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刚  李海滨  刘坤申 《临床荟萃》2004,19(5):296-297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晚期阶段,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虽然CHF的药物治疗产生了惊人的进展,但仍有许多严重CHF患者年病死率约50%,因此如何提高严重CHF患者的生存率,拓展其治疗途径和手段是当今关注的主要方向和研究热点.传统上,起搏器多应用于心脏起搏与传导功能不良的患者,对于治疗CHF还是一个新概念,但起搏器可以改善心脏机械活动的协调性,从而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病症及治疗难题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心脏起搏作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种附加手段,日渐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将就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治疗进展作一简要叙述。l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改变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主要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等。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l)左房充盈受限,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检查时可见E峰增高而A峰降低。在一些严重的患者,当心房收缩时,尽管压力波与心房收缩相一致,但无前向血流,一些患者甚至根本探查不到…  相似文献   

3.
心衰的起搏治疗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针对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如快速或缓慢型心律失常而进行的常规心房或心室单腔心脏起搏器(如AAI、AAIR、VVI、VVIR等)、双腔心脏起搏器(如DDD、DDDR等),还有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心衰的起搏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或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期外收缩后增强(Post-Extra-Systolic Potentiation,PESP)、心脏收缩力调节(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梗死边缘区起搏(Infarc Borderzone Pacing)、心外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 Outside the Heart)等五种起搏治疗.由于前一种是对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而非针对心衰,因此本文不做介绍,下面仅对与心衰的治疗相关的五种起搏模式进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6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通过对6例患者的护理实践,认为CRT的护理要点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改善患者心功能,以便更好地耐受手术;术后严密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坚持进行规范化抗心衰药物治疗,定期随访,优化起搏参数.本组6例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随访3~12个月,心衰症状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QRS时限明显缩短,左心室内径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例,均行双心室起搏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A、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及心电图指标(QRS宽波、P-R间期)、6 min步行距离。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A、左房内径低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QRS宽波、P-R间期短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心电图QRS宽波、P-R间期时限,提高患者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6.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CRT植入术者55例,男性38例,女性17例,年龄(62.5±9.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DCM)41例,缺血性心肌病(CHD)1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脏扩大2例,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1例。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级-IV级。均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术后常规应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随访2~60(24.9±15.5)个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左室电极置入失败1例(1.8%),发生电极导线脱位3例(5.5%),膈肌刺激2例(3.6%),术中急性左心力衰竭竭1例(1.8%),血管迷走反射(VVR)1例(1.8%),均妥善处置,未发生恶性结果。结论CRT植入术术中和术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以电极导线脱位最常见;针对不同的情况妥善处理才能充分发挥CRT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靖  袁义强 《临床医学》2000,20(9):12-13
进展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即使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亦难以改变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的趋势。近来,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进展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初步结果,现将我院完成1例该手术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埋藏式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植入适应证的患者进行CRT或CRTD植入治疗,从而分析研究CRT或CRTD对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伴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伴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22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肥厚性心肌病1例,均按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反复治疗后疗效不佳,符合CRT或CRTD植入适应证,植入CRT或CRTD。结果所有患者植入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41个月。1例患者术后因全身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同时按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与术前相同的最佳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33.08±5.99)%,术后(45.17±7.47)%,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运动耐量6分钟步行距离术前(315.39±21.32)m,术后(426.28±72.52)m,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前(67.59±8.38)mm,术后(64.60±8.92)mm,术后较术前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从术前Ⅲ-Ⅳ级改善为术后Ⅰ-Ⅲ级。结论 CRT或CRTD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CRTD可以通过预防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吴明 《新医学》2001,32(7):389-390
1引言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难治性心脏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全世界估计有2250万CHF患者而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晚期CHF的5年病死率高达50%,心功能越差,病死率越高。CHF已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药物治疗CHF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β受体阻滞药的应用已使CHF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对晚期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NYHAⅢ~Ⅳ级的CHF患者预后仍较差。心脏移植治疗是治疗晚期CHF的最佳方法,但供体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3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均符合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的指征,植入了右房+双心室三腔起搏器;其中左心室电极导线经冠状静脉窦插入心脏侧静脉或侧后静脉.结果:3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由NYHA分级Ⅳ级提高至Ⅱ~Ⅲ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19.5%,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26.5%,二尖瓣反流减轻;心电图QRS时限缩短.结论:双心室三腔同步起搏对某些有适应证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l 生理性起搏概念与类型 生理性心脏起搏,是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言。传统概念是指起搏时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和(或)随机体代谢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起搏方式。近年来,更完善的生理性起搏还包括双心房或双心室同步起搏。使心肌激动顺序更接近自身生理活动。生理性心脏起搏主要包括:心房按需起搏(AAI,AAT),心房同步心室起搏(VAT,VDD),全自动起搏(DDD),频率自适应型起搏(rate responsive pace)。2 各类生理性心脏起搏适应证、禁忌证及进展2.1 心房生理性起搏 心房按需起搏是最简单…  相似文献   

12.
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在植入双心室起搏器中,发现可植入的理想的左室电极心脏靶静脉并不多见,静脉狭窄常成为影响左室电极导线植入并最终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国外研究发现运用球囊扩张技术可顺利将左室电极导线置入靶血管,从而克服血管狭窄对左室电极导线植入的障碍,拓宽双心室起搏治疗的适应证,国内尚未见此类报道。我科于2004年4月对1例高血压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患者实施了心脏静脉球囊扩张及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心尖部起搏对治疗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对36例缓慢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经静脉临时起搏,根据心电图记录分为右室流出道、心尖部位起搏,随机将前者设置为实验组(20例),后者为对照组(16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心衰方案.结果全部起搏成功,实验组心衰症状稳定需4~10 d,对照组需5~15 d.结论 与心尖部比较,右室流出道起搏更有利于缓慢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是造成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病死率的严重疾患,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单美国每年有300多万人受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折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心腔扩大、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造成,30%中重度心衰患者往往合并房室传导或心室内传导延迟(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IVCD),后者又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目前心衰的主要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ACEI及ARB类、β受体阻滞剂等综合治疗,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减少心室重构。虽然应用药物可缓解症状,但仍有相当数景的患者.即使应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变心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快速心室起搏诱导犬心力衰竭模型的不同起搏时限对犬心功能、肾脏血流量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3/20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外科完成。选用健康成年杂种家犬27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起搏2周组(n=6),起搏4周组(n=7),起搏6周组(n=8)。②麻醉犬,左侧卧位,切开、悬吊心包,固定螺旋型心外膜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连接实验用VOO型埋藏式起博器,于犬背部皮下造皮囊埋置起博器,恢复1周后起搏2,4,6周(起搏2,4,6周组),起搏频率均为240次/min;假手术组埋置起博器后不起搏。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犬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肾脏血浆流量(π×双肾动脉内径2×双肾动脉最大血流速度×0.57×60/4)。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起搏6周组起搏期间死亡2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假手术组6只,起搏2,4,6周组分别6,7,6只。①起搏4和6周组犬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肾脏血浆流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②起搏4和6周组犬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小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起搏2周组犬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快速心室起搏所致的犬心力衰竭模型呈时间依赖性,起搏4周犬心功能、肾血流明显下降而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瑞兴 《临床荟萃》1998,13(20):952-954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有资料表明,用短房室(AV)间期起搏治疗某些无“常规起搏器植入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有一定疗效.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组织多普勒与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死亡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房内、房室及心室内传导延迟,这些传导障碍的出现常加重心力衰竭。虽然药物治疗在不断发展,但目前抗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对这部分伴房室和(或)室内传导障碍者常无效且不能改善预后。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却初步显示了对药物疗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CRT是指对已存在电机械活动失同步的衰竭心脏,通过心房和左右心室多部位组合同步起搏,来纠正、恢复和改善心脏的同步性,提高心脏作功效率和射血功能的治疗方法。CRT拓宽了器质性心脏病终末期的治疗方法,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8.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内科2 0 0 0 - 0 1~2 0 0 4 - 0 1安装DDDR起搏器的心动过缓性心力衰竭2 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 4 .4±8.6 )岁,心功能(NYHA) 级10例, 级14例, 级4例,心率清醒状态(4 8.5±14 .2 )次/min,睡眠状态(34.4±8.6 )次/min,起搏器类型Medtronic SIGMASDR2 0 39台,Biotronik SWIMI10 0 0 ACTROS DR19台。入选标准:心功能(NYHA) ~ 级;ECG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3S) ,窦房阻滞,结性逸搏心律, °AVB;运动试验HR<10 0次/min;食道心房调搏SSS患者SNRT>2 0 0 0 ms…  相似文献   

19.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菁  杨志芳 《上海护理》2008,8(4):71-73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由于原发性心脏损害引起心排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常为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2250万心衰患者并且以每年200万速度递增,而且在最好的医疗条件下,慢性CHF的5年病死率仍高达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起搏治疗对持久缓慢心律失常伴心脏明显扩大的疗效。方法 对9例持久缓慢心律失常伴心脏明显扩大行永久起搏治疗,并作临床及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起搏术后3月心衰症状完全消失。LVEDD术前61±3mm术后6月及12月分别缩小至55±3mm(P〈0.01)及51±4mm(P〈0.05),LVESD术前40±4mm,术后12月缩小至33±5mm(P〈0.05),LVEF无改变。结论 长期缓慢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