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鼻腔、鼻窦形态的影响,探讨手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方式和保留中鼻甲的意义。本文随访ESS手术后2年以上的病例340例,按切除中鼻甲与否分成两组,分层抽样后两组各取前42例为研究对象,鼻内窥镜下观察保留或切除中鼻甲以后中隔鼻甲形成、筛窦术腔闭塞及各窦口开放情况。结果中鼻甲保留组42例患者中,13.2%(10/76)形成中隔鼻甲,17.1%(13/76)出现筛窦术腔闭塞;中鼻甲切除组中,64.6%(42/65)形成中隔鼻甲,58.5%(38/65)出现筛窦术腔闭塞。两组间中隔鼻甲形成率和筛窦术腔闭塞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x2检验)。因此手术中不宜切除中鼻甲,但对有病变的中鼻甲应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2000年以来开展的鼻内窥镜下对27例病例复发性鼻息肉病人的再手术治疗。 27例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7岁~62岁,均有1次或多次鼻腔鼻窦手术史,前期手术包括鼻息肉摘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镜下筛窦开放术、额窦口及上颌窦口开放术。其中鼻息肉复发24例,鼻腔粘连10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分别施行上颌骨次全与全切除术,前额开窗-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术,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颌颈联合根治等手术,术后常规放疗.结果3年生存率为47.5%(36/76), 5年生存率为36.2%(25/69).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鼻腔结构重塑及筛前神经阻滞治疗鼻睫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结构重塑及筛前神经阻滞治疗鼻睫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鼻睫神经痛病人,在鼻内镜下对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进行重塑,采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肥大、泡性及反曲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肥大钩突和筛泡切除及筛前神经微波热凝术进行治疗。结果38例随访3个月至6年,治愈35例,头痛完全消失,无复发;好转3例,头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其中2例鼻腔粘连,经复诊发现后予分离治疗,痊愈。所有病人未出现嗅觉减退并发症。结论对鼻腔解剖异常病人进行鼻内镜下结构重塑及筛前神经微波热凝阻滞,是治疗鼻睫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筛前神经冷冻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常年性鼻炎侯秋来杨平常我们自1993年~1995年采用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冷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常年性鼻炎2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18~48岁,病程3~25年,...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革化  李源 《耳鼻咽喉》1998,5(6):329-333
为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鼻腔、鼻窦形态的影响,探讨手术中对鼻甲的处理方式和保留中鼻甲的意义。本文随访ESS手术后2年以上的病例340例,按切除中鼻甲与否分成两组,分层抽样后两组各取前42例为研究对象,鼻内窦镜下观察保留或切除中鼻甲以后中隔鼻甲形成,筛窦术腔闭塞及各窦口开放情况。结果中鼻甲保留组42例患者中,13.2%(10/76)形成中隔鼻甲,17.1%(13/76)出现  相似文献   

7.
1952年以前筛窦癌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刮除或电灼法将筛房部分切除(ablate),术前术后放射治疗,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报导自1952—1959年采用筛房大块切除根治的方法给11例筛窦癌患者作了手术,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一)基底细胞癌6例,初起时肿瘤侵犯内眥部,晚期侵及眼眶、鼻腔及筛骨。予以大块根治切除,包括眼眶、筛窦、鼻甲及鼻腔侧壁。其中1例还作了上颌骨切除术。6例中的3例分别于18、13及10年后仍健在;另1例存活二年后死于其他疾病;剩下的2例存活二年以上而死于远端转移,无1例局部复发。(二)表现为“鼻息肉”者3例,  相似文献   

8.
鼻腔结构异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60例鼻腔结构异常患者的手术方法,探讨改善鼻通气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鼻腔结构异常,相应行鼻内镜下手术,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形术,钩突切除加前筛上颌窦开放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等。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设计术后主观症状变化情况问卷调查,评估术后疗效。结果6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鼻通气改善明显好转,满意率88.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合理矫正鼻腔异常结构,尽可能保留鼻腔的正常黏膜组织,对改善鼻通气,恢复鼻腔正常生理功能,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成形术和单纯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的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8月~2008年3月期间,将接受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142例伴鼻腔结构不良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为单纯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消融术,B组为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成形术.参照我国兰州标准(2004年),对术前及术后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的总有效率100%,12个月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9.6%、B组:92.0%,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24个月时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53.8%、B组90.7%,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结论 伴有鼻腔结构不良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成形术远期疗效优于单独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上颌窦炎2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切除部分肥厚明显的中鼻甲;B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组筛窦,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尽量保留中鼻甲,特别肥厚者也行部分切除。结果:218例均随访1年以上。按海口1997年疗效评定标准,A组治愈100例,治愈率92%,B组治愈99例,治愈率91%;A组好转9例,好转率8%,B组好转10例,好转率9%。结论:鼻内镜手术范围的关键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是否扩大上颌窦口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开放后筛加鼻中隔入路经蝶窦垂体瘤手术的效果。方法50例垂体瘤患者内镜下经一侧或双侧中鼻甲基板开放后筛后加鼻中隔后段切除暴露蝶窦前壁,继之充分开放蝶窦前壁,显露鞍底切除垂体瘤。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脑脊液漏、尿崩、颅内感染、神经功能损伤),术后鼻腔功能以及肿瘤全切和死亡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2 h,出血量2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 d,术中1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即时修补后无持续脑脊液漏发生;尿崩3例;嗅觉减退/丧失12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4例;无视神经损伤及颅内感染。因肿瘤压迫或卒中导致的视力下降术后均有改善。肿瘤全切率86%(43/50),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经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开放后组筛窦加鼻中隔后段部分切除后充分开放蝶窦前壁显露鞍底及蝶窦内解剖结构,继而切除垂体瘤的方法,视野清晰、肿瘤全切率高、微创安全、对鼻腔鼻窦功能保护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对伴有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2004年采用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54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内镜及CT检查,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全部病例中,50例(92.59%)术后鼻腔通气良好或改善,下鼻甲大小、形态和色泽基本接近正常或较前改善。结论: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对伴有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避免下鼻甲干燥或萎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切割器行楔形切除部分下鼻甲术治疗机械性鼻塞的疗效。方法对40例机械性鼻塞患者在鼻内镜下鼻腔切割器行楔形切除部分下鼻甲术。结果随访3个月~1年,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先进医疗设备的微创手术方法,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部的表现,该病呈全球性逐年成倍增长趋势。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以保守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和(或)免疫治疗只能在短期内缓解症状,停药后常复发,单项手术远期疗效较差。近年来其治疗逐步趋向于联合手术。2000年1月~2004年10月我科对23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病人在鼻内镜下行筛前神经切断、鼻中隔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等联合手术治疗,经随访1年6个月年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病人均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手术的中鼻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部分切除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中1侧切除部分中鼻甲,另侧保留中鼻甲,观察术后鼻腔清理时间、粘连情况和手术前后嗅觉变化。结果①术后鼻腔清理时间,中鼻甲部分切除侧(平均7.1d)与中鼻甲保留侧(平均9.4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384,P<001);②中鼻甲保留侧术后发生鼻腔粘连12例,中鼻甲部分切除侧无1例发生粘连;③中鼻甲部分切除侧嗅觉改善与中鼻甲保留侧差异无显著性,40例中未见嗅觉下降者。结论鼻内窥镜手术中切除部分中鼻甲的优点:①缩短术后清理时间,促使术腔尽快干燥与上皮化;②防止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全鼻甲生理功能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60例,其中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40例及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下鼻甲骨部分切除20例,术前、术后测定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的pH值。结果:鼻内镜手术疗效好、患者痛苦小,出血少,结痂少,鼻甲形态好,术后康复快,术后2个月下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pH值基本正常。结论: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是一种符合生理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同期联合手术治疗鼻腔多结构异常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同期对鼻腔多结构异常患者87例选择性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下鼻甲成形术、钩突、筛泡切除术等联合治疗。结果随访半年以上,无手术并发症,治愈76例(87.4%),有效10例(11.5%),无效1例(1.1%),总有效率9 8.9%。结论发挥鼻内镜手术微创特点,对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钩突和(或)筛泡的结构异常行同期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的改良术式。方法 选择55例阻塞平面为Ⅰ型的OSAHS患者行保留下鼻甲海绵状组织的鼻腔扩容术(治疗组),对照组26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两组均比较手术前后PSG结果。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治疗组手术前后PSG参数中AHI、AI、LSaO2及MS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结论 保留下鼻甲海绵状组织的鼻腔扩容术能较好地保留鼻腔的生理功能,对Ⅰ型OSAHS疗效确切,比常用的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9.
中鼻甲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一直主张尽量予以保留,但保留中鼻甲与术后某些并发症的出现及手术疗效密切相关。现对我院7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中鼻甲的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根据1997海口标准,我院1998~2005年确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9例,其中男59例,女20例;年龄19~57岁。按是否保留中鼻甲分为2组,2002年以前40例保留了中鼻甲为A组,2002年以后39例切除了部分中鼻甲为B组。其中属Ⅰ型2期者A组6例,B组4例,Ⅰ型3期者A组3例,B组2例;属Ⅱ型2期者A组25例,B组25例,Ⅱ型3期A组5例,B组4例;属Ⅲ型者A组1例,B组4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鼻内镜检查及鼻冠状位CT扫描。经术前常规治疗后手术。1.2方法手术按常规鼻内镜鼻窦手术,鼻内镜及手术器械系Storz生产。麻醉为局部麻醉加强化。2组病例均行常规术式,A组均保留了中鼻甲,B组则于手术即将结束时切除部分中鼻甲。中鼻甲切除范围:肥大的中鼻甲于其前1/2处由外向内下作斜行切除,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则先切除息肉样变组织,再酌情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后均进行抗感染、换药及随诊复查等项治疗观察措施。2结...  相似文献   

20.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为鼻科常见病 ,传统治疗方法采用鼻侧切开术 ,有损伤性大并遗留鼻部手术瘢痕的缺陷。本文报告 1996年 8月至 1998年 6月 ,经鼻内窥镜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7例 ,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38~ 6 5岁 ,病程 3月~ 8月。全部病人均作鼻窦冠状位、水平位 CT扫描 ,并作病理检查确诊。病变范围 :鼻腔、上颌窦及筛窦。临床症状 :鼻塞 7例 ,嗅觉减退 5例 ,头痛、鼻内有臭味 3例 ,鼻涕带血 2例。手术方法 :采用国产好克全套鼻内窥镜手术器械及全自动鼻窦电钻。 7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首先用鼻窦电钻切除鼻腔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