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口服补液疗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急性腹泻导致脱水,而持续腹泻引起营养不良,所以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口服补液疗法大大降低了儿童急性腹泻病死率,拯救了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腹泻患儿的生命.现就口服补液疗法的历史与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RTIs)迄今仍是我国小儿首位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抗生素使用频率最高、数量最大、合理性亟待提高的疾病,其中肺炎依然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5年3月26日公布的2000—2003年儿童死亡病因评估报告表明:全球儿童死亡1060万,其中5岁以下死因的73%归于6种疾病,依次是肺炎(19%)、腹泻(18%)、疟疾(8%)、新生儿肺炎和脓毒血症(10%)、早产(10%)和围产期窒息(8%),而潜在死因的53%是营养不良。我国小儿肺炎病死数约占全世界7%,但由于人口众多,死亡的绝对数占了西太平洋地区2/3,75%是婴幼儿,农村和边远地区占85%。这告诫我们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防治ARTIs尤其肺炎是十分关键的,而合理利用我国儿科医疗资源,提高和规范各级医院儿科医生对肺炎这一最常见疾病的诊治水平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腹泻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轮状病毒(HRV)、人类星状病毒(HAstV)、人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EAdV)是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本研究收集2011—2014年河南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分析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轮状病毒血清型基因分型,为本地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一、概述 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儿童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WHO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991年推出第1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5.
补锌可降低婴儿及学龄前儿童ALRIs发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s),主要是肺炎,每年引起400万人死亡,约占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数的1/3。营养不良是ALRIs发病率、严重度及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但动物模型证明单纯蛋白质及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并不导致细胞免疫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小儿免疫功...  相似文献   

6.
中国儿童可避免死亡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明确中国儿童可避免死亡指标,根据Rutstein等提出的可避免死亡指标,采用中国与美国、中国城乡儿童死因死亡率对比,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表明,中国儿童可避免主要死因为:痢疾、腹泻、败血症、脑膜炎、肺炎、新生儿破伤风、溺水、营养不良、意外窒息、意外中毒及新生儿窒息,以上可避免死因占中国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的67.5%。提示如可避免死亡下降1/2,即可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1/3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肺炎是全球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我国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3 年发布了预防和控制肺炎和腹泻全球行动计划,提出了控制儿童肺炎的宏伟目标:2025年彻底避免儿童期肺炎可预防性死亡。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要实现:(1)5 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低于3/1 000活产儿;(2)与2010 年比较,5 岁以下严重肺炎的发生率下降75%。如能加快执行关键干预措施的步伐,儿童肺炎的死亡率会明显下降,目标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难治性腹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由于口服补液盐(ORS)的推广及其他治疗方法的改进,急性腹泻病死率已明显下降(我国5岁以下小儿病死率为0.19%;年死亡率为0.51‰)。分析现今小儿腹泻死亡病例,发现半数死于迁延性腹泻(persistentdiarrhea)与难治性腹泻(intractable diarrhea)及其并发症。为进一步降低小儿腹泻病死率,迁延与难治性腹泻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亦给予了密切关注。1987年12月在日内瓦召开了发展中国家小儿迁延性腹泻专题学术会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情况对迁延性与难治性腹泻重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急性腹泻主要引起脱水,而迁延性腹泻(persistent diarrhea,PD)还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及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等,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腹泻病仍然是5  相似文献   

10.
1991—199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监测结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的死亡情况,以随机抽样方法,对1991~1993年全国81个市县855万5岁以下儿童进行肺炎死亡监测。结果表明,肺炎仍是我国儿童死亡的最重要疾病。全国及农村不论婴儿、1~4岁,还是0~4岁儿童,肺炎均为第1位死因,占同年龄儿童总死亡的20.0%~25.0%。1991~1993年全国平均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为1319.2/10万,城市为266.4/10万,农村为1562.2/10万(为城市的6倍)。农村儿童因肺炎死亡者63.0%死在家中,50.0%仅接受门诊治疗,未治疗占18.5%。监测结果表明,近10年来,城市儿童肺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农村儿童肺炎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欲实现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的目标,降低儿童肺炎死亡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