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C6胶质瘤细胞经氩氦冷冻后,冻融产物对Wistar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s)成熟的影响,以及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对胶质瘤模型大鼠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C6胶质瘤细胞,双循环氩氦冷冻法冻融C6细胞悬液为实验组,只插入探针不作冷冻为阴性对照组,双循环氩氦冷冻法冻融等量PBS为空白对照组;应用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rmIL-4)、重组大鼠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Wistar大鼠骨髓DCs成熟,培养第7天分别加入各组冷冻产物,48 h后光镜下观察DCs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IL-12含量;将C6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建立荷脑胶质瘤模型,第3、10天分别皮下注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DCs疫苗,比较各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 结果 培养第7天未成熟DCs加入冷冻产物48 h后实验组具有成熟DCs形态学特征,表面分子CD80、CD86阳性表达率、上清中[L-12的分泌量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Cs疫苗治疗后荷脑胶质瘤大鼠中位生存期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胶质瘤氩氦冻融产物可以诱导DCs成熟,介导大鼠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为冷冻免疫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同时该DCs疫苗为胶质瘤个体化治疗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疫苗瘤内注射对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皮下和颅内肿瘤模型,通过第一组为瘤内注射树突状细胞(DC)、第二组为腹部皮下注射DC、第三组为对照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大鼠生存时间,比较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组大鼠表现为肿瘤生长部分抑制,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瘤内注射DC和腹部皮下注射C6冻融抗原致敏DC,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60);CTL杀伤活性增强,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皮下种植的肿瘤治疗一侧后,生长均受到抑制,并逐渐缩小.结论瘤内注射DC治疗脑胶质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鼠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疫苗对C6荷瘤大鼠的免疫治疗效应,并比较免疫治疗策略的异同。方法将成年健康SD大鼠40只平均分为4组,分别经RN A致敏和C6冻融抗原致敏的DC免疫以及对照组经未致敏D C和R PM I1640免疫,采用LD H试剂盒检测CTL的体外杀伤活性。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颅内肿瘤模型,观察其生存期,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肿瘤RN A致敏的D C疫苗活性最强,与C6冻融抗原致敏的DC疫苗相比,CTL杀伤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荷瘤大鼠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结论C6冻融抗原和肿瘤细胞R N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均是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G422胶质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G422肿瘤细胞RNA体外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回输诱导体内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及对颅内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效应,探讨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疫苗对脑胶质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提取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或肿瘤提取物冲击致敏DC制成疫苗,分别进行免疫保护和免疫治疗的体内实验,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诱导及活性检测,并与PBS、未经致敏的DC、G422肿瘤细胞RNA组进行对照.疫苗能诱导产生针对G422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接种疫苗后的小鼠能抵抗G422的再次攻击(P<0.01),荷瘤小鼠接种疫苗后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果疫苗能诱导产生针对G422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接种疫苗后的小鼠能抵抗G422的再次攻击(P<0.01),荷瘤小鼠接种疫苗后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肿瘤RNA或肿瘤提取物冲击致敏DC能诱导小鼠产生抗原特异性CTL,激活抗肿瘤T细胞,具有免疫保护和免疫治疗作用.该实验为DC疫苗免疫治疗胶质瘤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肿瘤抗原提呈和肿瘤免疫中重要作用逐渐被揭示,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又一新领域。DCs是目前已知的抗原加工与提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也是唯一能刺激纯真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而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的主导作用田。据此,本实验采用细胞因子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DC,以C6细胞裂解物致敏DC制备疫苗,再以该疫苗经颈内动脉、尾静脉、皮下三种不同注射途径回输荷C6脑胶质瘤大鼠,探讨其对荷瘤大鼠的免疫治疗效应,并试图从多种入药方式中寻找一种最为简便有效的方式,以便今后应用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G422肿瘤细胞RNA体外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回输诱导体内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及对颅内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效应,探讨以DC为基础的疫苗对脑胶质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提取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冲击致敏DC制成疫苗,分别进行免疫保护和免疫治疗的体内实验,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CTL)体外诱导及活性检测,并与PBS,未经致敏的DC,G422肿瘤细胞RNA组进行对照。结果 疫苗能诱导产生针对G422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接种疫苗后的小鼠能抵抗G422的再次攻击(P<0.01),疫苗组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 肿瘤RNA体外冲击致敏DC,然后将之回输免疫接种至颅内荷瘤小鼠能显著地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激活抗肿瘤T细胞,具有免疫保护和免疫治疗作用,为DC疫苗免疫治疗胶质瘤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构建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成瘤后瘤内注射树突状细胞,探讨树突状细胞对C6胶质瘤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脑内注射C6细胞,成瘤后随机分3组。A组:沿原注射部位瘤内注入10μL培养液。B组:同法注入10μL含106个未成熟DC的培养液。C组:同法注入10μL含106个成熟DC的培养液。分析3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取不同组大鼠的脑内肿瘤,制作冰冻病理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后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检测Fas在C6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计算积分光密度值。结果 (1)生存时间:C组载瘤大鼠生存时间长于A、B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病理结果:C组肿瘤组织大片坏死区,B组小片坏死区,A组无明显坏死区。(3)免疫组化:Fas表达,细胞积分光密度值(IOD),C组明显高于A、B组。结论成熟DC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途径之一可能是增强抗原提呈,提高细胞Fas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MBP刺激下小鼠DC的定向分化对Th细胞亚型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亚群树突状细胞(DC)对初始型T辅助细胞(ThO)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脾脏的DC前体细胞,与髓鞘碱性蛋白(MBP)及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IL-3共培养,然后取上述培养的DC与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C)培养,测定培养液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和IL-4水平.结果 DC与MC共培养经IL-4刺激后其上清液中IFN-γ水平[(23.8561±3.2675)pg/mL]较IL-3刺激组[(20.8422±3.5225)pg/mL]及对照组[(20.2845±3.1043)pg/mL]明显增高(P<0.05);经IL-3刺激后其上清液中IL-4水平[(10.9457±1.9180)pg/mL]较IL-4刺激组[(9.1826±1.5361)pg/mL]及对照组[(9.2046±1.3261)pg/mL]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不同亚群DC对ThO细胞分化的影响不同,提示可通过调控DC的分化方向调控ThO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对荷瘤大鼠脑胶质瘤细胞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分别接种IL-24/C6细胞(转染IL-24基因的C6鼠脑胶质瘤细胞)和C6鼠脑胶质瘤细胞。接种21 d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脑肿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大鼠脑肿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实验组大鼠脑肿瘤组织中Survivin的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24可抑制大鼠胶质瘤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制备脑胶质瘤疫苗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注入正常大鼠体内,到达预定时间取出大鼠脾脏,MTT法检测大鼠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1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3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比较输入培养8d的树突状细胞和输入生理盐水的大鼠,其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胶质瘤疫苗可明显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瘤苗对颅内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接种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从大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经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 白细胞介素4(rrIL-4)诱导培养、扩增获得功能性DCs;DCs经采用热诱导凋亡的C6胶质瘤细胞体外致敏后皮下回输荷瘤大鼠体内,1次/周,共5次。观察荷瘤大鼠的存活期,MRI观察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循环血中CD8 T淋巴细胞水平及体外细胞毒反应、增殖反应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经过治疗的荷瘤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MRI显示实验组大鼠肿瘤被明显抑制,外周血中CD8 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体外细胞毒试验提示经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DC瘤苗可以诱导针对C6胶质瘤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且未观察到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结论经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DC瘤苗对于颅内胶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MBP刺激下IL-3和IL-4对树突状细胞前体定向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刺激下,不同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前体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脾脏DC.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与MBP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荧光抗体标记的CD11c和CD8α表达.结果 (1)在MBP和粒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条件下,白细胞介素-4(IL-4)能明显刺激DC CD11c表达,IL-4组其平均荧光强度为856.93±2.45,对照组为708.58±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GM-CSF和MBP培养条件下,ID3能明显上调DC CD8α的表达,IL-3组平均荧光强度为7751.70±296.63,对照组为7279.17±17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4可进一步促进BALB/c小鼠脾脏DC前体向DCl分化,而IL-3则促进DC前体向DC2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应用脑胶质瘤干细胞抗原制备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反复冻融法获得源于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的肿瘤干细胞的胞溶物,和源于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DC共培养,获得胶质瘤干细胞疫苗.流式细胞仪检测疫苗表面标志变化;CCK-8法检测其促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对胶质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干扰素-γ的含量.用热处理U251细胞制备的DC疫苗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胶质瘤干细胞疫苗的CD80、CD86、CD11c和MHC Ⅱ等表面标志表达显著提高,具有更强的促T细胞增殖能力(P<0.01),对U251细胞特异性靶向杀伤率随效靶比的提高而增加,最高为(78.508±4.156)%,相应的干扰素-γ分泌水平也达到最高.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疫苗能更有效地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方法采用骨髓来源的干细胞经IL-4与GM-CSF 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与反义TGF-β1基因修饰的C6胶质瘤细胞进行融合,后鼠脑内注射进行动物实验。实验分为四组:Ⅰ组:阳性对照组:C6细胞(每只动物注射细胞数1×106);Ⅱ组:转染反义 TGF-β1的C6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相融合的融合细胞(每只动物注射1×105 C6细胞与1×106个树突状细胞的融合细胞)和C6细胞(1×106);Ⅲ组:阴性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IMDM培养液。观察动物的组织学、生存期及图像分析肿瘤的肿瘤坏死面积及肿瘤面积。结果Ⅰ组:所有动物20d内全部死亡;Ⅱ组:动物存活59d无死亡;Ⅲ组:所有动物实验过程中均存活。Ⅰ组:图像分析仪下肿瘤面积为100%;Ⅱ组:仅见有少量的肿瘤细胞,肿瘤周围神经元减少、胶质增生,其肿瘤面积与Ⅰ组相比占整个视野的5.01%-6.20%,少见肿瘤坏死。统计学处理:Ⅱ组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结论树突状细胞与反义TGF-β1基因修饰的胶质瘤细胞融合瘤苗能够延长动物的存活期,为将来采用基因修饰的脑胶质瘤融合瘤苗治疗脑胶质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瘤苗抗脑胶质细胞瘤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注入正常大鼠体内,到达预定时间取出大鼠脾脏,四噻唑蓝(MTT)法检测大鼠淋巴细胞活性.结果一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3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比较输入培养8 d的树突状细胞和输入生理盐水的大鼠,其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胶质瘤疫苗可明显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运用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组织匀浆制成的特异性肿瘤疫苗(DC肿瘤疫苗)治疗脑胶质瘤的新途径。方 法抽取脑胶质瘤患外周血50ml,体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再利用患术中取出的肿瘤细胞裂解物体外致敏树突状细胞制成DC肿瘤疫苗,静脉回输病人体内。结果 经临床41例120次的DC疫苗治疗,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和其他副作用,安全系数大。结论 运用DC和肿瘤组织匀浆制备肿瘤疫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肿瘤干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BTSCs)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疫苗对颅内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将C6胶质瘤细胞诱导成胶质瘤干细胞,以此致敏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制备疫苗;立体定向建立大鼠颅内C6胶质瘤模型,分为A、B、C、D四组.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107BTSCs致敏的DCs(DCs-BTSCs)、1×107 C6胶质瘤细胞致敏的DCs(DCs-C6)、1×107DCs及PBS,Kaplan-Meier法对大鼠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大鼠脑组织标本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胶质瘤干细胞CD133+及nestin染色阳性;DCs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结构,特异性标志OX62+表达阳性;生存时间A组较其他组明显延长,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E染色炎性细胞浸润最多,免疫组化可见较多的CD8+T淋巴细胞.结论 肿瘤干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能明显提高机体对胶质瘤的免疫力,其作用优于胶质瘤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为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brain tumor stem cells which are used to treat on intracranial glioma.MethodWe obtained murine brain tumor stem cells by growing C6 cells 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ithout serum.Dendritic cells isolated from rat bone marrow were pulsed with BTSCs.Rat brain glioma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stereotactic technique.107 DCs pulsed with BTSCs and C6 were injected through tail vein in group A and group B respectively.The same number of DCs and the same volume PBS were applied to group C and group D.The survival time of rats was analyzed by Log- rank survival analysis.Tumor samples were examinedwith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Methods BTSCs expressedCD133 + and nestin.DCs appeared typical long dentrite in morphology and expressed OX62+ markers.The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group 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constrast to the other goups (P<0.05).The tumors in group A have the most inflammation and CD8 + T lymphocytes.Concluion DCs loading with BTSCs lysates can provide a higher level of immunity protect against gliomas than those loading with C6 cells,which provide a new method in the immuntherapy of brain glioma.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人脑胶质瘤细胞是否可以自发分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为进一步探讨IL-6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提供线索。方法:对4例脑胶质瘤病人的手术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分不同时相收获上清,并对其上清进行IL-6活性检测。结果:各组上清中均有IL-6活性,IL-6生物活性以D_(0~6)上清活性最高(1.131U/L),D_(0~6)上清活性最低(0.18U/L)。人脑胶质瘤细胞受细菌脂多糖刺激后,分泌IL-6的能力略有增强。IL-6单克隆抗体可中和脑胶质瘤上清对B9.9细胞的增殖作用。结论: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可自发分泌IL-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24基因对荷瘤大鼠脑胶质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C6/IL-24细胞组和C6细胞组,每组12只,分别于颅内尾状核部位接种转染IL-24基因的C6细胞(C6/IL-24)和鼠胶质瘤C6细胞。接种后21d取大鼠脑肿瘤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脑肿瘤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34的表达,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计算两组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RT-PCR结果显示:C6/IL-24细胞组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6细胞组(P0.01)。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C6/IL-24细胞组大鼠VEGF表达水平及CD34阳性MVD计数明显低于C6细胞组(P0.01)。结论IL-24基因转染后可抑制大鼠脑肿瘤组织中VEGF基因的表达,降低MVD,抑制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胶质瘤可溶性抗原和凋亡细胞抗原两种不同的抗原制备的DC疫苗活性进行研究,比较两种疫苗激发CTL功能的效能差异.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人脑胶质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冻融法制备可溶性抗原,紫外线照射制备凋亡细胞抗原,并取该患者的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诱导DC,与可溶性抗原、凋亡细胞抗原、自体肿瘤细胞致敏DC后,用三种疫苗及正常DC诱导的CTL在体外对培养的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对培养结果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可溶性抗原制备的DC疫苗活性最强,其诱导的CTL的杀伤率达到88%,其次是凋亡细胞组的DC疫苗,其诱导的CTL的杀伤率达到7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体肿瘤细胞共同培养的DC组杀伤率为31%,正常DC组(即RPMI-1640 DC组)杀伤率为21%,2组之间同样无明显差异(P>0.05),两实验组分别与两对照组对比,杀伤率则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DC在负载抗原后诱导CTL杀伤活性显著提高,而DC与肿瘤细胞一起培养对CTL杀伤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