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分析38例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33.7%,主要发生在24h尤其是6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肝病及酗酒史、凝血功能、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扩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结论 血肿扩大的发生影响病人预后,应尽早确诊,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引起自发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例.结果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9.8%,发生时间多数在发病后24h以内(84.6%),早期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出血部位、肝肾功能、长期饮酒、凝血功能障碍等相关.结论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病情加重与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和预后。方法回顾285例脑出血患者在病情变化后行CT检查动态观察颅内血肿量,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6.8%,多数发生在24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过高、血肿形态、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部位、不适当应用脱水剂等有关系,多数患者血肿扩大后病情加重,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病情加重与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超早期(发病后6 h内)治疗脑出血病人56例,分析其术后血肿的转归.结果本组发病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5%,3例可能与手术有关.结论采用微侵袭的立体定向技术超早期手术治疗脑出血不会增加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6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4.1%,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时间多数在发病后24h以内(86.8%),早期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出血部位、早期血压过高、凝血功能障碍、不适当应用脱水剂等有关。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病情加重与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4 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 6h内、2 4h内、1周内、2周内作CT动态观察。结果 本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 16 3% ,继续出血发生在 2 4h内为 6 1 5 %。不规则血肿 (4 7 7% )及丘脑出血 (4 1% )多出现血肿扩大 ;2 4h内应用甘露醇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 2 8例 (2 2 2 % ) ,明显高于未用组 10例 (8 8% ) (P <0 0 1)。结论 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多发生在 2 4h内 ;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因素是血肿部位、形态及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时间、发生率、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26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检查,对血肿净增比例≥33%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率14.62%(38/260),且多发生在24h以内;继续出血与收缩压过高、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有关;丘脑部位血肿易发生继续出血.结论 对脑出血后病情加重的病人应及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血肿扩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87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 h内和发病后24 h内完成第1次和第2次脑部CT检查,根据其有无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CT图像等信息,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87例患者中血肿扩大组30例(34.48%),血肿未扩大组57例(65.52%)。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入院时SBP、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FPG、TG水平、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形态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SBP≥200 mmHg、入院时GCS评分≤8分、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FPG水平高、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3 h、血肿形态不规则是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肿扩大组不良预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5),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入院时SBP、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FPG、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和血肿形态,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之一[1]。本文从ICH早期血肿扩大与预后的相关性、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像学、实验室及临床的影响因素等阐述ICH早期血肿扩大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为ICH诊治提供新思路。1早期血肿扩大和ICH预后的相关性ICH病人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在38%~73%。早期血肿扩大定义为从首次CT扫描开始计算,24 h内血肿体积量增大>33%或绝对增多>12.5 ml[2,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控制对于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20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97例,在发病6 h内A组用乌拉地尔控制血压在130~160/90~100 mm Hg,B组13~220/90~130 mm Hg,不控制血压.观察2组患者24 h内血肿扩大情况.结果 A组23例发生血肿扩大,B组36例发生血肿扩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控制非常重要,可以减少血肿扩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和机制,与临床的关系和防治策略。方法对我科2006—08-2009~08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现早期血肿扩大的4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肿扩大常出现于发病24h以内,血肿扩大与血肿体积形态、出血部位、血压过高、过早使用甘露醇及凝血功能异常等有关。早期控制血压和避免盲目脱水等有助于降低血肿扩大发生率。结论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较为常见,发病后6h内为血肿扩大高发期。对可能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应尽早复查CT,动态观察,以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出血后血肿扩大或脑水肿导致脑疝形成而引起。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持续时间,即从发病至血肿扩大终止的时段,与患的诊断、药物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死亡和预后的判断等一系列的临床问题密切相关。同时脑出血后脑水肿也是导致病人死亡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化对脑出血病人早期血肿扩大和脑水肿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本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和其后脑水肿的病理机制等相关问题,以及目前可能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回顾与评价,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与血肿扩大的关系,探讨应用甘露醇的时机。方法选择85例幕上性非丘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0例在发病24h内应用甘露醇125mL静滴,q6h~q12h,45例在发病24h内不应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结果发病24h内应用甘露醇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16例,未用甘露醇组3例,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到中等量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内开始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加重病情,而24h后开始使用甘露醇则血肿扩大较少,故脑出血早期不可盲目、仓促地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对照组,对首次CT检查距发病时间、血肿部位及形态、出血量、入院时血压、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饮酒史等逐一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存在早期血肿扩大的现象,发生率为15.7%,病后血压水平、出血部位及血肿形态、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饮酒等因素与血肿扩大存在因果关系。结论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多发生在出血后24h内,高血压、出血部位靠近中线、血肿形态不规则、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饮酒等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01—2015-10在我科治疗的16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患者在超早期进行了强化降压为研究组,91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血肿扩大发生率、NIHSS评分、随访Rankin评分。结果治疗后1h及24h,研究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h,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d随访,研究组患者Rankin评分为0~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研究组血肿量、血肿扩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够缓解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51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中86例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6、6%,血肿扩大主要发生于发病后6小时内.血肿扩大的主要部位在基底节区(50%),初始出血量10~20 mL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最高(47.7%),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不规则及收缩压显著升高有关.血肿扩大与既往高血压史、饮酒史、脑卒中史、肝病史等相关.结论 脑出血血肿扩大是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充分认识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尽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短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5—2014-05收治的2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血肿扩大,对照组166例均未发生血肿扩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影响血肿扩大和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收缩压、入院时NIHSS评分、首次CT距发病时间、血高密度脂蛋白、血肿形态和出血部位等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有关(P0.01);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OR值由高至低依次排列,血肿形态、入院时NIHSS评分、首次CT距发病时间、平均收缩压、出血部位和血高密度脂蛋白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同时,血肿扩大、首次CT血肿体积、早期应用甘露醇和平均收缩压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正确认识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实施临床干预,可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与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入组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需在发病12 h之内完成首次头部CT且48 h内复查头部CT。应用Image J软件计算两次的血肿体积,采用Van Swieten量表评价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比较早期血肿扩大组与未扩大组在血肿部位、血肿形态、脑白质疏松程度等临床、影像、实验室资料等的差异;判断脑白质疏松是否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4例(33.3%)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SS评分(OR=1.358,95%CI 1.139~1.619,P=0.001)、吸烟程度(OR=1.286,95%CI 1.029~1.606,P=0.027)是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白质疏松与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密切相关,即脑白质疏松程度越严重,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甘露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ICH)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DSA介入下制作、血肿体积≤4ml的犬ICH模型30只,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于24h和48h分别复查脑CT,血肿体积增大≥1/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甘露醇组48h内发生血肿扩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24h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者明显多于自身24~48h者(P<0.05);甘露醇组48h内死亡3只,对照组无1只死亡。结论早期使用甘露醇可增加犬ICH早期扩大的发生率;ICH发病早期,尤其是24h内不宜盲目使用甘露醇,以免诱发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7-10—2012-10急诊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按降压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早期强化降压组(80例)和指南标准降压组(8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和标准降压治疗。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4h后2次头颅CT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早期强化降压组发病0~24h平均收缩压控制在145mmHg,24h内血肿体积扩大6例(7.5%);指南标准降压组平均收缩压控制在170mmHg,24h内血肿体积扩大14例(17.5%),2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早期强化降压组明显小于指南标准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可预防和减少血肿扩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