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估乳腺小叶原位癌与小叶非典型增生的超声特征,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研究31例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与8例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采用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39例患者的46个病灶(38个小叶原位癌病灶,8个小叶非典型增生病灶)进行评估。 结果 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P =0.006 7)。大多数乳腺小叶原位癌和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的病灶均位于外上象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检查特征上,两组患者病灶的形态特点(P =0.001 4)、边缘是否光整(P <0.000 1)、结构是否扭曲(P =0.006 5)、病灶有无钙化(P =0.009)在小叶原位癌与小叶非典型增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绝大部分的乳腺小叶原位癌的高频超声特征表现为不规则形(n =29),边缘不光整(n =34),结构扭曲(n =20),病灶内有钙化(n =19)。大部分的小叶非典型增生的高频超声特征表现为椭圆形(n =4),边缘光整(n =7),所有病灶均无结构扭曲及钙化。 结论 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相对于乳腺小叶非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高频超声表现具有更高程度的恶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美荣  李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94-95,9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非典型性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05~2011年200例术前经彩超检查怀疑为乳腺非典型性增生与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并对其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乳房影像检查报告及数据评分系统进行分类评分,研究超声在诊断以上两个疾病方面的优势。结果在抽取的200例患者中,经临床病理确诊的非典型性增生64例,占32%,早期乳腺癌132例,占66%,良性病例4例,占2%。而术前经超声诊断非典型性增生62例,占31%,早期乳腺癌138例,占69%。误诊6例,漏诊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乳腺非典型性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早期阻断癌前病变,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联合钼靶在乳腺各型不典型增生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7例(共56个病灶)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或超声介入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症,均经彩超检查,同期配合钼靶x线摄片,对照病理结果,比较两种影像检查对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病灶44个,中重度不典型增生7个,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灶5个。单独彩超检出准确率(87.5%),单独钼靶检出准确率(73.2%),二者联合检出准确率(94.6%)。结论:乳腺不典型增生的彩超显像有一定图像特点,联合钼靶检查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女性乳腺癌与各种乳腺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乳腺手术后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乳腺非典型增生78例(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28例、中度非典型增生30例、重度非典型增生20例),另选乳腺普通型增生19例、乳腺原位癌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做为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RP-1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普通型增生、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ARP-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3%、28.5%、66.7%、75.0%、80.0%和95.0%.乳腺普通型增生和轻度非典型增生与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ARP-1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PARP-1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非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ARP-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且表达强度也逐级增高.结论 对乳腺增生性疾病行PARP-1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根据PARP-1的检测结果判断病变向乳腺癌发展的风险性.PARP-1抑制剂可能会对乳腺增生性疾病的治疗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特点,研究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乳腺增生症20例(其中导管单纯性增生4例,轻度非典型增生5例,中度非典型增生5例,重度非典型增生6例)及乳腺癌10例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上皮超微结构变化介于单纯性增生及乳腺癌细胞之间,表现为微绒毛紊乱,数量减少。细胞间缝隙连接、镶嵌连接及桥粒数量减少及结构发育不良。细胞器数量增多,但发育不全。细胞核增大不规则,染色较深,增生细胞间可见肌上皮细胞。这些改变与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乳腺癌组织明显不同。但重度非典型增生细胞改变接近癌细胞。结论: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细胞是从良性向恶性过渡的中间细胞,重度非典型增生细胞超微结构接近乳腺癌细胞,说明这些细胞已具备潜在的恶性趋势。要从整体形态分析,鉴别二者的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6.
Mammtome术诊断乳腺隐匿性病灶和不典型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ammtome术对乳腺隐匿性病灶的诊断,及对Mammotome术检出不典型增生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2003.3~2004.3月对该院14例共16处乳腺隐匿性病灶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12例行起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Mammotome术检出14例16处乳腺隐匿性病灶中,5例非典型增生(31.3%),1例乳腺癌(6%);5例非典型增生中2例重度的和1例轻度的非典型增生接受手术,结果证实为重度的和轻度非典型增生,符合率100%.余2例中-轻度非典型增生未手术,给予他莫昔芬口服,随访无复发.12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中非典型增生1例(8.3%),再次手术结果为乳腺癌.结论Mammotome术利于乳腺隐匿性病灶的诊断.对Manmotome术检出不可触及肿块的重度非典型病灶,建议再次手术切除;对中度以下的非典型增生,在超声证实肿块已全切情况下,可避免再次手术,予他莫昔芬口服并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病理分类方法。方法复习25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病理切片,观察常见病变的出现频率,应用免疫组化对增生明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乳腺增生病常见形态学有9种,普通导管上皮增生132例(52.8%),肌上皮增生130例(52%),纤维组织增生87例(34.8),纤维腺瘤样变98(39.2%)为多见,非典型增生10例(4%),同一病例可见多种病变,以2~3种病变者居多。重度及旺炽型增生CK5/6阳性率90.9%,34βE12阳性率81.8%,而非典型增生CK5/6阳性率10%,34βE12阳性率0。结论将乳腺增生病分为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两大类是可行的,CK5/6和34βE12在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端粒酶基因(hTR、hTRT)、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原住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hTRT)和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mRNA在44例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基因蛋白在上述病例中的表达,并与6例乳腺良性乳腺增生及26例乳腺癌病例进行了比较。结果端粒酶基因(hTR、hTRTmRNA)在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表达增强(60.90,6,52.1%),其表达与在轻、中度非典型增生中(分别为22.2%,11.1%和33.3%。25.0%)和乳腺癌组织中(88.5%,80.896)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p53mRNA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随着异型性的增加而下降,而p53基因蛋白则相应增加。Bcl-2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呈中度表达,其中以在重度中表达明显。结论端粒酶基因hTR、hTRT的表达与乳腺非典型增生细胞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同时可检测到p53mRNA的表达缺失、p53蛋白突变及bcl-2mRNA的过表达,且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谭静  张文军 《四川医学》2011,32(10):1639-1640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健康体检的超声声像图像表现,探讨高频超声及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下简称CDFI)在女性乳腺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2739例女性的常规乳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别记录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结节大小、分布和声像图表现等,同时分析CDFI成像下结节血流信号的有无、血流的分布和血流参数情况。结果共计筛查出乳腺结节794例(28.9%),疑似乳腺肿瘤10例,其中乳腺纤维腺瘤4例,乳腺小叶增生3例,乳腺炎性结节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髓样癌1例,均经手术或病理结果证实。结论高频超声及CDFI检查是乳腺癌前疾病筛查的最佳手段。使用高频超声及CDFI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并对疑似肿瘤病例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病理活检,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东港市中医院收治的24例小乳腺癌与52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对比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与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对比,小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中回声不均匀以及病灶形态不规则情况更加突出,且病灶边界的光滑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乳腺癌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结节患者(P<0.05);且SPV与RI等血流参数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结节患者(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增生结节与小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梁燕  张晓慧  邓旦  廖明松  赖小今  吴晓波  李茜 《西部医学》2013,25(6):934-936,939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和鉴别。方法回顾分析临床及病理确诊的76例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病灶的高频超声表现并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具备多样性,主要以低回声团块、斑块和导管内隆起状结节表现为主,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的特点是肿块侧方向导管走行区延伸或/和导管内隆起性小结节。本组超声检出实性肿块、斑块和微小结节共64例73个病灶,其中47例54个病灶超声提示为导管有关恶性肿瘤,12例14个肿块误诊为乳腺癌;5例5个导管内单发微小结节误诊为良性病灶或导管瘤。漏诊12例。本组病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为84.21%(64/76例),准确诊断率为73.97%(54/73例),误诊率26.03%(19/73例),漏诊率15.79%(12/76例)。超声全部诊断有乳腺增生与病理和临床诊断符合。结论乳腺增生合并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常见,浸润性导管癌容易被乳腺增生掩盖,早期发现和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本组总结其特征表现和诊断理论,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早期发现和鉴别提供理论和应用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并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7年-2008年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乳腺非典型增生及恶变的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并乳腺癌的41例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声影像分析。结果:超声影像诊断分三种:1.乳腺纤维腺瘤;2.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待排;3.乳腺癌。病理诊断结果3708例乳腺纤维腺瘤中,伴有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12例(12/3708),伴有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小管癌1例(1/3708),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29例(29/3708)。结论: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恶变,也可与乳腺癌并发,体检及超声检查均不易检出。体检、超声和病理综合检查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观察其疗效.方法 中草药自拟方治疗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超声学的变化.结果 治愈率83.3%,好转率13.4%,无效率3.3%.结论 经中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后的确能改善乳腺增生病的程度,从而使乳腺增生病超声图像程度减轻或趋向于正常乳腺超声图象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Song M  Mi X  Li B  Zhu J  Gao Y  Cui S  Song 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8):1221-1225
目的 观察端粒酶基因在乳腺癌前病变 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及乳腺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恶性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评价端粒酶基因hTR和hTRT在 5 0例乳腺增生组织 (其中乳腺单纯性增生 6例 ,轻度非典型增生 9例 ,中度非典型增生 12例 ,重度非典型增生 2 3例 )及 2 6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端粒酶基因 (hTR、hTRTmRNA)呈弱表达 (16 6 % )或表达阴性。在乳腺导管轻、中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基因 (hTR、hTRTmRNA)呈弱表达 (2 2 2 % ,11 1% ;33 3% ,2 5 0 % ) ,在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基因 (hTR、hTRTmRNA)表达增强 (6 0 9% ,5 2 1% ) ,在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基因(hTR、hTRTmRNA)呈较强阳性表达 (88 5 % ,80 8% )。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端粒酶基因表达与在轻中度非典型增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但与导管内癌表达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基因hTR、hTRT的表达与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细胞的恶性转化有关 ,端粒酶的重新激活可能在乳腺癌的组织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R、PR在乳腺增生性疾病中的定量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和定量分析技术检测乳腺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轻度、中度、重度)及导管内癌各20例中ER、PR的表达情况,并用2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与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增生相比,非典型增生、导管内癌中ER、PR的表达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在中度非典型增生的表达量〉50%,与轻度非典型增生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与重度非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发生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其定量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癌前病变并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ammtome术对乳腺隐匿性病灶的诊断,及对Mammotome术检出不典型增生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2003.3~2004、3月对该院14例共16处乳腺隐匿性病灶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12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 Mammotome术检出14例16处乳腺隐匿性病灶中,5例非典型增生(31.3%),1例乳腺癌(6%);5例非典型增生中2例重度的和1例轻度的非典型增生接受手术,结果 证实为重度的和轻度非典型增生,符合率100%。余2例中一轻度非典型增生未手术.给予他莫昔芬口服,随访无复发。12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中非典型增生1例(8.3%),再次手术结果为乳腺癌。结论 Mammotome术利于乳腺隐匿性病灶的诊断,对Mammotome术检出不可触及肿块的重度非典型病灶,建议再次手术切除:对中度以下的非典型增生,在超声证实肿块已全切情况下,可避免再次手术,予他莫昔芬口服并随访。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症的彩色多普勒分型与病理组织类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48-1849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的彩色多普勒分型及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0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表现进行了仔细观察,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囊肿型图像者病理多为乳腺囊性增生;实质型图像者病理多为小叶增生症、导管上皮增生及乳头状瘤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混合型图像者病理为乳腺囊腺增生或多种混合病变。乳腺增生症的实质型图像易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相混淆,需结合血流信息综合分析。乳腺增生症的彩色血流显示率为26.4%,收缩期最大流速(11.23±5.36)cm/s,舒张期最低流速(3.1±2.21)cm/s,阻力指数(0.72±0.15)。结论:乳腺增生症声像图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探讨女性乳腺增生人群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 年3~6 月健康体检的企事业单位的60 岁以下女性,超声诊断乳腺增生患者549 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企事业单位60 岁以下女性经超声检查非乳腺增生女性48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体检资料,用t 检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等分析影响该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因素。结果与非乳腺增生组相比,乳腺增生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升高,为54.5%(p <0.05)。乳腺增生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组较非结节组年龄较大,TC、LDL水平较高(p<0.05)。经多 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487,95% CI:1.159,1.625)、TC(OR =1.038,95% CI:1.009,1.092)、 LDL-C(OR =1.296,95%CI:1.067,1.441)是乳腺增生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增生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影响其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结良、恶性肿瘤的声像特点。结果 240例乳腺肿瘤均行手术治疗,超声诊断乳腺癌62例,乳腺纤维腺瘤16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脂肪瘤4例,病理诊断乳腺癌61例,乳腺纤维腺瘤16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脂肪瘤4例,增生结节2例,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8.4%,乳腺纤维腺瘤准确率98.8%,两种肿瘤的回声均以低回声为主,而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呈高阻血流,良性肿瘤无血信号或少量及点状血流信号,RI呈低阻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梁燕  赵恒  徐丹  李茜  陈重  罗丹 《西部医学》2010,22(11):2123-2124,212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S)诊断子宫内膜良性增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27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图像及血流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正确者21例,诊断符合率为77.78%(21/27)。误诊3例,漏诊3例,误漏率为22.22%;子宫内膜良性增生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呈梭形或枣核样增强回声团,内可见宫腔闭合线,基底边缘轮廓清楚。但须与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等鉴别。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结合手术和病理检查,可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