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阿片受体关系.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组(n=8):生理盐水(30 ml·kg-1)组(NS组)、150 mg·kg-1ATP组(ATP1组)、200 mg·kg-1ATP组(ATP2组)、纳洛酮(4 mg·kg-1)组(NL组)、150 mg·kg-1ATP+纳洛酮(4 mg·kg-1)组(ATP1+NL组)、200 mg·kg-1ATP+纳洛酮(4 mg·kg-1)组(ATP2+NL组).用甩尾法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甩尾潜伏期.结果 ATP1组或ATP2组甩尾潜伏期较NS组明显升高;ATP1+NL组甩尾潜伏期较ATP1组降低;ATP2+NL组甩尾潜伏期较ATP2组降低(P<0.05或P<0.01). 结论腹腔注射ATP对小鼠有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丙嗪对曲马多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曲马多(5 mg·kg-)组(Tr组)、异丙嗪(10 mg·kg-1)组(Pr组)、曲马多(5 mg·kg-1) 异丙嗪(10 mg·kg-1)组(Tr Pr组).测定用药前后各组小鼠热板法的痛阈(paj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结果 Tr Pr组的HPPT明显大于Tr或Pr组(P均<0.01).结论 异丙嗪能增强曲马多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合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理想方案。方法360例孕妇需剖宫产者分为静脉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吗啡组、芬太尼组),每组120例。静脉镇痛组(I组):芬太尼0.8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NS)至100ml,2ml/h;硬膜外镇痛组(芬太尼组)(Ⅱ组):芬太尼0.8mg+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NS至100ml,2ml/h;硬膜外镇痛组(吗啡组)(Ⅲ组):吗啡6mg+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盐酸异丙嗪12、5mg+NS至60ml,1ml/h,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腔给饱和量(吗啡1,5mg+盐酸异丙嗪5mg+NS至10ml,根据产妇情况一次注入7~10ml)。结果各组镇痛效果差异明显,硬膜外镇痛吗啡组〉硬膜外镇痛芬太尼组〉静脉镇痛组,副作用发生率Ⅰ组稍高于Ⅱ组,Ⅱ组稍高于Ⅲ组(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Ⅲ组稍大于Ⅰ、Ⅱ组(P〉0.05),锥体外系发生率Ⅰ组大于Ⅱ、Ⅲ组(P〈0.05)。结论硬膜外吗啡镇痛组效果优良,吾4作用发生率低,易被产妇接受,适宜剖宫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维生素C(Vit C)对甲醛所致小鼠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n=8),甲醛组(FA组,n=11),Vit C (500 mg·kg-1)+ 甲醛组(Vit C+FA组,n=14).用避暗实验分别观察小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 结果与NS组相比,FA组的潜伏期缩短(P<0.05),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1) ;与FA组相比,Vit C+FA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Vit C可改善甲醛所致的小鼠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羟丁酸钠和地西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羟丁酸钠组(SO组,羟丁酸钠100 mg·kg-1+生理盐水10 mg·kg-1),地西泮组(D组,地西泮1 mg·kg-1+生理盐水10 mg·kg-1),羟丁酸钠+地西泮组(SO+D组,羟丁酸钠100 mg·kg-1+地西泮1 mg·kg-1),每组10只.采用避暗实验,记录给药后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STL)和错误次数(ETs).结果 SO+D组用药后24 h STL短于SO组(P〈0.05)和D组(P〈0.01),ETs明显多于SO组和D组(P〈0.01);用药后48 h,各组STL、ET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丁酸钠与地西泮合用抑制小鼠学习记忆,呈协同作用,但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OMT 50、100和 200 mg·kg-1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 mg·kg-1)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20 mg·kg-1+OMT 100 mg·kg-1组。应用冰醋酸制备小鼠疼痛模型,以15 min 内发生扭体次数为疼痛定量指标;将雌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组同前,将小鼠置于(55.0±0.5)℃的热板上制备疼痛模型,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结果:腹腔注射OMT 50、100和200 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P<0.001);预先给予L-NAME能增强OMT对抗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结论: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冰醋酸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其镇痛作用可能不是完全通过NO-cGMP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威灵仙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甲醛致痛法研究威灵仙外用的镇痛作用。结果威灵仙外用能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P〈0.01),延长甲醛致痛小鼠疼痛潜伏期(P〈0.01)和舔足次数(P〈0.01)。结论威灵仙外用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鞘内注射咪唑安定镇痛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对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成功置管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致痛前给药组(M1组)及致病后给药组(M2组)。鞘内置管后5d,NS组、M1组及M2组大鼠于左后足掌部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致痛,致痛前10min,NS组鞘内注射20μL生理盐水,MI组鞘内注射咪唑安定22μg,C组鞘内注射20μL生理盐水,足底注射100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用大鼠缩腿、舔爪时间之和作为行为学观察指标。结果:NS组、M1组与M2组第二相缩腿、舔瓜累计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1);M1组与M2组的缩腿、舔爪累计时间短于NS组(P〈0.01);且M1组短于M2组(P〈0.01)。结论:在福尔马林致病大鼠模型中鞘内注射咪唑安定镇痛作用的ED50为21.8μg,咪唑安定具有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曲马多、哌替啶、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在老年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20名行腹部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进行术后镇痛: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哌替啶组(M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组(B+M组)。所有患者在术毕前10-30min静脉注入负荷量,分别注入布托啡诺1mg、曲马多50mg、哌替啶50mg、布托啡诺0.5mg+哌替啶25mg,按双盲原则进行观察,镇痛程度使用视觉疼痛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各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6h和12h2个时间点B组、B+M组和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较轻的不良反应的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芷总挥发油(EOAD)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扭体法观察EOAD的镇痛作用。结果 EOAD(0.05、0.1、0.2 mg/kg)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数(P〈0.01),也可明显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P〈0.05)。结论 EOAD对物理、化学伤害性刺激的镇痛作用确切,作用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时间应用氟比洛酚酯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选择ASA-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60例,随机分4组,每组15例,随机均分为术前30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A组)、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B组)、术前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C组)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4组患者术后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于术后4h,8h,16,24h,48h随访病人,观察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相应的VSA评分,记录首次应用PCEA时间、镇痛药累积用量。结果:A,B,C三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A,B,C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B组患者的VAS评分曲线较为平稳。A,B,C三组患者术后首次要求PCEA时间均晚于D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术后镇痛药用量均小于D组(P〈0.05),其中B组患者患者用量最少(P〈0.05)。结论: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芬醋静脉注射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有最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丙泊他莫持续镇痛对产妇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1组采用丙泊他莫2g+1.6%利多卡因12mL+生理盐水至100mL入泵,2组采用吗啡6mg+盐酸异丙嗪12.5mg+1.6%利多卡因12mL+生理盐水至100mL入泵。此两组术后均给予电子泵持续硬膜外镇痛。3组不给予硬膜外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后24h、48h监测泌乳素的含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h、48h,1、2组血清中PRL明显高于3组(P〈0.01),但1、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1组明显低于2、3组(P〈0.05)。结论丙泊他莫术后持续镇痛对泌乳素影响小,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荷包牡丹碱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大鼠丙泊酚镇静剂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0.5%布比卡因组(B组)、荷包牡丹碱组+0.5%布比卡因(Bic组)、NMDA+0.5%布比卡因组(NM-DA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NS组和B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20μL生理盐水和0.5%布比卡因;Bic组和NMDA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10μL有效剂量荷包牡丹碱和NMDA,15min后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20μL;5组大鼠均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0min行尾静脉注射丙泊酚,比较组间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时间.结果 B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6.72±0.77)mg·kg-明显少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 (P<0.01);Bie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9.25±1.03)mg·kg-1明显少于C组(10.94±0.91) mg·kg-1和NS组(10.51±1.01)(P<0.01),但是明显多于B组(6.72±0.77)mg·kg-1(P<0.01);NMDA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17.02±1.25)mg·kg-明显多于C组(10.94±0.91) mg·kg-1和NS组(10.51±1.01)以及B组(6.72±0.77)mg·kg-1(P<0.01);而C组和NS组的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减少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产生的镇静作用可能与脊髓内的GABAA受体有关,而与NMDA受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镇静、镇痛方法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 RICU) 抢救性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10 例需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5 组: ①对照组: 插管前不给予任何镇静、镇痛药物; ②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芬太尼2 μg/kg, 继以芬太尼2 μg·kg- 1·h- 1维持; ③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 + 芬太尼2 μg/kg, 继以盐酸右美托咪定0. 5 μg·kg- 1·h- 1 +芬太尼2 μg·kg- 1·h- 1维持; ④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咪唑安定0. 05 mg/kg + 芬太尼2 μg/kg, 继以咪唑安定0. 05 mg·kg- 1·h- 1 + 芬太尼2 μg·kg- 1 ·h- 1维持; ⑤ 丙泊酚+ 芬太尼组: 插管前给予丙泊酚1 mg/kg + 芬太尼2 μg/kg, 继以丙泊酚0. 4 mg·kg- 1·h- 1 + 芬太尼2 μg·kg- 1·h- 1维持。根据以上分组处理后行气管插管, 观察并记录5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和呼吸频率( RR) , 氧合指数( PaO2 /FiO2 ) 指标, 以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Riker 镇静和躁动评分, 严重心率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心室纤颤、心跳骤停) 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丙泊酚+ 芬太尼组及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5. 4% 和90. 9% , 高于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 86. 4% , P 〈0. 05) , 但前3 组均高于芬太尼组( 45. 4% ) 和对照组( 31. 8% , P 〈0. 05) 。插管5 min 后5 组患者的PaO2 /FiO2 指标均高于插管前, 丙泊酚+ 芬太尼组、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及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5) ,但3 组均高于对照组及芬太尼组( P 〈0. 05)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 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 0% ) 、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 9. 0% ) 和丙泊酚+ 芬太尼组( 9. 0% ) 低于对照组( 13. 6% ) 及芬太尼组( 18. 2% , P 〈0. 05) 。插管时及插管后2 min 的MAP, 丙泊酚+ 芬太尼组、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低于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 P 〈0. 05) 。插管时患者的Riker 镇静和躁动评分≤4 分者所占比例别为丙泊酚+ 芬太尼组90. 9% , 咪唑安定+ 芬太尼组86. 4% , 高于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 68. 2% , P 〈 0. 05) , 但均高于对照组( 18. 2%) 及芬太尼组( 22. 7% , P 〈 0. 05) 。结论 小剂量的丙泊酚+ 芬太尼和咪唑安定+ 芬太尼及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均可用于ICU抢救性气管插管, 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盐酸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在产生镇静作用的同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更小, 减少心肌耗氧, 是抢救性气管插管时理想的镇静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5.
徐强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90-92
目的比较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或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武警兵团指挥部后勤部医院11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成三组接受硬膜外镇痛.每组各38例。各组使用的药物:R组为0.5%罗哌卡因5mL(25mg)+生理盐水5mL;RS组为O.5%罗哌卡因5mL+0.00016%舒芬太尼溶液5mL;RD组:O.5%罗哌卡因5mL+0.08%地塞米松溶液5mL。给予试验药物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记录患者首次追加镇痛时间、术后24h哌替啶需求总量、需要追加镇痛的患者例数等信息及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和RD组(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的术后首次镇痛时间[(15.30±5.57)h和(14.40±5.10)h]明显长于R组(单纯罗哌卡因)[(3.10±0.56)h],RS组[(28.0±13.3)mg]和RD组[(30.0±12.9)mg]的术后哌替啶的总用量亦明显少于R组[(80.0±25.7)mg]。R组主动要求追加镇痛的患者例数及比例(37例,97.3%)大于RS组(19例,50.0%)和RD组(23例,60.5%)。结论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作用,延长其镇痛时间,同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并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对急性肺栓塞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斌  孙晨  王灵聪  钱华 《浙江医学》2011,33(4):457-459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大鼠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J),模型组(M),姜黄素大剂量组(G)、中剂量组(Z)和小剂量组(X),每组20只,栓塞后1、24、72、120h每时间段各5只.以明胶海绵溶液经颈静脉注入制备APE模型.模型建立后,G、Z和X组1次/d 2ml各腹腔注射姜黄素 200、100、50mg/kg,共5d.N组唤邮苋魏胃稍?J和M组1次/d 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共5d.观察各组死亡率、各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N、J组无死亡,M组死亡率25%,X、Z、G组死亡率分别为10%、10%、15%.N、J、X、Z、G组的动脉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LA)、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Glu)均显著优于M组.结论 姜黄素对APE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 例,年龄60~75 岁,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 组、实验组D1 组和D2 组),每组20 例,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C 组的PCIA 泵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1;D1 组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1+ 右美托咪定1.5 μg·kg-1;D2 组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1+ 右美托咪定2.0 μg·kg-1,三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于手术结束后连接至患者,观察记录患者术后 4、8、24、36、48 h 的 VAS 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血压、心率、48 h 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PCIA 有效按压次数。结果:与C 组相比,D1 组及D2 组各个时点的VAS 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均优于C 组(P<0.05),D1 组、D2 组患者各个时点的VAS 评分、Ramsay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 组相比,D1 组及D2 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程度均小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高于D1 组和D2 组(P<0.05),D2 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 组和D1 组(P<0.05);D1、D2 组的PCIA 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 组(P<0.05)。结论:1.5 μg·kg-1 右美托咪定复合0.15 mg·kg-1 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 能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丙嗪对丙泊酚镇痛效应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小鼠80只随机分为2组(n=40),分别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异丙嗪和丙泊酚镇痛小鼠热板法痛阈(HPPT)和扭体次数的改变。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异丙嗪+丙泊酚组的痛阈提高(P〈0.05),扭体次数减少(P〈0.01)。结论异丙嗪和丙泊酚合用能够对小鼠产生协同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90例,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30例)。A组:地佐辛0.6mg·kg-1+盐酸昂丹司琼0.1mg·kg-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B组:地佐辛0.8mg·kg-1+盐酸昂丹司琼0.1mg·kg-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C组:地佐辛1.0mg·kg-1+盐酸昂丹司琼0.1mg·kg-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分别观察并记录患儿启用镇痛泵后2、4、8、12、24和48h的疼痛评分;并记录PCIA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VAS评分为基本满意;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效果更优(P均〈0.05);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嗜睡发生率稍低。结论地佐辛用于PCIA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范围大。0.8mg·kg-1的地佐辛是小儿PCIA一个较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沙芬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及术毕伤口疼痛情况的影响。探讨右美沙芬超前镇痛在瑞芬太尼麻醉中的效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右美沙芬组(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2.0mg/kg、维库溴铵0.08mg/kg和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持:以微量泵泵入丙泊酚3~6mg/(kg·h)和瑞芬太尼5~10μg/(kg·h),并间断静注维库溴铵;D组患者于术前30min肌注右美沙芬20mg。两组患者均于术毕前10min停止麻醉用药。术中监测并记录入室时、诱导后、气管插管后1min、5min、10min、切皮时、拔管后的MAP、HR及SpO2的值,术毕统计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并对患者伤口疼痛进行V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MAP均显著下降,同入室时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HR的变化不大(P〉0.05);但两组患者同时点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R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多于D组。术毕伤口疼痛VRS评分为0分、1分、2分和3分者,D组分别有8例、7例、5例和0例;R组分别有2例、4例、11例和3例,D组无痛者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右美沙芬具有超前镇痛的效应,用于瑞芬太尼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不但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轻微,而且可以减少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且更大程度地减轻了术毕时患者伤口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