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针刺“得气”(气电波)与经络的关系。 方法:根据作者的长期研究结果,具体解释气电波的概念和机制。以及其与经络的关系。 结果:针刺“得气”是一种具有物质形态的电磁波的发生、传播和吸收现象,这种与气行现象相联系的电磁波,叫做气电波。气电波的产生机制是:在电磁物作用下,人体介质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可在原子范畴内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电偶极子。人体组织可视为无数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准电偶极子”组成。在针刺的激发下,准电偶极子将形成开放的振荡系统,发射电磁波,从而产生“得气”感。经络是人体自然形成的一种宏观无穷小、微观无穷大的空间,是肌肉与肌肉、骨骼与骨骼、血管与血管、组织与组织、脏腑与脏腑,以及它们相互交错构筑人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缝隙。这一“自然缝”就足气电波传播的微观空间。“自然缝”是一个没有内部物质的非孤立的空间结构,一个开放的空间结构;沿自然缝排列的穴位,足这一特别空间与外界联络的一个个窗口。气电波的信息和能量,可在”自然缝”的经络空间传播,并通过窗口穴位释放或吸收。 结论:“气电波”、“自然缝”及其“窗口穴位”的经络微观空间的理论模型。揭示出针刺得气与电磁波发生和传播的微观蛮质,在经络实质及其结构和功能的辨证统一关系上,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齐彦春 《护理研究》2012,26(27):2518
中医针灸治疗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其方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具,刺人人体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而施针后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又称"得气"是判断治疗效果的关键(针刺部位的经气感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针刺“得气”(气电波)与经络的关系。方法:根据作者的长期研究结果,具体解释气电波的概念和机制,以及其与经络的关系。结果:针刺“得气”是一种具有物质形态的电磁波的发生、传播和吸收现象,这种与气行现象相联系的电磁波,叫做气电波。气电波的产生机制是:在电磁物作用下,人体介质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可在原子范畴内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电偶极子。人体组织可视为无数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准电偶极子”组成。在针刺的激发下,准电偶极子将形成开放的振荡系统,发射电磁波,从而产生“得气”感。经络是人体自然形成的一种宏观无穷小、微观无穷大的空间,是肌肉与肌肉、骨骼与骨骼、血管与血管、组织与组织、脏腑与脏腑,以及它们相互交错构筑人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缝隙。这一“自然缝”就是气电波传播的微观空间。“自然缝”是一个没有内部物质的非孤立的空间结构,一个开放的空间结构;沿自然缝排列的穴位,是这一特别空间与外界联络的一个个窗口。气电波的信息和能量,可在″自然缝″的经络空间传播,并通过窗口穴位释放或吸收。结论:“气电波”、“自然缝”及其“窗口穴位”的经络微观空间的理论模型,揭示出针刺得气与电磁波发生和传播的微观实质,在经络实质及其结构和功能的辨证统一关系上,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所以脾胃一旦发生病变,不仅中州损伤,而且也会引起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各方面的疾患。李杲在《脾胃论》中就曾有“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不能充,诸疾之所由生也”的记载,笔者研读脾胃学说,积累了点滴体会与心得,本文仅以低热为例,略作举隅。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选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归纳针灸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繁杂多样的选穴,以期化繁为简,便于临床推广和推动针灸治疗的规范化,发挥针灸治疗的优势。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全文数据库2000/20065年间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学术论文,涉及的杂志包括《中国针灸》《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上海针灸杂志》等。纳入标准: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为主,治疗疾病为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对纳入的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古典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发现所搜寻的13篇现代文献中,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42个穴位聚为3大类:①其中足三里、曲池、合谷为一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从除燥热入手治疗消渴,又能健脾益气,以助消除痰浊瘀血;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调理大肠经经所变动所生的疾病,在此类穴位中,足三里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上肢症状时可按照局部选穴的原则选用曲池、合谷。②三阴交、太溪为一类,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可调脾经之气,既可健脾统血、活血化瘀,又可健脾助运、化痰祛浊;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原)穴,以滋肾阴,取此穴乃从滋阴以固其本入手,兼消其兼症。③其余37个穴位为一类,聚类无明显规律。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为“气阴双亏、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分析讨论3类穴位的主治规律,发现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合可有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功效。 结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三穴为主组穴处方,符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随症加减,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简练、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6.
眼针止痛,是指通过毫针针刺眼部八区十三穴来治疗全身疼痛性疾病的一种疗法。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眼又是人体气血的“集散之地”。故人之脏腑气血、肢体关节、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的强弱与盛衰、有余与不足,都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从目睛空窍中反应出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精。”可见眼睛与人体各部位的关系是缭绕纠缠,表里互通,至为密切的。故对于疼痛症,医者可通过“查眼看病”,辨证论治,以疏通全身各部之气血,调整五脏六腑之盛衰,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例举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压氧、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护理工作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糖尿病并发下肢周围神经病变70例分为A、B两组。A组40例肌注弥可保500μg,每日1次,共4周;B组30例高压氧、弥可保联合治疗4周,治疗后测量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VC),观察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B组神经传导速度较A组快(P<0.05),症状改善,显效率也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高压氧与弥可保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配合有效护理,对巩固疗效和促进患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在临床上是指针刺穴位后患者要有“得气”的感觉,即酸麻胀重的感觉到达患病的部位,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在动物模型上研究“气至病所”,由于动物对“得气”感无主诉,缺乏客观依据,故本课题采用福尔马林试验,在大鼠一侧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50μl后,制造一个炎症性高阈值持续性伤害性刺激的局部病灶犤1犦,观察循经电针对大鼠腓肠神经放电频率等指标的影响。以电针改善大鼠自发痛行为反应,作为“气至病所”的结果,类比临床疗效,有关结果已另文发表犤2犦。以电针减少支配局部病灶的腓肠神经放电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归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当归四逆汤化裁“归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4例(治疗组),并与西药甲钴胺治疗3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0.6%,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快。结论:归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风湿病属于中医痹证、心悸等证的范畴,中医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正如《灵枢·五变篇》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病在急性期常因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搏,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以致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如热邪久留不去,损气耗阴,则出现气阴两虚的证候。病变的发展一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经络而脏腑。如病邪郁子肌肤筋脉,  相似文献   

11.
多针刺法,指在施术部位采用2支以上的毫针刺入,施以一定的手法,治疗疾病的刺法。由于多针刺法在施术部位刺入的针数较多,刺激量较大,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与组织营养,促进了针刺感应的扩散与传导,起到了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因此,效果较一般刺法显著,受到古今医家的重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属于祖国医学“肝火”、“瘿”、“瘿瘤”、“心悸”、“气瘿”的范畴,古医籍中对它的概念、症状、分类、诱因、治疗等均有记载。如隋代《诸病源候论?瘿瘤等诸病候》云:“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搏颈下而成之。初作与瘿核相似,而当颈下也,皮宽不急,垂槌槌然是也”,“有三种瘿,有血瘿,可破之;有息肉瘿,可割之;有气瘿,可具针之”,“养生方云:‘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关于瘿瘤病症的记载主要为:颈粗,心慌,手抖,易激动,汗多等。  相似文献   

13.
葛根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即记载了“葛根,味甘平、主消渴、热、呕吐、清痹、起阴气、解消毒。”并明确生津、升发脾胃清气可用于治疗消渴。历代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方剂也不乏其例。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玉液汤即用到葛根来治疗消渴。通过对葛根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发现葛根素具有降血糖,扩张外周血管,特别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具有了治疗糖尿病,并改善其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和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病变的效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11985-11/2004-11的与葛根和糖尿病相关文献。检索词“葛根,糖尿病”,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葛根的有效成份及其作用。②葛根及其有效提取物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类文章。未排除文章资料是否应用了随机、对照及双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14篇相关文献,16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98篇,其中纯粹临床报道289篇,9篇为重复报道。资料综合:16篇文献中2篇为葛根的成份及其有效作用;8篇为葛根及其有效提取物对糖尿病原发病的药物作用机理;6篇是关于葛根有效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结论:葛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有效成份主要是葛根素,在临床及实验中均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但其确切作用途径尚不甚明晰,而且存在着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整体观出发,立足临床和功能,从一个立体的层面去认识经络,探询冲出“纯”现代研究窘迫的途径。 方法:总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络的研究,对经络研究存在较大争议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一探讨。 结果: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络的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主要进行经络形态学研究和皮肤电现象的观察;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主要进行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及其机制的研究、经穴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结合现代科技的多种手段对经络的实质进行研究。②认识和理解经络,必然得搞清认识物质世界的3个层次:看到的就是存在;看不到,但能用现有仪器测知的也是存在;看不到,又用现有仪器测不到的许多无形物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现象是中医所特有的。经络学说的研究,无论是文献的研究、临床研究,还是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实验研究,都不能脱离中医这一特定的范畴。③《内经》确立的经络学说强调的是“功能上的经络”,而不是“结构上的经络”。 结论:从整体观出发,强调多学科融合。立足临床和功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经络整体调控作用作为突破口,从一个立体的角度去认识经络,才可能有所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之“心痹”病系五脏痹之一。其病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诸病源候论·胸痹候》记载,胸痹之症“因虚而发”释其义即心阳痹塞,虚衰是导致血脉瘀滞不通的直接原因;而血脉不通又是心阳痹塞、虚衰的结果。其临床表现以《痹论》云:“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嗣后《难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生长肽(hFGF)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将血糖控制稳定后分为两组,两组间无显性差异。治疗组,常规疗法加用bFGF;对照组,常规疗法。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经bFGF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两组有效率相比有极显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增快,两组比较差异显(P<0.05)。结论:细胞生长肽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隋毅  聂赞 《中国临床康复》2005,9(7):210-211
目的:比较中西医透皮给药治疗的异同,探讨中医经络腧穴给药的优势及不足,找到急需解决的问题,弘扬中医外治疗法。方法:复习历代有关中医经络腧穴给药疗法部分文献,检索PubMed数据和中文医学期刊中的相关论文,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中医经络腧穴给药疗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疗效确切。药物通过经络腧穴的吸收过程所产生的放大作用和整体效应是其关键。与透皮给药治疗系统(transderrnal therapeutie system,TTS)相结合进行药物透皮治疗的研究已处于起步阶段,但多局限于一病一方的研究,对作用机制及形态学证据尚显不足;在TTS作用机制中,解决药物在角质层转运的限速过程而促进足够量的药物进入体内是其热点之一。结论:急需解决腧穴结构的形态学基础和经络的实质问题,建立药物透皮疗法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大量药物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推广临床应用.创新中药透皮疗法。  相似文献   

18.
一切湿痰证均是二二陈汤在临床上的适应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名医方论》云:“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处不到,然只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痰本在脾在肾,治者详之”;《证治准绳》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笔者认为,二陈汤既可畅气机,健脾化痰以杜生痰之源,又能消解痰涎,化痰以达到健脾之目的。故肺系疾病无论用于治标,还是用于培本,均可选用二陈汤加减化裁治疗。  相似文献   

19.
水蛭地龙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娟  高翠霞  刘秋月 《中国康复》2004,19(5):268-269
目的: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3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用疏血通注射液4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14d。结果:治疗14d后神经病变自觉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总有效率达70%。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夏春芳 《护理研究》2007,21(11):2948-2948
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病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凡哮喘皆由肺、肾功能失调所致。肺之喘,有虚有实。六淫、痰湿等邪阻塞气道,肺气不得升降者为实;肺气虚损而喘者为虚。肾喘则多由肾气不足、气不得摄纳而致。而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与经络、腑脏在生理上息息相通。因此,对腧穴进行针灸或药物敷贴就可以发挥相应经脉的作用,以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