条,涉及46种病证,频次最高的是心血管病证;间使穴主治条文386条,涉及53种病证,频次最高的是神经系统及精神病证;曲泽穴主治条文460条,涉及41种病证,频次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病证。结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皆可主治的病证共5种,依次是胸痹、心悸、癫证、狂证和郁证。心血管病证和神经系统及精神病证是心包经五输穴组穴主治的优势病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通过100例手厥阴心包经的隐性感传线在体表定位,再用低阻抗、高振动音二种方法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心包经隐性感传线不仅是一条敏感线,也是一条低阻抗线和高振动音线。主线的循行和《灵枢》、《铜人图》的描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魏晋以前医籍的记载,分析了心主手厥阴之脉(或称“手心主脉”)与心包络脉的关系。指出心包络脉是手心主脉的“支脉”;用“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名称替代“心主手厥阴之脉”的名称,有以偏概全之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前臂导电性的测定,探讨作为东洋医学大前题之一的经络的存在。如果存在经络,那么它并非是与局部的脏器和组织,而是与全身的脏器和系统(皮肤、脉管、神经等)以及它们赖以存在的空间——贯穿全身的组织空隙有所关联。如果经络不是存在于皮肤上或皮肤组织内,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应该是有全身网络的组织间隙。组织间隙充满了组织间液,健康的组织间液由于  相似文献   

8.
梳理"心主之脉"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的概念由一而分为二的过程。"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一词出自《灵枢·经脉》,但在早期简帛《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并未出现此条经脉。老官山出土的"十二脉"称此循行轨迹为"心主之脉",此脉原为治心系疾病之脉,后为了实现3条手阴经配上焦两个脏器,古人沿袭老官山"十二脉"心主系心、手少阴入心的记载,提出了心主脉"包络心系"与"心不受邪""邪在心之包络"的理论,故心配少阴,而穴取心主之脉理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心包"脏随之诞生,成为上焦第三脏,心主之脉亦易名为"手厥阴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不同时间段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各感兴趣区(ROI)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4例,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梗死灶、梗死灶旁及对侧镜像区为感兴趣区(ROI),以ROI-CBF为观察指标,采用MR ASL扫描,获取针刺前、针刺即刻及拔针后3个时间段各ROI-CBF并分析其差异。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即刻和拔针后各ROI-CBF均增高(P0.05);与针刺即刻比较,拔针后各ROI-CBF均增加(P0.05);在针刺即刻和拔针后时间段下,心包经组对各ROI-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P0.05)。结论:(1)针刺心包经穴能有效提高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为临床上选取心包经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部分可视化依据。(2)在同一时间段下,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存在差异。(3)针刺对ROI-CBF的影响不仅具有即刻效应,还具有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0.
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针刺手厥阴经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40min ,心电图 (ECG)监测 ,再电针穴位 2 0min ,松扎 ,恢复灌流 60min,摘取心脏 ,制成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模型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 ,凋亡率明显升高 ,针刺心包经穴组的凋亡率有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内关”“郄门”穴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和针刺“支沟”对照组。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 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 min,松扎,恢复灌流60 min,摘取心脏,取心室肌制成心肌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06个/mL,用DMSO溶解荧光染料,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a2+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高,荧光分布多,强度高。针刺心包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减轻损伤的程度,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bax的影响。方法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4 0min ,心电图 (ECG)监测 ,再电针穴位 2 0min ,松扎 ,恢复灌流 6 0min ,摘取心脏 ,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凋亡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bcl 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较低 ,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 ,针刺心包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细胞凋亡的不同调控基因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由此可以减轻由于凋亡细胞所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心包经组27例、Sham组27例。心包经组电针心包经穴(天泉、曲泽、内关、大陵),Sham组电针同节段非经非穴点,以电针前后大脑各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心包经组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较电针前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在改善MCA的Vp方面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Vp、Vm、Vd、PI、RI及S/D各指标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心包经穴可促进MCA的血流速度,改善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清心肌酶CK、CK-MB、LDH、AST活性的影响,探讨经穴对靶器官的特异性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各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3个针刺穴位组分别于电针大鼠内关穴、郄门穴或合谷穴20分钟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分钟,心电图监测,再次电针上述穴位20分钟,松扎,恢复冠脉灌流;假手术组于穿线后100分钟、模型组和各针刺穴位组于再灌注后60分钟,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酶学速率法测定心肌酶CK、CK-MB、LDH及AST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针刺手厥心包经穴(内关、郄门)组CK、CK-MB、LDH、ASK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均〈0.01)。结论: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明显抑制心肌酶的活性,,这种效应在经脉(穴)与脏腑间存在相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体内钙网蛋白(CRT)含量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和针刺合谷对照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各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3个针刺穴位组分别于针刺20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心电图监测,再次针刺上述穴位20min,松扎,恢复冠脉灌流。假手术组于穿线后100min、模型组和各针刺穴位组于再灌注后60min,腹腔静脉取血并摘取心脏,观察血清CRT含量,检测心肌组织CR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心肌组织CRT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血清CRT含量明显升高,心肌组织CRT表达呈高表达状态,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合谷对照组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近似,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可明显提高体内CRT含量,促进CRT表达的上调,减轻了缺血再灌注造成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生长抑制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心包经穴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和肺经组,每组18只。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模后第2日起电针干预30 min,每日1次,干预6 d休息1 d,分别于7、14、21 d进行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ELISA检测血清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含量,RT-qPCR检测脑梗死区Nogo-A及其受体NgR1的mRNA表达。结果与同一时间点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ogo-A含量及脑梗死区Nogo-A和NgR1 mRNA表达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心包经组大鼠血清Nogo-A含量第21日及脑梗死区Nogo-A和NgR1 mRNA表达第7、21日明显降低(P0.01),肺经组大鼠脑梗死区NgR1 mRNA表达第7日明显降低(P0.05),NgR1 mRNA表达第14日明显升高(P0.01);与同一时间点肺经组比较,心包经组大鼠血清Nogo-A含量第21日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区Nogo-A和NgR1 mRNA表达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心包经穴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修复,其机制与下调模型大鼠血清Nogo-A含量、抑制缺血侧脑组织Nogo-A和NgR1的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脑性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昏迷程度、脑功能障碍、意识苏醒状况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并评估2组治疗后意识苏醒总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GCS和EEG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DR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意识苏醒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苏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A、RVA及LVA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脑性昏迷,可有效提高患者脑部血流量,改善脑部病理生理状态,缓解患者昏迷程度和脑功能障碍,对于促进患者的苏醒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前臂内侧出现的反应点的形态和位置与手厥阴经前臂段经穴是否一致,以及"以痛为腧"——以患者对压痛的主观感觉作为取穴方法是否适用于冠心病。方法参照腧穴诊察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前臂内侧进行诊察,确定反应点的位置并标记测量,按比例折算成骨度分寸;准确定位经穴(大陵、内关、间使、郄门)并诊察穴位反应;对比反应点与经穴的形态改变。用von-frey测痛仪依次测量各点的痛阈值。结果 1在30例冠心病患者中,反应点与部分经穴出现触诊阳性反应,表现为硬结、空虚,或伴压痛。2反应点最为明显的四处分布于前臂内侧中央,分别为腕横纹上(0.99±0.37),(2.33±0.22),(4.33±0.53),(6.10±0.91)寸,与经穴定位并不完全重合。3反应点可归于经穴范围内的概率分别为内关(43.33%)、郄门(33.33%)、间使(13.33%)、大陵(3.33%);严格定位的经穴出现阳性反应的概率依次为郄门76.67%,内关73.33%,间使56.67%,大陵53.33%。4反应点的痛阈值明显低于准确定位的经穴,反应点和有反应的经穴痛阈值明显低于无反应的经穴,反应点在经穴范围与不在经穴范围其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主观表述有压痛反应与无压痛反应的点痛阈值亦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1冠心病患者在前臂内侧会出现反应点,反应点大都位于厥阴经循行线上,但并不完全与经穴重合;2经穴出现反应点的概率较高,但不是所有的经穴都会出现反应点;3研究结果不支持以冠心病患者前臂内侧出现的主观压痛点作为取穴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颖颖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08-1009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脑卒中手软瘫期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手功能软瘫期患者(Brunnstrom分级Ⅰ级)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针刺手厥阴经穴,当患肢手渡过软瘫期,功能恢复达到Brunnstrom分级Ⅱ级以上(包括Ⅱ级)时,改取上肢阳经穴针刺;对照组予针刺手阳明经穴,疗程20 d,治疗前后分别予患手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患手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手功能评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于手功能障碍软瘫期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改善手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针刺手阳明经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心包经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组织ATP、ADP和AMP含量的影响。方法: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分钟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分钟,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分钟,松扎,恢复灌流60分钟,摘取心脏,取心尖部心室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3种物质的含量。结果:模型组ATP含量明显降低,而ADP和AMP含量显著升高;针刺心包经穴组ATP含量升高,ADP和AMP含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明显改变ATP、ADP和AMP含量,保护心肌的有氧代谢,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有效地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